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众多央企中,与电力行业相关的不在少数,主要包括“ 电网企业、发电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建设施工企业 ”这四种类型。
我国有2家电网央企,负责投资、建设、经营电网等,分别是:
1、 国家电网
其全称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名第15,负责经营26个省、市、区的电网,2020年售电量高达45783亿度,大部分老百姓口中的“电力公司、供电局”往往都是指国家电网。
同时,国家电网2020年的营业收入高达26600亿,资产总额43541亿,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仅次于沃尔玛,毫无疑问是一个庞然大物。
而且,国家电网的 福利待遇 在所有央企中都是 位居前列 的!
2、 南方电网
其全称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名第16,负责经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和港澳地区”的电网,2020年售电量是11064亿度,2020年的营业收入是5775亿,资产总额10125亿,都是国家电网的1/4左右。
毫无疑问,南方电网的体量和国家电网的差距明显,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的排名也落后不少,排在第91位。
不管是国家电网还是南方电网,都是 中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董事长、总经理按照副部级干部配备,俗称为“副部级”央企。
目前,央企中主要有5大发电集团,分别是:
1、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17,旗下主要有华能国际、内蒙华电、新能泰山、华能水电等上市公司,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48位。
截止2020年,华能集团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733万千瓦。
2、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18,旗下主要有大唐发电、华银电力、桂冠电力等上市公司,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35位。
截止2020年,大唐集团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860万千瓦。
3、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19,旗下主要有华电国际、华电能源、黔源电力等上市公司,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52位。
截止2020年,华电集团的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5300万千瓦。
4、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20,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93位。
截止2020年,国家电投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705万千瓦。
5、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22,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01位。
截止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700万千瓦。
这5大能源集团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一样,都是 中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董事长、总经理按照副部级干部配备,俗称为 “副部级”央企 。
除了这5大集团之外,央企中还有一些也涉及到发电业务,主要有:
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其下属的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023万千瓦。
2、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其下属的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531万千瓦。
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其下属的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电力),装机容量达4549万千瓦。
4、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其下属的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电力),装机容量达3389万千瓦。
5、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89,俗称为 “正厅级”央企 ,截止2021年7月31日,装机容量超过6426万千瓦。
主要涉及到的央企有3家,分别是:
1、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32,俗称为 “副部级”央企 。
2、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33,俗称为 “副部级”央企 。
哈电和东方电气主要是生产 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等发电设备 。
3、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93,俗称为 “正厅级”央企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是2021年9月刚刚组建的,由中国西电集团和国家电网的部分子公司合并而来,主要是生产 输配电设备 。
另外,还有一家很有名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是 上海电气集团 ,但却属于上海市属国企,不属于央企的范畴。
主要涉及到的央企有3家,分别是:
1、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85,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07。
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建),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86,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01。
3、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87。
这三家都是所谓的 “正厅级”央企 ,主要负责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施工。
毫无疑问,不管是从公司的级别、规模、营业收入、利润还是员工福利来说, 国家电网都是所有电力类央企中的第一位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还有他们的上游,以前叫5大发电集团。国电、华电、华能、大唐、国能。
我国发电主力是火电和水电,占总发电量的90%,其中火电占72%,水电占18%,其余10%是核电4%、风电4.5%、太阳能1.5%。
水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受经济、技术等因素所限,水电只占总发电的20%左右。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在1980~1986年间,火电所占比重由70.2%逐年下降至63.7%,水电所占比重由21.3%降至20.3%,而核电所占比重则逐年上升,由8.2%升至15.6%。
扩展资料:
报告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趋稳回升,带动用电需求增速回升。预计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2.3亿千瓦左右,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700-4800小时,其中火电5050-5150小时,较上年有所增加。
全国电煤供应总体平稳,局部地区电煤运输偏紧。其中东北地区供应富余能力增加;西北地区供应能力有一定富余;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有余。
华中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跨区通道能力制约、部分机组停机进行脱硝改造以及天然气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考虑高温、来水等不确定性,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部分省份在部分高峰时段可能有少量电力缺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电
华能水电我持仓了一年多,已经比较熟悉,做好计划长期逢低买入,作为以后收息养老的主力。
最近却发现中国核电的各方面似乎比华能水电更优秀,于是问题就来了。同样是计划长期逢低买入持有,作为收息养老,哪个更好更合适?
先摆一下两家收集到的数据。这些数据从球友的分析、券商研报摘录,没追溯到官方原文,不敢保证真实准确。暂且认为数据可用于分析,如有问题麻烦指出。
装机容量
华能水电是2310万千瓦,中国核电是2371万千瓦。目前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不多,后续新能源装机增长迅猛,就不拆分了。
装机增长规划
华能水电2025年计划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其中水电增长140万千瓦,1550万千瓦是风光。
中国核电2025年计划装机容量达到5613万千瓦,其中核电增长359万千瓦,3000万千瓦是风光。
华能水电2035年计划装机容量达到8000万千瓦,其中水电增长1235万千瓦,水光互补1000万千瓦,风光1760万千瓦。
中国核电2035年计划没查到。目前在建和核准的核电机组2028年全部投产,加上2025年前投产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已经接近7000万千瓦。国家每年核准4~6台核电机组,再加上2025年后新增的新能源,2035年装机容量一定明显多于8000万千瓦。
每股收益和分红
2024年,华能水电每股收益预计均值是0.45元,中国核电净利润预计均值是0.68元。
股利支付率,最近几年华能水电大约是50%,中国核电大约是35%。以此推算2024年现金分红,华能水电是0.23元,中国核电是0.24元,非常接近。
接下来是从多个角度比较这两家企业。
商业模式
两家企业的商业模式非常类似。负债端有大量低息贷款,都是建设机组的投入。收入端每年发电收入减去“三费”就是净利润,大部分作为后续新建机组的投入,剩余用于分红。
水电和核电作为清洁能源,低息贷款是令人眼红的优势。华能水电可以在流域内多库联调,大大减少弃水的情况。核电作为电力供应的基础,基本处于满发的状态。可以说,这两家公司的产品都不愁销路。
水电企业的主要资产(大坝和发电设备)的实际使用年限远远大于折旧年限,超出折旧年限的水电站利润率高得可怕。核电企业也是类似,超出折旧年限的反应堆只要投入少量成本即可继续使用。可以认为,它们通过折旧隐藏了大量利润,超过折旧年限后能贡献大量利润。
水电的原材料是水,
2000年,成都市发电量为531300万千瓦时。
电力系统的年发电量是指该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实际发出的电能的总和,以千瓦.时(KW.h)、兆瓦.时(MW.h)、吉瓦.时(GW.h)、太瓦.时(TW.h)计,2005中国全年发电量达到二万四千七百四十七亿千瓦时。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省发电量为3980.8亿千瓦小时,相比2019年增长了309.80亿千瓦小时。
从发电结构来看,2020年四川省火力发电量为524.4亿千瓦小时,占比为13.17%;水力发电量为3349.1亿千瓦小时,占比为84.13%;风力发电量为85.3亿千瓦小时,占比为2.14%;太阳能发电量为21.96亿千瓦小时,占比为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