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相等于卖出,与之相关的也要一并结转。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其他综合收益
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为7500x40%+2200
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
ABCD
【解析】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投资方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损失,原则上应以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方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的情况下,如果仍有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应以其他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继续确认。另外,投资方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失时,除应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以外,如果在投资合同或协议中约定将履行其他额外的损失补偿义务,还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确认预计将承担的损失金额。
在确认了有关的投资损失以后,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应按以上相反顺序分别减记已确认的预计负债、恢复其他长期权益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即应当按顺序分别借记“预计负债”、“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1.以固定资产对B进行非同控下合并,非同控合并形成的子公司,后续是成本法计量,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对价就是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形成了长投。
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950
累计折旧 4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0
贷:固定资产 15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50
贷:固定资产清理950
资产处置损益 300
2.假设盘亏,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批准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财产损溢,我觉得这个科目就是用来过渡的,资产负债表里也没有这个报表项目。
BCD
你这样理解是对的,BCD 这三项只是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内部增减变动,并不会影响其净资产数额,所以对投资企业的科目无影响。
关于弥补亏损,
1.首先知道留存收益的构成: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如果补亏前后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未发生变化,则留存收益不变;
2.其次知道未分配利润的构成:
未分配利润来源于两个账户: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例如本年利润300,利润分配-100(亏损),那么弥补亏损前的未分配利润是200;
补亏后则是:
借:本年利润 300
贷:利润分配 300
补亏后的本年利润0,利润分配200,两账户合计还是200。
即补亏前、后未分配利润的总计不变,所以不影响留存收益。也就不影响所有者权益
债券是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特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只能获得约定利息。
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至少在一年以上)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或长期的投资一个公司,以期达到控制股权投资的内容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股权投资通常具有投资大、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以及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益等特点。股权投资的利润空间相当广阔,一是企业的分红,二是一旦企业上市则会有更为丰厚的回报。同时还可享受企业的配股、送股等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综上,ABD是债券的特点,所以楼主选C是对的。
这个啊!首先区分企业合并形式和非企业合并形式。企业合并形式下,无论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也好,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也罢,如果是与发行股票相关的,记住,权益化,即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调整的,调整留存收益;如果是与发行债券相关的,记住,资本化,计入债券发行成本;如果是与上述两种之前相关的,记住,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之后,对于非企业合并的情形下,准则有规定,计入长股投的成本,即资本化。这样就清楚了哈!所以,您说的书上不是说“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这个是指的非企业合并的形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