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车机系统,出现问题。根据调查相关资料得知,据报道,华为鸿蒙车机系统,出现问题,北汽蓝谷将跌至七元,投资者损失惨重,已从50元跌到了7元,严重脱离基本面,然而希望监管机构能为20万散户维护权益。
北汽蓝谷(600733.SH)作为华为的新能源车企合作方,股价随着消息,大起大落。
5月19日晚间,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曾称华为欲入股北汽极狐,未来双方将联手推4-5款HI版自动驾驶车型。消息称华为方面与北汽蓝谷的高管会面,探讨更多层面的深度合作,包括股权、技术、产品以及销售渠道层面。
今年以来,三家与华为合作的新能源 汽车 厂家都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3月9日,小康股份与华为签署新能源 汽车 领域合作备忘录,从此股价一飞冲天,从21.57元/股,*上涨至69.54元/股。涨幅高达到2倍多。截止5月24日,小康 汽车 股价上涨151%。在此期间,同为华为的合作方,长安 汽车 股价上涨了36.45%,北汽蓝谷股价则上涨了92.53%。
北汽蓝谷的股价搭上了华为合作的顺风车,短短两个月实现了翻倍,但是,其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仅仅靠着与华为合作新能源车载系统的刺激,北汽蓝谷能否真正转变颓势?
在一众车企里,北汽蓝谷在新能源车领域是先行者。只是如今,当人们说起智能电动 汽车 时,会想到造车新势力们,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曾经的电动 汽车 “销量*”北汽新能源。
北汽蓝谷2020年度财报显示,北汽蓝谷全年营业收入为52.72亿元,同比下滑77.6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64.82亿元,由盈转亏。
对于净利润巨幅亏损的原因,北汽蓝谷解释为:2019年以来伴随新能源 汽车 补贴政策急剧退坡,加之燃油车排放标准升级,导致已产车辆大幅降价销售,使北汽蓝谷新能源车型销售情况急转直下,陷入成本不能抵消的困局,导致乘用车市场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竞争力减弱。同时,疫情导致经济和 社会 运行迟滞,迫使北汽蓝谷具有优势的网约车、出租车等对公销售业务停滞,没有销量来分摊成本,进而造成存货增加。
这样的说法在销量上,也可以得到印证。2020年北汽新能源全年累计销量仅为2.59万辆,2019年同期为15.06万辆,同比下滑82.79%。2020年累计产量1.32万辆,2019年同期为4.43万辆,同比减少70.17%,产销数据下滑均较为严重。
2021年5月15日,北汽蓝谷公布*产销快报。北汽新能源今年前四月累计销量4177辆,较上年同期减少56.43%。其中, 1月至4月各单月销量基本维持在1000辆左右。相比这下,同期国内主流电动 汽车 品牌排名前15位的车型,单月销量达到2918辆以上,更有超过上万辆的。
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数据,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69.4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268.8%。今年前4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前15名企业集团销量数据里,只有北汽下滑,同比减少12%。
这样的势头,并没有好转。2021年一季度,公司净亏损8.54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了近一倍。
北汽蓝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 汽车 股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 汽车 生产资质的企业。
2013年至2019年,北汽新能源连续7年保持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销量*。2020年,北汽新能源销量同比下滑超过80%,痛失了国内纯电 汽车 *的位置,被外界评价为“2020最惨”车企。要知道,2019年,北汽新能源在国内纯电动乘用车市场里的市场份额超过13%,*达到年销量15万辆的规模。如今这一市场份额缩小至不足1%,不禁令人唏嘘。
其实,颓势早有显现。2019年,其销量达15.06万辆,同比下滑4.69%。到了2020年,则呈现断崖式下滑,销量仅有2.59万辆,同比下滑82.79%。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其中,纯电动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11.6%。
糟糕的情况集中进一步延续。数据显示,从2020年11月以来,其销量连续6个月低于2000辆,连续5个月销量1000多辆,1-4月,销量分别为1072辆、1012辆、1065辆和1028辆。
2021年前4个月,蔚来 汽车 、理想 汽车 、小鹏 汽车 的销量分别为27162辆、18118辆和18487辆。北汽蓝谷已经被造车新势力们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盖世 汽车 研究院数据,北汽自主燃油车今年前四个月累计销量为1.86万辆,同比增长38.77%,显而易见,北汽新能源拖了后腿。
数据显示,北汽蓝谷旗下3家新能源车企,北汽新能源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 汽车 常州有限公司、北汽蓝谷麦格纳 汽车 有限公司去年产能分别为16万辆、2.5万辆、7.5万辆,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1%、0.31%、2.14%。合计产能26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08%。
北汽蓝谷的失利,不仅仅因为行业的激烈竞争,其B端失利也影响颇大。
B端的大客户,曾经是北汽的销量支柱。去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使得北汽蓝谷具有优势的网约车、出租车等对公销售业务停滞,造成了存货的增加。
分析人士认为,疫情使得政府资金变得较为紧张,采购公车需求下降,也收紧了给出租车、网约车企业的补贴,致使很多大客户采购单无法落地,B端采购随之延后。
另外,北汽要实现“停售燃油车”的目标,内部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架构整合,整合油车、电车两部分人马,包括组织架构上的调整和领导干部频繁变动,一直面临着调整的阵痛。2020年,北汽合并了油车和电车的营销公司,两班人马在主导权上存在些分歧,导致B端资源交接得不够顺利,也对销售产生了影响。
北汽过去的几年,更多地把精力和资源放在B端业务,根据大客户要求做定制化调整,研发、供应链、排产等都要占用人力物力。相对之下,C端的对私市场则投入的资源和精力较少。
如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北汽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在十万元以下的市场,国民神车宏光MINI前四月销量近10万,长安奔奔、欧拉黑猫、奇瑞EQ同期销量超过万辆。
北汽新能源车希望能够立足中低端车型。其低端是10万元以下的经济车型,中端则是与油车共用的BEIJING品牌,2019年10月,北汽绅宝与北汽新能源合并为“BEIJING”品牌。
然而,并无太多C端优势的北汽想要在这个市场上抢出一块蛋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年4月,ARCFOX极狐发布第二款车型阿尔法S。其中,阿尔法S 华为HI版车型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预售价38.89万元起,定价在38.89万元到42.99万元。根据官方介绍,此款车型不仅搭载了华为HI解决方案,同时也是*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 汽车 。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这个价格高于特斯拉的Model Y,在价格上没有竞争力。
ARCFOX极狐是北汽和麦格纳合资打造的一个高端品牌,过往的销售数据并不尽如人意。极狐*车型阿尔法T从2020年8月上市到2020年底共售出709辆。其中,单月销量*为336辆。今年前4个月,阿尔法T共销398辆,单月销量*为170辆,剩余各月销量未过百;虽然价格定位不低,销量状况难言乐观,但是,北汽还是铁了心,要加大极狐的投入。
5月21日晚,北汽蓝谷非公开发行股票定向募资55亿元,其中,宁德时代获配3亿元,平安资管获配1亿元。本次募资将全部用于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北汽蓝谷拟使用募集资金26.28亿元投向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
*的消息是,目前阿尔法S华为HI版车型订单已超千辆,将在今年四季度小批量交付。然而背负着巨额亏损和销售下滑的压力,依靠*极狐远远不够,如何打开销售,占领市场才是当务之急。
11月11日,北汽蓝谷披露北汽新能源10月份产销快报,当月产量为788辆,同比下降56.17%,环比增长256.56%。1-10月累计产量为10665辆,同比下降56.56%。随着北京车展新车型ARCFOXαT发布预售,新车产量有了明显增加。
10月销量为2037辆,同比下降76.32%,环比9月份下滑9.27%;1-10月累计销量为23123辆,同比下降78.39%。ARCFOXαT发布预售后,产量增加明显,虽然官方称订单已破2万,但是销量同比环比双下滑。
今年9月北京车展ARCFOXαT启动预售,官方发布消息称已经收获2万辆意向订单,10月24日,ARCFOXαT正式亮相,补贴后售价在24.19-31.99万元之间,新车已陆续开始交付用户,并称ARCFOXαT得到市场认可,ARCFOXαT被看做是北汽新能源的"救命稻草"。
从10月份产销数据来看,ARCFOXαT并不是"灵丹妙药",现在谈起死回生为时尚早。
作为北汽新能源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品牌早在2016年就已经诞生,当时亮相的还有ARCFOX-1和ARCFOX两款车。2017年底*量产车型ARCFOX LITE上市销售,当初亮相的两款新车并未首先量产,之后ARCFOX品牌便陷入沉寂。
为何ARCFOX品牌高调布局然后悄然无声了?自ARCFOX品牌发布之后,北汽新能源一路高歌,2016年北汽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159%,达5.22万辆;2018年,北汽新能源销量突破15.8万辆,同比增长53%,连续6年位居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榜第一。同年9月,北汽新能源通过借壳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整车第一股",也就是"北汽蓝谷"。2019年,随着补贴退坡,开始走下坡路。
可以说,这四年北汽新能源顺风顺水,无暇顾及ARCFOX品牌发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式此时疏于进取,才导致现在销量断崖式下滑,无新车可售。
进入2020年,北汽蓝谷已连续10个月下滑,销量月销两千左右 ,只有去年7成多;产量月产一千辆左右,只有去年一半多,同时,北汽集团迎来*人事变动,北汽蓝谷也不例外。为了扭转B端不力,开拓C端市场,ARCFOX品牌再次被推向前台,ARCFOXαT也仓促上市。
ARCFOXαT补贴后售价在24.19-31.99万元,这个价位不仅有国产蔚来ES6等,也有西北狼特斯拉,ARCFOXαT想找一个生存空间比较难。
除了售价高,ARCFOX这个品牌,没有很高认知度,虽然北汽蓝谷赋予了其"北极""狐狸"等内涵,但是ARCFOXαT这么绕口的名字,虽然看起来英文逼格很高,可是也限制了自己。买个车,没点文化还真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这是个什么车,憋屈不憋屈?
再说产品,ARCFOXαT这款车看着确实不错,但是总感觉没有兴奋点,甚至看不出这款车设计风格是什么,从外观到内饰,像雨像雾又像风,又什么都不像。用一个应景的词形容就是装"名媛",似乎是各种"拼"起来的一个白富美,却看不到自我。至于653公里续航,4.6s百公里加速等,都不是比亚迪唐对手,至于其他一些亮点,在现在造车新势力都是入门级配置了,不足为奇。
ARCFOXαT能否堪当大任,现在不好下结论,但北汽蓝谷能不能撑到其被市场接受,就不好说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