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京房屋中介租金不减,以及如何看待北京10家中介承诺不涨租金,并拿出12万套存量房源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有人可能要说,通过行政力量限制中介涨租金,是不是破坏了市场的自由竞争
我在这里旗帜鲜明地表示:欢迎国家的积极干预,这种调控措施才真正有助于维持市场秩序。
纵观全球,哪怕是在美国这样最为标榜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也经常出台法律法规限制租金上涨。198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费舍尔诉伯克利(Fisher v. City of Berkeley, 475 U.S. 260)一案,确立了一套原则:各州政府以及市政府有权出台监管措施,规定最高房租限额。
美国政府限制房价的原因很简单:在租户和房东的博弈中,租户处于劣势地位,在面临被房东赶出家门的的恐惧时,容易接受不平等的涨租金要求。
而在北京,这种不平等地位更加明显:像是自如这样的租房中介公司,有雄厚的财力影响市面上的房源供给。2018年1月16日,自如完成了40亿元融资,其现金流的充裕程度足以支持其囤积房源,制造奇货可居的稀缺态势。这一点,和早年间一些开发商囤地“捂盘”的商业逻辑如出一辙。一旦自如和蛋壳这样的机构形成垄断联盟,打默契球共同推高房价,市场秩序将会受到严重破坏。新闻报道称,自如、相寓、蛋壳公寓等10家主要住房租赁企业囤积了12万套房源,在一个侧面说明,的确有企业已经在打制造稀缺从而推高租金的算盘。
在这种情况下,限制租金并责令企业尽快向市场释放房源,是一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效矫正措施,是国家伸出“有形的手”对市场秩序拨乱反正的体现,在此表示支持。
之前口口声声称没有囤房,那这12万套房是哪里来的
随着“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的辞职,房租这个长久以来也深受人们诟病的话题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突然回头,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以来以为不是那么重要的房租也已经上涨到了我们不能承受之重...
房价高涨,曾经的我们以为买房才是生活最大的对手,我们被这日益高涨的房价逼得喘不过气来。后来,人们的意识开始逐渐的开放起来:房子不就是用来住的嘛,不买房而只是租房,应该也可以活得不错。人们进而开始租房住...
而如今,人们逐渐的发现租房也成为了不能承受之重。
而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资本的作用。
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家手中的现金越来越多,但是可以进行长期、有效投资的项目却越来越少,资本家们便开始将目光聚焦到原本并不重视的租房市场。自如、蛋壳等传统房屋中介机构所衍生出来的租房平台凭借着大量的资本开始在全国各地疯狂囤房,导致房屋租金不断上涨。人们怨声载道!
这不,随着群众呼声的高涨,北京市的监管机构开始介入租房市场,要求各房屋中介机构落实“三不得”要求,不要肆意哄抬房租。
而这先前疯狂囤房的中介机构在监管部门的介入之下纷纷表态愿意拿出12万套房屋投向市场。
12万套房屋 哪里来的 之前不是各个平台上都是一房难求吗 怎么突然就有了这么多的存量房屋呢
显然,监管机构的介入是有效的,国家的强制调控对于稳定房屋市场仍然是有效的,而大众对于这种调控也明显是欢迎的。
否则房价不断上涨,房租也不断上涨,我们将何去何从
吃相太难看了!
楼市锁住了,那就涨房租,如果房租不让涨了,下面准备玩什么
投资圈有一句名言——“既然是商品,那就是可以炒的!”,商品房商品房,明明白白写着商品两个字呢,凭啥不让炒 不让炒房价,那就炒房租!总之资本不是慈善家,资本是要赚钱的。
最赚钱的方法是什么 不是挣你那点中介费和房租,而是把整个市场垄断下来,我想怎么定价怎么定价!躺着数钱多舒服 长租公寓企业背后的资本,想要做的,就是这件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七月份会议发文:”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没有”过快两个字!房价眼看着涨不动了,然后他们就开始涨房租,北京某些地方的房源居然10天暴涨50%,然后北京监管部门约谈,这些中介巨头们纷纷承诺,不涨价,不涨价,绝对不涨价,还放出了12万套房源。
参会企业明确承诺不涨租金且拿出手中全部存量房源投向市场,其中自如8万间、相寓2万套、蛋壳公寓2万间、中天置地1500间、乐乎公寓1000套、小家联行1000间、魔方公寓900间、美丽屋775套、世杰佳园400间、润邦润家150间,总计125725套(间)。
嗯 之前贝壳不是信誓旦旦说:“北京房租上涨,是因为北京房屋总量不足!”,现在这12万套又是从哪里来的 总量确实不足,原来都被你们吞了啊!放在建国初,这种行为,得问个“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吧
你要知道,在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买卖双方是可以博弈的,租不起你家还可以租他家,比较大部分房源还在分散在房东手上,可以多看多谈;但如果市场出现了垄断,比如说,都集中到了自如手中,那么小民百姓是没有反抗之力的,那就是爱租租,不租滚!他说10000一个月就是10000一个月,租客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好比宋朝老百姓自嘲的玩笑:”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
自如等长租公寓从房东手上,以溢出市场价的高价直接吞下这些房源,然后搞一些简易的装修,隔断成各种鸽子笼,再以更高的价格租出去。一套原租金为6500元的房子,经过蛋壳、自如等长租公寓的“激烈抢夺”,房租被硬生生被抬高到9000,然后让租客来接盘。如今的“中介”公司,已经不光是中介公司了,而是“二房东”,他们挣的不是中介费,而是垄断房源之后的差价!
这可是个大生意,就在前几天,自如管家们还一遍一遍地在朋友圈刷屏——推荐一处房源签约成功,无论是自己的房子,还是他人的房子,推荐者可获1000元奖励金。
恒大研究院副院长夏磊认为,在政策风口驱动下,长租公寓的参与方,有很强的抢占赛道和市场份额冲动。各家品牌方为了竞争市场份额,大概率会选择“融资-获取项目-再融资-再获取项目”的以规模为导向的加杠杆发展模式。大规模融资,激进抢占房源,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市场份额,争取房租的定价权。资本急切想从烧钱模式运转到赚钱模式,房租上涨是必然结果。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只要足够有钱,一个大企业足以把整个房屋租赁市场的房源全部吃下,然后他们就可以任意操纵价格,因为除此之外,别无分店!可能很多人要问,这些长租公寓的巨额资金,是从哪儿来的
今年1月,自如就获得了由华平投资、红杉资本、腾讯领投的40亿元A轮融资。还有一个渠道就是长租公寓ABS(资产证券化)。简而言之,房企、房产中介或运营商以公寓产权、预期租金或租房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在市场上公开发行ABS产品募资。小到自如、魔方公寓、蛋壳公寓等租房企业,大到恒大、万科、保利等房企巨头都有成功发行ABS产品的先例。
画个重点,租房企业,也可以以预期租金和租房贷款为资产,在市场上公开募股,只要盘子足够大,预期回报高,他们怎么可能缺钱 不知道多少资本赶着往里送呢!资本是相当看好房屋租赁市场的,他们就是主力推手,昨天上午,房屋租赁概念股就迎来了一波大涨,截至午间收盘,市北高新、三六五网均封涨停板,世联行、我爱我家、万科A等个股也全线飘红。
资本在运作一件事情之前,是会采取舆论攻势的,他们会雇佣各类财经
之前大家指责房租暴涨的时候,贝壳自己的贝壳研究院就写了一份报告,名叫《北京房租上涨的真相》。称近来北京市集中清理与拆除违规公寓、群租房以及隔断房等不符合消防安全的租赁住房,导致市场上低端租赁房源减少,同时对“黑中介”“二房东”的打击导致部分不合规房源下架,挂牌房源总数下滑。此前低端房源的租客不得不转向收费更高的其他产品类型,需求端的增长推动了这部分产品租金上涨。
甚至有更多的同行出来喊冤,说房租上涨不怪长租公寓的垄断,还信誓旦旦称长租公寓因为进行了重新装修,隔断布局,投入成本多,租客的居住体验得到了提升,这是“消费升级”和“品质生活”!
然而业内众所周知的,自如当长租公寓的装修时间只有30天,甲醛都没有散尽,劣质油漆还没有干,就让租客住进去,这还真他妈是“消费升级”和“品质生活”!
“自如管家李某”承认:“为了控制成本,装修好的房屋一般最多放置三天,然后就挂牌出租了。”同时,自如的装修团队完成一个三居室的装修最快仅需要30天。
他们这种干法,连同行都看不下去了: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经他调查,同一个小区,同样的户型,装修差距不大,但中介托管的房源比非托管的房源贵22%。而在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非中介或者非公寓企业的房源了。“这些租赁企业很大部分都是通过低价囤房,包装后高价出租,赚的是租金上涨的差价。这种情况下,部分中介公司动辄发布区域市场环比价格上涨10%的数据,对于市场来说,就是在制造上涨预期。”
曾任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的胡景晖直指,以自如、蛋壳公寓为代表的长租公寓运营商,为了扩大规模,以高于市场正常价格的20%到40%在争抢房源,人为抬高收房价格,而且这些长租公寓重装修、N+1出租模式加剧了租房价格上涨。他认为,在这一波房租上涨中,这些长租企业的推波助澜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权重。
在17日炮轰了自如和蛋壳之后,胡景晖于18日发布朋友圈宣布从我爱我家辞职。原因是拆了同行的台,董事长承受不了来自友商的压力,胡景辉这是“坏了行规”,所以必须走。
资本来到世间,就是要赚钱的,它一不会维护国家利益,二不会在乎小民死活,因为这些和它都不相干,有时候,行政手段对它们都不管用,明明大城市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消费人口,各地都在“抢人才”,阻挡人口流失,明明社会在鼓励生育,但资本却要涨房价,涨房租,用涨价制造恐慌,创造需求,收割完韭菜,管他洪水滔天。
从2017年开始,新开工和施工住宅有20%以上是租赁住房。未来,公租房一定会普遍推行。这是政策,也是风口,所以社会资本必然会抓住机会,一哄而上,有利可图,自然是要抢的,它们最擅长的,就是与民争利,同时还要与国争利!
刚需小种市场的产品非常容易被资本操纵,但是我们要考虑青年和国家的未来啊,在老龄化加速的今天,只有青年人才(JIUCAI)才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一二线大城市,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纳税、消费,根本无法支撑今天的繁荣,如今用高房价高房租,让他们996玩命工作都无法安居,每天用三四个小时往返郊区和市区,让月供和房租榨干他们的收入, ——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国家的未来在哪里
人才(JIUCAI)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啊,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是真的不想要明天了吗
其实资本的行为永远可以理解,逐利,追求增殖,那是它的本质和天性,我只是很好奇,如果房价涨完了,房租也涨完了,一切都无利可图了,那么它们会涨什么
12万套存量房拿来出租,这肯定是好事,但在北京租房市场来说,几乎不构成任何实质性影响。
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回应舆论的权宜之计。是为自己决策失误找背锅侠而已。
当然,他们有这个能量。
但这只能赢得一时的喘息之机,如果不能利用这个时间做点什么,那么接下来更大的风暴潮还会来临,不信走着瞧。
很多人说德国的租房市场好,租金稳定,租客的权利大,租房合同默认无期限,房东卖房子必须优先考虑房客等等。但他们可能没看到德国在供需等基础性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我们的房租之所以压不住,恰恰是这些基础性工作是缺失的。我们不知道市场上有多少房子可供出租,不知道有多少人需要租房子,不知道清理开墙打洞,清理所谓违建给房租带来的影响。
你的租房市场欠账几十年,黑中介黑社会二房东横行市场这么多年,媒体连年报道,何曾见过真正想改善一下
现在房价压不住了,想着转移需求,让大家都来租房,结果发现租房市场太粗放了,需要一批人一批企业来改善这个市场,并划定一个时间表。两三年要给我一个焕然一新的租房市场 怎么办 给钱啊!!!
融资大规模向租房市场倾斜,各家租房运营企业手里大把现金,市场上房源不够,怎么办 加价收房啊!改造再出租,这不就是你想要的规范化的租房市场么 小散房东退场,企业成为租房市场供应的主体。
资本进入租房是谁放行的 又为什么要允许资本大规模进入租房市场 如果一开始租房和购房并行发展,又何须利用资本来短期迅速做大租房市场 任何事,只要想违背自然规律,那肯定要付出代价,只不过是谁扛的问题罢了。
北京有750万套存量房,1600多万间,人口2200万,流动人口800万,其中只有14%买了房,剩下86%是需要租房的。这个巨大的租房缺口在,房租不涨 不可能。
房租短期内一定不会涨。但这个不会涨有多大意义,参考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只有参会的那些人清楚。
更多内容,关注我 “楼市微观察”。
这个问题确实很让人诧异,明明声称没有捂盘、没有炒作的自如、蛋壳等十大租房企业,一下子居然能够拿出12万套存量房源。这不是捂盘惜售,炒高租金是什么
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租房市场租房价格悄然上升,普遍上涨了20%到40%。这才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2011年5月成立的自如,2015年1月成立的蛋壳公寓,都是O2O北京租房市场的著名公司。
大家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一含义,这12万套房源也不是一天积累的,肯定是早有蓄谋。其实即使他们承诺不涨价,也是在现有已经涨价了的基础上的。政府也没有严格的措施去监督,去比较房租的价格。因此,利益受损害的还是租房者。
租房公司利用其本身的资源优势,积蓄大量房源,缩小市场供给,谋求房租上涨。这些公司的弹药还是很充沛的。据说自如2018年1月份,获取了40亿资金的融资。
其实随着这些,租房公司的逐渐壮大,实施标准化服务,房租上涨也会成为必然。毕竟经历了二房东规范化的管理,希望能够得到优质服务的租房者,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但是人为的炒作是不可接受的,资本再如何逐利,必须也要为社会进行服务。
这次国家处理的非常及时,堪称迅若奔雷。十大租房公司立即保证,释放存量房源。可以看出政府打击炒作,稳定房地产的决心是坚决的。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坚决遏制房地产价格上涨,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住得起房。要不《北京欢迎你》可就成为笑谈了。
今天关于《如何看待北京10家中介承诺不涨租金,并拿出12万套存量房源》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