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化解华夏幸福的风险,大股东中国平安必须和华夏幸福达成一致意见,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华夏幸福公布的一季度财报,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一季度利润只有36亿元人民币。而华夏幸福的债务也已经爆雷,根据财报显示,截止目前,公司已经逾期的债务就超过了600亿,未来到期的债务更多,华夏幸福能不能度过难关,关键在于这些债务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过还好的就是,此前入股的中国平安已经表示,将和华夏幸福一起提出债务重组方案。
但中国平安的介入已经很长时间了,双方的债务解决方案还没有提出,相反华夏幸福的债务困境越来越强烈,公司营收也在持续下降。有业内人士指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华夏幸福的资产能不呢重组,如果债务能够得到分期,公司的现金流得以恢复,未来华夏幸福就有可能走出困境。
其实去年以来,华夏幸福,泰禾地产等二线房企频频发生爆雷现象,各地的楼盘也处于烂尾的现状,导致这个问题,就是政府对楼市的调控,尤其是银行房贷的监管,导致二线房企想要借款越来越难了。
参考资料:
今年一季度,华夏幸福房地产开发签约销售额31.15亿元,权益口径18.7亿元,分别减少36.94%和51.68%;销售面积权益口径22.0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4.61%。该公司产业园区结算收入权益口径33.15亿元,同比减少66.32%。
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及相关业务已竣工工程的楼面面积为69.29万平方米,新开工28.8万平方米,包括大厂区域和舒城区域;位于南京金陵的商业地产新开工1.4万平方米。该公司预计,2021年施工面积合计约2352.2万平方米,预计新开工面积合计约98.9万平方米,预计竣工面积合计约1067.6万平方米。
永续债是没有明确的到期日,或者说期限非常长的债券。投资者是不能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点得到本金,但是可以定期获取利息。所以,这么来看,永续债是一种介于债权和股权之间的融资工具。永续债在会计账目里面是列为权益,不是负债。公司给永续债持有人还息是不作为利息支出,而是股东权益的“分红”。国内的话,永续债的会计处理还不是特别明确,具体要依赖政府监管部门的解释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国内永续债的发展)。
一、永续债的主要风险:
1.对于发行者来说流动性。
2.对于投资者来说,面临着长期信用风险。比如说,政府和企业还是有破产的可能。提前赎回的风险,发行人会买回去嘛。
3.利率风险,随着时间的增加,永续债的利率有可能低于当前的利率,那么持有人就可能亏钱。以及,流动性低,票息延迟支付。
二、永续债的特征:
1.不设定债券的到期日;
2.票面利率较高;
3.含财务期权;
4.永续债是没有明确的到期日,或者说期限非常长的债券.
5.投资者是不能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点得到本金,但是可以定期获取利息.
法律依据:《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 永续债发行方在确定永续债的会计分类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以下简称会计分类)时,应当根据第 37 号准2则规定同时考虑下列因素:(一)关于到期日。 永续债发行方在确定永续债会计分类时,应当以合同到期日等条款内含的经济实质为基础,谨慎判断是否能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当永续债合同其他条款未导致发行方承担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时,发行方应当区分下列情况处理:1. 永续债合同明确规定无固定到期日且持有方在任何情况下均无权要求发行方赎回该永续债或清算的,通常表明发行方没有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2. 永续债合同未规定固定到期日且同时规定了未来赎回时间(即"初始期限")的: (1)当该初始期限仅约定为发行方清算日时,通常表明发行方没有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但清算确定将会发生且不受发行方控制,或者清算发生与否取决于该永续债持有方的,发行方仍具有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2)当该初始期限不是发行方清算日且发行方能自主决定是否赎回永续债时,发行方应当谨慎分析自身是否能无条件地自主决定不行使赎回权。如不能,通常表明发行方有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没有怎么,只是在面临转型而已。
华夏幸福一直以来的产业模式实际上是“产业新城+地产销售”的模式,即产业新城业务高度依赖房地产业务的销售。
由于环京的调控政策仍未有放松的迹象,华夏幸福的销售增速势必难以有所起色。这就直接影响了产业新城的开发,华夏幸福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难以为其持续输血,只能依靠债务维持。
2019年银行表内贷款和非信贷渠道融资明显收缩,房企的融资渠道受限严重。同年9月,华夏幸福旗下间接全资子公司九通基业投资有限公司拟与中信信托签署《永续债投资合同》,金额不超过40亿元,投资期限为无固定期限,年利率高达9.5%,如此高成本的融资进一步拖垮华夏幸福。
华夏幸福简介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340)创立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
公司坚持产业新城及相关业务、商业办公及相关业务双轮驱动,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资产规模超4500亿元。
华夏幸福以“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为核心产品。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PPP市场化运作机制,在规划设计服务、土地整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服务、综合运营服务六大领域,为区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
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最具品牌价值上市公司。
2019年7月,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19年8月22日,2019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发布,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6。
2020年1月4日,获得2020《财经》长青奖“可持续发展效益奖”。2020年5月,华夏幸福入选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第473位。2020年7月,入选 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位列第96 位。
2020年9月10日,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53位,2019年营业收入10520954万元。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银行销售九通基业永续债, 已经出现了实质性违约,作为投资人,你只能等待九通基业自身进行调整,平安银行只是一个销售机构,对于产品的风险是不承担责任的。
九通基业是华夏幸福的子公司,华夏幸福目前的债务压力很大,根据数据显示,华夏幸福存量债券有17只,债券余额369亿元;华夏幸福子公司九通基业有24只存量债券,债券余额153亿元。从可以查到的数据显示,华夏幸福及其子公司2021年到期的债券接近两百亿元,其中2021年3月到期的就有78亿元。2021年,华夏幸福的偿债压力也非常大,从华夏幸福的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华夏幸福有息负债合计2226亿元,其中近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为1177亿元。
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控的逐步深入,那些高负债的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完成债务压缩,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压力会越来越大,规模再大的企业也有可能出现资金断裂的风险。我们在购买房地产相关的股票、债券等产品时一定要对投资标的进行严格审核,控制好投资风险。
曾经跻身地产销售榜TOP10强之列的华夏幸福(600340.SH),开始为昔日战略的激进付出代价。
2月1日晚间,华夏幸福发布债务违约公告,透露华夏幸福及下属子公司发生债务逾期,涉及本息金额共52.55亿元。然而截至2021年1月31日,公司可动用货币资金余额为8亿元,无法偿付金融机构负债。
针对此,华夏幸福债权人委员会已经组建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以“不逃废债”为前提,期待稳妥化解华夏幸福债务风险问题。
对于扣除预收款之后的债务总额已逼近3000亿的华夏幸福而言,纾困,或将是一个漫长且阻力重重之旅。
债务困局
公司债券动荡近一月之后,华夏幸福的债务问题终于被搬上台面。
该公司最新公告显示,自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华夏幸福到期需偿还融资本息金额559亿元,剔除主要股东支持后的融资净现金流-371亿元,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导致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
同时,截至2021年1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236亿元,其中可动用资金为8亿元,各类受限资金为228亿元,主要为住宅预售监管资金等各类受限资金,受限资金无法用于偿付金融机构负债,已出现超过52亿资金的债务违约。
事实上,华夏幸福的债务问题在2020年三季报中就已经露出端倪。去年三季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30日,该公司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债务共计940.2亿元,较上年末的604亿元增长55.6%;长期借款共652.1亿元,较上年末的487.9亿元增加33.7%;另有应付债券余额525.45亿。
债务攀升的同时,华夏幸福在手现金却不断减少。截至去年三季度,其在手现金为366.8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约10%,单季度末现金短债比仅为0.39。
去年以来,华夏幸福尝试多种融资以应对到期债务,期内共发布融资公告20次,其中发行7笔永续债,共计融资196亿元,初始利率介于8%-8.5%之间。永续债与其他负债不同,报表中不计入“负债”之内,可以起到美化财报的作用,但相对于公司大笔存量债而言,新增融资仍不足以应对兑付危机,与此同时,大幅增长的财务费用拖累公司业绩,三季报显示,华夏幸福去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共计36.78亿元,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数字为9.2亿元,同比大增301%。
陆续到期的债务,最终引爆了这家曾经依靠产业新城综合开发运营而名噪一时的另类地产企业。市场消息显示,2月1日,由华夏幸福牵头,平安银行和工商银行两大债权人等组成债务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包括河北省、央行、银保监会、廊坊等在内的相关方面及230多家金融机构与会。
会议上,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阐述了华夏幸福之所以遇到流动性难题的主要原因,同时希望各个方面能达成共识,以时间换空间,维持稳定,并做到“不逃废债”。
扩张之痛
在债委会会议上,王文学将此次债务危机大体归因为3点:疫情原因、错误判断环京形势、扩张激进。
疫情是全行业都面临的考验,也是引爆华夏幸福债务问题的催化剂,而环京市场折戟和扩张激进,才是华夏幸福走至今天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
2017年3月,环京重镇之一涿州宣布限购,此后包括廊坊、永清、燕郊等几乎所有环京区域都开始限购。环京曾是华夏幸福崛起之地,也是其重要粮仓,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环京一旦限购,对于公司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旗下知名项目孔雀城的销售一落千丈,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现金周转。
根据2017年财报,当年华夏幸福经营性现金流为-162.28亿元,同比上一年暴跌309.04%,孔雀城销路受阻的局面初步暴露。
在孔雀城无法顺利回款之际,华夏幸福试图通过异地扩张平抚周期风险,于是开启了战略性扩张之路。2017年被外界认为是其异地扩张的元年,年报数据显示,这一年华夏幸福新增签署产业新城和产业小镇PPP项目协议21个,其中20个来自于非京津冀区域,非京津冀区域项目新增签约投资额占公司整体新增签约投资额的53%,非京津冀区域销售额占比从2016年的7%大幅提升至23%。
扩张中的华夏幸福的债务不断攀升,2015年公司债务合计只有1429.93亿,扣除预收账款672.55亿后实际债务为757.38亿;而到了2017年就攀升至3048.46亿,扣除预收账款1324.76亿后为1723.7亿,两年债务飙涨近千亿;到了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扣除预收账款后总债务余额约为2900,已逼近3000亿大关。
与此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大量攀升,致债务压力剧增。数据显示,华夏幸福应收账款自2015年的71.77亿增长至2019年末的468.71亿;同期存货则由1006.21亿增加至2902.81亿。
大幅举债,周转下降,华夏幸福债务压力逐渐显示,并开始寻求外部援助。在2018年和2019年,平安两度驰援华夏幸福,总计投入179亿元,并签订了较为苛刻的业绩对赌协议,规定华夏幸福在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4.1亿元、144.8亿元以及180亿元。
前两年,华夏幸福均已擦线完成对赌业绩要求,但进入2020年,疫情等综合因素下,公司经营疲态尽显,完成业绩几无可能。根据2020年第三季报,华夏幸福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72.8亿元,只完成了180亿元的40%。根据此前约定,如无法完成对赌,那么华夏控股(华夏幸福控股股东)将对平安进行现金补偿。
这宗地块为武汉当年之“地王”项目,华夏幸福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形下仍然豪掷百亿,折射出公司对于这座华中重镇的某大期许,以及希冀调整经营模式的急切。但幸运的天枰似乎倒向了另外一边,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得公司既定经营计划几经中断。
市场上,环京市场依然未见起色,加之重仓区域疫情反复,华夏幸福的销售受挫。克而瑞数据显示,2020年华夏幸福全年实现销售额949亿元,同比去年下降33.7%,成为少数销售下滑的大公司之一。
股债双杀
经营的重重压力,引发资本市场不安,华夏幸福股债双杀的局面自2021年初就已显露端倪。截至1月28日收盘,华夏幸福股价报9.45元/股,较上年7月上旬的阶段性高点20.93元/股已然腰斩。
1月28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天津玉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 科技 有限公司33.34%股权。因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动,因此公司股票将于29日开市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对于此次停牌,外界有两种分析。其一认为华夏幸福是在给自己的争取时间,利用停牌机会寻求解决之道,避免股价继续下跌;其二认为华夏幸福在给外界释放利好,用新能源这一热词刺激股价。
股价颓势,债市更加艰难。1月22日,招商银行对外披露关于“20华夏幸福MTN001”、“20华夏幸福MTN002”交叉保护条款相关事项的公告,表示,从公开渠道获悉华夏幸福下属子公司可能出现两笔信托融资未按期偿付,涉及“中融-骥达11号”和“中融-融昱100号”信托计划。彼时华夏幸福回复称,已与中融信托达成和解,项目不触发“交叉保护条款”。
但华夏幸福多支境外债仍受此拖累而大跌,而包括16华夏债、18华夏01、18华夏02、18华夏03等多支境内债券也已经停牌。
据第一 财经 不完全统计,目前华夏幸福存量债券有17只,债券余额369亿元;华夏幸福子公司九通基业有24只存量债券,债券余额153亿元。上述债券中于2021年到期的有近两百亿元。
更为艰难的是,华夏幸福连遭机构下调评级,进一步影响公司再融资。1月13日,穆迪将华夏幸福的Ba3评级下调至B2,同时将该评级纳入评估范围,以便进一步下调评级。穆迪认为,评级下调反映出华夏幸福的经营业绩和产生的现金流均低于预期,鉴于其流动性状况不佳,且在未来12-18个月内有大量债务到期或成为可推举债务,这加大了其再融资风险。
1月8日,中金公司也将华夏幸福投资评级降至中性。中金预计,华夏幸福难以完成业绩对赌要求,同时考虑到在三条红线新规试行后,其未来将减少拿地,土地储备规模难以提升,预收帐款同比持续下降,预计未来结算收入和利润增速亦将承压。此后,惠誉、中诚信国际也陆续下调对华夏幸福的评级。
随着公司债务违约公告在2月1日夜间的披露,华夏幸福的现存经营压力和债务问题已悉数浮出水面,市场上担忧与希望并存,外界想要看到,股东、债权人等各方机构坐到一起后,能够协助这家公司成功渡劫。
永续债的优缺点:一、什么是永续债
永续债指的是没有明确还款日期或期限非常长的债券,持有人按期获得利息,但不能要求清偿本金。发行人可以提前赎回或有权将到期日延期。
永续债虽然属于债券,但不计入负债而是计入权益,因此不会提高企业的负债率。
永续债的发行期限以3+N和5+N为主,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的长期融资需求。
二、永续债的优点
1、永续债的发行主体以国企为主,且很多发行方都将永续债计入权益工具来进行会计核算,因此发行永续债在一定程度给高负债率的国企起到降杠杆的作用。而且企业也不用担心永续债持有人参与公司经营和稀释股权的问题。
2、永续债的票面利率一般要高于普通债券,且永续债利率跳升机制,也就是当发行人选择续期时,会给予投资者一定的补偿,跳升基点以300bps为主,跳升基点越低的,往往票面利率会越高。
三、永续债的缺点
永续债的发行人可以递延付息,且不受次数限制,不承担违约责任。但递延付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也有相应的惩罚性条款,例如在递延期间利息需要根据当期票面利率累计计息。永续债的流通性也较差,变现能力比较弱,这也是永续债的缺点之一。
以上关于永续债的优缺点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新编金融法小全书(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