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期权操作交易需要通过跟机构公司询价,再由证券公司下单,整个操作过程如下:
一、咨询价格
参与投资的第一步就是询价,投资者需要提交具体要购买期权的合约,等待券商给出期权费报价,询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时间、交易标的、交易方向、交易价格及交易量等要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因素,投资者才能决定是否要继续进行下一步的交易。
图文来源:百度【财顺期权】
二、投入资金
在咨询完具体的要素之后,券商会对客户准备购买的合约,报出期权费,那么投资者就需要将对应期权费转入账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三、买入交易
在进行入金之后,那么投资者就可以进行委托下单。投资者可以通过市价、限价、区间价格三种方式来发出交易指令,资管产品立即向券商提交买入指令,券商1-3天内根据交易成交状况回复是否达成买入交易,如果交易未完成,期权费退回至账户中。
四、卖出行权
在买入合约之后,如果市场行情是和预料之中的一样,投资者有盈利。那么投资就可以通过市价、限价、区间价格三种方式来发出交易指令,管产品立即向券商提交买入指令,卖出结束后券商会通知是否达成行权。反之,投资者可以选择放弃行权或者止损。
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利润率进入第七个扩张日期。10月21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宣布,为了促进健康的长期发展。商业保证金,中国证券委员会监管机构同意扩大目标股票保证金。其中,上海证券将把主要保证金的股票数量从800股增加到1000股,深圳证券金融业将把主要保证金中的股票数量从800股增加到1200股。
证券业人士表示,总体而言,扩大目标股差将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增强市场活力,提高相关证券的流动性,提高定价效率,并积极开展工作。促进长期稳定发展的商业空间,以满足投资者的投资多元化需求。保证金是证券交易的重要平台。据了解,自试点开始以来,2010年的贸易保证金通常是一个稳定的过程,证券公司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了投资者的意识风险、股市、流动性和活动不断增加。
在扩大金融、证券、证券、证券和可交易证券的范围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可交易证券的市值占其市值的95%。可交易股票市场,上海和深圳300指数上海基础股票市场覆盖率为98%,上海和深圳500指数和1000指数上海基础股票市场覆盖率为98%。86%。早些时候,深圳证券公司将目标股票的保证金扩大了6倍,从第一天开始上市的股票登记系统中的宝石可以作为目标保证金。在基础股票范围扩大后,股票市值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核心股票占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市值的近90%,以实现上海指数和深圳300指数、上海和深圳500指数、上海指数和深圳500指数中上市公司股票的全面覆盖。深圳1000指数分别为97%和83%。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400股新股中,70%以上的流通股市值不到100亿元,近60%的股票属于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低绿色。碳等关键领域,进一步扩大中小型股市的覆盖面,增强行业和金融市场的代表性,这有助于加强国家关键支持领域的市场资源配置。
无论是在美股、还是A股,“散户”一词都略带贬义的意味,原因就是各种统计结果显示,散户一直是被股市“教育”的对象,“机构化”似乎带着颇为惨烈和嘲讽的意味。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统计,过去60年美股经历了50-80年代的养老金入市和80年代后的共同基金崛起,私人部门投资者持有美股市值从9成下降到约3成左右,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则从不到10%上升到60%。
目前A股也已经走在了“机构化”的进程中。
根据上交所2018年年鉴,持有沪市40%自由流通市值的散户,贡献了2017全年8成的成交额,但“勤劳”未能致富,盈利金额仅占所有投资者的8%。反观专业机构,贡献了全年14.8%的交易额,盈利占比高达32.3%。
即使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机构投资者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最近上交所、清华大学和哥大商学院的专家学者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了上交所2016年1月到2019年6月超过5300万账户的交易数据和收益表现。结果显示,同期上证综指下跌了15.83%,无论是小散还是大户都在亏损,机构投资者却实现了盈利。
最近1年A股的机构化特征也比较明显,2020年7月新基金发行规模创出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选择通过基金的方式间接入市。
在我看来,“机构化”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既不代表着对个人投资者的嘲笑,亦不代表对专业投资者的褒奖(毕竟美股90%以上的基金无法战胜指数)。 专业机构有着更多的研究人员、研究资源、研究时间和丰富经验,散户则更多的是利用业余时间、在信息劣势的情况下投资,难以战胜专业人员是理所应当的。 股市“机构化”只是社会专业分工在投资领域的体现,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牛顿,在投资时亏的一塌糊涂;100元起家的“股神”巴菲特,也不可能成为物理学家。 A股的“机构化”是大势所趋,但机构的超额收益会越来越难获取。
过去10年,由于国内投资者结构尚不成熟,A股的偏股、股票型基金整体为投资者创造了一定的超额收益,少数优秀基金经理的收益率更是可以达到年化10%-15%。
然而,在高度“机构化”的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带来的超额收益消失,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是极少数。
根据《长赢投资》的统计,1970年美国的355只共同基金,在36年后只有24只基金的收益率战胜了标普500指数,占比仅为6.8%。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当行业整体环境较好的时候,很难区分不同企业的经营差距。但是当市场环境变化时,能够胜出的只有其中的少数企业。 恒瑞医药,在国内药企还处于仿制药阶段、大多数药企依靠着仿制药和辅助用药赚取高额利润时,大力推进新药研发策略,拥有了国内新药布局最多、适应症最广的研发管线。当许多仿制药企的利润因为集采而腰斩时,恒瑞仍然保持着中高速增长,成为国内药企的少数派。 华为从生产交换机起家,当行业内大多数企业还安享于外购核心部件进行组装的业务模式时,华为已经在大力研发核心器件、在多个领域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乃至通信行业的少数派。 目前国内A股还处于一个机构比较容易战胜指数的时期,但长期来看,“机构化”也会使专业机构越来越难获得超额收益,其中具有长期优秀业绩、跨越不同市场风格的少数基金经理更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选择这些基金经理和基金,是适应未来“机构化”趋势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