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正逼近7元时代。人民币会否“破7”引发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2年9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160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调64个基点。
此外,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97元关口,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6.99元关口,距离“破7”近在咫尺。
人民币汇率为何贬值?
人民币汇率回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近期主要是跟美国加码货币政策调整有关。
数据显示,美元今年以来升值了14.6%,在美元升值背景下,SDR篮子里其他储备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贬值,1-8月欧元贬值了12%,英镑贬值了14%,日元贬值了17%,人民币贬值8%。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受美联储将继续加息进程以及欧元疲软等因素影响,外部美元指数持续走高,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调整压力。
但是和其他非美元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是最小的。央行副行长刘国强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人民币贬值相对较小,而且在SDR篮子里,应该说人民币除了对美元贬值以外,对非美元货币都是升值的,而不是说对SDR篮子其他货币也是贬值的。在SDR货币篮子里,一个基本情况是美元升值了,人民币也升值了,但美元的升值幅度比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要大一些。所以,人民币并没有出现全面的贬值。
一篮子货币资料图。
人民币贬值有何影响?
一般而言,人民币贬值后,出国留学、购物等会增加成本,同时进口会承压,但对于出口是一种利好。
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其中,出口15.48万亿元,增长14.2%;进口11.82万亿元,增长5.2%。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中新财经表示,本币贬值有助于出口企业增加出口收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不过,人民币汇率贬值也是一把双刃剑。出口企业靠人民币汇率贬值增加了收入,但如果使用过多的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很可能也会因为人民币汇率贬值而增加支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中新财经表示,对中国的进出口外贸企业来说,不要对赌人民币的升贬,是要做好汇率风险的管理,确保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人民币是否“破7”?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目前市场普遍关心的是是否会跌破7这一整数关口。
中信建投指出,在人民币与美元联动性明显增强的背景下,分析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更多取决于美元指数。因此,人民币有贬值乃至“破7”压力,但本轮贬值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不强,预期亦不会显著弱化。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本轮人民币汇率有“破7”的可能性。相对于美元位置而言,当前人民币汇率所处点位仍然明显偏强。但人民币汇率的点位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是否平稳才是问题的本质。经过2019年8月和2020年初的两轮人民币“破7”又归复,7这个点位本身并不易引起所谓超调。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认为,人民币长期的趋势应该是明确的,未来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会不断增强,这是长期趋势。但是短期内应该是这样的,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有双向波动,不会出现“单边市”,但是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大家不要去赌某个点。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我们也有实力支撑,我觉得不会出事,也不允许出事。
人民币和美元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若“破7”该如何看?
事实上,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在2019年和2020年曾出现过“破7”。
2019年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回应人民币“破7”时曾表示,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应该平常心看待人民币汇率的宽幅震荡行情,现在,不论政府还是市场,对于汇率双向波动、宽幅震荡的容忍度和适应性都大大增强。
自9月15日起,央行将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两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这是今年第二次外汇“降准”。专家认为,央行此举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避免出现非理性的超调。
央行再度出手!旨在增加人民币汇价波动的摩擦力,政策目标并非逆转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势头
东方金诚解读称,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价贬值较快,本次提高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旨在避免汇市做空预期过度聚集、人民币汇价出现脱离美元走势的快速贬值,具有未雨绸缪性质。本次提高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旨在增加人民币汇价波动的摩擦力,而逆转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势头并非政策目标。
金融界9月26日消息 据央行网站26日消息,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东方金诚解读称,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价贬值较快,本次提高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旨在避免汇市做空预期过度聚集、人民币汇价出现脱离美元走势的快速贬值,具有未雨绸缪性质。
受近期美联储快速收紧货币政策、美元指数大幅冲高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出现一轮较快贬值,9月22日在岸离岸均已跌破7.1关口。9月5日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政策面已开始释放稳汇率信号;本次调控政策再次出手,提高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旨在增加银行客户的远期购汇成本,避免汇市做空预期过度聚集。考虑到当前人民币汇价并未出现脱离美元走势的快速贬值,此举具有未雨绸缪性质,旨在进一步稳定汇市预期。
8月以来,美元指数上行5.5%,人民币兑美元贬值5.2%,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BIS\SDR)小幅下行,变化都不大。这意味着本轮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主要由美元指数冲高所致,具有明显的被动贬值性质,且贬值幅度与美元升值幅度基本相当。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宏观经济有望保持回稳向上势头,国际收支平衡将延续较大幅度顺差局面。这意味着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接下来人民币汇率出现脱离美元走势的快速贬值风险较低,未来一段时间稳汇率——即保持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基本稳定——难度不大。
东方金诚预计,下一步若出现人民币汇率脱离美元指数走势的异常波动,央行除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外,还可采取宣布重启逆周期因子、,加大离岸市场央票发行规模、,强化跨境资金流动性管理等措施。除以上具体政策措施以外,监管层还可进一步强化市场沟通,引导市场预期,防范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引发“羊群效应”。
东方金诚指出,本次提高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旨在增加人民币汇价波动的摩擦力,而逆转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势头并非政策目标。
东方金诚判断,当前稳汇率的焦点不是守住某一固定点位,导致人民币跟进美元兑其他货币大幅升值,而是保持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基本稳定,稳定汇市预期。这是当前局面下兼顾内外平衡的有效应对。这意味着本次提高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并非意在逆转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势头,而是适度增加汇价波动的摩擦力,避免出现人民币脱离美元走势、单独快速贬值的势头。
展望未来,短期内受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以及地缘因素带动避险需求等影响,美元还将强势运行一段时间。这意味着年底前人民币兑美元仍有被动贬值势头,不排除年底前进一步贬值至7.2至7.3区间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处于实质性弱势,或汇率风险升温,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将保持基本稳定。这也意味着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不会对国内宏观政策灵活调整形成重要掣肘,稳增长措施还会适时出台。
东方金诚提到,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美元兑主要货币汇价普遍高于趋势水平20%左右,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与GDP的比重已站上5.0%的门槛。这意味着从基本面来看,美元掉头向下的动能正在积聚。东方金诚判断,若美联储在2023年一季度末停止加息,地缘政治局势也未朝着失控方向发展,届时美元有可能趋势性下行,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压力也将随之缓解。
2022年10月26日最新消息,今日美元(USD)兑换人民币(CNY)汇率:1美元≈7.1668人民币,根据今日汇率1美元可以兑换7.1668人民币,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美元(USD)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货币缩写:USD;ISO 4217货币代码:USD;符号:USA$)是美利坚合众国、萨尔瓦多共和国、巴拿马共和国、厄瓜多尔共和国、东帝汶民主共和国、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基里巴斯共和国和帕劳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流通的美元纸币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版钞票。
人民币(CNY)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符号CNY),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