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随着客户财富管理需求的大幅增长,资产管理规模高速增长,机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场份额向具备资质、能力、资源的头部券商聚拢,机构服务能力且资本金实力更强的头部券商更具竞争优势,首推中信证券(600030.SH),推荐中金公司(03908)、华泰证券(601688.SH)。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
收益互换规模大幅增长推动场外衍生品新增规模回升。在连续经历了三个月新增规模的环比下降之后,11月份新增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7538亿元,环比上23.7%。其中收益互换业务新增规模5043亿元,环比大涨40.5%;场外期权当月新增规模2495亿元,环比下降-0.4%,收益互换规模的大幅提升是场外衍生品新增规模回升的主要驱动力。
私募客户保持*交易对手地位,衍生品需求未来可期。2021年11月,私募客户作为*的交易对手方占场外金融衍生品新增名义本金规模的53.14%,自2021年6月起始终保持着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对手地位。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2021年1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新增50家,环比+19.05%,私募市场的高速发展在未来将继续带动衍生品需求高增。
市场竞争激烈,协会本月停止披露集中度数据意在防止无序竞争。随着财富管理产业链的不断发展,机构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大券商都将衍生品业务作为发展的重点,使得国内衍生品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头部券商在衍生品业务上的优势地位持续受到冲击。为了防范部分券商的无序竞争,协会从披露行业前五的名义本金规模到披露CR5再到本月证券业协会停止披露场外衍生品交易集中度的相关数据。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收紧,市场大幅下跌。
本文来源于国泰君安欣琦看金融
编者按:
一些长期业绩差、让投资者亏钱的产品仍然向投资者收取巨额管理费,费率甚至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是否合理?
本“投资者亏钱,基金公司赚钱”系列,将重点研究类似问题。本篇是上投摩根基金旗下产品2022年二季报财报研究的首篇。后续研究将透视更多产品的核心数据。
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二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本文结合财报数据,透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这只产品。
牛市高位火爆限购发行 15年累计亏损超百亿元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是一只QDII普通股票型基金,成立于2007年10月。
作为首只提出以亚太市场为投资目标区域的股票型投资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曾创下首日认购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历史记录。基金最终配售比为25.8%,有效净认购金额约295.69亿元。但截至2022年6月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以101.51亿元的累计亏损成为四只首批出海的基金系QDII中的“垫底”产品。
根据该产品历史走势图,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净值自发行起就一路震荡下跌。2008年末,基金跌破0.4元关口,以0.383元的单位净值进入“三毛”基金行列。此后,基金表现虽有所回暖,但受创立时高位建仓因素的影响,该基金净值多年在0.6元附近徘徊。
*二季报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2022年第二季度亏损约1.51亿元,上半年合计亏损约3.45亿元。
截至2022年8月3日,基金单位净值仅为0.8398元。此外,过去的近十五年间,基金从未分过红,这意味着成立时认购的投资者,若期间没有申赎持有至今,亏损仍超过一成。
投资者“割肉”离场
基金亏损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
数据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从2008年开始持续遭遇净赎回。其中,2010年、2014年、2015年为赎回高峰期,分别净赎回30.46亿份、38.57亿份以及52.51亿份。
观察该产品成立以来的日均单位净值,大部分年份均低于1元,这意味着最初申购该产品的投资者无论持有至今还是在期间赎回,大概率面临亏损。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基金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近300亿元,跌落至25.43亿元左右,规模缩水超九成。
成立15年,累计收取管理费超23亿元
尽管产品长期业绩表现不佳,上投摩根基金每年仍然能够收到相当金额的管理费。年报显示,2021年上投摩根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从该产品获得的报酬约6462.44万元。根据费率计算,2022年也仍获得数千万元管理费。
统计显示,2007年至2021年的15年间,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获取管理费合计约23.44亿元。
管理年费高达1.80%,是否合理?
作为2007年第一批出海QDII之一,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管理费率达1.80%,。该产品的管理费率不仅在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中*,在整个公募QDII基金市场(初始基金口径)也位居前列。
除管理费外,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托管费率为0.35%,申购费率在0.40%-1.80%之间,赎回费率在0.00%-1.50%之间。于投资者而言,持有该基金首年总费率约为2.55%-5.45%。
在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的支持下,上投摩根是国内最早布局海外投资的基金公司之一。相比之下,公司长期业绩则显得不尽人意,截至8月3日,其旗下管理的QDII产品中,除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外,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上投摩根恒生科技ETF自成立以来总回报仍为负。
在公司官网上,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介绍语是“26年投资老将掌舵,专注挖掘亚太明星企业”。面对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长期业绩,该基金是否真正做到择优选股?累计超百亿元的的亏损之下,基金公司是否应该降低管理费费率?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优化公募基金注册机制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提到,对存在管理能力弱,产品中长期业绩持续表现差,投资运作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的基金管理人可能采取审慎性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根据介绍,该基金是国内首个以“科技前沿”命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上海“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与临港新片区创新构建“特色基金+特色孵化+特色园区”合作模式,为一批代表中国科创实力、体现中国科创潜力的企业和重大科技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深度融合,服务临港新片区加快形成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和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作为基金的基石投资人和管理人,国泰君安表示,将充分发挥“投资+投行”“融资+融智”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努力当好科技创新“好伙伴”、区域发展“推动者”,在服务上海“三大任务”“五个中心”和“四大功能”国家战略、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12月21日,
就在昨日,消息称,原中信保诚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郑伟,已确认正式履职国泰君安资管,担任公司权益投资决策专业委员会主席、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并将全面负责国泰君安资管的权益投研工作。
消息称,另一位即将到岗的原公募投资经理,则很有可能负责公司的权益研究工作。
从公募“挖”来两员大将,国君资管权益投资风格拟扩展至成长
本次人事变化,即替代了近期从国君资管离职、“奔私”至弘尚资产的张骏的职位。
不过,从动作上来看,国泰君安资管似有意借助本次人事变动,来实现更多的安排——不仅通过细化和壮大组织结构,把权益投资业务做大做强,更想要把权益投资的风格从稳健价值拓展到新兴成长上、更为多元化。这样一方面能提升其在不同市场风格下捕捉收益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推出多品类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上述两位原公募“大将”加入国泰君安资管后,都将负责权益业务。
目前已知,郑伟负责的是权益投资工作,其下还细分为公募投资、私募投资两块二级业务,均将由郑伟管理。
而另一位即将到岗的原知名公募投资经理,则很有可能负责公司的权益研究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郑伟最早在华泰资管担任研究员,至2009年8月加入信诚基金,先后担任股票研究员及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经理职务,2013年8月16日出任信诚新兴产业基金经理,并先后管理信诚中小盘、信诚鼎利、中信保诚成长动力、信诚深度价值等多支产品。
其中,信诚中小盘任职总回报517.38%,年化回报27.87%,同类排名长期保持在前5%。
在担任行业研究员期间,郑伟曾重点覆盖过机械制造、军工、电气设备、汽车等大装备制造行业,对周期、成长、价值等不同类型的行业细分领域有过研究。担任基金经理后,郑伟坚定于成长股投资,致力于发掘符合未来产业趋势变化的成长性行业与公司。并提出独有的“渗透率”体系,筛选高成长性的投资机会,以在机械、半导体、光伏及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挖掘投资价值突出的个股。
未来随着二人的加入,国泰君安资管的权益业务发展,更为值得期待。
“未来,我们要把公司权益投研的核心竞争力从稳健价值扩展到新兴成长,打造成一个平台型投研团队。它不依赖于几个明星经理,或者单一的风格和赛道,我们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既有精品型基金的布局,也有适合不同市场的全天候产品”,对于公司权益团队的打造,郑伟表示,公司权益投研将在稳健投资的基础上,增加积极成长的元素,从价值到价值成长到新兴成长,投研体系和投资理念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迭代、不断丰富。
“未来我觉得在产业变迁和产业重构的大的时代格局之中,我们的投资也应该是多元的。投资不是只有一条路,要百花齐放,在不同的风格上都形成自己的特色。”郑伟称。
连续从公募“挖角儿”,国泰君安资管“下血本”发展公募业务
实际上,自今年4月获取公募业务牌照后,国泰君安资管就开始在公募业务上大举发力,公司接连从投研体系建设、人才引进、产品革新等各个层面进行体系升级,对标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启动对投研板块,尤其是权益板块的改革和提升。
众所周知,金融投资业务最核心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在本次连续引入两名公募大将之前,早在今年8月,国泰君安资管就披露了从公募挖来的基金经理,参与管理权益参公大集合产品。
今年8月17日,国泰君安资管旗下三只权益参公大集合完成投资经理变更,其中君得鑫的投资经理变更为刘强,君得诚投资经理变更为季鹏,君得明投资经理继续由周晨担当。
刘强和季鹏都是来自公募的、市场比较认可的“成长”风格选手。
公开信息显示,刘强,清华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此前具有十年投研经历,加入国泰君安资管前,任平安养老保险权益投资部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此前,刘强曾先后在瑞银证券、汇丰银行从事过研究业务,后转投海富通基金,先后覆盖周期、TMT、消费等多个行业。
入职国泰君安资管后,刘强管理君得鑫系列,据此前媒体报道,其本人将进行大额跟投,同时亦每月定投。
季鹏,投研经验更长,达14年,其中8年任职于华宝基金管理公募基金,期间管理的宝康灵活配置基金总回报191.07%,超基准回报119.73%,业绩长期排名同类产品前1/3。
公开消息显示,季鹏,曾在大福证券、光大保德信基金从事行业研究、投资管理工作。2011年4月加入华宝基金,担任*策略分析师兼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2021年1月加入国泰君安资管,担任投资研究院董事总经理职务。2021年8月17日起担任国泰君安君得诚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经理。
实际上,像国泰君安资管这样连续从公募基金“挖人”的券商资管,在业内并不多见。
“尽管在资管新规后,券商资管、银行理财子都要加入净值化财富管理领域,业内也曾一度预期这些机构会不停从公募‘挖人’,但真的实现人员流动的还是比较少。虽说公募基金的股东很多也是券商,但独立运行这么多年了,市场化程度要远高于券商资管,毕竟不少券商资管,目前还只是券商的一个部门,这两年才逐渐独立出来成为资管子公司。这就很可能导致在展业上,券商资管的市场化程度小于公募基金。”有公募投研人士称。
此外,多数券商资管刚刚独立成子公司,在各方面的体系搭建上都很新。“所以去公募‘挖人’,可能不止是要明星基金经理过来管个基金,甚至可能需要能来新的地方‘创业’,就需要开出极具吸引力的薪酬。但不少券商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可能并不能给到位。”上述投研人士称。
今年以来,在券商资管行业,除去国泰君安资管连续宣告从公募引进人才,另一家从公募“挖角儿”引起关注的,也就华泰资管聘请了原浙商基金总经理聂挺进,过来担任自家总经理。
这样看起来,属于头部券商资管的国泰君安资管,在发展公募业务上可谓是“下了血本”。
国泰君安资管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响应时代号召、顺应国家战略、紧随市场发展,通过深入研究硬科技、新能源、新消费等新兴赛道的发展逻辑,参与中国经济未来最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投资助力高成长性的*企业,打造洞察中国创新未来的公募权益产品系列,帮助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红利。
倾力投入之下,国泰君安资管公募业务发展如何?
自今年4月获得公募业务牌照后,头部券商资管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在公募赛道发力。一方面是公募化改造走在行业前列,另一方面是引进人才直接拓展公募业务。
据
据国泰君安资管官网披露,根据证监批复,国泰君安君得盛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国泰君安君得惠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于2021年12月7日起正式变更为国泰君安君得盛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和国泰君安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公告中的变更注册说明显示,此次变更注册为按照监管要求,将产品从参照公募基金规范管理的大集合产品变更注册为公募基金产品,变更产品名称,并相应修订了基金合同及相关法律文件。
自2019年下半年,“国泰君安君得明”率先进行券商资管大集合参公改造以来,已有二十多家券商的百余只大集合完成参公改造。但资管新规规定,公募化改造产品自批复日起,存续时间不得超过三年。国泰君安资管在率先获得公募牌照后,此次亦是第一个将参公大集合变更注册为公募基金。
同时,该公司行业首批获批改造的保证金产品“现金管家”,也于12月3日正式合同生效,变更注册为“国泰君安现金管家货币市场基金”。
除了在券商公募化改造方面积极走在行业前列,今年4月以来,国泰君安资管也开始发力布局公募新赛道,例如:公司12月先后发行医药、信息两大行业主题基金;此外,还将发行该公司的第一只指数增强基金和公募FOF基金,着力在其传统强势量化投资和FOF投资领域发力布局。
机构人士称,国泰君安资管的一系列动作,也体现出了券商资管如何与公募基金差异化竞争的思路。
据了解,截至目前, 国泰君安资产正在各个业务条线上布局上报不同类别的公募产品共19只(其中大集合参公规范整改10只)。上报产品类型涉及现金管理、债券型、混合型(含2只主题混合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型、FOF、REITs等多类型的公募基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私募基金国泰君安》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私募基金国泰君安、上投亚太优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