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光刻机进口数量统计(中国有几台光刻机2019年)

2022-12-02 6:10:04 基金 yurongpawn

实现7nm芯片***国产化,将解决国内90%芯片供应需求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缺芯问题”一直是这两年来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我们国内现在面临的不仅是全球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还有芯片无法完全实现自主化生产的难题。

大家都知道,自从华为的麒麟芯片被切断供应链之后,作为主要营收业务的手机市场便跌入了低谷。不仅已经发布的新机Mate 40一再断货,新机的发布也一直在延迟。华为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国内半导体市场现状的缩影。

为了制止我们的 科技 发展,坐稳自己 科技 龙头的位置,老美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在芯片代工上卡我们的脖子,在芯片制造设备和芯片设计架构上也在不留余力地给我们制造难题。

一边喊着“贸易自由”,一边不断地修改“芯片规则”,这种不要face的事情也就只有米国佬能干得出来了。

目前我们国内所掌握的芯片制造水平还较为薄弱,除了已经发展成熟的28nm工艺,能够实现量产的最高制程也就只有14nm工艺芯片了。但这远远不够,虽然在良品率上已经能赶上台积电了,但是还是需要借助DUV光刻机才能完成,无法实现全方面的国产化。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全球芯片市场对于芯片制程的需求有90%以上都是7nm制程,5nm及以下的制程需求量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只是由于我们平常对手机、电脑这类的电子产品接触更多,才会觉得5nm以下制程的芯片需求量大。

其他的传统工业包括现在处于发展上风口的新能源智能 汽车 造车产业,都是采用14nm制程就能满足需求。而7nm制程也能初步满足手机的运行要求。

根据数据统计,在2021年芯片消耗总额为1.15万亿元,其中14nm制程占总额的80%,7nm制程则占了10%。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实现7nm以上制程的完全国产化,起码能解决国内90%的芯片需求。

四月中旬,中芯国际发布了公告,已经完成了7nm芯片的研发设计任务,接下来将进入风险试产阶段。

在先进芯片制程工艺上,中芯国际已经可以进行28nm、14nm、 12nm 以及n+1等技术的规模量产,如今再加上7nm制程工艺的成功开发,很快我们便能实现“芯片自由”。

除了制作工艺,在国产半导体设备上,我国也已经进入了先进制程产线。4月20号,薄膜沉积设备供应商拓荆 科技 登陆科创板。

芯片制造工艺极为复杂,不仅仅只需要光刻机,还需要刻蚀机和薄膜沉积设备共同制造,这三样是芯片制造的主要设备。晶圆厂通过薄膜沉积技术制造芯片衬底上的微米或纳米级薄膜材料层,它是芯片制造的核心工艺环节。

目前从全球的薄膜沉积设备市场来看,基本被应用材料(AMAT)、东京电子以及泛林半导体(Lam Research)等国际大厂占据,继光刻机外成为国产半导体的另一“卡脖子”环节。

根据市场咨询公司 Gartner 的数据统计,应用材料占据了全球 85% 的 PVD 设备市场;全球 CVD 设备市场有七成是被应用材料、东京电子以及泛林半导体所占据,其中应用材料占30%,东京电子占19%,泛林半导体占了21%;在 ALD 设备市场上,东京电子占了全球 31%的市场份额,ASML则占了29% 。

拓荆 科技 作为国产薄膜沉积设备的龙头企业,已经成功自主研发出原子层沉积(ALD)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次常压化学气相沉积(SACVD)设备。

这三个系列的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晶圆厂 14nm 及以上制程产线,服务于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晶合集成、厦门联芯、粤芯半导体、长鑫存储和燕东微电子等国内主流晶圆厂,打破了国际上对国内市场的垄断。

同时 10nm 及以下制程产品的验证测试也已经展开。中芯国际是其最大的客户。

虽然在运营规模和企业认知度上拓荆 科技 无法与这些国际半导体设备巨头相比,但其核心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市场其设备已经可以与海外巨头进行正面竞争,并拿下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关键材料上,一直以来我们的光刻机都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日本进口,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实现小规模的光刻胶量产。南大光电已建成两条 ArF 光刻胶生产线,合计产能可达到 25 吨。在宁波芯港小镇南大三期的工厂也已经建成。

南大光电正在抓紧推进市场拓展工作,争取尽快实现批量销售,预计在2022 年底实现规模量产。公司初步计划是先尽可能多地实现大规模量产,完成以国产替代进口的主要任务,待到能够实现完全的国产替代后再进行品质上的优化。

从核心原材料开始进行研发,芯片被卡脖子的难题将能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对于国内的7nm制程实现完全的国产化,大家有什么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互相交流。

2021中国光刻机进口数量统计(中国有几台光刻机2019年) 第1张

2022年荷兰ASML公司卖出62台光刻机,中国买走多少设备?

荷兰的ASML是目前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机提供商,尤其是在高端光刻机领域,几乎占据了全球***份额。

一、 最近几年,ASML销售业绩增速非常快。

因为在高端光刻机拥有绝对的优势,所以asml的光刻机一直供不应求,最近2年时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因为全球芯片普遍供不应求,所以ASML的光刻机也供不应求,因此asml的业绩也有了快速的增长。2021财年,ASML营业收入为186.11亿欧元,同比上涨33.14%;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58.83亿欧元,同比增长更是高达65.55%;不过进入2022年之后,asml业绩貌似有所下降,从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其营收只有39.6亿美元,同比下降24.57%,利润更是只有7.8亿美元,同比下降51.36%。

但是第1季度的财报并不能反映asml真实的销售情况,原因是当前各大厂家对光刻机的需求非常迫切,所以有部分光刻机订单尚未获得工厂准入测试就向客户出货,这些订单收入需要在未来多个季度中才能得以确认。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asml的订单已经排到2024年,所以可以预计未来几年时间asml的光刻机仍然会保持快速的增长。

二、 ASML有多少光刻机卖往中国?

2022年第1季度,asml总共卖出了62台光刻机,包括59部新系统和3部二手系统。至于在这62台光刻机当中有多少卖到中国,asml并没有给出准确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从asml销售业绩的构成当中大概推断一下。根据asml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其收入构成当中有,34%来源于中国大陆,这个比重相对于2021年第4季度的22%,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另外中国台湾贡献了其中22%的收入。相当于整个中国给asml贡献了56%的收入。

据此推算,中国2022年第1季度从asml购买的光刻机金额大约是22.2亿美元,其中大陆购买的金额大约是13.5亿美元,台湾购买的金额大约是8.7亿美元。只不过大陆所购买的光刻机基本上都是一些中低端光刻机,不可能是EUV光刻机,因为目前欧美并不允许asml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比如前几年中芯国际向ASML定购的一台EUV光刻机至今仍然没有交货。至于asml普通光刻机售价是多少,我们没有掌握具体的数据,但是根据2021年asml的财报数据来看,他们全年共出货286台光刻机,总营收186亿欧元。

其中EUV光刻机出货是42台,贡献的营收是63亿欧元左右,相当于每台EUV光刻机售价高达1.5亿欧元左右。这意味着剩余的244台光刻机累计销售额大约是123亿欧元左右,平均下来每台光刻机的售价大约是5,000万欧元左右。按照这个价格来计算,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购买的金额大约是13.5亿欧元,对应的数量大约是27台左右。

当然,这些光刻机当中有很多可能是比较低端的光刻机,那么13.5亿欧元对应的数量有可能更多,所以中国大陆第一季度购买的ASML光刻机就可能达到27台到35台之间。另外第一季度台湾总共进口了8.7亿欧元左右的光刻机,这里面有一部分很有可能是EUV光刻机,剩余的可能是其他普通的光刻机,对应的光刻机数量应该是在11台到17台之间。所以综合算下来,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总共购买的ASML光刻机有可能是36台到42台之间。

三、解决高端光刻机的问题还得靠自己。

从asml业绩的来源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市场对asml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其有超过一半的营收来源于中国市场,怪不得前段时间asml一众高管纷纷表示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发展。但不管asml有多重视中国的市场,在欧美众多国家的压力之下,他们始终不会向中国出口最顶尖的EUV光刻机,中国只能购买一些中低端光刻机。

没有EUV光刻机做后盾,想要生产7纳米以上的芯片基本上不可能,目前一些中低端光刻机最多只能用于生产14纳米的芯片,就算通过多重曝光之后,最多也只能生产10纳米左右的光刻机。虽然中芯国际通过技术工艺上的改进,实现了N+1、N+2工艺,生产出来的芯跟7纳米比较接近,但跟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5纳米,甚至3纳米芯片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想要解决我国芯片问题,光靠进口光刻机是行不通的,西方国家永远不可能把最先进的设备卖给我们,想要缩小我国芯片制造实力跟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还得靠自力更生,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国芯片代工新星“中芯国际”能够赶上并超越巨头“台积电”吗?

中国芯片代工新星“中芯国际”能够赶上并超越巨头“台积电”吗?

再过个十年八年,是有可能的。中芯国际这几年发展很快,虽然现在中芯国际只能加工14纳米芯片,而且也不能获得EUV光刻机,但是中芯国际依托中国发展芯片的大背景,依托着中国芯片需求量巨大的市场,未来必将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再过个十年八年是有可能超过台积电的。

1、中芯国际发展很快

现在我国中芯国际正在全国布局芯片生产工厂,虽然不少都是28纳米的工厂,但是这基本上也可以满足60%以上的芯片需求了,而且生产成本比较低,也是比较赚钱的芯片品类。

而且,未来随着中芯国际芯片代工产能的提升,那么未来中芯国际也可能拥有更强的现金流,那么就可能逐渐会发展更先进的制程技术,这样一来,中芯国际就形成了比较良性的发展循环,可能未来发展速度会更快。因此,总体上来说,中芯国际发展速度很快,而未来十年八年中芯国际是有可能超过台积电的。

2、未来国产芯片设备也将会突破

现在我国正在加大力度对芯片核心生产设备进行自研,未来几年内可能EUV光刻机也会获得突破,那么未来我国更先进的芯片生产设备逐渐量产,那么中芯国际也可能会组建起来国产芯片生产线,这样一来,就不会再受到更多的限制了。而如果我国先进芯片生产设备大批量生产以后,那么我国搭建先进芯片生产线的速度也会加快,那么中芯国际有可能获得更快的发展。

3、中国芯片市场容量巨大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2021年,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统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达到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2021年的销售额总额为192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可以看出来,中国芯片市场销售额达到了全球芯片市场销售额的34.6%,也就是占到了全球芯片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还要高一些。

而我国现在生产的芯片根本就不能满足我国各行各业的需求,2021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6354.8亿块,同比增长16.9%;进口金额43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3.6%,进口金额折合人民币达到了2.8万亿人民币的样子。这样来看,未来我国芯片产业替代进口的空间非常巨大。因此,中国芯片不仅市场容量巨大,而且未来替代进口芯片的空间同样巨大,而如果中芯国际能够抓住产业发展机会,那么中芯国际必将会发展的更快一些。

4、结论综上所述,中芯国际虽然现在比不上台积电,但是再过个十年八年以后,中芯国际是有可能追上甚至超过台积电的。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