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股票行情历史交易数据(北汽蓝谷股票历史交易记录)

2022-12-11 22:35:35 证券 yurongpawn

2020车企一季报之北汽蓝谷 净亏4.31亿元同比降2141%

4月30日,北汽蓝谷发布2020一季度报告。据北汽蓝谷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7亿元,同比减少53.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31亿元,同比下降21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4.77亿元。

对业绩下滑原因,北汽蓝谷表示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销量同比下滑所致。

同时,北汽蓝谷还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半年期业绩: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公司累计净利润将可能继续亏损。

市场销量方面,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4万辆,同比下滑56.4%。北汽新能源一季度累计销量9000辆,位列新能源汽车市场第3位。3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5992辆,同比相较前两个月实现大幅增长,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北汽蓝谷的生产经营已经开始逐步复苏。

产品方面,北汽新能源EX3、EU5、EX5、EU7等主销车型得到进一步市场增长,ARCFOX品牌*量产车ARCFOX α-T开始接受预订,将于今年8月量产年内正式交付。不仅如此,研发方面2020年一季度北汽蓝谷研发费用支出1.32亿,同比增长88.69%。

2020年一季度,北汽新能源在产品平台、核心技术、站点建设和商业运营方面也有了初步规划,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已实现北京、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运营换电车辆约1.7万辆,建设换电站203座。同时,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北汽蓝谷等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季度的发展或将呈现出缓慢增长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汽蓝谷股票行情历史交易数据(北汽蓝谷股票历史交易记录) 第1张

北汽蓝谷 股吧

1、北汽蓝谷股吧是专业的股票论坛社区,股民朋友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分析讨论北汽蓝谷的*动态。

2、该股吧提供: 操盘必读、公司概况、经营分析、核心题材、股东研究、公司大事、股本结构、财务分析、公司高管、分红融资、资本运作、行业分析、关联个股等。

拓展资料

1、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证券名称:北汽蓝谷,证券代码:600733)是一家新时代下的国有控股高科技上市公司和绿色智慧出行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用户创造电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驾乘体验,构建汽车与能源、互联网、AI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生态、新格局,打造面向未来的绿色智能科技服务平台。

2、北汽新能源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充换电运营、分时租赁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秉持“开放共享”理念,与生态伙伴广泛合作。自2009年成立以来,北汽新能源以电动化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全新的造车理念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3、北汽新能源布局六国八地的全球研发中心,掌握了三电核心技术,构建了全新平台正向开发的新能源整车体系化能力,并以“达尔文系统”技术品牌发布为标志,全面进入整车人工智能时代。

4、2018年3月北汽新能源牵头建设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深层次的合作融合,联合共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以“擎天柱计划”对接能源与电力行业,进入能源管理与服务领域,实现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以“轻享出行”科技服务平台为抓手,积极响应共享经济的浪潮,通过服务转型打造出行业务的高效未来。

5、北汽新能源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率先实现独立运营和股份制改造,率先完成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成功登陆A股市场。北汽新能源脱胎于传统的国有汽车集团,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基因,加速由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变,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以开放共享促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北汽蓝谷为什么从50降到7元

北汽蓝谷从50降到7元原因是。北汽蓝谷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60.98亿元,去年同期营收39.2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6.4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8.84亿元,两相对比,今年似乎要好一点,但“效果”差不多。销量方面,北汽蓝谷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6974辆,同比下滑19.50%。从各方面数据来看,北汽蓝谷前三季度财务数据仍不理想。要想在第四季度扭亏为盈,恐怕比登天还难。2020年北汽蓝谷实现营收52.72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64.82亿元,这样的巨额亏损,一般出现在全新汽车品牌上,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前辈,这个亏损实则很震撼,也很意外。北汽蓝谷若在今年不能实现扭亏为盈,根据沪深股票上市规则,境内上市公司若经营连续两年亏损,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北汽蓝谷8月销量跌幅近八成

财经网汽车讯 北汽蓝谷8月销量为2132辆。

9月9日晚间,北汽蓝谷发布8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北汽蓝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8月销量为2123辆,比去年同期的10705辆下降80.08%;今年1月至8月的累计销量为18841辆,同比下降78.68%。产量方面,8月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仅生产82辆,去年同期为4159辆;1月至8月共生产9656辆,同比下降50.05%。

北汽蓝谷9月9日晚间公告

公告还注明,销量中包含部分由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由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对外销售的合作车型。

不久前,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2,084,659.58元,同比下滑69.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3,218,466.19元,较上年同期68,627,412.69元由盈转亏。

8月初,北汽蓝谷公告称,公司拟筹集55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投入高端品牌ARCFOX的车型开发、数据中台建设及品牌营销网络项目建设。新开发的车型包括A+级SUV、A+级纯电动溜背式跨界车、A级中高端SUV。

对于上半年北汽业绩不振,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认为,北汽新能源销量下滑,应与行业客户采购数量减少有关。受疫情影响,公司采购数量降低,同时网约车共享使用率大幅降低,间接冲击北汽新能源销量;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北汽新能源开拓个人市场迫在眉睫,也对高端品牌ARCFOX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财报】北汽蓝谷2019年营收增三成 70%负债率超行业均值

4月21日,北汽蓝谷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北汽蓝谷实现营业收入235.89亿元,经调整后较2018年增长30.39%;净利润为9201万元,经调整后同比增长25.54%。根据财报数据,北汽新能源仍属于盈利状态。

在舆论看来,北汽新能源自身造血能力仍显薄弱。但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北汽新能源仍将研发支出保持在高位,由此带来产品向上同样值得关注,2019年北汽新能源产品均价已经超过12万,随着ARCFOX品牌加入,将在提升北汽新能源整体产品均价,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这样一份年报,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除了关键指标外,更应该关注的是,北汽新能源2019年做了哪些事?2020年的规划是什么?北汽新能源所瞄准的商业模式什么?

1

产品结构优化显著 在售车型均价超12万

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量累计15.06万辆,相比2018年的15.8万辆同比下降4.69%。尽管销量有所下滑,但在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收缩的背景下,北汽新能源依然跑赢市场。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值得关注的是,北汽新能源已经连续7年保持国内纯电动车*。虽然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的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下半年持续低迷,由补贴带来的高速增长正在回归理性,但这并没有影响北汽新能源产品推进节奏。

根据公告显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EU系列纯电动车累计销量超过11万辆,占总体销量七成以上。经过梳理后发现,北汽新能源中高端纯电动车型已经占产品线90%,其中A级以上车型占比超过80%,相较2018年同比提升了64%,根据市场信息显示,北汽新能源已售产品均价超过12万元。总体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产品线向上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2

营收增速高于销量增速 净利呈向上趋势

2019财报显示,北汽蓝谷营业收入235.89亿元,同比增长30.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01.01万元,同比增长25.54%。可以发现,北汽新能源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高于销量增速。

对此,在很多行业人士看来,产品均价提升能够保障营收与利润指标,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由“量”到“质”的转变,研发与创新一直都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可以发现,北汽新能源在2019年初宣布“向上”后,更加注重经营质量。

市场信息显示,EU5、EX5、EX3、EU7成为了北汽新能源车型销量担当。虽然车型单价增长,但市场由量到质的变化,让北汽新能源成为受益者,因此,在补贴滑坡的背景下,北汽蓝谷净利润依然保持增长。

财报显示,2019年北汽蓝谷实现净利润9201万,同比增长25.54%。需要注意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8.74亿元。与此同时,财报中显示2019年计入政府补贴为10.42亿元,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仍然是北汽蓝谷净利润的重要来源。在行业人士看来,北汽新能源虽然再次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但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依然欠缺。

3

研发累计超70亿 成果延伸至2025年

顺利实现产品升级、营收利润双增离不开北汽新能源在技术研发上的积累和投入。财报显示,2019年研发投入为15.45亿,占总营收比重6.55%,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70亿元。

资料显示,北汽新能源已形成BE11、BE21、BE22三大类平台组合,覆盖A00-B、轿车、SUV、MPV等品类,已经规划好未来5年内的30余款车型;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量产SUV在4月22日已经开始接受预订,28万预售价无疑将再度提升北汽新能源产品线均价,从而实现产品向上的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在动力系统核心业务版块,北汽新能源已经开始拓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及48V微混技术,同时,斥资超20亿的北汽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也在2019年7月正式启用。此前,有观点称,北汽新能源只生产销售纯电动车型的单一产品结构对未来发展形成考验,现在看来,北汽已经开始对新能源动力形式进行扩充,可以判断,多元化动力布局将有效对冲补贴退坡和纯电动企业增多的压力。

然而,高额投入也为北汽蓝谷现金流带来负担。财报显示,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流出-63.78亿元,远高于2018年35.14亿的流出水平。

4

百亿融资带来9.52%资产负债率增长

为了保障公司业务稳健运营,北汽蓝谷在2019进行债务融资。汽车预言家注意到,2019年,北汽蓝谷加快了资本运作节奏,启动了包括超短融、中期票据的债务融资,共获得批复额度100亿元,并根据需求完成了融资,保证公司运营资金安全,支持了公司稳健经营。

财报显示,北汽蓝谷去年短期借款增长178.53%至97.63亿元,北汽蓝谷声明称,短期银行贷款增加所致。此外,汽车预言家还注意到,北汽蓝谷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9.37亿元,相比2018年7047万大幅增长1229.12%;其他流动负债同样大增628.17%至12.02亿元。

大幅筹资扩张的背后,资产负债率亦不断攀升。截至去年底,北汽蓝谷的资产负债率为70.15%,居历史高点,而上一年这一数值为63.03%,同比增长9.52%。

5

拓展新商业模式 布局网约车业务与换电服务

主要是在。其中“重大的股权投资”包括“麦格纳制造合资公司项目”和“增资北京奥动项目”,前者为高端电动车生产基地项目,后者涉及换电站。项目进度均显示增资完成。

财报显示,北汽蓝谷2019年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4.14亿元,比年初增加2.54亿元,增长157.67%,涉及项目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对外投资。其中,追加投资合计3.02亿元,北汽蓝谷对京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追加投资为1.32亿元,占比43.71%。

同时,汽车预言家还注意到,北汽蓝谷对麦格纳制造合资公司的高端电动车生产基地项目和北京奥动换电服务项目的增资已经显示完成。相关资料显示,全国15个城市累计187座换电站,可服务换电出租车1.6万辆。

虽然,业内有声音认为很多投资很难见效,但从长远来看,北汽蓝谷正在做长线投入,目的在于建设北汽新能源闭环生态,在分析人士眼中,更该结合市场情况关注投资的长期效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汽蓝谷:7月销量2009辆,同比下降83.94%

近日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促销活动刺激,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增长15.6%和19.3%,这也是今年7个月以来*同比正增长。然而,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销车型的北汽蓝谷再次出现下滑,这也是今年7个月连续下滑,颓势依然无法扭转。

8 月 12日,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7月份产销快报,7月份产量1121辆,同比下降71.63%;1-7月,累计产量9574辆,同比下降36.91%。月产量下滑超过总产量下滑,说明下滑幅度并未收窄,仍有扩大趋势。

7月份销量2009辆,同比下降83.94%;1-7月累计销量16709辆,同比下降78.49%。从销量来看,月销量下滑在八成以上,累计总销量下滑也近8成,可以看出北汽蓝谷产品出现了停滞期,下滑幅度没有收窄趋势。

从全国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49.6万辆和48.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7%和32.8%,降幅比1-6月继续收窄。对于其他品牌来说,7月份销量已经同比出现增长趋势,说明逐步摆脱疫情影响,销量逐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然而不管是月销量还是今年累计总销量,北汽蓝谷下滑幅度都是远大于全国水平,同时也表明北汽蓝谷已经明显落后。虽然8月份以来,北汽蓝谷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55亿元,将用于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换电业务系统开发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但是,新品牌建设和产品研发都不是一蹴而就,以及最近北汽集团一些列人事变动,都给北汽蓝谷未来产生了影响,北汽蓝谷未来如何规划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

近两年在新能源补贴退坡的背景下,不仅有造车新势力不断推出新产品冲击市场,以及特斯拉带来的冲击,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快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来了,谁能在这个布局中跟上节凑,不被淘汰,才能有生存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0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