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20年间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
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
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
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
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
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扩展资料
导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盈利状况。盈利是企业红利(股息)的来源,企业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红利多,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看涨,形成牛市;相反,企业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红利少,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减少,股票价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资者在评估股价时,不是根据现在的企业收益状况,而是根据企业将来的收益评估。同时由于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有时企业盈利的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力小于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现股价变化与企业现时盈利状况不一致的情形。
②国民经济状况。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工业生产增加,产品畅销,企业盈利增加,投资者看好企业股票,股票价格就看涨;而在经济衰退和危机时,产品滞销,生产减少,企业盈利减少或者无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减弱,股票价格就看跌。
③利率变动。利率下降,使企业利息负担减轻,盈利相对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价格就看涨。利率下降,使贷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资和投机增加,股票价格上涨;
反之,利率上升,使企业利率负担加重,盈利相对减少,则会减少投资者购买企业股票的兴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价格跌落。由于贷款成本提高,还可能迫使投机者抛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货币供应量变动。在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甚至发生通货膨胀时,由于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增多,对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涨。而在信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减少时,由于股票市场的资金可能减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市与熊市
一只开盘就涨停的股票挂涨停价也买不进是因为有机构大单封死在涨停板上,有多少吃进多少,按照大单优先原则,散户买不进去。
所以对于这种一开盘就涨停的股票,小散户一般是买不到的,同样的价格(涨停价),同样的时间(开盘就挂单),谁挂的数量多谁就排前面,庄家由于挂单的股数比较大,所以更容易成交。
市场“T+0平仓盘”时间是14_00~14_30,全日最后一次买卖股票时机—— 14_30~15_00。
扩展资料:
短线看盘方法:
第一:要看势
股票趋势往往能够体现着这只股票的强弱,若趋势走软,就会意味着市场热点将会逐步消失,在没有新的市场热点出现,最好不要轻易的去买股票。
第二:看明细
所谓的看明细,一般就是大盘的5分钟成交明细,如果出现现价量配合比较理想,当然看好后市,反之则应当小心!
第三:看成交量
股票投资讲究量价时空。成交量的变化,可以给短线投资者一个提示。若成交量屡创天量,但是涨幅去不太大,这个时候,短线投资者应当考虑派发,相反,则是成交量萎缩不要轻易抛出。
第四:看涨跌比率
涨跌比率就是拿上涨的股票家数与下跌的股票家数相除。如果涨停比率大于1,然而大盘跌,表明空方强势,反之多方强,此状况高位看跌低位看涨。
第五:看均线
一般如果股票的强弱升跌都会贴着均线运行,若发生背离将会出现当日的反转。
第六:看内外盘
一般来说,在内盘大于外盘时是个股在盘整或者下跌时期,并且是阴线实体比较小,当然日后该股的行情被看好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如果大盘出现暴跌就像本年的股灾那段时间,如果一只股票在面对大盘暴跌情况而不是顺势,那么则说明该股具有很强的资金在支撑,成交也放得很大,则可以说明该股后市有戏。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一短线高手凭借天分自创“盘中抓涨停”技巧,最终他只稳赚不赔
尾盘最后一笔挂单,是为了堵住卖一的位置
通常在卖一挂大单并非出货,而是吸筹。当然,偶尔主力也会反其道而行之,毕竟现在散户越来越精明了。但大多数情况都是主力打压吸筹的表现。
1 卖一挂上大单,则散户如果想卖股票立即成交,必须委托买一的价格才行,所以这是主力压低价格吸筹的表现;
2 卖一挂上大单以后,主力大量吸筹不至于将股指立刻打高,否则如果卖一没有大单干扰,很容易看出主力再向上买;
3 主力利用行情刷新的空当,挂上大单迅速撤下再挂,将散户卖一的委托排到前面,然后以卖一的价格少量委托买入,将散户的少量卖单吃掉;
这种方法都是短时间不愿意行情上涨,主力建仓未结束的表现,通常可以看涨。反之,如果在买一处挂单,那就是主力出逃的前兆了。
拓展资料:
尾盘跳水就是临近收盘的时间快速下跌。一般是前期的被套盘和获利涌出的现象,定义为短线下调整。
尾盘跳水分大盘尾盘跳水和个股尾盘跳水。一般产生的原因大致是一样的。大盘尾盘跳水一般是由于发布了某些对股市有影响的政策导致了股市尾盘跳水。也有可能是进行调整。
个股的尾盘跳水有可能是大资金抽出。或者被套牢或者是获利后抽出资金。
总之,对于尾盘跳水还是不要过分着急。要仔细分析形势,选择是否留还是抛。
如今的暴跌,让散户悲痛欲绝,甚至部分机构都措手不及。但是,哨兵更愿意相信,近连续暴跌是,空间换时间,是市场对短线膨胀情绪过度乐观的自我修复。当然其背景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紧缩预期。 这样的调整,既释放了风险,也为增量资金以较低成本介入行情提供了契机。要知道,牛市中,不怕急跌,但怕阴跌。急跌释放的是风险,阴跌消磨的是时间和信心。 哨兵注意到,05—07年的牛市中,类似的急跌屡见不鲜。 如在07年1月31日至2月27日短短16个交易日的时间里,跌幅超过4%的就有3次,尤其是“2.27”更以8.84%的跌幅载入A股史册。 但在随后的三个月里,A股却上涨了60%。 因为在大盘总体趋势未变、市场对流通性和通胀预期仍在发酵时,这种阴线更多的是对于前期较快上涨和过度乐观情绪的一种集中修正。而修正以后,市场才有机会寻找到新的买入机会和热点。
尾盘的电脑预测运用:在利用趋势暨10日均线判断尾盘的同时,也可以运用电脑的生成功能进行预测。一是K线方面的粗略判断,如果K线收红并且成交量递增,通常次日价格会有更高点;如果K线收黑且有带量,通常次日必有更低点可以买入;如果K线收长下影线,表示逢低承接盘踊跃,次日通常会有更高点出现;如果K线收长上影线,表示卖压较大,通常次日会顺势继续探底。二是从技术指标方面粗略研判,如果尾盘急杀使技术指标进入短线严重超卖(如6日RSI跌至20以下),则尾盘不应轻易杀跌;如果尾盘急拉使技术指标进入短线严重超买(如6日RSI涨至80以上),则尾盘应酌量减仓;如果价格在当日突破重要诸如均线流、整数价位等重要关卡时,则考虑尾盘跟进买多,反之,如果价格在当日跌破重要支撑时,应在尾盘考虑做空。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尾盘跳水
主要受以下几奌影响:
1国际局势紧张;
2、美国加息,资金对于加息的预期较大;
3、期货市场资源类金属价格持续暴增,贵金属板块也是上涨;
4、股市持续下跌,导致很多投资者恐慌;
5、疫情影响
1、上证指数行情今天为什么跌
赚够了啊哥们儿!该走了,别贪心
2、如何看上证指数分时走势图?
答案大盘指数即时分时走势图:
1) 白色曲线:表示大盘加权指数,即证交所每日公布媒体常说的大盘实际指数。
2) 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标,即不考虑股票盘子的大小,而将所有股票对指数影响看作相同而计算出来的大盘指数。
参考白黄二曲线的相互位置可知:A)当大盘指数上涨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涨幅较大;反之,黄线在白线之下,说明盘小的股票涨幅落后大盘股。B)当大盘指数下跌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跌幅小于盘大的股票;反之,盘小的股票跌幅大于盘大的股票。
3) 红绿柱线:在红白两条曲线附近有红绿柱状线,是反映大盘即时所有股票的买盘与卖盘在数量上的比率。红柱线的增长减短表示上涨买盘力量的增减;绿柱线的增长缩短表示下跌卖盘力度的强弱。
4) 黄色柱线:在红白曲线图下方,用来表示每一分钟的成交量,单位是手(每手等于100股)。
5) 委买委卖手数:代表即时所有股票买入委托下三档和卖出上三档手数相加的总和。
6) 委比数值:是委买委卖手数之差与之和的比值。当委比数值为正值大的时候,表示买方力量较强股指上涨的机率大;当委比数值为负值的时候,表示卖方的力量较强股指下跌的机率大。
3、今天股市大盘行情 上证指数多少
今天周六,不开盘,行情看周五的就行
4、今日上证指数
今日星期天,8月9日,休息,上证指数不会动!!上证指数就是上海股加起来的点数!!!
5、上证指数000001怎么样,可以买吗?
在买证指数000001之前还是建议你去新浪show做下了解吧,向新浪show里面的一些在线专 家对证指数000001做下详 细的了解,投 资 需 谨 慎啊!
6、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是什么意思
你好,楼主!很高兴为你回答!“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
“深证成指”即“深证成份股指数”,他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一种成份股指数,是从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计算对象,并以流通股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股价指数,综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价走势。
计算方法是: 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
7、今日股市行情如何
一板块将群妖并起
从昨日市场量能来看,全天1200多亿,中兴通讯74亿,南方航空17亿,中国国航10亿,这意味着市场当前已经极度缩量,几个明显的大市值品种量能可以占到整个市场的10分之一左右。地量见底价,缩量做次新,这个笔者一直强调的逻辑在今年也是来回轮回几次,大致上准确率能达到9成以上。整个来说,昨日大盘虽然持续走弱,但是也有50多家涨停,不到20家跌停,所以今日的行情笔者认为会侧重于近期已经回调地比较充分的次新股身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