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是在碳中和背景下进行的,首航高科作为国内领先的光热发电核心设备制造商,也因为这个得到了不少好处。这只股票是好是坏,是否有投资的价值,我这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还没有针对首航高科分析之前,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电气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戳一戳链接即可领取:宝藏资料!电气设备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空冷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生产、销售和集成,主导产品是电站空冷系统成套设备及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核心装备。公司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新能源国际领跑者等数十项荣誉。
大致介绍完首航高科后,首航高科是否值得大家投资,看完以下亮点分析再说。
亮点一:成立光热发电全资子公司,推进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
为了推进金塔熔盐塔式10千瓦光热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首航高科做了以下事情,计划要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投资成立光热发电全资子公司。投资创办的光热发电子公司这一次是放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其目的在于继续开展原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金塔熔盐塔式1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该项目为国家第一批示范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望提升首航高科持续经营能力。
亮点二:电站空冷、光热发电国内领先
以电站空冷业务积累的技术和客户为打底,首航高科通过相关多元化布局了光热发电、压气站余热发电、海水淡化、脱硫废水零排放、储能清洁供热等业务方向。首航高科一直聚焦于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领域,发展了这么多年后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电站空冷制造商,国内实力超前的光热发电核心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及运营商。因为篇幅有限,详尽的首航高科深度报告与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首航高科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通过"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时期的建设,在光热发电产业发展上,我国从几乎零基础变化到已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的规模。不过光热发电技术水平大体上还是在示范阶段范围内,需要巨额的技术试错预算,光热产业的规模发展效应下降了不少。而国家能源局《关于报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工作方案的通知》则从项目(微观)层面为光热发电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通知指出,鼓励"风光水(储)""风光储"一体化,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水电站、具有较强调节性能水电站、储热型光热电站、储能设施的调节能力,汇集新能源电力,积极推动"风光水(储)""风光储"一体化。光热发电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更上一层楼。
概括的说,现在并没有对光热发电进行大范围推广,但是随着目前大环境偏向于碳中和,还有很多发展空间,首航高科或将继续保持着高速发展的状态。然而文章只能分析当前的情况,而市场是随着时间改变的,如果想获取关于首航科技未来发展更准确的信息,点击下面的链接,有专业的投资顾问帮你分析这只股票,看下对首航科技的估值有没有出现差错:【免费】测一测首航高科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能。三峡能源周五强势收盘,预示着下周还会继续上涨,如周一早盘低开,可适当跟进买入从技术角度分析,周五收盘突破短期压力635元,收在650元下一阻力715元左右。必须一气呵成,一步到位明天继续收阴,行情就此结束有人说,可以看到15元,太乐观了毕竟,三峡能源盘子大,业绩也就那样,真要是还能涨到12以上。
新上市股票N三峡未来估值分析 近日万联证券对三峡能源股价预测为给予公司20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36 元研报详情如下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成立于1985 年,前身为中国水利实业开。
天天织布机,阴跌,有没有好兄弟在三峡能源站岗。将来电来源,绝大部分是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水力发电可能会被限制在一定规模水电可以减轻水患,但多了严重破坏生态。将来的电主要依靠三峡能源这样的新能源公司。
中国双碳目标引领国内新能源发电行业成长,公司正进入业绩高增长阶段,给予公司21 年目标PEG 10xPE 38x,目标价711 元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海陆风光齐头并。走势还是有强弱之分,电力板块是从8月启动,上述四只个股,自8月以来,闽东电力涨幅超***,节能风电涨幅接近***,太阳能涨幅超50%,三峡能源涨幅不到20%这意味着在这轮板块。
三峡能源下周走势准确分析,散户注意风险:
1、高开后大跌震荡,收三个点左右,周二大跌;
2、继续一字板涨停;
3、高开后大跌震荡调整,收跌,行情结束;
从昨天加速板的走势看,除非主力特别牛,第一种可能性最大,散户注意控制好风险。
三峡能源的核心利润主要来源于发电业务。
公司竞争优势有:
(1)公司具有较强的投资管控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公司;
(2)公司具有较强的造价控制能力,项目造价较低;
(3)公司发展潜力大,丰富资源储备支撑业务发展。
(4)公司是海上风电引领者。
(5)公司拥有较低的融资成本;
(6)风电光伏协同发展,相辅相成;
(7)公司产业的把握度和投资能力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
从以上回答可见,三峡能源因为背后有三峡集团站台,无论投融资能力,还是资源整合能力都特别突出,这只股票未来成长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不过,当前股价已经有脱离基本面迹象,建议投资者谨慎追高。
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在国内属于龙头的光热发电核心设备制造商的首航科技,也获取了极大的好处。该股票如何,如果要投资的话,有无价值,等会我给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开始分析首航高科前,这里有我整理好的电气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给大家分享一下,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电气设备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空冷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生产、销售和集成,主导产品是电站空冷系统成套设备及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核心装备。公司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新能源国际领跑者等数十项荣誉。
首航高科简单介绍到这里,首航高科的亮点下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判断要不要投资。
亮点一:成立光热发电全资子公司,推进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
首航高科为了让金塔熔盐塔式10千瓦光热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得到推进,拟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投资成立光热发电全资子公司。这一次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投资建立光热发电子公司,为的就是让原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金塔熔盐塔式1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继续开展,该项目为国家第一批示范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望提升首航高科持续经营能力。
亮点二:电站空冷、光热发电国内领先
在电站空冷业务积累的技术和客户的基础上,首航高科通过相关多元化布局了光热发电、压气站余热发电、海水淡化、脱硫废水零排放、储能清洁供热等业务方向。首航高科一直都专注于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领域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电站空冷制造商,国内实力超前的光热发电核心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及运营商。出于篇幅有限,首航高科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具体资料,我把它概括到下面的文章里了,戳下方文章便可查看:【深度研报】首航高科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历经“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发展周期,我国光热发电产业从近乎零基础发展到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可是光热发电技术水平基本上还是在演示的阶段,技术试错造成的巨大开支,把光热产业的规模发展效应降低了。而国家能源局《关于报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工作方案的通知》则从项目(微观)层面为光热发电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通知指出,鼓励"风光水(储)""风光储"一体化,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水电站、具有较强调节性能水电站、储热型光热电站、储能设施的调节能力,汇集新能源电力,积极推动"风光水(储)""风光储"一体化。光热发电行业前景非常的广阔。
总的来说,目前来说,并未大范围的去推广光热发电,但是随着目前大环境偏向于碳中和,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首航高科或许可以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市场一直在变化,文章就会有局限性,如果想知道更准确的关于首航科技的发展趋势,点击链接,能得到专业投资顾问的建议,看下首航高科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首航高科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主要逻辑:
首先我们看下公司的 主营业务: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处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下游,负责项目的开发,运营,然后将电销售给电网公司。
如果看公司未来发展的天花板,主要看新能源市场的未来,我们前面做了大量分析,分析十四五规划,以及未来3060目标的远景规划,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所以,未来的行业的总需求不会改变。
除了这个规划之外,比较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是,各省有了新能源最低消纳比,这对实际操作中提供了现实意义。
2020年风光发电总量为7270亿千瓦时,占全 社会 用电量的 9.6%, 按照能源局的规划, 2025年占16.5%, 可以算出2025年风光发电量会达到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20%。
小结:
对公司的未来,从十年这个角度看,仍有巨大的空间,还看不到明显的天花板。主要原因是市场的需求在不断提升,电动化的趋势不变,另外,做为新能源,在能源结构调整的浪潮中,确定性增加。
在新能源运营领域,主要还是头部的5大电力公司 龙源电力(0916.HK)、华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1798.HK)、华电福新,节能风电及中广核。
风电运营主要公司:
从装机量看,公司市场占比不足3%,未来的在建与核准的规模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海上在建项目已经占据全国在建海上风电项目的20%,成为海上发电的霸主。但从整体规模上看,公司在这个领域还是小公司,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公司装机规模复合增长率:
此外,三峡能源的毛利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也明显领先同行业上市公司。
三峡集团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已攀升至五大发电集团和中广核之后,位列全国第七,跻身第一梯队。
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公开表示,“未来5年,三峡的目标是新能源装机实现7000万至8000万千瓦的水平。”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三峡集团新能源装机容量要在现有基础上增长4-5倍。而上市后的三峡能源将承担大部分任务。
从未来5至10年这个时间段来看,三峡的增长速度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复合增长超20%。
四、 公司的估值及风险点
(一)、选择龙源电力与三峡能源做的个对比:
如果从目前的估值水平来看,三峡能源上市时的估值水平是相对合理的,但现在市场的炒作的过高,即使它可以保持每年超过20%的的复合增长率,已经远超它的合理估值范围。
(1)光伏发电: 多晶组件价格从 2016 年初的 3.5 元/瓦左右降至目前的 1.6 元/瓦 以内,单晶组件从 2016 年初的 3.8 元/瓦左右降至目前的 1.77 元/瓦左右。2018 年光伏 发电系统投资成本已下降至 5,000-6,000 元/千瓦,如能有效降低土地、电网接入以及项 目前期开发费用等非技术成本,至 2020 年电站系统投资可有望下降至 4,000-5,000 元/ 千瓦。
光伏电站的建造成本下降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厂家的制造成本的下降,技术提升与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下降,二是厂商间的竞争,经历了这些年激烈竞争,可以明显看出行业成本已经下降到极低位置,以隆基为例,净利水平在18年已经接近11%水平,2020年在15%,虽然可能还有下降空间,但空间已经不大。所以从行业发展的周期看,这轮的成本下降曲线有可能会进入平缓期。
金风 科技 的投标均均价,已经从19年4000多下降到2021年2860,并且净得水平连续两年在5%左右,这种低净利水平很难长期维持,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竞争者的退出,造成行业的供需平衡,甚至可能出现供小于求的局面,从而改善中游厂商的利润水平。
小结:
制造成本持续下降难以为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就是发电行业的福音。
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就是电价成本与销售电价之差。 2017-2019年,三峡能源度电利润分别为0.28元/千瓦时、0.27元/千瓦时、0.28元/千瓦时,而同行业公司度电利润平均值约为0.20-0.25元/千瓦时。目前来讲,这个还保持着高于行业的水准,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期间,公司享受了较高的上网电价,并且这中间包含补贴。
上面比较清楚可以看出,过去三年的价差,出现阶梯式下滑。这对公司而言,将形成一定冲击。即,上面电价逐渐下滑,但实际的制造成本下降速度并没有那么快,这会影响公司的营收水平,未来可能迎来阵痛期。
3、 补贴、应收账款、折旧及税收问题
(1)营收及主营成本
决定公司毛利水平的是营收,主要是卖电收入,公司的主要成本是风电和光伏发电站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我们可以看到,公司保持较高毛利的原因之一,是公司的折旧年限较长,每年折旧率较低,所以形成较高的毛利水平。
(2)税收
在净利水平上,每年仍然有30%以上,这其中也要看到,我国对新能源公司扶持政策中,其中很大一块是税收优惠。
针对新能源企业国家出台前三年免征,后三年减半的政策,大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 1-9 月,公司享受的增值税及所得税优惠金额合计为 46,805.23 万元、59,728.12 万元、61,876.47 万元和 81,496.94 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分 别为 17.69%、19.92%、18.49%和 24.67%。
上 述情况来看,公司的在税收上享受很大优惠,但随时间推移,这些优惠政策的到期,对公司净利水平将造成较大的影响。
(3)补贴
这个行业在扶持期绕不过的问题就是补贴,
业内人大多都清楚这件事,想要拿政策的钱,其实没有那么容易。不是不给,就是这个时间遥遥无期。个别同行曾做的统计,很多新能源的补贴可能要到2035年才能完全拿到手。
下面这段是公司在补贴上的态度,但做为投资人,我们要更加尊重现实问题。
(4)应收账款
如果前面的问题比较容易解释,那么这个问题却是个难题,我们看下公司的应收账款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电费的应收账款在4.7亿左右,新能源补贴的应收129亿。如果按下面的计提比例,公司未来很可能要计提较多的坏账准备。
总结:三峡能源这家公司在天花板很高的行业里,未来具备很高的成长空间。从成长速度上看,因为公司在行业里的规模并不大,所以成长的速度也很快。但同样,公司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在估值上,市场给予了高溢价,同时,公司未来所面临的财务问题也足以投资人睡不着觉。
对该公司给予观望态度,需要等待估值的回落合理区间,另外,关注财务状况的改变。
301155可以申购。
1. 公司形成了技术工艺创新、产品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公司在多年技术研发、工艺创新过程中,掌握了平台连接法兰焊接的高精度控制技术、大锥体厚板卷制技术、主筒体的圆度精度控制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通过自主研制生产设备、工艺装备,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凭借多年在风电设备零部件领域积累的研发经验和技术工艺成果,公司所生产产品能够基本覆盖市场上各类客户的技术要求及产品特殊要求,体现出较强的技术工艺优势。
2. 公司对国内风电市场领先的大中型风电企业覆盖程度较高,客户品牌优势突出。公司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产品口碑及企业形象,先后与中国交建、中广核、龙源振华、天津港航、韩通重工等风电场施工商,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华润电力、三峡新能源、江苏新能等风电场运营商,以及中国海装、上海电气、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风电整机厂商建立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
3. 公司生产基地布局合理可以灵活安排生产并及时交货,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公司拥有海力风电、海灵重工、海工能源、海力海上等多个生产基地,分布于如东、通州、大丰等沿海地区。同时,公司所在城市江苏南通拥有国家火炬海上风电特色产业基地,定位于成为“风电产业之都”,通过引进上海电气、中国海装、明阳智能等国内知名风电设备及零部件制造商,着力建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电运维、海洋新兴产业基地,为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拓展资料:
一、财务状况
业绩情况:2017年-2020年底,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5,400.00万元、87,100.00万元、144,800.00万元、392,900.00万元,2017-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7.62万元、3,545.46万元、17,300.00万元、61,500.00万元;2017-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2.65%。
二、结论
海力风电主营业务为风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风电塔筒、桩基及导管架等,公司在海上风电塔筒、桩基产品领域构筑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先后与中国交建、中广核等风电施工商,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等风电场运营商,以及中国海装、上海电气等风电整机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近两年的抢装潮使公司的业绩增长非常高,但是这样下去后两年就肯定下滑,今年公司预测利润11亿,如果按照市场30倍的市盈率,公司大概估值在300亿左右,离发行价市值还有很大的距离,建议积极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