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蔚来小鹏威马理想比亚迪,以及理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我有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我想简单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1、理想。理想选择的技术路线我们这个群体是真的不太认可,10多年前国家选择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时候支持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放弃了增程式电动。李想说为什么不能是增程式电动车 我想说,理想one可以作为一个尝试和过渡,但增程式电动车是真没必要,除非你有重大技术突破,比如超大幅提高发动机燃油发电技术能源转化率,当然这个是不可能的。国家用大决心、大毅力、大支持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为了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真的有理想的企业为了拓荒都在研发三电技术、发展充电技术、探究未来运营模式和使用场景,而理想选择的技术路线让人感觉在钻空子、扯后腿。
2、蔚来。蔚来在我们这个群体里的受认可度很高,可以说仅次于特斯拉。我身边很多人有机会都愿意为蔚来工作。因为它代表中国汽车最前沿的技术应用,最新的发展理念。多少人想象过完整的、高端的全铝车身在中国的落地,蔚来做到了。现阶段汽车的发展变革是全方位的,新的动力、新的材料、新的车身结构、新的控制系统、新的使用场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销售模式……我相信每个汽车工程师都畅想过未来汽车是什么样子。蔚来在很多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让我们比较相信蔚来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3、小鹏。小鹏走的路跟蔚来相似中带有差异,大的方向上相似,细节上有差异。小鹏造车的互联网思维更重,更重视软件,而汽车本身上的不足要更明显一些。这种方式跟蔚来相比谁更好我说不准,但作为一名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过7.8年的老鸟来说,我觉得小鹏对造车的难度预计得不是很够。汽车毕竟是一种高度集成的产品,复杂度高、供应链长、新技术应用广、生产难度大。我相信小鹏会有很好的未来,但它要走的路还很长。
4、威马。威马的声量真的有点小了,而且威马的主要创始人来自传统汽车企业,这让威马的融资之路走得不那么顺畅。威马需要时刻牢记的是,市场不需要再多一家叫威马的传统汽车企业,市场需要的是一家叫威马的高技术出行科技公司。这两年威马的路越走越窄,一方面受困于资金,另一方面跟企业技术方向也有关。希望威马未来越来越好,中国汽车市场对你有期待。
5、恒驰。把恒驰放在这里比较真的很奇怪,它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既不知道它的技术路线,也没看到它拿出什么独特的东西给我们看。很多人会惊叹于它450亿的巨大投入,我得说你们真是少见多怪。汽车从来都是一个重资本的产业,市场上发展起来的主流汽车企业谁不是投了几百上千亿。按照恒驰的规划,6款新车,研发费用100亿打不住,100万辆产能得500亿投资以上,品牌、销售系统、公司运营都不算,450亿全投了估计都不够,更何况你敢肯定这些钱会都投在汽车上,大概率多数会投在地皮上的。另外利用全球资源来设计新车,一次推六款车,说起来很震撼,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做法当初华晨和观致都已经搞过了,也没见他们有啥起色,更何况现在是什么年代,中国主流车企的主要造型、研发人员都已经国产化了,还信奉外来和尚好念经这一套已经过时了。总的来说恒驰的未来还需要一些说服力,另外我对做房地产的有些恶感,可能很多人也会有这种想法,用恒大品牌加持恒驰可能会有反效果。
6、比亚迪。对比亚迪的观感很难去评价,本人在比亚迪工作过三年,后来和平分手。我对比亚迪的感觉是每次蓄了很大的力,但打出去总是轻飘飘的,还后劲不足。它真的有一些很好的技术,很好的理念,磷酸铁锂电池的稳定性、三电系统的技术完整、dragon face的全面品牌升级、开发者大会的惊艳,这些都很好,但又都做得不够好。它像一个巨人,强大,但臃肿,虚弱,步履蹒跚,这样会导致比亚迪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另外,比亚迪面向用户这方面做得真的不好,这跟它对自己的员工不咋的一脉相承,像个技术宅,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不管怎么样,比亚迪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和技术的领头羊,希望它越来越开放,发展越来越好。
综上,我的看法是蔚来、比亚迪、小鹏、理想、威马,恒驰不评价。
BYD可能会好些,至于其他那些新造车势力,就很难恭维了。
汽车市场不是五年以前的一片红海,只要能造出车就能卖出去,在日系车强势崛起和汽车市场严重萎缩及广大车民越来越懂得怎样买车的今天,传统国产车的生存都面临巨大挑战,新造车势力想再从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应该是很困难的事。
像恒驰,已造出了车,但要取得市场认可并有销量,还有很长很难的路要走,我们看到小鹏,魏来,观致都在赔钱,。我们看到标致雪铁龙,福特等百年老店有着品牌和质量的优势也岌岌可危,。
曾经有着销量的众泰、力帆、猎豹、海马…已败下阵或正在败下阵。
日系车各方面都是全球公认的,因历史原因长期受压抑的日系正在强势崛起,正在强势抢夺整个汽车市场,连多年来不可一世的大众市场份额都在被日系蚕食,国产车也受着极大的影响,加上汽车市场严重下滑,新造车势力恐怕要想杀出一条血路,笑到最后,应该是很难很难的事。
理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比亚迪,这这些车企可以说是新兴的车企与传统车企之间的较量了,只有前5名是新兴车企,而比亚迪属于老牌车企,比亚迪无论是燃油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可以说是核心技术都跟丰富。
威马会首先被淘汰,首先论规模和知名度,威马汽车是一个极其小众的品牌,可以做一个调查,如果你拿着威马的logo去认消费者辨识,没有人可以辨认的出来,一个车企没有品牌知名度和过硬的实力,是站不住脚跟的,这一点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已经证明了,即使你有再多的资金,没有一颗贯彻造车的心,最终还是会被淘汰。
目前来看,蔚来汽车可以说是最具规模化的新能源汽车了,远至欧洲都可以看到,这是为什么,砸钱和投资,蔚来是真的付出了大投资的,虽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甚至主要的零部件都是买或者代工的,但是起码它的销量和规模效应出来了,有实车能交付,还用资金打造出了蔚来的品牌,知名度可以说是除了比亚迪之外最响亮的一个车企品牌,蔚来的未来真的是可以期待的,它的未来就想手机届的小米一样难以预测。
小鹏起一家集汽车设计于一体的车企,它没有自己核心技术,整车 不同的技术路线——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理想ONE交付是新势力之中交付比较晚的,目前取得了相对不错的销量成绩,当前主要还是在消化之前的订单。
2.资金:7月30日也在纳斯达克上市,盘中市值一度超越蔚来汽车。加上IPO融资之前又融资了10亿美金,根据IPO招股书上的说明,和其他新势力烧钱的幅度相比,理想汽车资金使用率是很高的,总结一句就是:理想汽车属于传统企业的挣钱方式,还是奔着盈利和活的久去的,因此它应该可以活的比较久。
3.趋势:理想汽车因为它属于混动范围的,国家新能源的补贴没那么强,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充电桩的基础实施不完整,车主安装只有充电桩比较少,在国家新基建未完成的情况下,理想汽车短期内采用的技术路线只能用务实来形容,他们的风格有点类似 互联网的活化石当当网,也许短期内做不大,但是活的长。
蔚来汽车:
1.卖点:蔚来汽车走的是豪华品牌路线,纯电动+换电模式,ES8和ES6 相聚推出之后,经历了2019年的至暗时刻之后,越来越被认可。它是新能源头部企业,短短几年销量在豪华品牌里面算中流了,是用户企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汽车的产品力也很厉害。用户社区形成了蔚来一种特殊的文化(类似宗教,宣达的方式是买的不是一辆车,是一张进入XX圈子的门票)
2.资金:蔚来汽车经过合肥政府投资之后,加上特斯拉在美股的涨幅,蔚来的市值也是说水涨船高,加上国内一些银行的授信,短期内没有资金风险,前不久蔚来5万台车辆下线,加上蔚来8月3日对外公布7月交付数据:交付3533台,同比增长322.1%。交付量仅次于今年6月,创史上第二高单月交付成绩。总结一句就是:蔚来汽车属于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产品力+三电的真刀真枪的研发水平和专利,在降低运营成本的情况下还是很有希望做大做强的。
3.趋势:蔚来汽车的换电模式解决里程焦虑,符合国家新能源的补贴的方向,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又扛过了几次危机,面向的人群都是C端用户,2020年又推出了EC6,蔚来的趋势还是客观的
小鹏汽车:
1.卖点:小鹏汽车总体的感觉是类似汽车行业的小米,小鹏汽车把年轻人的第一辆智能汽车作为slogan,重点在发力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方面确实是和其他车厂玩差异化竞争,早期也被叫着中国版的特斯拉,还因为挖人的事情和特斯拉闹的不愉快。智能化就是它的标签了。截止到目前销量稳居新势力TOP4,P7上市之后,还在消化订单中,从早期与海马汽车合作代工的方式,转变为肇庆自建工厂的模式。
2.资金:应该是新势力三强里面上市比较晚,据媒体报道8月底之前会在美股上市加上IPO融资之前又融资了9亿美金,加上银行的综合授信,短期内资金应该没什么问题。
3.趋势:小鹏汽车因为它属于纯电动的,充分享受国家新能源的补贴,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面向的人群都是C端用户(举说C端用户占比最高),2020年P7批量交付,又升级了自动加上XP 3.0, 符合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在不犯大错误的情况下,发展为低配版本的小米应该也是有可能的
威马汽车:
1.卖点:威马汽车总体的感觉是传统车企造新能源汽车,年轻人的开得起的新能源汽车作为slogan,重点威马自己包装的技术卖点就是三个Living技术矩阵,并称之为迈向“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抓手。
2.资金:应该是新势力三强早期融资最厉害的一个,据媒体报道要上科创板了,2019年终奖据说没发,在没有公布新一轮融资之前,威马的前途还是存在变数的,在一级市场融资有限的情况下,在二级市场融资不太乐观。BAT里面,阿里投资小鹏,腾讯投资蔚来,百度投资威马,但是百度这两年在BAT里面掉队厉害,估计没有太多的资本去下注威马了。
3.趋势:威马汽车因为它属于纯电动的,也是充分享受国家新能源的补贴,在国家汽车行业新能源战略的支持下,在不犯大错误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目前的销量不掉队很是有风险的,之前威马汽车面向的人群都是B端用户(出行公司等),据媒体报道,8月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首席出行官陆斌已离职,威马汽车销量未来走向C端用户的趋势应该也不远了。官方信息显示,威马7月份销量为2036辆,同比增长近一倍,环比实现五连增,且再次刷新年内单月销量纪录。其中,威马EX5自2018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3万辆,居新势力造车企业单车销量冠军。
恒大恒驰汽车:
1.卖点:发力新能源高端市场,就是豪。卖点目前只能看到的是出身豪门,营销模式可能有创新(汽车小镇),其他的 不太清晰
2.资金:应该是入局晚但是投入大,据媒体报道恒大集团计划三年内投资450亿。2019年已经投入200多亿把造车的几大核心供应链收入囊中,还和头部汽车零部件厂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声势搞得最大,还投资了国内几个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也顺道解决了销售渠道问题,针对充电桩的问题,恒大又和国家电网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算解决了充电桩问题,看上去好像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港股恒大健康股票因为恒大造车又涨了好几波,现在也更名为恒大汽车了,短期内资金应该是最多的。毕竟地产的资金流是吓人的。
3.趋势:恒大恒驰汽车属于纯电动的,加上许主席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自然也是充分享受国家新能源的补贴,在国家汽车行业新能源战略的支持下,最近一口气发布了6款车型,涵盖了轿车、MPV和SUV,可谓豪气冲天!名字起得真是牛逼(恒驰1~6),估计也是故意这么叫的。最近在各大平台、***,新媒体等开启了广告轰炸模式,震惊业内。如果产品力可以,还是可以期待的。但是恒大的企业文化里面,做地产他们是第一,做其他的产业每次口号都很大,但是 实际效果差强人意,比如恒大冰泉,恒大粮油,恒大人寿都没有在业界排名第一,产品力和底蕴用钱买不来的,要不然单凭资金,一汽和东风的资金也不比恒大差多少。
比亚迪新能源:
比亚迪新能源就不用细说了,资格老,也是最早布局纯电动领域的,前几年的利润都是很大部分靠国家补贴发展起来的(看近几年的财报就知道了),技术确实也是一流,尤其是冲破了新能源的核心技术(电池更不必说,国内属一数二的),近期推出的刀片电池也是受到业内好评,大大提升了电池安全性、降低了电池热失控风险。随着比亚迪重视汽车设计,在造型中心的成立,设计上的短板渐渐在补齐。因此比亚迪活的久这没什么多说的,也有可能活的最好。
今天关于《理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