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重组。
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6月16日,位于济南市燕子山西路。根据查询山东重工集团发布的通告中显示,公司旗下的中通客车于2022年12月18日进行重组,来扩大运营。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省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投资和企业管理;规划组织、协调管理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项目。
中通
目录
中通客车基本信息
企业简介
企业创新
服务承诺
人才体系
企业荣誉
历史沿革
电动客车
展开
zhōng tōng ㄓㄨㄙ ㄊㄨㄙ
中通
中等,普通。 鲁迅《彷徨·肥皂》:“我一气看了六七样,都要四角多,没有买;看一角一块的,又太坏,没有什么香。我想不如中通的好,便挑定了那绿的一块,两角四分。”
编辑本段
中通客车基本信息
股票代码:000957
股票简称:中通客车
公司代码:01000957 公布日期:2006-8-29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客车、挂车、汽车底盘及专用配件的开发、制造、销售;自营进出口业务;工业生产资料(不含专营专控)的销售;技术咨询、服务;高新技术、信息产业投资。
兼营业务:工业生产资料(不含专营专控)的销售。
编辑本段
企业简介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规范的股份制公司,具有近四十年专业生产大中型客车的历史,于2000年1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国客车行业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拥有总资产13.6亿元,净资产5.02亿元,总股本2.385亿股。公司现有员工2600多人,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350台(套),拥有引进荷兰BOVA公司完整制造技术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具有年产万台以上中高档豪华大客车的生产能力。
中通客车是国家863计划和CIMS项目示范企业之一,拥有客车业界首个国家级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率先通过了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和“3C”认证。作为“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先后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机械行业500强”、“中国客车50年十佳品牌”、“2006、2007机电商会推荐品牌”、“2006年度卓越管理奖” 和“中国信息化建设500强”等荣誉称号。
中通客车 -中通客车以“诚信、服务、品质、创新”为经营方针,以“发展并使自己对人类富有价值”为使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持“与人类发展同步,永续良好到伟大”,努力打造服务民生与造福社会的优秀企业,致力于把中通客车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并具有鲜明个性;一个行业内不可或缺、极具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企业;一个立足于行业前沿为社会和客户提供价值的企业”。
编辑本段
企业创新
中通客车致力于创新和发展,引进欧洲先进的客车生产技术,并自主开发出一系列领先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客车产品,结构体系完善,涵盖了从6米至18米的公路客车、城市公交客车、旅游客车和团体客车等各种类别和档次,共有10大系列115个品种。
公司近年推出的"中通博发"、"中通凯撒"、"中通凯越"、"中通阳光"、"中通凯驰"等系列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信誉和极强的力,畅销国内市场,并已远销到海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至今,公司又先后推出了"中通领航"一层半高档客车、"中通梦幻"双层大容量高档客车、"中通领御"、"中通领秀"、"中通领韵"系列高档、环保、节能客车,一上市就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近五年来,中通客车产销指标平均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2008年公司销售客车7800辆,销售收入突破17.5亿元,其中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5.8亿元。
编辑本段
服务承诺
中通客车的服务战略追求的是客户价值的最大化与公司持久的竞争优势。在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过程中,让服务贯穿于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整个过程中,向顾客提供超过其期望的“顾客价值”,增强客户对我们的信任,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的赢利与发展。
中通客车目前已经拥有一个稳固而完善的产品售后服务系统。该系统由营销总公司服务中心为主干,8家驻外服务办事处为分支,多家特约服务站为触点的三级服务管理机构组成。新型售后服务系统由营销总公司服务中心全面负责服务系统的管理与后勤支持,在各销售分公司所辖区域内的中心城市设立驻外服务办事处负责所辖区内服务管理与实施,各地特许服务站负责提供辖区内的客户服务。
编辑本段
人才体系
以人为本
与人类发展同步,永续良好到伟大
中通客车
作为产业开拓和创新的代表者,中通客车本着“与人类发展同步,永续良好到伟大”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本”作为中通客车公司文化的根本要素,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作为公司的第二条生产线,努力为每位员工提供事业发展的机会、良好的工作条件、创造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价值对等的工作报酬。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严峻挑战,中通客车公司在原来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发展了“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加压、自我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将人才开发放到战略发展的高度来抓,以人为本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努力打造中通客车公司特有的人才资源管理模式 。
中通教育学院
2006年 3月19日,中国客车业第一个企业大学——中通教育学院在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山东省交通厅、聊城市政府领导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领导、教授和专家,中通客车的客户代表、代理商代表、服务站代表和各地媒体记者1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中通教育学院作为培养一流职业经理人和技术管理、营销、生产各 个系统专业骨干力量,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和水平的企业大学,是中 通客车公司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不仅会更进一步系统规范公司内部员工的培训工作,为公司员工提供继续求学 深造的发展机会和平台,而且以客户、分销渠道、合作伙伴为主体的对 外培训业务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可对内 训作深度开发,在员工培训的绩效与灵活度方面实现提升,更是一个与外界联合、沟通平台的提升。
中通教育学院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有教务处、装备处和课程开发处。在“管理科学化,课程层次化,范围多元 化,师资职业化,培训市场化”的运行理念下,中通教育学院发挥着以下七大职能:
与时俱进,推进中通公司的观念变革
培养中通人的共同价值观、使命感,促进企业文化的综全提升
促进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公司战略性人才
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和创建
引进国内外智力,成为知识共享的平台
致力于中通企业文化的传播,为供应商、顾客及战略伙伴提供培训服务
培训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开发
以上职能的发挥,将会使中通客车的“人本”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和传播,进一步培养中通人的共同价值观、
使命感,促进中通客车公司与战略伙伴同进步、共发展,使中通客车 “与人类同步,永续良好到伟大”!实
现公司“服务民生,奉献社会”的核心价值。
编辑本段
企业荣誉
通客车凭借良好的产品品质和企业实力,先后被指定为“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第三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荣誉
会”、“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中2006全球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论坛”和“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一些具有世界影响活动的会务用车,并在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会和全国客车大赛上荣获了包括“BAAV年度最佳客车制造商”、“BAAV年度最佳造型奖” 和“中国客车节油大赛大型高级公路客车节油大奖”在内的十多项大奖,成为国内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客车生产企业之一。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奥组委主席致谢函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名牌产品2008年度BAAV最佳环保客车奖
出口AAA级信用企业
国家级实验室
年度机电商会推荐出口品牌
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1958年“聊城市车辆制修厂”(公司前身)创建;
1971年开始专业生产公路客车;
1984年更名为“山东省聊城客车厂”;
1993年3月16日经山东省聊城地区体改委聊体改(1993)15号文批准,在山东省聊城客车厂的基础上,由山东省聊城客车厂、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和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三家共同发起, 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7日注册登记为山东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山东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7月19日-1998年2月23日,本公司内部职工股在该所挂牌交易。
1997年8月,经聊城市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受让山东省聊城客车厂2300万股股份,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经山东企业产权交易所批准。
1998年4月公司更名为“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1月“中通客车”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0年11月公司更名为“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1月中通客车成功引进国际先进的荷兰BOVA客车技术;
2005年10月中通客车产品获国家新车注册登记免检资格;
2006年4月第一辆中通电动客车下线,中通客车公司在国内打造首家电动客车生产基地;
2006年7月中通客车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06年8月中通客车被列为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2006年12月中通客车获得客车底盘生产资格,成为整车生产企业;
2007年3月公司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级实验室”;
2007年6月新疆中通生产线奠基投入使用;
2007年9月公司荣获“中国名牌”称号;
2008年6月公司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2008年8月中通客车全系列产品服务奥运;
2008年10月公司技术中心被评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编辑本段
电动客车
中通电动客车大事回顾:
2004年底,中通客车开始对电动客车项目进行调研论证和人员培养。2005年底,中通客车成立电动车研发项目组。
2006年4月9日,第一辆电动公交客车顺利下线,这标志着中通客车在电动客车产业化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
一步,同时也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2006年4月22日,中通混合动力客车被山东省列为“十一五”重大专项。
2006年5月10日,中通混合动力客车驶入科技部,接受科技部和专家检阅。其节油、环保、车辆可靠性和
安全性等方面的优越性能,获得了京城汽车界专家的广泛赞誉。
2006年8月30日,中通混合动力客车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政府举行试运营发车仪式。
2006年9月底,第八届国际交通设备与技术展览会,中通客车新产品和新技术受到了交通部、科技部等与会领导和专家的极大关注,并被评为“时尚创新客车”。
2006年11月28日,科技部公布了“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名单,中通客车:《混合动力客车整车开发及产业化》、《奥运用纯电动客车整车开发》两个项目通过立项,中通客车成为国内主流客车厂家唯一一家获取两个课题的单位。
2007年6月26日,中通客车以小组最高分中标北京混合动力客车示范工程,这证明了中通混合动力客车经过两年多的考验,逐步走向成熟,迈向市场。
编辑本段
机构预测
行业评级
有88机构对中通客车所属汽车制造商行业发出研报,其中给予行业领先大市评级的有17家。
投资评级
中通客车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1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中通客车历史的市盈率在20倍到240倍之间,当前市盈率为58,目前价值有所低估。
2008年公司PE处于所有上市公司PE从低到高排序前61.7%,处于合理的位置,2009年一致预期PE在所有有盈利预测的上市公司的PE从低到高排序前77.0%,处于合理的位置。
编辑本段
财务分析
规模增长指标
中通客车过去三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26.30%,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577/1710),在其所在的汽车制造商行业排名为9/21,外延式增长合理。
EPS成长性
中通客车过去EPS增长率为135.49%,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91/1710),在其所在的汽车制造商行业排名为3/21,公司成长性较好。
盈利能力指标
中通客车过去三年平均盈利能力增长率为116.75%,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229/1710),在所在的汽车制造商行业排名为 (3/21)。盈利能力较强。 EPS稳定性
中通客车过去EPS稳定性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891/1710),在其所在的汽车制造商行业排名为9/21 。公司经营稳定合理。
编辑本段
持仓结构
中通客车在过去的一年中,股东户数呈减少趋势,机构持仓比例增加。最新季度情况表明,该股人均持股增加。最新机构持仓为6.22%,部分机构对该股看法有所上调,仓位上调3.05%。
编辑本段
投资亮点
1. 公司是国家和交通部定点生产客车的骨干企业之一,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国同行业中前列。而底盘生产资格的获得,使公司跨入"整车生产企业"的行列。同时,公司也是国内客车行业较早与国际接轨的公司之一。
2. 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效期为3年。根据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公司自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三年内(2008年至2010年),所得税税率将按15%的比例征收。
3.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0300(元),每股净资产2.2300(元),净资产收益率1.5500%,营业收入1003703636.9400(元),同比增减-21.923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36926.06(元),同比增减-59.5393%。
4. 公司与济南市电动汽车运营有限公司和济南市公交总公司分别签署了采购合同,两家公司分别向公司采购100部和80部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客车,总金额共计21947万元。
5. 公司股东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7日-2009年12月17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21.5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34%。
编辑本段
投资建议
综合投资建议:中通客车(000957)的综合评分表明该股投资价值一般(★★★),运用综合估值该股的估值区间在10.25-11.27元之间,股价目前处于低估区,可以放心持有。
12步价值评估投资建议:综合12个步骤对该股的评估,该股投资价值一般(★★★),建议你对该股采取观望的态度,等待更好的投资机会。
行业评级投资建议:中通客车(000957)属于汽车制造行业,该行业目前投资价值一般(★★★),该行业的总排名为第20名。
成长质量评级投资建议:中通客车(000957)成长能力极差(★),未来三年发展潜力很小(★),该股成长能力总排名第1106名,所属行业成长能力排名第16名。
评级及盈利预测:中通客车(000957)预测2009年的每股收益为0.08元,2010年的每股收益为0.11元,2011年的每股收益为0.13元,当前的目标股价为10.25元,投资评级为持有。
编辑本段
相关资讯
中通客车与光大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1年7月15日,中国光大银行与中通客车在聊城阿尔卡迪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通公司董事长李海平分别与光大银行总行及青岛分行签订协议:光大银行总行给予中通客车授信额度7亿元;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给予公司综合授信额度20亿元,双方合作更加深入,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迈上了新台阶,并建立面向未来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通客车公司与光大银行自2003年合作以来,双方携手前行,合作金额逐年上升,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相互支持,在很多重大订单上,光大银行给予了很大信贷支持,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公司部分战略客户建立起“互信、多赢”的良好银企合作关系,发展成为多方互相认可的重要合作伙伴。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通客车公司与中国光大银行的深层次合作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迈上了新台阶,并建立面向未来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必将有力推动中通客车公司产品的销售,为战略合作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平台,实现银企共赢的良好局面。
大洋电机(002249)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贸易萎缩,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大多数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 发展工作,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作用下,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市场预期总体向好。但目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扩散,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较大压力。
(一)行业分析及回顾
1、家电行业
2020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3,69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13%,家电消费受疫情冲击明显。其中,空调市场同样遭受重大冲击,上半年空调累计产量为10,414.9万台,累计下降16.4%。随着疫情防控态势向好发展和各项促消费政策的落地生效,市场销售明显好转,第二季度我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达2,486亿元,是第一季度的两倍,同比增长2.64%。总体来说,对未来家电市场保持谨慎乐观,随着家电下乡、汰旧换新、消费升级等政策的落实到位,市场潜力将得到进一步挖掘,市场规模有望与去年持平。
2、 汽车 行业
(1)传统 汽车
(2)新能源 汽车
近年来,新能源 汽车 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燃油车限购松绑、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不完善、产能过剩等问题,发展速度不及预期。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我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大幅下降,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为支持新能源 汽车 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 汽车 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 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 汽车 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伴随着新能源 汽车 双积分制度的完善、动力电池技术及配套回收体系不断成熟以及包括智能网联、语音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在内的产品创新要素,新能源 汽车 的应用推广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快。
2020年上半年受政策变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燃料电池 汽车 产销分别为390辆和403辆,同比分别下降66.5%和63.4%。但从总体方向上来看,国家对于氢能产业的整体发展意愿越来越强。《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 科技 创新规划》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都将氢能发展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列为重点发展任务。氢燃料电池 汽车 以其零排放、续航里程高、燃料加注时间短等优点,尤其在中重型动力市场、跨区域运输市场中前景广阔。氢气作为氢燃料电池的唯一能量来源,可以真正做到零排放、无污染,因此被
看作是未来能源使用的终极形态。目前,国内市场燃料电池原材料多由国外进口,成本高企,因此突破技术壁垒,加速燃料电池零部件国产化成为中国氢燃料电池 汽车 生产商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市场需求及相关厂家产能的不断提升,氢燃料电池产业将逐步具备规模效应,相关成本将大幅度下降。根据德勤与巴拉德联合发布的《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交通解决方案白皮书系列》报告的测算,预计到2027年,燃料电池车的总拥有成本(TCO)将会开始低于燃油车,未来10年内氢燃料车的TCO预计将下降50%,其中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和氢气价格的下降是主要驱动因素。
(二)公司业务回顾
2020年上半年,面对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及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公司积极开展复工复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完成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切实提高公司精益化生产及管理能力,在营业收入受疫情影响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的较大幅度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534.68万元,同比降低26.13%,营业利润9,620.08万元,利润总额9,525.55万元,净利润7,059.95万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33.5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70.58%、71.19%、72.98%、72.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69.46万元,同比增长26.07%。
1、BHM事业部业务情况
(1)总体情况
报告期内,BHM事业部持续推进精益生产、降本增效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毛利率和市场竞争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BHM事业部通过积极协调公司各地生产资源,全力保障相关客户订单的及时交付,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其中,公司越南工厂再次发挥了其重要战略布局优势。为适应我国空调能效新国标的要求,BHM事业部快速响应,及时调整产品布局,推进BLDC产品的扩产,加快相关产品的研发及投产,抓住能效升级的机会,为产品的升级换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外转子风机系统方面,公司电机与风机相结合的产品优势正在逐步体现,相关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中心、高铁、轻轨、新风净化等领域,获得了众多开发机会。报告期内,公司与客户合作中标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集中采购项目中的相关产品项目,并与客户在机房空调、机柜空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此外,公司应用于高铁轻轨的废排风机也已进入可靠性测试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BHM事业部湖北工厂及部分客户在报告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停工停产,影响了公司产能的释放以及客户订单的下达,从而影响了公司BHM事业部营业收入的达成。报告期内公司BHM事业部实现营业收入192,592.5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73%。
2、EVBG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车辆事业集团两大业务板块发展情况如下:
(1)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系统的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利用车辆事业集团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技术、渠道、供应商等优质资源,在新品研发、客户渠道开发、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良性发展,完成了多项新品或平台的设计及验证,成功进入了包括雷诺、印度塔塔、韩国现代、上汽通用等多家外资或合资车企供应链体系,并拓展了国内多个省市的公交客户。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惨淡,公司产品配套的车企产销量下滑严重,受此影响,公司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系统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327.29万元,同比下降65.55%。具体发展情况如下:
A、动力总成系统业务情况
a、在48VBSG产品方面,公司为上汽通用混合动力 汽车 开发的48VBSG总成实现稳定量产,搭载于上汽通用的别克英朗、君威等多个混合动力车型,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约7万台套,是国内供应商自主研发并率先实现量产的48VBSG总成产品;同时,该产品在上汽通用五菱也实现了量产及销售。
b、在乘用车纯电驱动总成产品方面,应用于长安 汽车 、奇瑞 汽车 等不同车型的“三合一”电驱动总成实现稳定生产及销售,并成功开拓印度市场,在塔塔 汽车 的纯电动 汽车 上实现配套量产;应用于长城 汽车 (601633)、雷诺 汽车 等多款车型的“二合一”电驱动总成、应用于上汽纯电动 汽车 的电机控制器、以及应用于小鹏 汽车 的高效驱动电机等多款产品获得持续增量订单。c、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完成了为北汽新能源开发的纯电动 汽车 用驱动电机、为现代 汽车 开发的混合动力 汽车 用发电机、以及系列化商用车第三代电机控制器平台产品的设计及验证开发,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集成度与性能,同时实现成本下降;此外,功率范围涵盖35~160KW的第二代“三合一”电驱动总成平台完成产品设计验证,并先后获得现代 汽车 、长安 汽车 、印
度塔塔 汽车 等多个客户的产品定点,预期在2020年底开始量产,将持续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d、在商用车动力总成系统方面,相关产品成功搭载于专用车及工程车辆,成为卡特彼勒工程机械零部件供应商;双行星排混联动力总成系统批量应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并与纯电动客车直驱电机一同获得量产订单;应用于电动物流车的高速电机与减速器集成系统实现稳定量产及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商用车动力总成系统配套于欧辉客车和申沃客车等车型,成功进入北京公交、张家口公交、上海公交、拉萨公交等市场。
B、氢燃料电池系统业务情况
在氢燃料电池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持续降本工作,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整车厂在氢燃料电池整车研制的沟通并加快公告准备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如下:
a、氢燃料电池模组开发情况
2020年上半年,公司选配验证不同的关键零部件,完成46KW、50KW、65KW燃料电池模组的产品开发工作,以适配于不同的商用车,同时,着手80~120KW高功率燃料电池模组的设计开发,初步完成了关键零部件的选型及性能验证工作。
b、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开发情况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可匹配30~65KW)、罗茨式空压机(可匹配30~100KW)的产品开发和验证工作。此外,更高电流和功率的DCDC变换器、离心式空压机、高压水泵等燃料电池专用核心零部件已处于开发阶段,以匹配公司更高功率氢燃料电池模组的开发进程。
c、氢燃料电池市场拓展和业务开展情况
2020年上半年,公司依托于前期在重点区域的氢能产业布局,与多家国内外整车厂开展氢燃料电池整车研制和公告准备工作,为下半年的业务开展夯实基础。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公司氢能产业规划与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与成都新津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设立全资子公司,计划在新津区筹建氢燃料电池和智能家居电机研发生产基地,更好地服务西南区域客户;同时与成都银隆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氢燃料 汽车 、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优质产业链,推进产业链拓展。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公司参股的嘉氢(上海)实业有限公司正加紧在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以自建、合建的方式开展加氢站的投资建设,服务于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推广应用。
(2)车辆旋转电器业务的发展情况
车辆旋转电器业务主要依托子公司佩特来和杰诺瑞开展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佩特来在技术、品牌、市场渠道、售后服务平台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芜湖杰诺瑞在成本控制及精益生产方面的优势,实施优势互补,凸显协同效应,促进车辆旋转电器业务的整合与发展,在 汽车 行业整体情况低迷的情况下,公司车辆旋转电器业务实现逆势增长,完成营业收入108,982.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7%。
A、佩特来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佩特来克服种种困难,保障了订单交付,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了逆势增长。通过设立玉林佩特来,进一步贴近服务于客户,佩特来产品批量标配于玉柴国六发动机,进一步提高了在玉柴的产品份额;大功率交流发电机成功搭载于康明斯、豪士科(Oshkosh)、小松(重型设备)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同时把握牲畜运输防护的市场机遇,持续大力拓展畜禽运输车辆改装市场,实现了大功率发电机的批量销售;多个型号的起动机进入铁路列车或校车市场,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此外,佩特来还在南美洲南共市地区的城市客车发电机市场对标Eberspacher、Valeo、VMMotori等行业内知名厂家,并取得了领先的市场份额,同时,通过与新的售后经销商合作等方式,在南美和北美的售后电机市场取得了新的进展,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020年1月20日,北京佩特来和印度佩特来在中山与塔塔 汽车 零部件系统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塔塔 汽车 零部件系统公司将增资印度佩特来。通过本次增资事项,双方将建立合资关系,公司车辆旋转电器和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系统将借助该合资公司进入发展潜力巨大的印度市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业务。目前双方仍在就合资事项做进一步沟通确认。
B、杰诺瑞发展情况
2020年上半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杰诺瑞凭借其优异的产品质量及精益生产管控,持续推进效率提升工作,出色地完成收入及利润指标,实现逆势增长。在市场开拓方面,杰诺瑞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提升在吉利及华晨鑫源的供货份额,并开始进入长城供应链体系;继去年进入俄罗斯GAZ配套体系,获得美国开立公司发电机市场准入后,报告期内,杰诺瑞在国际市场及合资车企的开发上,再次取得良好进展,获得日产等合资企业报价邀请,为后续市场开拓奠定基础;此外,报告期内,为进一步增加产品平台和市场机会,杰诺瑞还设计开发了轻型商用车产品,填补了相关产品空白。
3、新能源 汽车 运营业务的发展情况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新能源 汽车 运营平台积极履行 社会 责任,实施了减免出租车租金、对部分租赁业务及以租代售车辆实行免租、减租、延迟收取租金等一系列扶助措施,与司机一起共渡时艰。此外,出行行业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下降,对新能源 汽车 运营平台业务的正常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受上述因素影响,报告期内,新能源 汽车 运营平台实现营业收入4,520.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5.42%。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详见本年度报告“重大风险提示”章节内容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多年来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完善战略布局,在节能环保、产业升级大方向的指引下,不断加大对直流无刷电机、高效智能电机、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系统及氢燃料电池的研发投入,并在中山、北京、上海、深圳、芜湖、武汉、底特律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使公司技术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研发量产的相关产品,如“EC风机”、“恒风量电机”、“三合一”、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48VBSG电机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等,均在行业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030项,其中授权2,272项,授权有效专利1,909项(其中发明488项)。公司同时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室、3个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个省部级工厂技术研究中心,并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公司引进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平台。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公司吸引了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以及地方学科带头人或领军人才等技术人才的不断加入。 2、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 自上市以来,公司在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2009年,公司跨入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系统产业,成功迈出了公司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2011年以来公司先后收购了芜湖杰诺瑞、北京佩特来和美国佩特来,全面进入车辆旋转电器领域,奠定了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坚实的基础;2015年收购上海电驱动开启了公司新能源汽 车动力总成系统业务的新里程;2016年起与巴拉德等氢能产业内优秀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构建“电机+电控+电池”完整产业链。在全球新能源 汽车 及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精准布局,有效提升了公司在全球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及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地位。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公司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精益生产和自动化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发挥协同效应,为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支撑。 3、资源整合的优势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公司对自身 汽车 产业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共享。为加快优质资源整合,发挥公司 汽车 产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益,强化集团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公司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广及销售,公司将上海电驱动、北京佩特来、芜湖杰诺瑞及大洋电机新动力四家控股子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整合为大洋电机车辆事业集团,对车辆事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内部管控模式、运行制度、业务流程等进行不断地完善与优化,实现资源充分共享,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同时,为发挥公司与整车厂在各自业务方面的专长及市场优势,与整车厂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公司先后与北汽、奇瑞、中通客车(000957)和东风实业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制造、销售新能源 汽车 关键零部件,向客户提供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开拓市场;此外,公司还积极对产业链资源进行了整合和布局,形成了电机+电控+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 通过上述的资源整合和布局,公司实现了研发平台、销售渠道、服务体系、人才储备、品牌建设等资源的交流与拓展,逐步加快公司国际化进程,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品牌与营销优势 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的原则,在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控制、交付服务等方面保持较高水准,得到国内外客户和同行的广泛好评。通过实施严格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执行规范的技术标准,公司生产、销售的“大洋电机”系列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及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产品,在同行业已成为知名品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大洋电机”牌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及出口品牌。 目前公司拥有百年国际品牌“佩特来”的永久使用权。佩特来主要客户涵盖了潍柴动力(000338)、玉柴动力、宇通客车(600066)、康明斯、斯堪尼亚(Scania)、卡特彼勒(Caterpillar)、纳威司达(Navistar)、帕卡(Paccar)等众多世界著名 汽车 、发动机以及非道路机械厂商,同时还包括美国和英国的部分军工企业。凭借“佩特来”品牌在各整车企业的良好口碑,公司获得更多与上述优质客户进行交流合作的机会,形成协同效应。 2016年初公司完成收购上海电驱动,使得“电驱动”品牌成为公司在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系统又一名片,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新能源 汽车 动力总成系统行业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公司与巴拉德开展战略合作,在国内引入全球公认领先的燃料电池技术与品牌,完善公司动力总成系统布局,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提高公司产品在整车企业的知名度,有助于公司相关产品的销售与推广。 5、全球布局优势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绿色环保解决方案领域的卓越供应商,以全球化视野和思维方式,逐步实施产业全球布局,促使全球资源在公司内部得到合理高效利用,提高公司全球市场竞争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及生产基地,其中包括美国、墨西哥、英国、俄罗斯、印度、越南等,不断完善公司全球布局,进一步贴近公司主要客户,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积极打造并夯实公司全球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充分调动和利用全球资源,实现优质资源配置,进一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2019年,公司越南工厂顺利投产,有效化解了中美贸易争端带来的挑战,并在竞争对手未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情况下,争取到了更多的客户订单。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公司国内工厂未能开工生产的情况下,越南及墨西哥等海外工厂正常生产,保障了公司供货能力,再次发挥了全球布局优势。2020年初,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再次迈出坚定步伐,与TataAutoCompSystemsLimited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开展战略合作,深化公司在印度市场布局,公司借此将进入全球第二大人口国家和全球第四大 汽车 市场,为公司车辆事业集团的国际业务拓展开辟了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