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基金交易明细方法:
登录手机天天基金网APP——输入账户名及交易密码——点击”资产明细“——进入资产明细后点击“查询”——点击交易查询界面出现的”其他基金产品“——即可看到基金交易明细。
电脑端登录天天基金官方网站——输入账户名及交易密码——点击首页出现的”交易查询“——选择”基金产品“_即可看到基金交易明细。
使用基金筛选器。
按基金类型筛选时,应根据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选择基金类型,低风险(年化3%-7%)建议选择货币型和理财型,中风险(年化7%-15%)建议选择债券型,高风险(年化15%以上)建议选择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QDII等。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周收盘站稳周操盘线且未发出短期涨幅较大的风险提示,则买入。
抄底信号+极品底信号发出后买入,买入后持有时间不超过2周(除非2周内指数周收盘站上周操盘线且未发出涨幅较大的风险提示,如果收上周操盘线后的卖出条件是再次跌破周操盘线)。
如果抄底信号+极品底信号出现,买入后第一周收盘低于买入价,但周k线为下影线较长的阳线时,则可待第二周收盘再清仓卖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金
排名如下
①000828泰达转型机遇股票A;
②001643汇丰晋信智造先锋股票A;
③001644汇丰晋信智造先锋股票C;
④001245工银生态环境股票;
⑤004784招商稳健优选股票。(以上为天天基金网基金排行榜三年排名前五名)
查询方法
1.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天天基金网,然后点击百度一下,找到带官方二字的进入
2.进入天天基金网,点击基金排行,选择所要查看的基金类型,然后点击近三年,出现向下的绿色箭头,即可查看基金近三年来的收益排名情况。
拓展资料
天天基金是东方财富网旗下全资子公司,同时也是证监会批准的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天天基金网的主体功能主要分四个模块,分别是基金数据、投资工具、资讯互动、基金交易。
1.基金数据
点击进入基金数据,可以查询基金净值、基金公司,查看基金估值、基金排行,设置基金定投等。
根据分类,天天基金网分别提供有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指数型、QDII等类别的基金排行,用户可以看到根据基金单位净值、累计净值、日增长率从高到低的排行情况,也可以看到近1周乃至基金成立以来的基金排行情况。这个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筛选投资对象的数据参考。
想要更具体,用户也可以在自定义排行中选择某一个时间段,按照基金公司进行筛选,比如2019年11月8日到2020年11月8日易方达基金公司的基金排行情况。
2. 投资工具
投资工具中的基金比较功能,用户可以添加感兴趣的基金,进行业绩评级和资产配置比较。网站提供了两种基金比较的结果输出形式,分别为列表和曲线图。业绩评级表中可以看到基金成立日期及相应时间段的基金收益、基金评级情况,资产配置比较中用户可以对比基金的行业配置,查看基金的前10大持仓股票和前5大债券产品。
3. 基金资讯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大咖观点,可以经常关注这个版块。天天基金网将金融相关资讯分别划分了财经、股票、基金、债券等不同模块。
4. 基金交易
进入基金交易版块,用户可查看个人资产、基金持仓、收益估算等情况,进行个人信息管理,设置基金定投计划。
1.我们首先打开支付宝,在支付宝界面,点击下方的理财。
2.我们在理财界面,点击上方的基金进入。
3.我们在基金界面,点击左上角的基金排行榜。
4.在基金排行榜界面,我们点击左上角混合型的箭头。
拓展资料
国债(national debt; government loan),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中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记账式国债三种
国债是债的一种特殊形式,同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从法律关系主体来看
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而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
从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看
国债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较多地体现了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尽管与其他财政法律关系相比,国债法律关系属平等型法律关系,但与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则其体现出一定的隶属性,这在国家内债法律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从法律关系实现来看
国债属信用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的债权债务关系。
从债务人角度来看
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等特点。
从债权人角度
国债具有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特点。
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做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