天弘基金规模(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天弘基金规模小好还是大好

2022-08-31 20:23:23 基金 yurongpawn

天弘基金规模



本文目录一览:



12日晚间,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了今年一季度各项资管业务的月均规模数据,其中最受关注的则是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基金月均规模的前20名。

从排名来看,易方达依旧稳居业内第一,一季度非货币公募的月均规模为11362.11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的10270.13亿元,增加了1091.98亿元,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华夏基金超越广发基金,以6618.27亿元的非货月均规模成为第二名。相比去年四季度的5872亿元,增加了746.27亿元。

除了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也跻身6000亿俱乐部,分别为第三名、第四名。一季度,广发基金非货的月均规模为6481.36亿元,富国基金的非货月均规模为6168.51亿元。

南方基金、招商基金仍稳居5000亿规模,分别为第五名、第六名。一季度,南方基金非货月均规模为5658.37亿元,招商基金的非货月均规模为5591.26亿元。

汇添富基金一季度非货月均规模为5464.98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末减少了497.96亿元,是前20家公募中*一家出现缩水的公司。

博时基金也跻身5000亿梯队,至此,5000亿俱乐部已经有南方、招商、汇添富、博时4家公募。

鹏华、工银瑞信、中欧三家公司的非货月均规模也*超过4000亿大关。鹏华基金一季度非货月均规模为4352.21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末的规模增加了764.46亿元。工银瑞信一季度非货月均规模为4280.7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末的规模增加了429.1亿元。

虽然中欧基金的非货月均规模在一季度增加了146.97亿元,但相比同业几百亿的增加,中欧基金一季度的排名从第10位降低至第12位。

令人注意的是,天弘基金*跻身前20名的榜单,银华基金则无缘前20名。一季度末,天弘基金非货币公募月均规模为2950.99亿元。这和天弘基金在“固收+”的布局有关。今年2月份,天弘基金曾表示,非货规模已经突破3000亿元,其中固收+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

虽然非货规模有所增加,但排名不进则退的还有景顺长城、华安、中银、国泰基金,四家公司在一季度非货月均规模分别增加了499.12亿元、466.1亿元、30.62亿元、315.28亿元。

今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在做优做强公募基金主业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促进形成综合性大型财富管理机构与特色化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协同发展、良性竞争的行业生态,支持公募主业突出、合规运营稳健、专业能力适配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子公司,专门从事公募REITs、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顾问、养老金融服务等业务。

对此,多家公募表示,该《意见》给出了公募基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将着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加强投研团队的体系化、长期化和平台化建设,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力度、践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公司和行业同成长、齐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为千家万户美好生活贡献专业力量。




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

本报实习

8月24日,银河基金发布声明称,“我司注意到昨天在网络上关于公司及高管的报道。对此,本公司特此郑重声明:相关内容严重失实。”

此前,一封题为《举报银河基金刘立达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导致公司经营严重受损》的举报信在网络上流传。该举报信的举报人为银河资本前总经理云雀,云雀在举报信中称,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导致公司经营严重受损,并数其“三宗罪”:一是渎职行为导致银河基金、银河资本受到停业处罚;二是捏造事实打击报复银河金控、银河资本相关领导;三是指使他人给举报人扣私分国有资产罪名等。

对于云雀的相关举报,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回应《中国经营报》

《中国经营报》:8月23日,网络上流传出一封实名举报信,举报人为银河基金前任总经理云雀,举报对象是你,并列举出你的“三宗罪”,相关举报内容是否属实?

刘立达:所说的举报,是云雀差不多两年前的内部举报,上级纪委已经调查终结了,不属实。一个央企如果有举报,两年都不处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最近是有人翻出这个旧事来炒作,现在是舆情敏感期,趁现在我们高管变动之机,借这个机会,炒作这个事情,用心是明显的。

《中国经营报》:云雀指出,银河基金在2018年和2020年两次被监管部门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是由于你存在渎职行为,并且2020年的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还涉及子公司银河资本的问题。

刘立达:银河基金受到过行政监管措施,我们已经认真整改并及时通过验收,公司也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和流程,更严格精细管理等等,使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都上新台阶。公司近几年规模较快增长,业务结构改善,盈利水平提升等等方面成绩有目共睹。其实我们受到监管处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求我们加强对子公司的管控,而不是像文中所说的是子公司受了牵连。

《中国经营报》:近期,银河基金人事变动频繁,多位高管离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刘立达:市场经济就是要流动起来,包括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等,我们高管变动是正常的,比如首席信息官陈总(银河基金原副总经理陈勇)离开公司是因为集团内的交流制度,在一个公司任职一定时间就要在金控集团内进行交流。钱总(银河基金原副总经理钱睿南)离职是去了其他平台,我们尊重个人的市场化选择,能被其他公司高薪挖人也说明我们团队人员的价值,同时,我们*有信心吸引到*人才。这种流动不是坏事。

《中国经营报》:云雀实名举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刘立达:我想公司经营管理中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有时意见分歧可能还会比较大,越是认真搞改革、抓管理摩擦可能会越大。举报是一个人的权力,党内监督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形式,当然如果不属实或者认识偏差,及时澄清就好了。但把一个内部举报材料而且已经有了调查结果为不属实的材料,发布到网络上炒作,这种做法我不能认同。现在是国企改革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我们真诚希望大家都把时间精力用在改革发展上。

官网显示,银河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14日,是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市场化机制批准成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是中央汇金公司旗下专业资产管理机构。

据天眼查,刘立达,银河基金董事长。中共党员,英国威尔士大学(班戈)金融 MBA。1988年至2008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 历任金融研究所国内金融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研究局资本市场处主任科员、货币政策处副调研员。2008年6月进入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曾任股权管理运营部总经理、银河保险经纪公司董事、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综合管理部总经理等职。2016年2月加入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2017年12月转任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关报道:

银河资本前任总经理云雀回应:举报信是2020年以邮件形式实名发给银河金控纪委

对于相关实名举报,银河资本前任总经理云雀8月24日向《中国经营报》

官网显示,银河资本成立于2014年4月22日,注册地在上海,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以及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的专业化资产管理公司。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深圳设有分公司,大连设有分部,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国的经营网络。

据天眼查,银河资本股东方包括银河基金(持股70%)和扬州保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30%)。其中,云雀为扬州保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第二大股东,持股15.31%。此外,云雀还是瑞鑫智领(深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大股东,持股66.62%,并在银河资本、深圳银河瑞鑫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在北京银河瑞鑫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监事。




天弘基金规模小好还是大好

一直以来,业内普遍认为,权益投资能力才是公募基金的生命线,但今年的市场表现可能扭转你这种常规思维。

在今年权益市场持续震荡的情况下,一些以固收类产品为主的基金管理人,反而表现出了更为强劲的韧性。这其中有两个颇值得思考的现象:一是以货币基金起家的天弘基金固收布局初见成效,在一季度*跻身进入非货币月均规模20强名单;二是以固收产品为主的鹏扬基金超越以权益产品为主的泓德基金,坐上“个人系”头把交椅。

这是否意味着,基金管理人要在总体布局上更倾向稳健?的确,权益产品管理规模更易受到市场震荡的影响,而货币类及固收类产品规模的变动较为平缓,业内也有部分基金公司依靠发行稳健产品维持管理规模。但公募基金不应只着眼短期市场,仍需放眼长远,持续锻造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可持续回报的主动投资能力,这才是真正区别于其他投资理财机构的竞争优势所在。

天弘基金首进非货月均规模20强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2年一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多项数据引发市场关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以货币基金为拳头产品的天弘基金*跻身进入非货币月均规模20强名单。截至一季度末,天弘基金非货币公募月均规模为2950.99亿元,排名第17位。

在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比较中,天弘基金一直颇具争议。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天弘基金资产净值达1.15万亿,位居第二,仅次于管理规模为1.55万亿的易方达基金,略高于管理规模同样突破万亿的广发基金和南方基金。然而,虽然身处“万亿级俱乐部”,天弘基金却不被业界认可为一家大公司,这与其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乘上互联网东风,借“余额宝”弯道超车成为首家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不无关系。

*时期(2017年)的余额宝,其资产净值达到了15798.32亿元。彼时,天弘基金旗下全部货币型基金占公司管理规模近98.6%。而在经历了平台分流、监管趋严等一系列阵痛后,余额宝规模屡降,在今年一季度末的资产净值为7766.72亿元,而天弘基金旗下全部货币型基金占比也降至75.2%。

据悉,天弘基金近年来正在尝试转型,尤其是随着近两年权益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天弘基金也积极布局权益类产品。不过,权益投资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投研团队的搭建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积淀。

此次天弘基金非货月均规模排名的增长,或与震荡市中部分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规模出现较大缩水,以及天弘基金近年来在固收及固收+领域的布局初见成效有关。Wind数据显示,天弘基金债券型产品规模在近一年显著提升,由2021年一季度的760.33亿元,增至2022年一季度末的1735.65亿元,增幅达128%。

鹏扬基金坐上“个人系”头把交椅

另一个颇令人玩味的现象是,“个人系”头把交椅也在今年一季度悄然换人。以固收产品为主的鹏扬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末以843.56亿元的管理规模,超越以权益产品为主的泓德基金,成为个人系公募中管理规模*的基金公司,而后者管理规模为750.13亿元。

追溯发展历程,泓德基金是业内首家个人系公募,一直以来也是行业内当仁不让的佼佼者,受益于2020年权益市场的大爆发,其管理规模在当年末*突破千亿,达1168.6亿元。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此后的一年多以来,权益市场震荡不断,该公司相关产品表现乏善可陈,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其管理规模回落为750.13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固收产品为主的鹏扬基金,自成立以来管理规模一直稳步提升,虽然在今年一季度规模也有所下降,由去年末的887.69亿元降至843.56亿元,但整体来看表现仍较为稳健。

对于个人系公募而言,发展之初更多的是依赖核心创始人(团队)的资源禀赋,而上述两家公司选择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也是因其股东背景的迥异。泓德基金创始人王德晓是*的保险业资产管理大佬,创业前是阳光保险集团副董事长、阳光资产管理公司的*,拥有丰富的权益投资经验。而鹏扬基金创始人杨爱斌作为国内最早、*秀的债券基金经理之一,债券投资业绩亮眼,是债市长跑老将。

这种战略选择的差距,在今年的震荡市中,无疑被放大了。

权益投资能力需更长时间的打造和考验

尽管业内人士大多都认可发展权益投资能力才是公募基金的长远生存之道。但仍有不少基金公司现阶段的发力重点仍是机构业务,通过发行定向固收类产品,吸引长期机构资金,提高公司管理规模。这其中,尤以一些中小基金公司颇为明显。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一家管理规模尚不足50亿的基金公司总经理对小编直言,“长期来看大家都想通过做好权益投资把公司品牌造出来。但作为一家小公司,首先得先活下去,把公司体量做上去,再谈发展。”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行业内有67家基金公司货币基金及债券基金合计规模占该公司总管理规模的七成以上。其中,有27家基金公司货币基金及债券基金合计规模占该公司管理规模的九成以上。

梳理发现,上述27家基金公司中仅有5家为成立尚不足5年的新基金公司。不同体量级别的基金公司中,都有一些高度依赖非权益产品的情况。

万亿级别的天弘基金,权益投资能力仍是短板,旗下货币基金及债券型基金仍是主流,合计占比达92.04%。

千亿级别基金公司中,银行系的建信公司高度依赖货币产品,7131.71的总管理规模中,有5410.25的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及债券型基金合计占比达91.46%。总管理规模为2660.78亿元的兴业基金,货币基金及债券型基金合计占比达90.35%。总管理规模为1054.66亿元的中加基金,货币基金及债券型基金合计占比达92.04%。

500-1000亿的基金公司中,总管理规模为977.37亿元的上银基金,货币基金及债券型基金合计占比高达96.45%。总管理规模为816.96亿元的鑫元基金,货币基金及债券型基金合计占比高达97.86%。总管理规模为506亿元的英大基金,货币基金及债券型基金合计占比高达97.27%。

权益投资能力的打造并非一日之功。尤其是在震荡市中,权益产品净值普遍面临回撤,投资者赎回,管理规模缩水,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将受到更大考验。

一位*从业者表示,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还是要放眼长远,持续锻造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可持续回报的投资能力。




天弘基金规模排名

12日晚间,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了今年一季度各项资管业务的月均规模数据,其中最受关注的则是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基金月均规模的前20名。

从排名来看,易方达依旧稳居业内第一,一季度非货币公募的月均规模为11362.11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的10270.13亿元,增加了1091.98亿元,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华夏基金超越广发基金,以6618.27亿元的非货月均规模成为第二名。相比去年四季度的5872亿元,增加了746.27亿元。

除了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也跻身6000亿俱乐部,分别为第三名、第四名。一季度,广发基金非货的月均规模为6481.36亿元,富国基金的非货月均规模为6168.51亿元。

南方基金、招商基金仍稳居5000亿规模,分别为第五名、第六名。一季度,南方基金非货月均规模为5658.37亿元,招商基金的非货月均规模为5591.26亿元。

汇添富基金一季度非货月均规模为5464.98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末减少了497.96亿元,是前20家公募中*一家出现缩水的公司。

博时基金也跻身5000亿梯队,至此,5000亿俱乐部已经有南方、招商、汇添富、博时4家公募。

鹏华、工银瑞信、中欧三家公司的非货月均规模也*超过4000亿大关。鹏华基金一季度非货月均规模为4352.21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末的规模增加了764.46亿元。工银瑞信一季度非货月均规模为4280.7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末的规模增加了429.1亿元。

虽然中欧基金的非货月均规模在一季度增加了146.97亿元,但相比同业几百亿的增加,中欧基金一季度的排名从第10位降低至第12位。

令人注意的是,天弘基金*跻身前20名的榜单,银华基金则无缘前20名。一季度末,天弘基金非货币公募月均规模为2950.99亿元。这和天弘基金在“固收+”的布局有关。今年2月份,天弘基金曾表示,非货规模已经突破3000亿元,其中固收+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

虽然非货规模有所增加,但排名不进则退的还有景顺长城、华安、中银、国泰基金,四家公司在一季度非货月均规模分别增加了499.12亿元、466.1亿元、30.62亿元、315.28亿元。

今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在做优做强公募基金主业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促进形成综合性大型财富管理机构与特色化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协同发展、良性竞争的行业生态,支持公募主业突出、合规运营稳健、专业能力适配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子公司,专门从事公募REITs、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顾问、养老金融服务等业务。

对此,多家公募表示,该《意见》给出了公募基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将着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加强投研团队的体系化、长期化和平台化建设,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力度、践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公司和行业同成长、齐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为千家万户美好生活贡献专业力量。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天弘基金规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天弘基金规模、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