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国内金融企业中的佼佼者,蚂蚁集团也就是支付宝的母公司,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蚂蚁集团在2020年遭遇了全球最大IPO的停摆,随后还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现在大家都十分好奇,蚂蚁集团什么时候会再上市?
蚂蚁集团什么时候重新上市
蚂蚁集团目前还没有上市消息传出,具体还要等待官方通知。蚂蚁集团要上市,就需要接受社会全方位监督,同时也必须接受国资企业持股共同管理公司。如今,蚂蚁集团重新整改,又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重返视野。我们有理由相信蚂蚁集团,是一个积极的企业。我们也再次祝愿他能在不远的未来能完成上市,造福人民,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
蚂蚁集团为什么没有上市成功
估值超过2万亿人民币的蚂蚁集团在2021年即将上市前被监管部门暂停上市,蚂蚁集团实控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等人还被多个部门联合约谈。时至今日,很多人都不明白,蚂蚁集团为什么没有上市成功?
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上交所是这样回应的:蚂蚁金服因发生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且蚂蚁金服上报的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故而暂缓蚂蚁集团上市。
不过也有认为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的真正原因可能与马云有关系。10月24日,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讲话,他对当前国内金融体系提出了较为尖锐的批评。据说发言引起的争议非常大,震动金融业和金融管理界。
当然,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其本身也有许多违法违规问题。金融管理部门指出,蚂蚁集团治理机制不健全;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合规要求,存在违规监管套利行为;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排斥同业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等。
作为国内金融企业中的佼佼者,蚂蚁集团也就是支付宝的母公司,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蚂蚁集团在2020年遭遇了全球最大IPO的停摆,随后还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现在大家都十分好奇,蚂蚁集团什么时候会再上市?
蚂蚁集团什么时候重新上市
蚂蚁集团目前还没有上市消息传出,具体还要等待官方通知。蚂蚁集团要上市,就需要接受社会全方位监督,同时也必须接受国资企业持股共同管理公司。如今,蚂蚁集团重新整改,又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重返视野。我们有理由相信蚂蚁集团,是一个积极的企业。我们也再次祝愿他能在不远的未来能完成上市,造福人民,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
蚂蚁集团为什么没有上市成功
估值超过2万亿人民币的蚂蚁集团在2021年即将上市前被监管部门暂停上市,蚂蚁集团实控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等人还被多个部门联合约谈。时至今日,很多人都不明白,蚂蚁集团为什么没有上市成功?
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上交所是这样回应的:蚂蚁金服因发生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且蚂蚁金服上报的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故而暂缓蚂蚁集团上市。
不过也有认为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的真正原因可能与马云有关系。10月24日,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讲话,他对当前国内金融体系提出了较为尖锐的批评。据说发言引起的争议非常大,震动金融业和金融管理界。
当然,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其本身也有许多违法违规问题。金融管理部门指出,蚂蚁集团治理机制不健全;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合规要求,存在违规监管套利行为;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排斥同业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等。
蚂蚁金服为何迟迟不上市?原因有三点。
近日,蚂蚁金服再爆上市传闻,科创板可能成为蚂蚁金服最好的归宿。而后,蚂蚁金服迅速出面回应,蚂蚁金服并没有上市时间表。
那么,作为国内最大的独角兽,旗下支付宝用户超十亿,蚂蚁金服为何迟迟不上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不差钱
2018年6月,蚂蚁金服融资140亿美元,其估值超1500亿美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独角兽企业。
如果按估值来算,蚂蚁金服可以超过百度、京东、网易等传统互联网巨头。
融资后的蚂蚁金服继续在用户拓展和市场补贴上投入重金,到2018年11月,支付宝全球用户突破十亿,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社交类App。
外界对蚂蚁金服上市的种种猜测,让蚂蚁金服上市成为亘古不变的话题。但从现在看来,不差钱的蚂蚁金服并不急于上市,所以,资金充沛是蚂蚁金服不上市的第一大原因。
2、掌握核心数据
手握十亿用户的支付宝,无疑掌握了海量的消费数据,日常消费、缴纳水电费、资金转出入等。此外,蚂蚁金服还为数千万中小企业和商家提供金融服务,这一切的背后,是蚂蚁金服如何对数据保护和加以利用。
3、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在支付宝的巅峰期,一度拥有超过8成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而如今,在微信支付的侵蚀下,支付宝市场份额下落到53%,微信支付后发制人,占据39%份额。
从2016年开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继发布春雨、绿洲计划,重金开拓市场,移动支付迅猛发展。而后,第三方支付如雨后春笋崛起,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竞争者越来越多,但市场依然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
蚂蚁金服什么时候上市?根据证监会官网公布的信息,蚂蚁集团申请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和其他种类的股票衍生品。中国证监会已收到核准材料。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称,蚂蚁集团计划在数周内在香港和上海提交IPO申请,并计划最早于10月在两地上市。同时,蚂蚁集团香港和上海双重上市计划的目标估值为2250亿美元,融资300亿美元。
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启动计划,寻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同步上市。8月14日,官网浙江监管局公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文件..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集团权益法会计收益为30.34亿元人民币(约合4.29亿美元)。以此计算,蚂蚁集团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约为91.93亿元。新的行动还在继续。
7月下旬,蚂蚁集团宣布启动计划,寻求在上交所、科创板交易所、港交所主板同步上市。
这个消息并不奇怪。此前,蚂蚁集团又有新动作,市场一致认为是“为上市做准备”。
今年6月,蚂蚁集团将注册名称由浙江蚂蚁小额贷款服务有限公司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由金融服务公司升级为科技公司。剥离“金融”属性,是为了帮助上市。
据国内某大型券商投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蚂蚁集团更名更符合监管要求,上市阻力更小。“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无疑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类公司上市一直是监管的大忌。比如,具有注册制精神的新三板选择层,还没有发布“金融、类金融企业上市”。
蚂蚁金服暂缓上市的原因是不符合国家最新的金融监管政策。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有关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提高对贷款的资本要求和加强对跨省贷款业务的管控。上海证券交易所暂缓蚂蚁集团上市的决定中也提到,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的变化会对蚂蚁集团产生重大影响,而蚂蚁集团没有向投资者披露这些信息。
在担心贷款违约风险不断上升以及经济受到疫情影响后资产质量变化的背景下,北京已对银行越来越多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或蚂蚁金服之类的第三方技术平台发放贷款感到不安。监管机构已经对过度利用蚂蚁金服技术平台发放消费贷款的银行进行了严格审查,作为遏制金融行业风险行动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与蚂蚁金服业务相关新政策:
1、贷款业务不得跨省
蚂蚁作为网络金融科技公司,借贷无国界,全世界的人都能在网上完成借贷。但此次管理办法一出,无论是借方还是贷方,都不能跨省进行业务。地理范围缩小,借贷业务受限。
2、自然人小额贷款不得超过30万
贷款金额不能无限制是对网贷平台的限制,更是对贷款人的限制和保护。作为金融科技平台,蚂蚁出技术判断贷款人信用及还款能力,而对接的360家金融机构是真正负责出钱的。无限制额度的贷款对蚂蚁没有太多风险,但对于后端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是有风险的。
另外,监管机构无从判断蚂蚁的科技平台甄别贷款人的准确性,或者贷款人如果是恶意骗贷,通过良好信用获得系统贷款,这种风险也是存在的。
3、5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权
蚂蚁金服以及排着队要上市的这些网络贷款公司都不能上市拿到钱就直接走了,该做的还得继续做,该配合的要配合。
4、一次性实缴10亿或50亿注册资金
对于要上市的网络贷款公司,必须得有实缴的真金白银押在这里以免不靠谱的公司出现问题。
5、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原本,类似蚂蚁金服这样的网络贷款平台不需要资金,只需要出技术和系统就可以做贷款业务,它的服务对象其实是金融机构和银行。或者只需要以很低的比例出资比如1-2%就能与金融机构和银行共享同样比例的贷款利息。
比如,一个用户向蚂蚁借呗借款10万,同样的贷款利息3%的收益情况下,银行要出10万,蚂蚁只需要很少的出资,甚至不出钱就能共享3%的收益。运营成本极低,这也是互联网技术边际成本的典型代表。
但此次管理办法规定,蚂蚁花呗要拿到这3%的收益,甚至不要收益,只是促成这笔贷款业务,也必须出3万块钱。凡是参与贷款业务的相关机构都要承担风险,而不是蚂蚁金服背后的金融机构和银行来承担。
6、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过去,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可以是自身资金的1倍以上,而现在,相当于你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最多不能多过1倍。
以往自有资金不够了,还有一条路是将贷款作为债权,打包后做成标准化债权卖掉(资产证券化),一家原本只能贷10亿的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转圈,甚至能做到上千亿的生意。这次管理办法规定,这种模式下也最多只能转4圈,即最多能做40亿,进一步限制了网络小贷公司的生意规模。
所以,蚂蚁金服这样的网络贷款公司可操作的资金空间被盖上了天花板,这也规避了网络小贷无限放贷带来的金融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加强监管规范控制金融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政府-关于《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