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的中国国有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亏损",也没有大家所说的亏损那么严重,也不至于破产。很多朋友这么说还是对国有企业不太了解,因为现在的国有企业,很多都是垄断了市场,有的也不能够倒闭,因为这些国有企业有很雄厚的资源还有国家政策上的优势,即使亏损了也是有一定的资金维持企业的运转,是不会破产的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我们的国有企业内部都是机构没有完善,效率很低,没有盈利,亏损还很严重的企业。但是很多人都没在国有企业工作过,是不能看见别人这么说就这么理解的。可是有些人想过为什么好多人觉得国有企业亏损会这么严重吗?
其实,很多人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我曾经就在国有企业工作过,对这些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总的来说,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是相当高的,比很多私企是要好很多的。还有就是现在的国有企业已经不多了,国有企业是能为国家做贡献的,现在剩下的这些国有企业都关系到人人民,也是我们国家实力的象征,这些大型的国有企业体系都是很庞大的,即使亏损了也会有很多资源进行填补的。
就算真的有企业亏损很严重,破产也是不可能的,现在有的军工企业,这些都是国企,现在世界很和平,没有战争,军事任务也没有那么多,即便是亏损很大也是不会破产的,因为就算是不打仗,这些企业也不能停止生产,也是需要军事储备的,万一国际形势出现了变化,就要立即生产,所以国有企业是很难破产的。
国有企业一直给人的印象是生产效率低下,机构拥肿,人浮于事。最典型的就是一二把手并不是从下面员工中择优选拔,而是从别的国企中抽调过来的空降干部。
所以,国企不管你是垄断或是非垄断都不如民营企业有创新力、有发展潜力,能够保持不亏损就算不错了。我们很多百姓都看到了,一些国有企业出现了亏损状态,却一直没有允许其宣布破产,还是继续由国家财政给予拔款输血,以防止其倒闭。
国企的债务很多。多数国企,都有大量的债务,且负债率很高,如果破产,这些债务大部分会悬空。对银行来说,就是不小的风险。所以,必须通过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降低债务负担,化解债务风险,逐步解决国企的历史问题,而不能一蹴而就,带来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适应市场的能力,需要通过改革才能解决。所以,只要不是到了非要破产的时候,尽量不要破产。
各级政府寄希望于通过输血,维持亏损国企的存续,以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和稳定当地经济,尽管这样做可能并不合适。对于这类亏损企业,原则上还是应该尽快让它破产退出。
国有企业一直给人的印象是生产效率低下,机构拥肿,人浮于事。最典型的就是一二把手并不是从下面员工中择优选拔,而是从别的国企中抽调过来的空降干部。所以,国企不管你是垄断或是非垄断都不如民营企业有创新力、有发展潜力,能够保持不亏损就算不错了。
最后,也有一部分国企虽然经营不善,出现亏损,但是其债务率很高,如果让其存活下来,还有通过借新偿旧的可能性,不如果真的让这些欠着银行巨额债务的国企都倒闭了,那么国有银行的不良率和坏账率都会快速上升。因为,过去银行喜欢把钱借给国企;所以国企很容易就能从银行那边借到钱,现在国企亏钱了,银行也只能允许其延期偿还,否则国企倒闭,银行日子也不好过。
当然,上面我们说的是能够挽救过来的国企一定要救过来,但是对于那些扭亏无望、效果低下,处于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中的国企那一定要将其淘汰出局,绝不能让其继续消耗国家财政资源、浪费银行信贷资源。
亲~,破产通常是指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且经营面无法扭转,才会申请破产。亏损通常只是指本年支出大于收入,利润为负数。只要该企业净资产仍为正数,那企业就可以继续经营。
现在一些网友提出,为什么经常看到很多公司,特别是互联网企业、高新科技企业,年年出现亏损,但真正倒闭的却没有几家?对此,我们认为,时代不同了,观念也有所改变,过去如果企业年年亏损,其结果必然是倒闭无疑,但是现代企业即使年年亏损,但实际上还活得还挺滋润,企业还照样在亏损中倔强地发展着。
通常公司年年亏损,但很难倒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拿过去利润,来填补现在的亏损。我曾认识一位企业家。十几年前,这家企业年销售额5-6个亿,实现净利润5-6千万元,老板也赚了不少钱。而从2013年就开始亏损了,由于国企输送带招标项目不好拿了,这家民企只能拿点备品备件,或者做做传动带生意,一直亏损到今天,连亏了7年而不倒闭。企业之所以没倒闭,老板一方面大幅裁减员工,减少支出,另一方面,拿前些年赚来的钱来填补企业的亏损,这才让这家企业能勉强的存活下来。
第二,现代的一些新兴企业也是年年亏损,却从不倒闭。前两年共享单车火爆,像摩拜和OFO,这些共享单车企业自从成立以来,从来不赢利,而且是年年亏损。主要是他们获得了A轮、B轮、C轮等几十亿美元的融资,这些公司通过大股东砸钱才能正常运营下去。而股东之所以愿意烧钱给这些公司,主要是预期这些公司将来能赢利,能够上市,而不在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不盈利。有些互联网企业,拼命融资,拼命扩张,拼命烧钱,赢不赢利的无所谓,只要你把规模做到本行业的第一梯队(前几名),你就有风投源源的不断的把钱投给你。
第三,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是盈利的,但是将这部分盈利用于公司长远发展上去了,所以也发生了亏钱情况,而他们的投资方短期内也没对此有太大的反对。最好的例子是美团、饿了么两家外卖企业,之前的亏损主要是重金补贴骑手了,如果不想出现亏损,只要少给骑手点补贴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别看外卖公司账面上亏损了,只要稍加努力,马上就可以扭亏的。
此外,还有国内电商京东,刘强东掌舵京东这么多年,一直京东处于亏损状态。事实上,京东不是亏钱,而是赚了很多钱,只是把这个钱投向重资产方面。比如,在全国各地建设自己强大的物流网络、打造冷链运输系统,布局京东O2O线上线下的实体店。从账面上看,京东一直是亏损连连,实际上京东拿赚来的钱去布局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出于为京东长远发展的考虑,东京的海外投资方也并不反对京东一直亏损下去。
第四,在A股市场上,凡是上市公司连续出现三年亏损就要有退市可能。但有些上市公司虽然连年亏损,但到退市这一年,就会选择出售企业名下几套房产,也能起死回升,扭亏为盈。一些上市公司虽然主业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他们有很多房产或土地,要是没钱了就可以出售房产和土地赖以续命。所以,亏损并不等于倒闭。即使连年亏损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活下去的公司有很多。
很多人把亏损和倒闭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企业亏损并不严重,亏损这一块可以通过前些年赚来的钱来继续支撑下去。还有些互联网企业连年亏损,从不赢利,甚至没有好的赢利模式,但只要有人肯投资,有人肯在这个行业里烧钱,这些企业照样活得很滋润。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账面上亏损了,但实际上要不想亏损非常简单,只要少些对外投资和补贴就可以了。更有些企业亏损很多年,但可以通过变卖名下房产或股权,得以苛延残喘,这种情况也有很多,反正活下去才是唯一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