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矿床伴生有益组分通常有锡、钼、铋、铜、铅、锌、锑、金、银、钴、铍、锂、铌、钽、稀土、硫、磷、砷、压电水晶、熔炼水晶、萤石等。其中,硫、磷、砷、钼、钙、锰、铜、锡、硅、铁、锑、铋、铅、锌等对钨的冶炼工艺和钨制品为有害杂质。
钨是属于有色金属,也是重要的战略金属。钨在自然界中不是以单质出现的,它只存在于不同的化合物中,一般伴随着花岗质岩浆的活动而形成。
经过冶炼后的钨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极高,硬度很大。钨呈银白色,熔点高达3400度,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密度为19.3克厘米3,是钢的2.5倍。
工业用途中,最重要的两种钨矿是黑钨矿 ((Fe,Mn)WO4),或者我们也称它为钨铁矿-黑钨矿和白钨矿 (CaWO4),这也是两种用来开采钨的最常用的两种矿物。
碳化钨主要用于生产硬质合金,广泛用于金属切削加工工具、矿山及地质钻头镶片、拉伸冲压摸具、耐磨耐腐零件等。含钨很高的合金,用于飞机和航天技术。
钨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1%。已发现含钨的矿物有20余种。钨矿床一般伴随着花岗质岩浆活动而形成。世界钨的年产量中,65%是黑钨矿,35%是白钨矿。黑钨矿的化学成分是钨酸铁锰。晶体板状或板状,颜色为褐黑至黑色,半金属光泽或树脂状光泽。硬度与小刀差不多;比同体积的水重7.5倍,古代人叫它“重石”。它常与白色石英一起以脉络的形式充填在花岗岩及其附近的岩石裂缝中。白钨矿又称钨酸钙矿,灰白色,油脂光泽,小刀可以刻动,与石英有些相似。但白钨矿比石英软,而比石英重两倍多,重量是同体积水的6倍。用荧光灯照射,白钨矿会发出美丽的浅蓝色荧光。这是简便检验白钨矿的有效手段。
大余县是我国最大的钨矿基地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西源章水上游。面积1368平方公里,人口24.3万。该县历史悠久,秦代属南野县地,隋属南康县,唐置大庾县。宋后历为南安军、路、府治。1957年改为大余县。因地处大庾岭北麓而得名。大余县钨矿资源极富,素有“钨都”之称,是我国最大的钨矿基地。
钨,金属元素,硬而脆的结晶,耐高温,用途广泛,是钢铁、电器、化工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特别在近年来,钨在尖端科技领域内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我国是钨矿储量和产量最多的国家,有“产钨王国”之称。据1977年有关资料证明,在世界钨的储量中,中国居首,约占53.6%;加拿大第二,约占12.1%;苏联第三,约占8.9%。在钨的全国储量中,我国江西省又居全国各省之最,比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都多。而江西大余县钨的储量不仅在江西省、全国跃居榜首,就是在世界上堪称之冠。它的储量占全国的一半,占世界近27%。在这里钨矿经过长期风光,流水侵蚀,成为砂粒状,与山坡及其周围河床砂层溶为一体,几乎遍地都是,就连当地铺路、建房用的土,都可径来炼钨。境内的西华山等钨矿是世界著名的钨矿,可以露天开采。加之,在钨矿带周围又有丰富的煤田和充沛的水力资源,为钨矿提炼提供了便利的动力条件。我国所产的钨矿砂,不仅满足国内的需要,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国外。著名的赣州有色金属冶炼厂生产的钨精砂就有60%出口国际市场;赣州钨钼材料厂也是全国著名的钨丝厂家之一,他们生产的APT产品、双飞牌绞合钨丝、钨杆等产品,远销十来个国家和地区,绞合钨丝、酸洗钨条还荣获国家优秀新产品证书和金质奖章,真不愧为我国最大的钨矿基地。
大余县由于历史悠久,还有许多名胜和古迹,最著名的有素称“岭南第一关”的梅关、有历史悠久的古驿道、有风景秀丽和古代骚人题刻云集的梅山、有宋代的嘉佑寺塔、有闻名遐迩的唐建清修的丫山灵岩寺。还有1934年苏区中央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后,陈毅同志率领留下的红军在梅岭、油山、帽子峰一带,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的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刘伯坚烈士墓等革命纪念地。
这里的传统特产有“南安板鸭”,驰名中外,畅销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