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日元是980pt,按照的日元兑换的汇率来看,1000日元就等于800的pt,如果兑换的时候需要到国际的金融银行办理兑换的操作流程即可。
日元,作为日本的主权货币,由于日本庞大的金融市场规模以及特殊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其汇率分析框架颇为独特。本文将跟随历史的脚步,尝试从日元的历史走势中,寻找日元汇率变化的蛛丝马迹。
一、贸易主导下日元均衡波动
经过60-70年代的高速发展,到70年代初期,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由于日本对外贸易高度发达,因此,70年代的日元汇率与日本的贸易形势高度相关。
1979-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飙升,导致美国通货膨胀大幅上涨。为对抗高企的通货膨胀,美国大幅提高基准利率,并将基准利率长期保持在两位数。
高收益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走出单边升值行情。自1979年初到1984年底,美元指数由不到89涨至超过151,升值幅度接近70%。由于美元指数大幅上扬,虽然日本贸易余额不断攀升,但日元汇率却维持相对稳定。
二、广场协议拉开日元升值序幕
进入80年代后,由于日本常年贸易顺差,日本和美国在贸易领域的摩擦开始增加,美国对较低的日元汇率极为不满。为此,1985年9月,美、日、英、法、德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z Hotel)签订协议,一致决定联合干预汇市,日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
协议签署之后,在政府干预及市场参与者大量抛售下,美元兑以上四种货币均出现大幅贬值。
日本作为外向型经济,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使日本出口在1986年初受到了一定冲击,经济出现短暂衰退,被称为“日元升值萧条”。为了防止本币升值对全国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日本央行制定一系列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由于外需强劲,且日本工业产品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在随后近十年时间里,日本对外贸易始终维持着较大的顺差。在这一时期内,虽然日本经历了泡沫的繁荣与泡沫的破裂,但经常项下的大额顺差始终推动着日元朝着升值方向波动。
1995年初,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大量海外资金回流,导致日元快速升值到80附近。
三、低息时代,套息交易主导日元汇率
阪神大地震对日本造成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对于90年代初期泡沫破裂后的日本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为了提振国内经济,日本央行进一步降低利率。随着美日之间利差走阔,日元套息交易(Carry trade)开始兴起。
在套息交易中,大量日元被作为负债借入后卖出,投资于海外的美债等高收益资产。可以看到,自从日本进入低利率(包括零利率、负利率)时代后,套息交易成为影响日元汇率的最主要因素,在大多数时间里,日元汇率与美日利差高度相关。
同时,当新兴市场蓬勃发展时,日元负债也被大量投入新兴市场获得高额收益。当风险事件或经济危机爆发,相对脆弱的新兴市场受到打击后,大量由日本流入新兴市场的套息交易平仓,使日元升值,日元因此而成为“避险货币”。
1997年至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虽然美日利差较高,但日元依然大幅升值,“避险模式”牛刀初试。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日利差缩窄叠加全球经济下滑影响,日元再次走出波澜壮阔的升值行情。
图1 美日利差与日元汇率
四、进出口对日元汇率的影响依然存在
在日元汇率的分析中,套息交易(美日利差)也不是日元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可以看到,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虽然美日利差维持低位,但日元却走出单边贬值趋势,日元汇率与美日利差显著背离。
2013年至2015年期间,由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产业链受损,出口下滑,导致日本持续超过30年的进出口顺差转为逆差。随后,由于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影响持续发酵,日本大部分核电站被迫关停,为了弥补电力缺口,日本不得不大量进口化石燃料重启火力发电,使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也让日元持续承压贬值。
从日元汇率的历史波动来看,随着日元国际化的不断推进,美元指数对日元汇率的影响逐渐弱化。相对的,日元汇率更多受套息交易、日本进出口贸易、国际政治等因素共同影响。虽然套息交易对日元影响较强,但进出口贸易依然是日元汇率分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在较短时间期限内,日本低利率政策下套息交易主导的日元基本涨跌逻辑为:
(1)当全球经济上行,美日利差处于高位或展宽时,资金流出日本寻求高收益,日元贬值;当全球经济下行,利差处于低位或收窄时,资金回流日本,日元升值。
(2)由于日本常年经常项目顺差,当日本经常账户出现大幅逆差时,日元贬值。
最后,从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自广场协议以来,日元一直处于一个强势的升值通道中。
在当前全球经济增值乏力,各国央行纷纷降息的情形下,未来究竟是何种变化来逆转日元这一长期升值的趋势,恐怕只能等待时间给予答案。
图2 日元升值通道仍在延续
作者:金振宇,民生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
相关主题/热点
外汇动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App内直接打开
中国银行外汇预约可通过手机微信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手机微信,搜索“中国银行微银行”,点击关注。
2、关注后,进入“中国银行微银行”公众号,点击【微金融】,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更多功能】,点击进入。
3、进入后,在”我的借记卡”或“我的信用卡”下点击【绑定及解绑】,绑定自己已有的借记卡或信用卡。
4、绑定完毕后,退回公众号首页,点击【微生活】,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外币预约】,点击进入。
5、进入预约外币界面,选择自己需要的预约外币的种类,如美元,再选择预约的网点,点击【下一步】。
6、在弹出的界面中按提示输入取现人信息,点击完成。
7、弹出确认信息界面,核对各项信息准确后,点击确定,即预约成功。
19万日元在日本一般人一个月的正常消费。这些钱在日本正常生活大概可以生存一个月。因日本生成本比较高,所以按照汇率,19万日元大概可以兑换9699元人民币,这些钱在日本正常生活大概可以生存一个月。
因为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所以日本的消费相对还是挺高的,比如一碗面就大概需要60元人民币。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助到你。
可以通过中国银行手机银行预约外币兑换,然后到预约网点直接领取外币,具体方法如下:
一、手机打开中国银行手机银行进入后,找到“跨境金融”,然后点击进入。
二、进入跨境金融后,找到“外币现钞预约”,然后点击进入。
三、进入外币现钞预约后,选择要预约的外币币种,然后选择预约网点,这里以美元为例。
四、选择好网点后,输入预约的兑换美元金额,预约日期,然后输入取现人的相应信息。
五、最后输入手机交易码,验证通过后就预约成功了。
货币兑换主要看汇率,比如2014年7月24日人民币对港币汇率卖出价为0.7991,也即是0.7991元=1港币。所以,你换100港币只需要79.91元。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扩展资料
9月14日是个周一。经过周末的沉寂,在香港资本市场,港币强势地位有增无减。为了平衡汇率,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傍晚时分向市场注入65.88亿元(港币,下同)。
这早已不是金管局第一次出手干预汇市。本月初,人民币兑换港币需求就开始增加,港币持续走强,为稳定对美元汇率,香港金管局就曾经两度向市场注资,分别投入62亿元及93亿元。连同最新这次注资,金管局累计在市场卖出428.58亿元。
香港金管局一再入市干预,引发人们对香港能否维持钉住美元制度的担忧。香港自1983年实行港币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
根据现行汇率制度,港币兑美元的兑换汇率为7.80元兑1美元。金管局会在7.75元兑1美元的汇率水平时,从持牌银行买入美元,是为强方兑换保证;当触及7.85元的弱方保证时,会卖出美元,从而让强弱双向的兑换保证能以7.80元为中心点对称地运作。
即使在1997年-1998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期间,港币也一直保持了强劲的表现。但近年来情况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自从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香港人民币资金池不断扩大。在人民币升值和美联储量化宽松带来港元存款低利率的双重影响下,人民币存款一度成为本币存款具有吸引力的替代品,受到在港企业和居民的青睐。
然而,近期尤其是8月1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发生了逆转,贬值预期愈演愈烈。因此,部分企业和居民将人民币存款转回本币存款,造成港币流动性紧张并推高了汇率。
有32年历史的联系汇率制度,正在经历巨大的考验。一方面是中国内地经济进入新常态所带来的下行压力,令香港楼市和薪资价格承压。
另一面则是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临近,一旦美元加息,港币也将随之起舞,香港的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同样对本地经济压力不小。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Mole Hau表示,港币正处于两难境地。
如果简单跟随美元汇率波动,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此前人民币贬值,市场一直在猜测香港将会放弃钉住美元。毕竟在美国货币政策告别量化宽松的预期下,新兴市场货币最近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贬值。
且在上述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国际资本可能会从香港净流出,带动港元走弱。一个例证是,即便近期资金持续流入带动汇率走强,港币一年期远期汇价还是出现暴跌行情,创下雷曼倒闭以来最大跌幅。
而港币隐含波动率持续走高,已超过金融危机期间水平。两者依然暗示,市场在押注港币中长期会脱钩美元。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关于港币脱钩美元并挂钩人民币的市场预期也随之升温。有国际投行认为,尽管短期内几乎没有迹象显示联系汇率机制将发生改变,但贬值的人民币也许会让内地和香港政府改变这一机制更容易一些。
但香港金管局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钉住强劲且正在升值的在岸人民币会给香港物价带来下行压力(包括薪资、消费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或者结构性通缩压力。所以港币脱钩美元、挂钩人民币的猜测,在未来几年内转为现实的可能性很低。
不少经济学家也站在金管局这边,认为香港不会轻易放弃联系汇率制。首先,全球贸易增长已经非常疲软。钉住美元可以降低出口商的汇率风险。
其次,金管局坚定地认为放弃钉住美元将打击投资者信心,可能触发灾难性的资本流出。
第三,从历史来看,现在港币并不算贵,仍大大低于1998年,而当时金管局都坚决捍卫了联系汇率制,建立了较好的声誉机制。
花旗银行认为,短期内不用说,中长期来看港币仍将钉住美元,并将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时候最终再钉住人民币。
目前香港金管局拥有3400亿美元外汇储备,几乎是香港整个基础货币的两倍。金管局显然暂时能够维持联系汇率制度。这一制度也禁得起目前区域性外汇市场波动。
参考资料:***▬香港金管局也是蛮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