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不会,去年12月初以来,长安汽车从最高价28.38元大幅跌至16.74元,最大跌幅超过40%。最近,有震荡触底的迹象。底部是否成立还不确定,但基本确认了主跌阶段的结束。在主要下跌结束时,它已经在低位震荡了很多天。即使有另一个细分,相信16.74以下的空间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应对呢?就短线投资而言,低位震荡,尤其是调整充分的蓝筹股,一般可以采用两天连败买入法,也称双阴法(假阴不算)买入法,卖出时间可以根据股价表现而定。如果出现强势上行,可以持有该股,直到出现卖出信号,卖出信号为单日跌幅超过5个点或股价跌破10日线。如果不强,你会采取超短线策略,第二天卖出。低级震荡是阴阳学说的短期运用,效果很好,都是因为人性使然。整体来看,长安汽车2021年上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短期内不排除下跌的可能。
拓展资料:长安汽车股票值得投资吗?
长安汽车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年归母利润28-40亿元,扭亏为盈。公司公布产销公告,1月销量25万辆,其中YOY+87.2%,MOM+25.6%。自主品牌销售业绩辉煌。2021年,公司产品矩阵不断完善,产品将逐步向高端化、电气化迈进。公司通过增加和计提减值提高了资产质量,这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实现增长目标。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4.6亿元、45.5亿元、52.5亿元,2021年、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2%、15.6%。EPS分别为0.64元、0.85元和0.98元,2021年和2022年PE分别为20.9倍和18倍,建议“买入”。2020年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返校利润28亿~ 40亿元,扭亏为盈,相当于每股收益0.52~0.75元(扣非后净亏损26亿~ 38亿元),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季度方面,公司Q4预计净利润区间为6.9亿元至5.1亿元(扣除非盈利后预计净亏损为5亿元至17亿元),预计EPS区间为-0.13元至+0.1元。
1. 7月6日收盘9元,而7月7日开盘5元的原因是由于7月6日是股权登记日,7月7日是除权、除息日,在7月6日持有长安汽车股票,并在收盘前没有卖出的股东,在7月7日按公布的除权、除息消息进行分红派息和送股。每十股送8股,每十股红利0.8元(税前)。
2. 目前长安汽车的总股本是483448.25万股,流通盘446110.70万股。
易车讯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发布2021年7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0.0万辆,同比2020年7月下降6.2%,而且相较2019年7月增长1%,2020年下半年的高基数压力体现。7月零售环比6月下降4.9%,与历年的平均月度环比增速是相对正常,剔除异常因素后是较好的。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疫情改善后的世界汽车供需缺口暂时压力较大,国际芯片供给不足和不确定性导致中国部分车企生产减产损失较大。部分车企近几个月批发端销量骤减,带来合资车企经销商进出不均衡、订单需求和现有库存的不匹配不均衡等因素向零售终端传导,导致零售偏弱。
今年1-7月的零售累计达到1144.5万辆,同比增长22.9%,较1-6月增速下降6个百分点。1-7月超强增长的原因主要是2020年1-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下滑19%的低基数效应。其次是新能源车的增长贡献度不断加大, 对1-7月同比增速贡献了10个百分点。
7月豪华车零售20万,同比下降18%,环比6月下降21%,但相对2019年7月增长7%。豪华车继续保持结构稳定特征,体现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竞争影响不大。
7月自主品牌零售64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6月增长5%,相对2019年7月增长23%。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45.4%,较同期份额增长12个百分点;且国内零售份额为42.5%,同比增9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压力,变不利为有利,在新能源获得明显增量,因此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红旗、奇瑞等品牌同比均呈高幅增长。
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7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6月下降7%,相对2019年7月下降15%。7月的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3.0%,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美系市场零售份额达到9.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表现较好。德系品牌受制于供给巨大缺口仍处于调整蓄势的阶段。
2021年1-7月的渠道库存相对减少78万辆,较2020年的1-7月去库存19万辆水平又有大幅升高。随着上游短期内芯片短缺的问题显现,在终端销售层面,或有进一步推动去库存、折扣回收等现象出现。部分合资企业损失大量订单并导致士气受损。
新能源: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4.6万辆,环比增长5.1%,同比增长202.9%。1-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33.9万辆,同比增长227.4%。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2.2万辆,同比增长169.4%,环比下降3.2%。1-7月新能源车零售122.9万辆,同比增长210.2%。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8月有22个工作日,相对去年8月多1天,有利于产销增量。部分车企的高温假集中在8月上旬,生产部门在芯片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休假。7月下旬疫情点阵式地在不同地区出现,尤其对部分传统汽车工业重镇的生产生活秩序产生一定影响,或加大8月份保供应压力,也可能影响部分区域的8月车市销售节奏。
疫情持续防控形势下,乘用车出行也成为出行安全的保障。购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等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更强烈,换购增购需求带动新车和二手车市场持续较强。
目前油价持续上涨,对传统车销售带来压力,有利于新能源车增长。新能源车市场仍将全面加速,自主品牌A00级车持续放量,合资新能源新品持续推出,A级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不断提升,带来新能源的同比较大增量。
二季度以来,购车需求相对较强,推动终端市场热度提升。目前渠道库存处于极低水平,前期由于疫情、产能不足等因素造成的订单延后交付,会冲淡7月市场传统淡季的影响。
国家相关部门对芯片开展的反垄断调查有利于改善芯片供给秩序,有利于积累零售订单的交付,也有利于8-10月加库存周期的批发增量。如果海外疫情等不确定因素改善,车企生产将大幅走强,前期受到抑制的新品增量也将推动8月车市走强。
公司董事长朱华荣先生,董事、 总裁 王俊先生,董事、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张德勇先生和独立董事杨新民先生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
业绩与销量双重增长 自主板块势头强劲
4月27日晚间,长安汽车公布2021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1.42亿元,同比增长24.33%;归母净利润35.52亿元,同比增长6.87%;扣非后净利润16.53亿元,增幅150.85%,每股收益0.47元,资产总额达1354亿元。
4月28日晚间,长安汽车公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76亿元,同比增长7.96%,环比增长33.28%;归母净利润45.36亿元,同比增长431.45%;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22.70亿,同比增长215.24%,每股收益0.59元。
营业收入加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这与长安汽车多年来持续满足用户需求,不断丰富产品谱系,持续产品焕新等密不可分,也使得长安汽车驶入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发展快车道,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
2021年,长安汽车批售230.1万辆,同比增长14.8%,连续三年实现稳定增长;市占率达到8.8%,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行业排名第四,同比提升1位。尤其是自主板块增长势头强劲,其中长安乘用品牌创下历史新高,销售96.6万辆,同比增长20%;欧尚品牌规模重回20万辆级,同比增长49%;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超200%;海外市场批售10.4万辆,同比增长114%。
长安汽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今天春天,在“缺芯少电”和疫情反复的冲击下,资源保供成为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核心工作,长安抗击疫情,抢抓物资,全力以赴保障市场需求。长安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实现对用户的承诺,充分彰显百年长安的实力与担当。
持续构建核心竞争力 发展态势不断向好
长安2021年度及2022年一季度经营效益与销量双重增长,已既有规模、又有效益、还能可持续发展。分析背后的原因,这其实是源自于长安汽车在成长性、盈利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上面实现了突破与超越。
首先,长安汽车成长性不断向好,扩张的动能持续提升。长安汽车持续打造经典产品, CS75 PLUS、逸动PLUS、第二代CS55PLUS上市后均迅速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爆款产品;UNI序列销量已突破23万辆,UNI-K iDD、UNI-V一经推出,便受到用户追捧。
其次,长安汽车盈利性不断向好,发展质量步入良性通道。产品效益不断改善,产品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长安汽车综合毛利率已达16.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长安一如既往采取稳健财务策略,降低未来成本压力及风险,坚持研发投入低资本化率,近三年均低于30%。
再次,长安汽车创新性不断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2021年,长安汽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24.3%,其中,新能源投入同比增长60%,软件+智能化投入同比增长89%。同样在去年,长安汽车实施了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覆盖1600余人,授予股票近亿股,员工出资近7亿元,员工利益和公司发展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未来已来,君子不器。长安汽车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组织创新等,进一步破除发展障碍,不断提升运行效率,持续构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未来更可期
2017年,长安汽车发布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公司转型,加快迈向世界一流车企,发布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和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第三次创业至今已迭代至5.0版。
谋而后定,行且坚毅。明确了大的发展战略之后,长安汽车定下循序渐进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总销量达到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30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到2030年,长安汽车销量达到55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45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达到60%,海外销量占比达到30%;并且,长安要在2027年实现碳达峰,2045年实现碳中和。
想要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长安汽车的深谋远虑与持续精进。尤其在当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行业共识和大势所趋,长安汽车抢抓行业发展新风口,加速布局新能源。
品牌方面,长安注重品牌的创新与年轻化,将持续进行品牌焕新,目前已经推出全新高端品牌阿维塔,前阵子又发布了全新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未来,长安还将进一步优化UNI序列、长安乘用车、欧尚、凯程品牌战略及定位,全面向电气化及电动化转型。
技术方面,长安已经在“大三电”及整车集成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沉淀,还将打造智能电动数字超级平台。未来,长安将进一步夯实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能力,这其中包括持续强化能耗集成设计,降低整车能耗,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突破800V高压、电力电子融合等技术,在800V电驱平台上,匹配高倍率快充电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50-200公里;突破电池底盘一体化集成技术、加速(半)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未来,长安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值得期待,长安在努力打造“低氢耗、高能效、高安全”的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实现多场景减碳、产业绿色升级。
产品方面,长安将继续提高产品竞争力,在保持燃油车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大规模、高频率投放8款新能源产品,包括C385、C673、阿维塔E11、LUMIN以及UNI序列混合动力车型,都将陆续上市、上量。到2025年前,长安至少还要推出26款新能源产品。
资源保障方面,长安具备强大且完善的资源保障体系,可以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保驾护航。长安实施组织优化与重构,推进“小总部+事业群+共享平台+孵化创新”组织改革,形成矩阵式、扁平化管理模式;长安将持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支撑战略转型人才储备。
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未来,长安汽车将以新能源赛道为契机,全面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到2025年,长安预计在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加快构建转型领域核心能力。正如董事长朱华荣所言,“中国汽车品牌已经不再是旁观者或者简单的跟随者,而是已经成为并跑者甚至引领者。”
@2019
会。中国长安原名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2021年7月14日长安汽车股票上涨了5%,2022年7月15日上涨了10%,截止至2022年9月14日长安汽车股票上涨20%,预计明天还会上涨。中国长安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对旗下汽车产业进行整合优化成立的一家特大型企业集团。
长安汽车股票的回报率还是非常不错的。要根据个人的投资理念来决定是否时候长期持有。
如果投资者可以坚定且长期持有长安汽车的股票,相信可以取得不错的投资回报。
2021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累计突破2000万辆,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的一个里程碑,而在现在“绿色中国”的战略引领下,长安汽车也乘上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东风。
预计到2025年,长安汽车集团会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