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私家车,而我国的私家车数量十分之多,大家出行之时都不喜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会采用开车的形式。而开车就必须要加油。如今网上有人讨论,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均价为4041元,那从美国呢?
所以,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升的时候,进口量不会有大幅增长,但价格方面却出现了较大的涨幅,毫无疑问的是,石油出口商赚发了。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对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所以我国也是全球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之一,那么我国主要从哪些国家进口石油,均价又是多少?
石油含量属于一个国家发展最新工业的基础资源。无论是从轻工业的角度来说,还是从重工业的角度来说,工业的发展都同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而言之,一个国家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内经济就离不开石油。
而中国一直以来都属于石油消费大国,但是由于我国自身的石油储备资源有限,所以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石油,来弥补本年度国内石油的消耗量。近年来,进口石油已成为我国汽油消费的主要来源,中国从外购的石油总量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七十。
除了沙特,俄罗斯等其他国家也是我国的主要原油进口国,我国采取这样的策略,主要是摆脱对某个国家资源过度依赖。因为一旦与这个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过度依赖这个国家的能源,那么就会让我们处在被动的情况,甚至会面临资源短缺的窘境,采取从多个国家进口石油的办法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也导致了成品油价格水涨船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以来原油价格进行了9次调整,其中有8次上调的原因所在。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会继续采取从多个国家进口石油的策略,和一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保持密切关系,并且和他们达成合作协议。
当然,价格最实惠的是伊拉克和伊朗,其中伊拉克是我国第三大石油进口来源地,一季度进口石油1475万吨,均价只有3850元,不到4000元;而伊朗的均价更低,只有3320元,但是从伊朗进口石油较少,只有25.9万吨,交易金额8.6亿元。
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较高,但进口渠道相对分散,中东地区进口量最大,俄罗斯次之,还从北欧、非洲、北美、南美等地区进口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能源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全国2021年石油机械销售6467万吨。2021年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进口共计8734万吨,出口共计6467万吨,进口金额为439亿美元,出口金额为345亿美元。其中12月中国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进口数量为555.3万吨,出口数量为360.9万吨,进口金额为35亿美元,出口金额为25亿美元。2021年中国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出口总金额小于进口总金额,贸易逆差为主,进口均价632美元/吨。
1吨原油价格约3100+元。
扩展资料:
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原油和油品储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装储存和整装储存,整装储存是指以标准桶的形式储存,散装储存是指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存,储油罐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又可分为立式圆筒形和卧式圆筒形。按照油库的建造方式不同,散装原油或油品还可采用地上储油、半地下储油和地下储油、水封石洞储油、水下储油等几种方式。
但不管采用哪种储存方式,原油特别是油品的储存都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防变质
在油品储存过程中,要保证油品的质量,必须注意:降低温度、 空气与水分、阳光、金属对油品的影响。
(2)降损耗
油库通常的做法是:选用浮顶油罐、内浮顶油罐;油罐呼吸阀下选用呼吸阀挡板;淋水降温。
(3)提高油品储存的安全性
由于油品火灾危险性和爆炸危险性较大,故必须降低油品的爆炸敏感性,并应用阻燃性能好的材料。
原油和油品的装卸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铁路装卸、水运装卸、公路装卸和管道直输。其中根据油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轻油装卸和粘油装卸;从油品的装卸工艺考虑,又可分为上卸、下卸、自流和泵送等类型。
但除管道直输外,无论采用何种装卸方式,原油和油品的装卸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必须通过专用设施设备来完成。
原油和油品的装卸专用设施主要有:铁路专用线和油罐车、油码头或靠泊点、油轮、栈桥或操作平台等;专用设备主要有:装卸油鹤管、集油管、输油管和输油泵、发油灌装设备、粘油加热设备、流量计等。
(2)必须在专用作业区域内完成。
原油和油品的装卸都有专用作业区,这些专用作业区通常设有隔离设施与周围环境相隔离,且必须满足严格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要求。
(3)必须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
(4)装卸的时间和速度有较严格的要求。
原油具有一定的黏性,尤其是当温度较低的时候,存储在大型储油罐的油品不容易直接输出,必须进行一定的加热,已达到提高原油温度,提高原油流动性的目的。
目前的原油储罐加热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盘管整罐加热,一种是局部快速加热。
整罐加热方式是目前应用比较简单,采用比价普遍的一种原油加热方式,而局部快速加热,具有较好的节约能源,加热效率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