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几乎不受影响。
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
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经过克服内外困难,亚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扩展资料
影响
(一)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有利于该国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反之,如果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如同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二)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一是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二是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
(三)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本币对外贬值后,单位外币能折合更多的本币,
这样就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二是如果出现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外汇汇价将升未升的情况,则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进而引起本国资本外逃。
(四)汇率变化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货币贬值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会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汇率的频繁波动将影响储备货币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汇率变动
提供一些回答,仅供参考:
1. 中国实行的是半浮动汇率,人民币直接与美元挂钩,所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而韩国则实行的是完全自由浮动汇率,美元的变化直接影响韩币的汇率,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因为存在较大差异.
2. 如果实现中韩汇率直接兑换,那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中国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会大幅升值.韩国鉴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健全性,与中国完全开放汇率是不太现实的.现在中韩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已经大量签署.中国经济地位持续上升,人民币的地位也将持续上升,当信赖度达到某种程度之后,还是存在这种可能性.
3. 可以得出的结论:
1) 半浮动汇率与完全自由汇率存在差异
2) 国家经济地位决定本国货币的地位
希望能有所帮助,呵呵.
韩元加速贬值致经济承压,导致韩元贬值的原因如下。
一、韩元加速贬值致经济承压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韩元兑美元的汇率一直在下降,最近甚至出现了加速的迹象。韩圆对美元的交易一度跌破1340:1的大关,创下了自金融危机后的最低点。从目前来看,韩元的汇率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韩国的经济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二、导致韩元贬值的原因
有关分析师表示,韩元的“颓废”与美联储的积极货币政策密切相关。美国七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为8.5%,虽然比六月份9.1%的通货膨胀率有所下降,但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所以,最近的会议纪要中,美联储提到,根据美国当前的形势,很有可能通过提高利率来遏制通货膨胀。对此,有专家预计,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在九月份的会议上提高75个基点,而在年底之前,联邦储备委员会还将提高大约125个基点。
正是由于美联储的决策,导致了市场对美元的需求上升,使得韩元成为了“炮灰”。一些专家认为,美联储此次上调利率有可能导致韩圆进一步下跌,从而使投资者担忧韩国股市,导致资金流出。
欧洲国家的低迷也给韩圆带来了下行压力。英国消费物价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0.1%,而德国则较上年同期增长37.2%。加之在欧洲各国的干旱灾害和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欧元近期对美元大幅贬值,进一步造就了美元的强势,进一步导致了韩元的走低。
虽然韩国银行已经采取了提高利率的措施,但它的速度还是比美联储慢得多,而且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如此,韩国的复苏将会举步维艰。
1997年 韩国汇率 最低价格 是 (1500韩元)比(1美元)
然后 在用美元 换算人民币 所有货币 都是 先换算 美元 在换算 你想换的钱
1997年 1美元 能换到 8.3人民币 1500韩元=1美元=8.3
所以 100韩币大概只能换到0.5533人民币左右
而09年 2每月末 第二次金融危机的蔓延 使韩币对美元 汇率 一路下跌 2月25盘中 最低价格 (1650韩币) 比 (1美元)
而现在的 美元对人民币 的价格是 1美元=6.83 所以 1650韩元=1美元=6.83
所以最后100韩币 大概只能换到0.4553人民币左右
以上数字 均没大概 取小数点 后4位
80年代5万美元约合10万左右人民币
1981年至1984年:1美元=2.30元人民币
所以5万美元约合115000元人民币
1985年至1991年4月:1美元=2.80人民币
所以5万美元约合140000元人民币
扩展知识: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的国家。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战中,欧洲国家的黄金流入美国购买战争用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将这些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导致了通货膨胀。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的价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后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决定治理通货膨胀,试图使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下来便是一段通货紧缩时期,价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内便从200降到140,下降了3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虽然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拥有保障国际贸易和信贷安全,方便生产成本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风险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然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在二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尤尼它”,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已经投降,德国在东线转为战略防御,日本已经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区进行大规模战役的能力,他们的国内经济更是接近崩溃;而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也遭受严重破坏;苏联的状况也同英、法一样,第三个五年计划还未完成就遭到法西斯纳粹德国的侵略;唯有美国在战争中发了财,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部资本主义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0%,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这使它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