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陈俊杰
3月26日,同仁堂(600085,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业绩在经历疫情冲击后显著回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6.03亿元,同比增加13.86%,实现归属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增加19%,均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
过去一年,无论是公司补益类产品产销双降,保健品及食品销售占比提升,还是子公司同仁堂商业开店的不断扩张,都是这个中药行业龙头在市场起风下的方向调整。对于政策风险、原材料与质量标准风险及市场风险并存的局面,同仁堂选择继续贯彻大品种战略,加强*营销,聚焦研发创新。
而受产品提价、行业政策等利好提振,同仁堂2021年股价节节升高,去年年末*45.90元,相较年初几乎翻番。
补益类产品产销双降
作为具有352年历史的中医药*企业,同仁堂以生产和销售传统中成药为主业,拥有从中药材种植到药品批发和零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截至28日市值近600亿元,在国内中成药行业中位居龙头地位。
按照行业、产品和地区分类,同仁堂2021年业绩表现较为亮眼,无论是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板块,前五名系列产品,还是境内和海外业务,对应收入均实现了同比10%以上的增长。
按照主要产品分类,公司的心脑血管类产品和补益类产品产销分化,一面是心脑血管类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6.07%,销量同比增长9.2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80%至36.29亿元;一面是补益类产品产销“双降”,产量同比减少38.08%,销量同比减少21.21%,营业收入14.56亿元,同比减少2.6%。
从成本端看,同仁堂医药商业2021年的采购成本56.44亿元,医药工业的成本约46.04亿元,相较上年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尤以医药工业中的原材料成本增长最为突出,金额28.83亿元,同比增长18.62%,在医药工业成本中占比高达62.63%。同仁堂将其归因于“产量增加,原料价格上涨”。
成本分析表 图片
实际上,中药原材料价格上涨并非市场新事。受气候、疫情、人工、物流、监管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近两年中药原材料价格持续增长,野生药材更是奇货可居。作为应对,包括同仁堂在内的中药企业纷纷对产品提价。对于同仁堂,其最近的一次公开提价是在3月初,将其明星产品安宫牛黄丸(3g*1丸/盒)的销售价格从780元提至860元,涨幅约为10%;相较该产品2012年350元的价格,上涨145.71%。
价格的上升趋势搭配成本管控措施,为同仁堂业绩添了一把火,也极大提振了行业信心。Wind数据显示,在2021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大幅回调的背景下,中药指数在2021年逆势上涨近30%,仅在2021年的最后两个月,中药指数就上涨了18%。
但是,无论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还是中医药行业监管措施陆续出台,都对同仁堂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过从费用端看,同仁堂并未减少关键费用的支出。
其中,销售费用27.48亿元,在各项费用中数额*,同比增加11.13%;管理费用13.35亿元,同比增加8.07%;研发费用1.76亿元,增长势头最强,同比增长27.38%,另一项反映研发情况的指标“研发投入”则达到3.20亿元。
根据年报,这一数字超过了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且同仁堂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19%也在可比公司之上。
研发投入同行业比较情况 图片
同仁堂在年报中披露了涉及7个药品的5个主要研发项目,包括巴戟天寡糖胶囊、同仁牛黄清心丸、愈风宁心滴丸临床研究,贞芪益肾颗粒大生产工艺验证及Ⅳ期临床研究,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儿童清肺口服液临床研究,同仁牛黄清心丸治疗缺血性眩晕的药理学研究。其中仅贞芪益肾颗粒处于Ⅳ期临床研究,其余6个产品均处于上市后研究阶段;仅儿童清肺口服液属于非处方药。
必须面对的集采大风?
同仁堂年报表示,2021年“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未发生明显变化”,但也指出公司可能要面对行业政策风险、原材料与质量标准风险及市场风险。
而中药材和中成药集采的*消息,将行业政策与原材料风险编织在一起。
进入3月,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发布文件,开展部分中药饮片品种相关数据填报工作;3月26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模拟报价的通知》。若参照去年12月湖北省牵头的19省中成药集采42.27%的平均降幅,集采将压缩中药企业营收空间。
外界曾猜测同仁堂等中药企业有不参与集采的可能。而对于公司产品的销售渠道,同仁堂年报也指出公司主要依靠传统经销商渠道将产品销往市场,部分通过自有零售药店销往终端,通过各地药品招标采购方式销售的产品份额较小。
同时,同仁堂子公司同仁堂商业也在过去一年提升开店速度,其下属门店新增42家,截至去年年底共计拥有920家门店,其中699家取得“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560家设立了中医医疗诊所。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认为,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集采会导致市场价格一定程度上降低,加上中药材价格上涨,对包括同仁堂、云南白药在内的中药企业影响较大。
作为行业老大的同仁堂,也在年报中指出当前中医药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公司“走出去”战略将面对更多挑战。
同时,随着国内医药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中医药企业的分化、整合、重组将进一步加剧,同仁堂面临的经营压力将更加凸显。
再考虑到新版《中国药典》的颁布实施和行业监管措施的陆续出台,同仁堂的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经营模式和高质量发展都面临更高的要求。
年报显示,新的一年,同仁堂将围绕主业继续开展清脑宣窍滴丸在研中药创新药的临床研究,推进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新药上市;持续经典名方研究,聚焦发展要求。围绕公司空白领域或市场应用前景,启动10个经典名方新产品研发,打造经典名方系列品种群。
史立臣认为,中成药未来发展还是依靠研发创新,国家在优化中成药注册机制,所以未来中药研发会进入新时期。但是,在研发成果兑现前,短期内集采将给同仁堂的经营带来哪些变化,公司将如何应对集采?在中药行业变幻下,公司门店扩张的趋势是否将延续?如何推动产品出海更加顺畅?就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同仁堂董秘办公室电话,并按要求将采访问题发至指定邮箱,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