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电集团,能否合并?
五大发电集团是指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在发电领域,五大发电集团优势领域均是火力发电,竞争激烈。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是五大发电集团之外的另一个发电集团,水电是长江三峡集团的主要优势。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不断下滑,已经从三位数降到了两位数的96家。
五大发电集团,总部均位于首都北京,均是世界500强企业,均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五大发电集团占据了96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企业的5/96,比例之大,令人震撼!
如果再把范围缩小到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那五大发电占比更大。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51家,五大发电集团占据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5/51。
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主要领导由中央任命,副职由中组部任命,主要领导和副职均是中管干部。而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正职和副职均是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任命和管理。
央企的整合和合并,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成立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数年之前,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重组成立中车集团,更是轰动中国,造成中车股票大起大落,引起股市震动。
那为什么形成五大发电集团呢?只设立一家发电集团行不行呢?
五大发电集团形成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之时。
2002年,撤销国家电力公司,重组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大辅业集团公司。
五大发电集团,经过重组和更名,发展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四大辅业集团公司是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国水电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而成,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最大的火力发电公司,最大的煤制油煤化工企业,最大的风力发电公司。在五大集团中,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发电和煤炭生产双优,排名稳居第一,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在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重组之前,华能集团是五大发电集团的老大,目前的规模和实力仅次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重组组建而成。光伏发电装机量排名世界第一,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光伏产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的整体实力,在五大发电集团中排名第三。
大唐集团公司和华电集团的实力在五大发电集团中排名靠后,但是也均是世界500强企业,实力不俗。
总之,五大发电集团实力强劲,竞争激烈。当前,电力保障任务极端重要,五大发电集团,能否合并?
三峡集团是央企,全称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9月18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股东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0年4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三峡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住宿经营的管理;长江中上游水资源开发;水利水电技术服务;水利水电工程所需物资、设备的销售(国家有专营专项规定的除外);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企业有九江市三峡水环境综合治理有限责任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一期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长江三峡集团雄安能源有限公司、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等。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有长江三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宜昌三峡多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峡新能源平泉发电有限公司、三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永登县弘阳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等。
三峡集团是央企。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经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9月成立,总部位于北京,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入选首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大型中央企业,属于副部级别。集团懂事长、总经理属于副部长、副省长级别。
中国三峡集团业务包含工程建设与咨询、电力生产与运营、流域梯级调度与综合管理、新能源开发与运营、国际能源投资与承包、生态环保与投资运营、资本运营与金融业务、资产管理与基地服务等。截至2019年底,中国三峡集团总装机规模达1.31亿千瓦,资产规模超过8356亿元,连续13年在国务院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中获评A级。
科学技术研究院是中国三峡集团在京的直属机构,作为统一科研创新平台,围绕集团战略布局和核心主业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搭建集团产研协同工作体系及科技创新开放工作机制,积极推动集团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科学技术研究院内设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站运维技术研究中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综合能源技术研究中心等7 个研究中心。
[拓展资料]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共有10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其中,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集团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是集团电力生产管理主体,拥有葛洲坝电站及三峡工程已投产的全部发电机组;长江三峡集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海外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开发;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主要从事国际水电工程承包业务;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主要从事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咨询和监理业务;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专门服务于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单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旅游开发和酒店管理;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宜昌三峡工程多能公司主要从事资产处置业务;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公司主要从事发电厂控制设备全厂解决方案等业务。
“五大四小”指的是五大集团、四小豪门。“五大集团”即: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我们所指的“四小豪门”即:国投电力、国华电力、华润电力和中广核。
中国发电行业一直由五个大型发电集团公司和四个小型发电公司掌控,其业务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海上电站等等各种发电形式,成为中国发电行业的主力军。
各发电企业十四五目标
1、国家能源集团十四五发展目标:实现清洁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新增装机7000-8000万千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奋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
2、中国华能十四五发展目标:到2025年,进入世界一流能源企业行列,发电装机达到3亿千瓦左右,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确保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以上,碳排放强度较“十三五”下降20%;
到2035年,进入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前列,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5%以上。
3、中国华电十四五发展目标:到2025年,公司实现“5318”发展目标,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4、中国大唐十四五发展目标:以“打造‘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为发展愿景,实现“两个转型”(即实现从传统电力企业向绿色低碳能源企业转型,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超过50%,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
从传统电力企业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做到“四强”“四优”,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5、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十四五发展目标:2020年全年,集团公司新增清洁能源装机2259万千瓦,其中新能源风电、光伏新增产能2186万千瓦(风电1158万千瓦,光伏1028万千瓦)。截至2020年末,国家电投集团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达9888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961.2万千瓦,继续稳居全球第一。
6、中广核十四五发展目标:2020年6月11日,中广核境内新能源业务领域2020年供应商大会上,执行董事、总经理李亦伦在发言中表示:未来“十四五”期间,中广核将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与各合作单位共赢发展。
按照新增投运容量保持每年300万千瓦以上的发展速度,预计到“十四五”末,中广核新能源在运装机总容量将突破4000万千瓦。2019年年底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经接近2000万千瓦,意味着未来5年,中广核将再增加2000万千瓦以上的新能源装机。
2020年,中广核光伏装机4269MW,十四五期间”,假设中广核“十四五期间每年装机4269MW,光伏应为:21345MW。
7、三峡集团十四五发展目标:11月27日,三峡新能源副总经理吴启仁在山西吕梁市政府召开的“2020能源转型论坛暨第十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表示:在“十四五”时期及后续发展阶段,三峡集团将保持每年1500万千瓦清洁能源新增装机规模的增速,为碳排放目标贡献力量。
8、华润电力十四五发展目标:初步规划是五年完成40GW的风、光伏投资。
9、中核:十四五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中核光伏电站装机目标每年5GW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