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料没花色的 小门板 烂家具 的杆料 10到20一斤 大块点的没有什么裂缝的20到30一斤 新开的料子 大块的25到30随机带花的 带花的小料 50 左右一斤 一般来说带花的板子或者木方看料出价 花纹好的价格高 不会按照斤来卖的
素料没花色的 小门板 烂家具 的杆料 10到20一斤 大块点的没有什么裂缝的20到30一斤 新开的料子 大块的25到30随机带花的 带花的小料 50 左右一斤 一般来说带花的板子或者木方看料出价 花纹好的价格高 不会按照斤来卖的
根据GB/T18107—2000(红木)标准识别。 (1)乌木(Diospyros ebenum)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心材全部乌黑,浅色条纹稀见。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含褐黑或黑色树胶;弦向直径最大141 um,平均98um;数少至略少,4一12个/mm 2。轴向薄壁组织丰富,主为同心层式离管细线状(宽1一2细胞,多数I细胞),颇密,在放大镜下几不得见;疏环管状数少。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未见;射线组织主为异形单列,2列数少。香气无;结构甚细;纹理通常直至略交错;气干密度0.85一1.17 g/cm³; (2)毛药乌木(Diospyros pilosanthera).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心材全部乌黑。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多数含深色树胶;弦向直径多数132一200 u m,平均137um;数少,平均3一4个/ mm2。轴向薄壁组织丰富,主为同心层式离管细线状(多数宽1细胞),颇密,在放大镜下可见;疏环管状数少。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未见;射线组织异形单列。香气无,结构细,纹理通常直至略文错;气干密度0.90一0.97 g/cm³; (3)蓬塞乌木(Diospyros poncei),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心材全部乌黑。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多数含深色树胶;弦向直径100一200um,平均133um;数少,平均3一4个/mm2轴向薄壁组织丰富,主为同心层式离管细线状(多数宽1细胞),颇密.在放大镜下可见;疏环管状数少。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未见;射线组织异形单列。香气无;结构细;纹理通常直;气干密度1.00 g/cm³。 2.经验识别 (1)木材心材全部黑色而重(气干密度1.00 g/Cm左右)。 (2)管孔在肉眼下略见,轴向薄壁组织和木射线在肉眼下几不得见,乌木(Diospyros ebenum)的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也很难看到。 (3)波痕未见、无酸臭味(区别于黑酸枝)。 (4)木性脆,小刀削明显感觉到。 (5)具有金属光泽。 (6)乌木横切面上放大镜下常可看到很多白色斑点。
鉴别探讨
乌木(阴沉木)自然碳化(非火烧)
阴沉木的本质是碳化木(特殊地理状态下,某些特别的树种自然碳化了的木头),它介于碳和木之间,有着自己独特的木质性质;而是否属于阴沉,一般看碳化的程度,碳化得太厉害反而成煤炭了。至于传统流传的辟邪神奇等,那属于延伸了的文化范畴,往往容易使得大家在鉴别阴沉木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乌木“阴沉木”鉴别方法小口诀》 【异道行】编著 身如炭黑,颜色有殊,遇水黑亮,涂油色驻,烧灰为黄,异于普木; 轻重有异,能沉能浮,香味有否,皆有存数,树种有别,气味可无。 千年碳化为阴沉,长年水下水沉木,皆是良材好树木,多年岁月灵性足; 余下棺材板子叫阴木。乌木( 阴沉木)为炭化木之属,故其树身多为全身乌黑,呈现碳化状(一般年限越久其碳化程度越高),其碳化外观类似被烧烤过的焦炭,碳化开裂;用其碳化的木头在白纸上描画并不会产生与普通木炭的黑划痕;某些有经验的师傅,一般都是从外观碳化程度、打磨后的横切面状况、手感等来综合评估其大体的形成年限及可能的形成树种,判断是否属于阴沉级别;一般完全进入阴沉级别的树木,起码需经历上千年的时间浸润(氧化碳化);其他未到年限的【碳化不足】有时只算是水沉木【部分水沉木只是沉泡在水下多年形成,并未具备“缺氧、高压状态下”的一些形成条件】; 乌木【阴沉木】的种类繁多,有: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椿木、红豆杉、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但也并不是所有已形成的阴沉木都有香味,其要根据形成树种不同、形成的地理环境特点不同,而决定是否有香味;一般楠木阴沉木有香味)。 乌木【阴沉木】本质坚硬(其中铁力阴沉木最硬,红椿阴沉木较软;其形成阴沉木并返阳【自然阴干】之后能否沉于水下,主要取决于其形成树种的不同,能沉能浮的均有;特别是一些成品小件一般都浮于水面,因此不能以能否沉于水来鉴别是否为阴沉木),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乌木(阴沉木)与普通木头相比则显得较为奇特,一般木头(水沉木也是,特例除外)烧出的是白灰,而阴沉木烧出的是黄灰。其遇水颜色加深,水干后恢复本色;涂上小许菜油则乌黑锃亮,不退色。大部分阴沉木出土时树心已腐朽,只剩下树头及树干中层;已严重碳化的表面无法当做一般材料使用,一般需刨去其外层,而留下木心使用。
万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发掘后出了的状况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焚。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扩展资料:
相关资料显示,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
定陵地下宫殿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 但是,因为技术有限,当墓门打开后, 墓室内部分书画、织锦,珠宝等随着空气了流入,氧化了。
1958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开发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一经公布,引发了海内外无数艳羡的目光和赞叹之声。
但是,因为技术有限,部分陪葬品受到损坏。 此后,有关部门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定陵博物馆
百度百科——明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