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短线先看60分钟的短线指标,KDJ是否在20附近已开始交金叉,如果已交金叉再去看5分钟线里的20日、30日均线是否在半年线以下走平或略微上翘,此时股价如突然放量下跌而20日、30日均线向上的形态不改变的话,可以大胆买进。只要是20日、30日均线在半年线附近由下降到走平略带上翘的都可买入,更精确点可参考KDJ指标和一分钟线。在以上的条件下,此时的短线买入同样也要结合量能的变化。
如已放量,你还不买进,再等就赚的少了,所以,只要出现以上这种形态的包括年线、季线30日线、20日线10日线、5日线全交在一起趋势向上的,那就别犹豫了,买进等获利。一般第二天不少于3%以上的获利(保守说法)。买进之后就要考虑到卖出,看好自己手里所持股票的短线指标,短线指标KDJ到80、90以上时,J线触顶时,此时5分钟若突发大量,股价突然上升,此时就是短线卖出的机会。最慢也不能慢于第三个5分钟抛出,有时第二个5分钟的股价高点比第一个突发大量的高点还高呢。看5分钟线,一般情况它也不突发大量,就是温和的放量向上,若遇这种情况,看看分时均价线,是否还是朝向上的一个方向,如果形态变缓变平,力马抛出。
做短线关键还是多看少动,不到我的买入点,坚决不买,到了计划好的卖点果断的抛出,养成习惯不贪准会赢。做短线要选择当时的热点股、超跌低价小盘股。当然资金量大,还是主张选择大盘股。关键是到抛时出手利落,因为小盘股成交太缓慢,甚至错了时间不得成交,大盘股则不然。做短线也要结合看大盘,当但盘上冲时,80%-90%的个股都在顺势上冲。当发现大盘回落时,你的5分钟指标又到顶,甚至5分钟已放大量,正是你抢先一步抛出获利的好时期。
近期很多朋友联系我,说看中一个好股,但是把握不住买卖点应该怎么办,俗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针对这个问题,总结了一些经验技巧。都是干货,希望我的分享能让朋友们更清楚股市中买卖点的问题。
股市中有句老话:“技术指标千变万化,成交量才是实打实的买卖。”可以说,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市场某一时刻的技术形态最终的认同程度。
在 K线语言的研读中,开始时是不需要注重成交量的,比如看K线形态,此时的成交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已经淹没在大形态之中,就如同诸多单日K线一样,在形态中单个K线不足以改变大形态和趋势;如果继续深入研读,想要判断大致的价格拉抬时间,此时的成交量就成为关键因素,此时它就已经成为短线交易者必须注意的一个因素,是力量之源。
大盘买卖点:
买点:上涨过程中,每次回踩一条长期上涨均线时再次收复5日和10日均线,上下不论。
卖点:1、下跌过程中,每次回抽一条长期下降均线如30日或60日后,再次跌破5日或10日线。
2、大盘破10日线,也最好减仓,并且减仓幅度大点。
自下而上,大盘站上下面那根线可以开始建仓。在没有站上第二根线的时候,仓位必须控制在5成以下。站上第二根后可以加到7、8成。大盘破5日线,也可以开始减仓。需要提醒的是,大盘一旦跌破10日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一个波段一般看的是10日均线,大盘突破5日均线,如果个股K线在5日、10均线上仍有良好的运行势态,此时可以暂时不动继续观望。
个股买卖点:
买点:与上述第一点同理。在第一点大盘站上第一个均线时。就要拿下符合K线符合条件的股票。该股票的k线业必须是第一根均线之上,当然最好是选择在5、10日线上方的股票。
卖点:个股跌破10日均线,就要选择清仓了,但是大盘或者个股只要不是迅速杀跌,最好结合尾盘来做决定。跌破5日均线就可以逐步减仓了,减仓的幅度参考各方情况,没有跌破10日可以保留5成以上。如果5日均线远离10日均线,跌破5日均线,减仓幅度也最好大一些。
股市上有句俗话听过的人肯定不少:买得好是徒弟,卖得好是师傅。可见卖点的重要性,对于股市发出的卖出信号流过心的概括如下,也可以参考一下:
1、KDJ呈现两极形态即见顶
2、MACD死叉为见顶信号
3、长上影线须多加小心
4、双头、多头形态避之则吉
5、高位十字星为风险征兆
6、击破重要均线警惕变盘
7、单日“T+0”买卖降低成本
8、补仓出货须谨慎
9、二波弱势反弹出货
10、箱形下缘失守为弱势
根据大盘分时图的波动来把握短线买卖点。分析当日大盘分时图的波动规律尤其重要。看分时图重点看分时图上红绿柱状的变化。当红色柱子变为最长的时候,则是多方买力到头的时候,短线下跌来临的前兆,可以考虑卖出,而非买进。
根据大盘日K线波动把握波段买卖点。
根据大盘周K线的波动来把握中长线买卖点。
买点:短线的最佳买点就是所谓的黄金买点,选好个股,然后观察到从中期最低点,以阳线不间断地上涨,当累积的涨幅达20~30%以上,到顶部回落后。
买点:股票在经过连续的下跌或回调后,反弹或反转的第一根阳线,这根阳线必须是9%以上的大阳线或是涨停板时,后市容易有9~10%以上的上涨空间,也就是在第一根阳线附近,往往是短线操作的买点。
; 买点是一个点,也就是你第一笔买入的那个时间和价格,后面补仓、加仓、减仓、清仓都起源于这首笔,也就是起点,而卖点就是终点,当你决定卖出时,说明趋势已经走完,大局已定,主力部队开始撤退。这个点好像坐标一样,是由时间和价格两个维度来确定,核心在价格,但因为价格是连续的,所以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在A股由于涨跌幅有限制,价格不可能一步到位,有时候是需要耐心等待的。
时间
主要是指调整时间,这是纵坐标,看周期越长,对大趋势的判断就会越准确,你看上证指数60季线就很可靠,如果跌到这个位置是可以考虑作为买点的,至少买入区域应该在这个线以下,1994年,2006年,2014年,2020年,这个时间越长就越有效。
空间
也是指调整的空间,是横坐标,如果调整的时间不够,但空间够了,这个点也是可以确定的,比如2009年一年时间调整到位,指数从6100跌到了1600,空间是足够了的。
价格
主要是指与价值的差距,这一般是个区间,当你算出的公司价值是10块,公司现在价格是6块,按照4毛买一块的原则,你可能要等到4块,但如果价格不跌下来怎么办?或者只跌到了5块就不跌了,这个时候你有必要评估价格走势的极限,所谓买卖点其实就是底顶区间的判断,而不管是时间也好空间也罢,抑或价值区间都不能确定具体的点位,真正的点位通常是通过技术指标来确定的,比如上证指数的60季线。
指标
指南针只能指示方向,经纬度才能确定位置,很多技术派投资者是通过画趋势线来确定支撑或压力的具体位置,还有根据各种技术指标或移动平均线的,这就要投资者找到自己适合的指标工具,其中均线是大家都在看的线,是最有效的,但每个股票的周期又都不一样,价值也不一样,因此选取的周期和级别都要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而对于卖点也一样,但卖比买更难把握,它有时会超过上一轮周期,有时会小于。最好的策略是等待最佳买卖点的出现之后再动手,也就是你所设定的指标周期得到了支撑或压力,然后股价开始止跌或者不涨了,这就是最佳买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