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前身为福建省三明金明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8日,由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三明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45亿元,位于三明经济开发区吉口产业园,用地面积约400亩。公司规划年产1.3万吨锂离子正极材料生产项目,以及年产1万吨稀土分离生产项目。企业类型是(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应该可以说是国企。
新能源工程师证书的考试流程是:
1、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报名;
2、在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
3、考试合格即可。
新能源工程师证书的报考条件是:年满18周岁;大专以上学历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新能源工程师的职责是:
1、根据项目的设计报告,完成符合功能和性能要求的逻辑设计;
2、对销售、采购、品管等各环节提供技术支持;
3、负责器件的选型及认证;
4、根据重大技术事项向上级领导提出决策建议
1、钨新能源股吧,是对厦钨股票交流社区的一个论坛社区,是以股民为主要参与群体,分享投资经验,表达思想,结识股友的地方。它所提供的是厦钨新能源股票交流的精华聚合,包括股票推荐、行情分析、个股交流、操盘交流等。促进了全民炒股的发展。
2、厦钨新能源股票代码688778,2021年8月5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截止收盘,厦钨新能报121.66元,上涨396.57%。成交额45.30亿元,换手率74.98%,总市值306.06亿元。IPO 前,厦钨新能的控股股东厦门钨业持有公司11,564.96万股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1.29%;稀土集团直接持有厦门钨业45,058.27万股的股份,占厦门钨业股份总数的31.76%,并通过全资子公司福建省潘洛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间接持有厦门钨业0.23%的股份,合计持有厦门钨业31.99%的股份,系厦门钨业控股股东。IPO 后,厦门钨业持股为45.97%,宁波海诚持股为8.78%,福建国改基金、冶控投资、国新厚朴分别持股为3.75%, 闽洛投资持股为3%,天齐锂业 (113.56—2.19%)、盛屯矿业分别持股为2.25%,金圆资本持股为1.50%。
拓展资料:
1、据悉,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主要产品为钴酸锂、NCM 三元材料等。2018-2020,总体产销量及市场占有率持续居我国行业首位,已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重要制造商之一。厦钨新能1号资管计划最终获配数量为本次发行总规模的10.00%,即6,289,306股,包含新股配售经纪佣金的参与战略配售金额154,858,436.99 元。厦钨新能1号资管计划的参与人员,均为发行人*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且均已和发行人签订了劳动合同。
2、在厦钨新能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如厦钨新能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如该日不是交易日,则为该日后第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的,本公司/本企业所持厦钨新能*公开发行前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6个月。如果因厦钨新能派发现金红利、送股、转增股本、增发新股等原因进行除权、除息的,上述发行价须按照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
作为福建省第一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试点企业,建信信托于2019年参与厦钨新能的战略投资。通过本次国企混改,厦钨新能成功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制衡化和内部机制市场化,企业内在价值有效释放,同时也为国企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样板效应。
厦钨新能源特别不错,薪资待遇在5000元。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2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杨金洪,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锂电池材料及其配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不另附进出口商品目录),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注意事项:
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不另附进出口商品目录),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其他未列明制造业(不含须经许可审批的项目);其他未列明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
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年底,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市场的占比将超过40%,2021年出货量同比增长有望超200%。
磷酸铁锂气势如虹,市场的高景气度吸引了各路资本竞相涌入。
3500亿龙头跨界入局
近日,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对 万华化学 (四川)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锂电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一次公示,该项目投建内容包括5万吨/年磷酸铁、5万吨/年磷酸铁锂。
万华化学前身是皮革厂,后经历转型,以年化复合超30%的增长速度,逆袭成为可以对标德国巴斯夫的化工巨头。其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所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生活家居、运动休闲、 汽车 交通、建筑工业、电子电气、个人护理和绿色能源等。
今年上半年,万华化学实现营业收入676.57亿元,同比上升11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30亿元,同比上升377.21%
事实上,万华化学 早已切入锂电材料领域 。去年4月,万华化学将卓能锂电池***股权纳入囊中。
收购锂电材料标的之后,万华化学着手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扩张,并于去年投资11.6亿元用于建设年产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1万吨,预计2021年底建成投产。
从布局逻辑来看,万华化学选择进军锂电材料领域,有利于拓展多元化产品组合,加快推进公司向化工新材料行业转型的战略需求。
按照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万华化学此时选择磷酸铁锂作为新业务的一部分,还是有机会尝到行业红利的。但按照当前市场的产能规划,以及资本涌入的频率,一切尚不能确定化。
截至9月17日收盘,万华化学报112.03元/股,上涨0.58元/股或0.52%,总市值3517亿元。
磷酸铁锂电池乘胜追击
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8.8GWh,同比增长317 %,占总产量的64%,*超过三元电池的5.0GWh;前5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29.9GWh,占总产量50%,累计29.9GWh,占总产量50%。
自此, 磷酸铁锂电池开启了“狂虐”三元电池之路。
在随后的6-8月,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都较三元电池更大,由此可预测,2021年全年,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将超过三元电池!
装车量方面,7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近三年来*超越三元电池。8月三元电池装车5.3GWh,环比下降2.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7.2GWh,环比上升24.4%
这表明 磷酸铁锂电池在下半年进一步发力,装机电量、产量、增幅均大幅赶超三元电池。
除了原料成本更低和安全性更高这两大优势之外,技术的进步,以及铁锂电池车型的增加,都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赶超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技术层面上,以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为代表的主流电池企业分别开发出CTP、刀片、JTM技术,改善了铁锂电池续航不足的问题。
车型路线选择上,数据显示,目前,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北汽、广汽、长城、东风、上汽、奇瑞、长安、江淮、合众、小鹏、零跑等主机厂都推出了磷酸铁锂电池版的主力车型,而下半年铁锂版车型还将集中发布,且大多数是全年爆款车型,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进一步增长甚至赶超三元扩大竞争优势。
此外,2020年小动力(含共享电单车、换电)市场受出口与内需双向带动,其中铁锂型电池占比约30%。
与此同时,受国外家储市场以及基站侧储能出货提升带动,储能锂电池出货同比增长超过50%,基本都使用铁锂电池。
在多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打开,国际电池巨头也因此感受到了一定的一压力,从而重新审视磷酸铁锂电池技术。
韩媒THE ELEC报道,专精三元技术路线的LG能源已于去年年底在韩国大田实验室开始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最快有望在2022年建设一条中试线。
并且,LG能源的母公司LG化学也将参与到磷酸铁锂电池业务中,后期或与其中国合作伙伴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为LG能源供应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所需的原材料。
三大百亿项目落地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快速上涨,带动磷酸铁锂市场价格上涨。根据生意社监测的数据显示,截止9月15日,国内动力型优等品磷酸铁锂均价在6万元/吨,预计短期内磷酸铁锂稳中有升。
在市场旺盛的需求下,多家企业宣布布局磷酸铁锂项目。
川恒股份
9月16日,川恒股份公告,公司与福泉市人民政府拟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拟在福泉市投资建设“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
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 分两期建设,将共建设8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3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包含此前公告的1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以及4万吨/年电池用六氟磷酸锂项目。
其中,该项目包含川恒股份已与国轩集团约定拟建设的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
川恒股份已经形成矿山开采、磷酸盐产品生产、磷化工技术创新、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磷石膏建筑材料、磷营养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群。产销能力约60万吨/年以上。
据半年报显示,川恒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26.4%。
同时报告指出,川恒股份完成了对新桥磷矿山、鸡公岭磷矿采矿权及相关资产的收购,并通过子公司福麟矿业直接持有小坝磷矿、新桥磷矿山、鸡公岭磷矿三个采矿权,可采储量合计约为1.6亿吨,小坝磷矿、新桥磷矿年产磷矿石可达300万吨。
此外,川恒股份参股子公司天一矿业持有的老虎洞磷矿采矿权保有储量约3.7亿吨,设计生产规模为500万吨/年,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邦盛集团
近日,湖南邦盛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邦盛集团”)与宁乡高新区签约落户磷酸铁锂项目, 总投资120亿元 ,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将布局40条生产线。
该项目与中南大学全方位深度合作,产品市场主要面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电池企业。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
邦盛集团成立于1998年,主营房地产开发、大型批发市场开发经营、酒店管理、物流中心、文化 旅游 等项目投资建设,布局磷酸铁锂项目,系集团产业转型的第一步。
夏钨新能
9月16日晚,厦钨新能公告,公司与雅安经开区签署《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投资意向书》。公司计划在雅安经开区投资建设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 预计投资意向不低于100亿元。
投资意向书显示,项目拟投资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6万吨三元材料等。这也是夏钨新能登陆科创板仅一个多月抛出的百亿级扩产的大手笔。
厦钨新能背靠母公司厦门钨业,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客户结构上,在3C锂电池领域,包括ATL、三星SDI、LGC、村田、比亚迪、欣旺达、珠海冠宇等;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包括比亚迪、松下、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及国轩高科等。
夏钨新能指出,本投资意向书仅为双方的意向性合作文件,具体实施存在不确定性,且本投资意向书涉及项目分期实施,对公司及厦钨新能本年度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不构成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夏钨新能货币资金余额为2.78亿元,本投资意向书涉及项目的预计投资总额100亿元远高于目前公司账面资金水平。
总结
磷酸锂电池的产业链条为:磷矿—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铁锂电池。
基于此,利用企业原有的磷矿资源,以及完整的磷化工一体化产业链跨界投资布局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项目,已经成为了当前众多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共同选择
磷化工企业方面,除了川恒股份外,包括川发龙蟒、龙蟠 科技 、川金诺、新洋丰等企业均已宣布跨界投建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项目。
钛白粉企业方面,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等企业也均已宣布跨界投建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项目。
跨界玩家增多,市场必然将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但是电池企业和材料企业已经在产品、技术以及产业链协同配合方面形成了“先发”优势,新进入者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被“挑选”。
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扩产最终不可避免地将导致产能过剩, 届时跨界企业能否分得一杯羹,还真不好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