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钢与热卷之间存在铁水之争理论上而言,剔除转产成本后,若螺纹钢利润高于热卷,钢厂就会加大铁水流向螺纹钢,导致螺纹钢产量增加,热卷产量减少,但实际上,即使热卷利润不如螺纹钢,也不会促使铁水流向螺纹钢,除非热卷亏损严重,才会迫使企业减产。
热卷与螺纹一直价格背离。从两大品种主要下游行业来看,房地产投资仍有韧性,10月份在赶工期的影响下,整个建筑钢材市场需求表现较为强劲,基建投资继续延续。后期制造业投资仍存在一定回落压力,一方面,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持续回落 。
热卷强于螺纹,做多热卷利润
全国共发行地方债4180亿元,规模超往年同期,同时,新增专项债1412亿元,继续利好基建项目,进而利好终端用钢。经济数据带动情绪好转,预计近期消费好于去年。分品种看,热卷产量高但库存累计幅度小,显示消费向好,在近期钢材整体库存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热卷表现料好于螺纹。此外,热卷利润在前期下跌过程中已跌至往年低位,而螺纹利润相较于往年仍然不错,通常钢厂利润在一季度后半段开始攀升,建议做多热卷利润。
螺纹跟热卷有怎样的关系?
很多人都没有搞懂螺纹跟热卷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实他们的关系就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市场供需决定着价格,上下游成本约束着价格的高点与低点,低成本的产品也可能有较高的利润率。从工艺流程上来看,热卷成本要比螺纹钢高出100-150元左右,由于供求关系不同,导致螺纹钢、热卷价格走势不同。年前由于热卷缺规格导致价格大幅拉涨,强于螺纹钢,卷落差由负转正,年后由于疫情影响,市场对于热卷需求的预期远差于螺纹钢,导致卷落差扩大。螺纹钢与热卷毛利差从年底的-160元/吨扩大到270元/吨,利润驱动导致螺纹钢与热卷产量差由-80万吨扩大到34万吨。
价差不断扩大,刷新价差新高
从一整年的卷螺价差来看,一直都是卷强于螺纹,价差一直为正,已经很明显的看出热卷的价格弱于螺纹,价差不多缩水。主要原因归结于,前期的限产对热卷的产量影响小于螺纹钢,导致热卷的库存不断累加。而今年环保严查,下游加工面临多地停工,对热卷的需求大打折扣。而汽车用钢中冷轧和热轧又占据较大比例,所以可以将汽车产销作为代表热轧下游需求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热轧卷板主力行情可在东方财富网查询。商品期货夜盘多数收跌,热卷主力合约跌超3%,焦炭、乙二醇跌超2%,铁矿、焦煤、不锈钢、螺纹跌逾1%。棕榈、橡胶、PVC涨超1%。
拓展资料:
一、热卷产量℡☎联系:增 需求未有起色
12月9日上海热卷报4820元/吨降50元。本周热卷产量增1.93万吨至282.56万吨,热卷即期利润相对偏高,钢厂复产意愿上升,但在华北采暖季和冬奥会限产预期的的持续影响下,热卷产量回升空间或将有限。制造业需求低位仍显弱势,但在限电缓解以及成本大幅回落下热卷需求继续回落空间也比较有限,本周表需℡☎联系:降2.95万吨至281.21万吨,库存去化仍偏缓慢,其中厂库降1.54万吨,社库增2.89万吨,中期需求预期略有改善,11月制造业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加快,景气水平改善,新订单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需求有所改善。综合来看,虽然粗钢产量平减已经提前完成,炼钢即期利润相对偏高情况下钢厂复产意愿提升,但在华北采暖季以及冬奥会限产预期持续影响下,热卷产量回升空间比较有限,需求仍旧偏弱但在下游限电缓解以及成本大幅回落下热卷需6求下行空间十分有限,中期需求预期继续修复,随着降准落地,近期钢价或仍以区间震荡为主。
二、热轧卷板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热轧卷板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13年产量达到1.83亿吨。钢铁工业的发展有效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热轧卷板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也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
热轧卷板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
三、热轧卷板行业概念股票
包括: 新钢股份、安阳钢铁、杭钢股份。
1、杭钢股份:
公司主要产品为热轧卷板,消费行业为冷轧压延、建筑用钢(钢结构)、集装箱制造、管线制造、汽车制造、造船、刀模具等行业。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04.9亿,同比增长77.45%;净利润3.59亿。
2、安阳钢铁:
公司是集炼焦、烧结、冶炼、轧材及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可生产的钢材品种有中厚板、热轧卷板、高速线材、建材、型材等。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04.9亿,同比增长84.14%;净利润2.06亿。
3、新钢股份:
拥有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薄板、线材、螺纹钢、圆钢、钢管、钢带、金属制品等产品系列,8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规格,以板材为主。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53亿,同比增长70.82%;实现归母净利润9.71亿,同比增长88.83%;每股收益为0.3000元。
商品期货又崩了。爬得高跌得狠,从早盘的分化走势再度转向大面积跳水,黑色系商品跌得最惨。截至收盘,热卷、螺纹、铁矿、玻璃四大商品主力合约全部封于跌停板。焦炭、焦煤和郑煤也大幅回调,跌幅分别为8.56%、5.92%和3.49%。
11月15日夜盘的时候,国内期市夜盘开盘黑色系、有色金属继续下跌,铁矿石跌6.65%,螺纹钢跌4.4%,热卷跌3.73%,沪铜、沪锡跌近3%。
对于近期期货市场暴跌,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政策方面的一些限制,包括对交易手数的限制等。同时,前段时间有些品种上涨不是太符合逻辑,有点进入疯狂的境地。
这种行情主要是受政策影响,跟资金关系不大。第一,原来期货公司有配资盘,过去是默许的,但现在查得比较厉害;第二,交易所限仓,查违规交易,导致恐慌盘砸下来的。
热卷主力期货行情反弹明显。
一、我国为什么要推出苹果期货呢:
2、足够庞大的现货市场规模
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堪称“苹果王国”,可以说世界上大多数的苹果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世界上多数的苹果也被中国人自己消费掉了。据统计,目前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约227万公顷,年总产量在4300万吨左右,年总产值可达2200亿元,凭借“三高”居世界首位。
4、同时,随大棚栽植的普及和保鲜技术的提升,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苹果,再加上这种便宜又好吃的水果广受国民喜爱,苹果在整个水果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交易非常活跃。我国苹果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难以单方面操控。
5、价格波动大,投机套保任你挑
6、苹果价格不仅波动频繁,波幅也很大。就往年来看,2010年苹果价格猛涨28%,涨至2014年价格封顶,2015年又惨跌近16%。自2015年惨跌后,我国苹果产量高、需求疲软的状态持续存在;2016年,全年苹果市场整体低位运行,上半年普遍亏损,产业链的相关主体难以主动应对市场供需变化,只能被动承受价格波动风险,经常造成果农和企业盲目囤积苹果,出现“果贱伤农”、企业损失严重的情况。
拓展资料:
一、苹果期货上市发展历程:
1、2017年1月10日:苹果期货可行性座谈会在郑商所举行,这场会议是由交易所方面和现货企业专家等展开的讨论,苹果期货合约仍处于论证阶段
2、201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蒋平安表示,建议国家适时推出红枣期货等更多特色品种,促进新疆脱贫攻坚。
3、2017年3月24日:郑商所副总经理秦全晋表示,今年郑商所将有序推进苹果、红枣、咖啡等品种的研发立项,力争尽快上市苹果期货和棉纱期货,服务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促进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发挥。
4、2017年4月初:郑商所已经完成了苹果期货合约制度规则的设计草案,正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开展产业调研,广泛征求市场意见,争取尽快完成苹果期货的研发、立项和上市等一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