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5月11日,广发基金发布公告,旗下广发景宏债券基金提前结束募集。该基金自今年4月19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2年7月18日,现已提前到2022年5月10日,并自2022年5月11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据悉,该基金募集规模上限80亿元,若募集期内有效认购申请金额超过该上限,广发基金将对2022年5月10日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原则进行部分确认,未确认部分的认购款项将在募集期结束后退还给投资者。
在市场的跌宕起伏中,A股前7个月行情迎来了收官。尽管阶段性行情已将分化演绎到极致,但以鹏华基金为代表的实力派公募头部机构仍以强大投研实力,在中长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30日,过去三年鹏华旗下有55只主动权益基金同期净值增长率在30%以上,33只基金净值增长率超50%,26只基金净值增长率超***,其中鹏华环保产业(000409)、鹏华价值精选(206012)、鹏华品牌传承(000431)和鹏华研究精选(005028)4只基金更以同期逾200%的净值增长率,为投资者创造了两倍历史回报。
不仅中长期绝对收益普遍亮眼,在基于业绩表现的同类排名与权威评价中,鹏华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依然展现出类拔萃的特质。银河证券数据同时显示,截至2021年7月30日,过去三年,鹏华旗下1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跻身同类前1/3分位,鹏华价值精选(206012)、鹏华研究精选(005028)、鹏华动力增长(160610)等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得了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基金评级。从更长回报周期来看,过去五年,鹏华旗下有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跻身同类前1/3分位,鹏华品牌传承(000431)、鹏华养老产业(000854)、鹏华消费领先(160624)等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得了银河证券五年期五星基金评级,鹏华外延成长(001222)更是获得了银河证券三年期与五年期双五星基金评级。
近年来,伴随着结构化行情持续演绎,基金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愈演愈烈,头部效应正不断得到强化。公募行业投资实力的历练并非一蹴而就,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多年探索前行中,鹏华基金独树一帜的大平台优势,成为了优秀基金经理人才的孵化器和聚合平台。得益于“平台、机制、人才”战略的持续推行,鹏华基金全面激活权益共生系统,汇聚了业界一流投研人才,在投资管理中集众所长、团体攻关,深挖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力求资产配置的最优解。
鹏华基金“梯队式”的人才培育机制,使得团队经验积淀与创新活力并存,涌现出一大批实力派投资战将。以王宗合、梁浩、伍旋为代表的硬核实力派基金经理持续贡献宝贵经验,羽翼渐丰的陈璇淼、谢书英、王海青、蒋鑫等实力派女性基金经理持续吐露芳华,袁航、金笑非、郎超、孟昊、张航为代表的中生代、新生代基金经理不断注入活力与创新思维,鹏华基金权益投研团队逐步形成了代际有传承,老人有成果,新人有创新,兼容并蓄的投研氛围。
业内人士指出,真正优秀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非常少,全市场可能仅有1%,指数基金通常能够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而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则参差不齐,能够长期获得超额收益是非常难的。在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中,鹏华基金权益投资团队能够在长期投资中,取得持续优秀的业绩表现,离不开其一贯秉承坚持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目前鹏华基金投研团队在投资中形成了更加注重追求长期回报上的确定性,忽略短期业绩的波动性,通过组合投资的确定性来降低个股投资的不确定性,积极营造在投资长跑中合力制胜的局面。
作为公募行业“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鹏华基金素有“基本面投资专家”之称,一贯秉承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崇尚基本面选股,致力于通过深入研究发掘并投资于具有成长潜力的优秀上市公司,通过长期投资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投资于价值低估的公司以获取超额收益。在多年的投研实践中,通过构建严谨、完整的投研体系,鹏华基金逐渐形成了可持续的基本面投研实力,力求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洞悉市场基本面变化,寻找符合产业和社会发展方向,且具备持续竞争优势和良好盈利能力的最优投资标的,得以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优秀的股票投资能力也获得权威认可,据银河证券最新一期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投资主动管理能力评价表(算术平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近五年的基金管理人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评价中,鹏华基金以旗下17只参评基金166.32%的平均股票投资主动管理净值增长率,全市场排名6/82。日前正式揭晓的公募界权威大奖之一的“金基金”奖评选中,鹏华基金继荣获“2019年金基金·TOP公司奖”之后,再度蝉联“2020年度金基金·TOP公司奖”。
实习
12月3日,“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1年年会”在广州举行,会议发布了《“双碳”使命下的ESG实践路线图暨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评价报告》。
报告阐述了金融端要如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首先,将ESG(“社会责任投资”)纳入授信全流程,有助于促进金融支持进一步向低碳项目及低碳企业倾斜。同时,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低碳金融产品,以金融促进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今年7月1日起,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实施,将绿色金融业务纳入考核业务的覆盖范围,将评价结果将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
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和已上市的10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均单独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绿色投融资业务信息方面,6家国有大行和已上市的10家股份制银行均单独披露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信息。
对于六大行而言,在绿色债券业务方面,只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了发行和承销的信息披露。截至2020年末,工商银行累计发行绿色债券98.3亿美元,中国银行发行绿色债券83亿美元。据邮储银行披露,该行绿色债券投资240.91亿元。
此外,2020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均出资参与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助力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股份制银行的信息披露而已,有9家银行披露了绿色贷款余额。绿色债券方面,只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平安银行5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披露了相关数据。
截至2020年末,招商银行累计发行绿色债券83亿元,累计承销54亿元;浦发银行累计承销绿色债券338.55亿元,累计投资345.31 亿元;华夏银行绿色投资累计106.73亿元,投资绿色债券72.33亿元,投资ESG理财产品182.9 亿元;兴业银行累计发行 1300 亿元绿色金融债;平安银行累计承销 7000 万元绿色债券。
对于证券公司的ESG实践而言,MSCI 公布的 2020 年 35 家中国证券公司 ESG 评级数据显示,国内上市证券公司 ESG 评级稳中有升。相比 2019 年,2020年 ESG 评级上升的 A 股上市证券公司有12家,评级下降的仅国海证券一家。
据 MSCI 网信息,全球 54 家证券公司中 ESG 排名前 10%的可获评 A 以上等级;获评BBB级的证券公司占比为28%,即15家。与全球同业相比,目前国内尚未有证券公司获得A级及以上评级,但国内证券公司ESG评级近年来也在持续提高。截至2020年底,即有中金公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方正证券、中国银河、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天风证券等8家证券公司获得BBB级评级。
相较于银行和券商,公募基金在ESG领域的探索更进一步。
数据显示,2020年末,公募行业ESG主题策略基金、绿色方向基金、社会责任方向基金以及公司治理方向基金,管理规模合计约1900亿元。
在“双碳”热潮下,ESG主题基金带来超额回报。在全市场可统计数据的160只ESG主题基金中,今年以来收益超过20%的有47只,其中有8只基金的收益超过了40%。
来自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10月25日,公募基金中ESG投资基金共有191只,总体数量逼近200只,今年新成立的共有50只。而从收益方面来看,该类基金今年收益最高的为创金合信气候变化A,收益达到了63.34%。此外,数据进一步显示,其中6 只基金收益超过 60%,相比而言,6000 多只公募基金中,共有 64 只基金收益超过60%。
从投资类型来看,主动权益基金是国内ESG主题概念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式,规模和成立数量均是指数基金的数倍,主动权益基金共112只,占全部的74.67%。
未来ESG主题基金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华宝证券基金分析师李真分析指出,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存量逐年稳步上升,其中泛 ESG 基金中 E(环境)主题的基金数量最多。2020 年新成立的泛ESG 基金主要和新能源主题相关,这主要和顶层碳中和政策以及新能源相关政策和基本面催化下的 A 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有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160610》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160610、基金景宏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