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自1949年到1978年,中国电力历史分别有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三个阶段。在燃料部与电力工业部阶段,电力管理执行集中管理的方法;时至水利电力部,电力与水利又经历了分散与集中各两次不同管理。
1、燃料工业部时期(1949-1955年)。
2、电力工业部时期(1955年-1958年)。
3、水利电力部时期(1958-1966年)。
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8年)。
二、第二阶段,摸着石头过河(1979-1997年)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电力工业体制进入了改革探索时期。
1、第二次成立电力工业部(1979-1982年)。
2、第二次成立水利电力部(1982-1988年)。
3、能源部时期(1988-1993年)。
4、第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1993-1997年)。
扩展资料
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战略
1、转变思想,树立竞争意识
企业生存的基础是市场,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为了扩展电力市场,企业一定要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明确以市场为主体的竞争策略,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
2、健全完善电力市场规章制度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作基础,电力市场的有效扩展也是如此。
3、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电力市场并拓展新市场
想要增加社会用电数量,并逐步拓展电力市场,就要坚持供电以客户为核心,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构建电力市场。
4、提高员工素质能力
电力市场的有效拓展要依靠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来完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开放,以及现代化技术的逐步兴起,给电力企业员工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力
以2019年为例,中国的火力发电占比为68.88%。依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官方网站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006万千瓦,其中火电118957万千瓦。
再以2018年为例,中国的火力发电占比为60.21%。依据***官方网站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190012万千瓦,其中火电114408万千瓦。
2019年全国电力相关情况:
1、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4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5186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241千瓦时/人。
2、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32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增速比上年降低3.6个百分点。
3、水电130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抽水蓄能319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0%)。
4、火电504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煤电455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气电23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
5、核电348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2%;并网风电40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并网太阳能发电223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4%。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9》在京发布
智能电网投资额占比逐步提升
在国家规划的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的投资额也开始逐步提升。根据规划,2009-2010年、2011-2015年以及2016-2020年三大阶段我国电网计划投资额分别是5510亿元、15000亿元和1400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计划投资额为341亿元、1750亿元和1750亿元,投资额占比从6.19%提升至12.5%。
然而,在实际投资中,我国电网总投资远超计划投资额。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2016-2019年,我国电网实际投资额已经突破19000亿元,远超计划投资14000亿元。
因此可以合理预计,我国智能电网投资额也应大于规划额度,以12.50%的比例测算,2019年我国智能电网投资额为559.1亿元。
安全、智能、科技是智能电网重要趋势
如今,智能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方向。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技术在电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智能电网必将持续深入的向安全性、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此外,智能电网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向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提升,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