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阿甘正传》这一部电影,在这部电影里面映射了美国很多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其中这两件跟大家分享一下。
1.越南战争,美国失败。阿甘参军后被派上了越南战场,在中士手下当兵。
2.中美乒乓外交。阿甘乒乓球技术超好,得到了总统接见,代表美国队和中国队打了一场球,促进了中美邦交。
3.水门事件。阿甘晚上打电话时看到对面有人潜入一个办公室,结果第二天水门事件就爆出了。
4.苹果公司的崛起。90年代,阿甘用捞虾的钱买了一个卖水果的公司的股票(苹果公司),几年后他赚到了大钱,苹果公司崛起了。
当然除了这几件事情以外,还有很多很多就是需要在电影里面慢慢的去发掘。而且这一部电影给我的感触挺深的,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做人的道理。
越南战争,美国失败。阿甘参军后被派上了越南战场,在中士手下当兵。结果和他一起的黑人兄弟战死,中士下身残废。
中美乒乓外交。阿甘乒乓球技术超好,得到了总统接见,代表美国队和中国队打了一场球,促进了中美邦交。
水门事件。阿甘晚上打电话时看到对面有人潜入一个办公室,结果第二天水门事件就爆出了。
苹果公司的崛起。90年代,阿甘用捞虾的钱买了一个卖水果的公司的股票(苹果公司),结果他再也不用发愁没钱花了。
肯尼迪遇刺以及几位美国总统的更替
前轮驱动型汽车在美国的流行
花花公子杂志事件
布巴虾业
美国反战游行
黑豹党
小石城事件
笑脸logo
里根总统遇刺
1.三K党
阿甘说,他的名字是妈妈根据美国内战英雄Nathan Bedford Forrest将军起的。
这个将军是何许人也?1866年,美国一些内战退伍老兵组建了一个暴力仇恨团体Klu Klux Klan,也就是俗称的三K党。1867年,三K党召开全国大会,这位Nathan Bedford Forrest将军被推举为他们的全国领导人。
2.猫王
电影里,一个背着吉他的年轻人借宿在阿甘家里,阿甘还教了他一套自创的舞蹈,后来,阿甘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年轻人跳着他教的那支舞。
这个年轻人就是Elvis Presley,又被称为“猫王”。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猫王是当之无愧的流行音乐之王。电影里的年轻人弹唱的那首《Hound Dog》也正是猫王的代表作。而阿甘“传授”给他的扭胯舞,也是猫王最标志性的舞步。
3.挡校门事件
呆萌的阿甘误入电视镜头,当时电视上正在直播州长与国民警卫队指挥官在学校门口对峙。
这也是一个真实事件,被称为“挡校门事件”(Stand in the Schoolhouse Door)。1963年6月11日,亚拉巴马大学招收了两名黑人学生入学,时任亚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不满学校的这一决定,于是站在学校门口阻止黑人学生入校注册。
4.乔治·华莱士遇刺
阿甘回忆说,“那个站在校门口的矮个子男人后来觉得去参选总统是个不错的决定,但有些人觉得不是”。
1972年5月15日,支持种族隔离的乔治·华莱士参加总统候选人选举,在马里兰州劳雷尔被枪手袭击,腰部以下永久瘫痪。多行不义必自毙,现世报来得太快了......
5.肯尼迪遇刺
阿甘参加校橄榄球队,受到总统接见,阿甘回忆说,这个总统人不错,可是后来被人枪杀了,接着他的弟弟也被人暗杀了。
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总统坐车驶过德州达拉斯的迪利广场,被枪手奥斯瓦尔德击中头部,医治无效死亡。
1968年6月5日,约翰·肯尼迪的亲弟弟罗伯特·肯尼迪继承乃兄遗志,参选总统。这天清晨,他发表演说后,遭到巴勒斯坦移民希尔汉的狙杀。
6.越南战争
阿甘的参军经历,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1955年到1975年,越南战争持续了20年时间,历任4位美国总统。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共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美国自己的损失也非常惨重,超过5.8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7.《Blowing In the Wind》
珍妮在俱乐部的舞台上,裸着身体,抱着吉他唱歌。
珍妮所演唱的《Blowing In the Wind》是一首著名的反战民谣,作者是Bob Dylan。Dylan在1962年创作了这首歌曲,他当时只有21岁,但歌曲里传达出来的精神却有着超越他年纪的深刻。这首歌在问世之初销量寥寥无几,却在战后被翻拣出来,奉为反战歌曲的经典之作。
8.嬉皮士运动
阿甘前往华盛顿接受尼克松的接见后,稀里糊涂地被一群反战年轻人拥簇上讲台。此时的珍妮就在台下群情激动的人潮之中。
60 年代兴起的嬉皮士运动(The Hippie Movement)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当时,许多年轻人以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穿超短裙,吸毒品,听摇滚乐,跳摇摆舞,同性恋,群居村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
堕落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反战是他们的口号。珍妮就是嬉皮士里的代表人物。
9.黑豹党
阿甘想要带珍妮回家,误入黑豹党(The Black Panther Party),并与这个团体的头头——一个带着圆眼镜,穿着纳粹军服的嬉皮——发生了冲突,最后黑豹党成员们还掏出了枪。
这里提到的黑豹党,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黑豹党成立于1966年,在60年代是一个激进的黑人左翼政党。黑豹党的宗旨是确保美国黑人拥有和白人一样的权利。他们信仰共产党,崇拜毛祖,成员熟读某语录,典型特征是喜欢穿着统一的军装。
10.登陆月球
阿甘在医院表演双手打乒乓球,引来众人围观,一边的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那句著名的“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1969年,美国宣布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成功,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踏出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步。
11.乒乓外交
阿甘代表美国队来到中国,与中国乒乓球手对垒。
1971年,冷战期间的美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们彼此都急需盟友。美国人迈出了第一步。这一年,经过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预热,毛祖和尼克松达成了某种默契。
随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这件外交大事被称为“乒乓外交”。它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随后的1979年1月1日,中美暌违30年之久的正式建交。
12.约翰·列侬与《Imagine》
阿甘从中国返回美国之后,受邀参加电视节目,与另一个戴着圆眼镜,穿着军装的嬉皮共同接受采访。
这个年轻人叫约翰·列侬,披头士的创始成员,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1971年,列侬写出了著名的反战歌曲《Imagine》,在电影里,列侬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正是《Imagine》的歌词。这首歌是列侬对一个理想世界的描述,这首歌也成为了反战的嬉皮士的一首主题歌。
13.“I'm walking here”
阿甘偶遇丹中尉,推着丹中尉的轮椅通过马路时,丹中尉朝着出租车司机大声喊道:“I'm walking here!”
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因为它太不起眼,但这句台词本身却有着另一层意味——它是编剧向1969年的经典现实主义电影《午夜牛郎》致敬。
在《午夜牛郎》里,达斯汀·霍夫曼穿过纽约一条大街时,也对一辆出租车大喊这句话,而在那部电影里,这句话被认为是点睛之笔。展开讲会是另一章,这里不细表。
14.水门事件
阿甘在华盛顿一间酒店下榻,晚间被对面一幢建筑里的手电筒光晃得睡不着,于是报告了当局。阿甘因此阴错阳差的曝光了美国政坛最大的丑闻——“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
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15.飓风卡门
阿甘和丹中尉搭档捕虾,却不幸遭遇了一场飓风,险些丧生大海。
这场飓风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名为“飓风卡门”(Hurricane Carmen)。1974年,飓风卡门从非洲海岸向西进发,途径加勒比海,最终登陆美国,造成了数千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16.巴布甘虾业公司
阿甘向在公交站台等车的大妈展示自己和丹中尉创办的“巴布甘虾业公司”(Bubba Gump Shrimp Company)登上《财富》杂志封面。
事实上,还真的有这么个公司。
1994年,《阿甘正传》上映,大受欢迎。电影的制片方是派拉蒙,派拉蒙有个股东叫做维亚康姆,维亚康姆借着电影的噱头,在1996年创办了这家同名公司,主要经营连锁虾餐厅和海鲜市场。截止2010年9月,巴布甘虾业公司在全球拥有32家连锁餐厅。
17.苹果公司
因为妈妈得了癌症,阿甘回到老家亚拉巴马,把虾业公司交给丹中尉打理,丹中尉给阿甘买了一个叫做“苹果”的公司的股票,并且告诉他,下半辈子再也不用担心没钱花了。
1976年4月1日,苹果电脑公司创立。1980年12月12日,苹果上市。截止2014年12月,苹果公司市值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
18.shit happens
阿甘跑步穿越美国,图中有个贴纸商让他帮忙想个新的标语。阿甘踩到一坨狗屎,并告诉贴纸上说“It happens”,贴纸商因此得到灵感,推出了“shit happens”贴纸。
事实上这句俚语最早是由一个叫做Carl Werthman的人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提到的,后来被广泛传播,意思是“人生总有不尽人意的事发生,别放在心上”。
19.笑脸
在穿越美国图中,一个T恤商人找到阿甘,让他帮忙想个T恤图案。当时阿甘经过一个泥水坑,一辆车开过,溅了阿甘满脸,T恤商人顺手把一件干净的T恤递给阿甘。阿甘擦过脸后,T恤上留下了一个笑脸。
这个在流行文化中十分有名的笑脸,被广泛运用在各种地方:T恤图案、评级标准、Emoji表情等等。但事实上这个图案早在1958年就已经已经诞生了,只不过直到1970年代,才真正开始流行起来。
20.里根遇刺案
阿甘跑完步回家,家里电视上正在播放总统遇刺。
1981年3月30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上任仅69天。这天中午他在首都哥伦比亚特区的希尔顿酒店和工会团体代表一起吃午饭并发表讲话,离开酒店时与其他三人被约翰·欣克利用左轮手枪击中。虽然里根幸免于难,但是白宫新闻发言人詹姆斯·布拉迪由于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而终生瘫痪。
值得一提的是,这起震惊世界的刺杀案的犯人约翰·欣克利声称,他刺杀总统,这是为了引起女星朱迪·福斯特的关注。刺杀总统前,他曾经看过不下15遍《出租车司机》,他深深迷恋上了电影里的雏妓的扮演者朱迪·福斯特。
欣克利写了大量情书给福斯特,但是后者根本就不鸟他,于是他决定剑走偏锋,模仿《出租车司机》里刺杀政客的罗伯特·德尼罗,试图以刺杀总统来吸引女神的关注。
案发后,欣克利的富商老爸还企图把他保释出来,但是美国当局对他实在是太痛恨,于是用了一个诛心的歪招:把他定性为精神病,然后丢进美国最恐怖的精神病医院——华盛顿圣伊丽莎白医院。欣克利被关押在这里20多年,被折磨得不成人样。
由于精神病院无法保释,只有主治医师认为他的精神状态不会威胁社会,才可以被释放。而每次欣克利信心满满地接受医院检查,希望能够得到医生的批准时,
FBI总能从他的房间里找到朱迪·福斯特的照片,或者他写给福斯特的情书,并以此推断他的精神病没有痊愈,继而不允许他离开精神病院。
21.艾滋病
阿甘找到了珍妮和小阿甘,珍妮告诉阿甘,她染上了一种病毒,医生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毒,也不知道该如何治好她。
虽然电影里并没有讲这是什么病毒,但是根据电影里交代的线索,几乎可以肯定,珍妮感染的就是HIV。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感染了一种特殊病毒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
在艾滋病被提出之时,这种可怕的病毒已经在美国传播开来了,但是医生对此束手无策。在八、九十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致死的传染性病毒有多么可怕,但是又苦于无法医治,所以,当时的社会谈艾色变。艾滋病引起的恐慌导致了引发了各种奇葩的事件,
例如著名NBA球星“魔术师”约翰逊的退役。尽管当时约翰逊如日中天,且正在当打之年,但是检测出感染HIV之后,很多球员纷纷表示不愿意和他同场打球,
理由是“他的汗液沾到我们身上会让我们也感染HIV的”。尽管现在我们知道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但是在当时的美国,大部分人都这么想。约翰逊迫于压力,在32岁的黄金年龄,宣布退役。
扩展资料:
幕后制作
在制作阿甘与已故总统会面和握手的画面时,视觉特效总监肯·罗尔斯顿及其率领的工业光魔特效团队应用了CGI技术,汉克斯在蓝屏前参照相关标记完成表演,从而与纪录片影像天衣无缝的融为一体。
为录制历史人物的声音,剧组动用了声音替身,为确保声音吻合,特效部门修改了人物的口部动作。
在一段越战场景中,背着负伤战友的阿甘必须在燃烧弹落地之前撤出战场,剧组先用特技演员拍摄了这段场景,然后让汤姆·汉克斯和麦凯尔泰·威廉逊亲自上阵,并用一根钢丝绳支撑威廉逊的体重,最后拍摄爆炸场景,再用数字技术将演员置身于现场,
其中的喷气战机和燃烧弹都是用CGI添加的。丹中尉被截肢之后,特效部门用CGI技术去掉了加里·西尼斯的双腿,西尼斯为此用用蓝布包住双腿,在拍摄起身坐入轮椅的镜头时,西尼斯恰恰可以借用“隐形”腿来支撑身体。
片中林肯纪念堂前的万人和平集会需要特效部门打造出规模壮观的人群,在为期两天的拍摄中,剧组动用了1500名临时演员,每拍完一个连续镜头,所有临时演员都要重新布置,经过电脑特效处理,现场人数猛增至数十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甘正传
这句经典名言便出自电影《阿甘正传》。本片是美国当年最为卖座的电影之一,在1995年奥斯卡奖上,高歌猛进,甚至一举击败了《肖生克的救赎》和《低俗小说》。斩获199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
故事从绿茵镇开始,单身妈妈独自带着年幼的阿甘。阿甘智商只有75,用脚撑走路,在学校中,总是受到坏孩子欺负,只有好朋友珍妮愿意帮他。面对同学欺负,阿甘没有哭诉,每次尽最大的努力奔跑,摆脱他们,渐渐地,阿甘越跑越快,挣脱了脚撑的束缚。长大后,由于出色的奔跑能力,阿甘幸运的被橄榄球队教练相中,并破格被大学录取。
橄榄球在美国是第一运动,阿甘在球队的表现让人折服,他被推荐进了全美明星队,在与肯尼迪总统见面的宴会上,由于连喝15瓶汽水,当肯尼迪总统问他入选全美明星是何感受时,他作出了最与众不同的回答:“我想撒尿”。
五年后,阿甘大学毕业,随后入伍,与热爱捕虾的黑人布巴成为好朋友。阿甘很快适应了军队生活,深得教官信任。闲暇时候,布巴总是和他谈论有关虾的事情,如何捕虾、煮虾,那是布巴的人生追求。
很快,越战爆发,阿甘和布巴来到万里之外,泰勒中尉教会他们如何生存。越南战争异常艰辛,他们经历四十天的雨季,当大雨停下,战争突如其来,枪林弹雨中,有战友倒下,阿甘折回战场救人,不停来回奔跑,救下很多战友,包括泰勒中尉。最后,他找到了布巴,但布巴已奄奄一息。
阿甘臀部中枪,泰勒中尉失去了双腿,泰勒每次见到阿甘,总是很气愤,他宁愿与战友死在一起,也不愿意以残废的身体苟活。
在后方医院时,阿甘执着打乒乓,技术出色。后来作为队员,与中国大陆展开了乒乓球外交。几个月后,阿甘以乒乓球队员身份,被邀请到白宫,却碰巧揭露了著名的“水门事件”。
残废后的泰勒生活不如人意。新年这天,泰勒从酒吧带回来两个女人,准备发泄一晚。阿甘不愿堕落,被女人骂作傻子。泰勒怒将女人赶走,他不允许别人侮辱他最好的朋友和救命恩人。
与颓废的泰勒不同,阿甘想完成布巴的遗愿,成为捕虾船长,泰勒与他打赌,如果阿甘成为船长,自己就去做大副。终于,阿甘退役回到家乡,代言乒乓球拍,挣得一笔钱,阿甘兑现与布巴的承诺,用所有钱买下一艘捕虾船,并取名珍妮。
泰勒中尉信守承诺,成为阿甘的大副。两人每天在海上工作,却一直没有收获,直到一场飓风袭来,阿甘的船成为唯一幸存的一艘,从此以后,他们收获颇丰,生意越做越大,买下更多船,并且成立了公司。
正如飘散的羽毛那样,人生多变。有一天,阿甘接到了妈妈病危的通知,在病床前,妈妈告诉阿甘,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阿甘以深邃却又木讷的眼睛,目送妈妈逝去。妈妈去世后,阿甘决定留在小镇,不再回去捕虾,泰勒独自经营公司,他以阿甘的名义买了苹果公司的股票,不久后,阿甘成了亿万富翁,他把钱分给教堂、医院和布巴的妈妈。
【与珍妮的故事】
与阿甘一起成长的,还有美丽的珍妮。珍妮在女子大学的时候,一个下雨天,阿甘去找她,误打了珍妮男友,珍妮将阿甘带回宿舍,她对阿甘诉说了想成为歌手的梦想,阿甘默默聆听。
阿甘入伍后,在成人杂志上看到了珍妮,得知珍妮被学校开除,后来珍妮被一个剧院老板看中,在剧院唱歌。当阿甘到剧院看望珍妮时,她正全裸着身体弹唱,阿甘揍了对珍妮动手动脚的顾客,并表达出爱慕之情,但珍妮还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她决定离开。
越战中,因为英勇的表现,阿甘成为战地明星,获得了荣誉勋章,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赞赏。在首都游览时,阿甘被莫名其妙地推上了反越战演讲台,在这里,阿甘终于与他朝思暮想的珍妮第三次重逢。
珍妮参与了黑豹党,并和学生社团主席住在一起,因为擅自带来阿甘,主席打了珍妮,阿甘愤怒地还击。阿甘和珍妮被黑豹党赶走,两人走了一整晚,珍妮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流浪生活,但第二日,珍妮悄然离开。
多少年来,阿甘一直单身,终于有一天,珍妮找到了阿甘,他们幸福地相伴左右。阿甘鼓起勇气向珍妮求婚,但翌日,珍妮又不辞而别。阿甘失魂落魄,开始不停奔跑,从小镇横越整个亚拉巴马,几次横跨美国,他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追随者,成为公众偶像,直到三年后才停下来。
一天,阿甘收到珍妮的来信,他按照信上的地址找到珍妮,得知自己居然有了一个聪明的儿子,喜出望外。珍妮染上一种病毒,不久于人世,他们回到绿茵镇,举行婚礼。
不久之后,珍妮重病死去,阿甘把她葬在童年一起玩耍的树下,独自抚养儿子,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
《阿甘正传》改编自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导演是堪称大师的罗伯特·泽米吉斯,男主角汤姆·汉克斯早在拍摄前,便是美国重量级男演员了。原著是一本充满了讽刺意味的荒诞小说,而影片对故事进行了修饰和美化,摒弃了原著中荒诞意味,为影片增添了一种温情。这无疑使影片更合受众品味,但却牺牲了原著的叛逆斗争精神。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勇敢,重感情。而珍妮则成了堕落的代表,这与原著有着极大的出入。对于所叙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温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甚至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
影片以人物成长来反映社会变迁,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社会史。六七十年代,美国参与越战,与中国大陆的乒乓外交,展现了全球两极格局。视线转回美国,本土的反战游行、黑人的权利斗争,总统被弹劾的水门事件,阿甘作为旁观者,见证了美国本土的政治生态史。最后,苹果公司上市,阿甘成为公众偶像,伴随美国经济腾飞,民众积极向上,未来一片大好。
不同年纪看《阿甘正传》,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如果说《阿甘正传》像一盒巧克力,那么每个人生的阶段,都会品尝出不一样的味道。
作者:Luxenius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绝对是艾滋病。如果认真看了电影的话。剧透警告。
《阿甘正传》中,男主角在美国近几十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中怒刷存在感,电影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演绎美国的当代史(甚至阿甘的名字Forest据电影说都是来自于3K党第一任领袖)。
看看有哪些?
猫王。猫王的舞步是跟小阿甘学的,然后一炮走红。
乔治·华莱士州长挡校门事件。阿甘在这里帮黑人同学捡书。后来遇刺中枪。(*往后看似乎陪阿甘刷过存在感的大人物几乎都未能善终。。*)
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之前阿甘作为橄榄球队员受到接见。
越南战争。阿甘参战,荣耀归来。美军损失重大。
约翰逊总统积极支持越战。阿甘受到接见。
乒乓球外交。阿甘是代表队成员。
约翰·列侬。跟阿甘一起参加脱口秀。果然最后就遇刺了。
水门事件。尼克松刚接见了阿甘,晚上阿甘就不小心举报了特工安窃听器。尼克松下台。
苹果公司的崛起。阿甘跟朋友买了苹果公司的股票。信中写着1975年12月。
接下来就是阿甘跑步,跑了3年。什么时候开始跑的不得而知,但至少也得把故事推到1979年以后了。
然后阿甘再次遇到珍妮,喜当爹。珍妮说自己“染上了一种病毒,医生也不知道是什么” “不知道怎么治疗”。两人闪婚,没多久珍妮病逝。墓碑上写着:1982年3月22日。
按照电影的脉络和各种暗示,结合历史真实的时间点,这一定是艾滋病:
艾滋病第一次被报道是1981年6月5日,于美国,但那时候报道的是卡氏肺囊虫肺炎,并不清楚该病的特点,直到1982年9月才获得AIDS这个名字,1983年才分离出病毒体。
早期的艾滋病只有进入发病期才被识别,此时没有正规治疗的患者寿命就只有数月。珍妮死于1982年3月。
电影中强调了“病毒”,也刻画了珍妮滥交和吸毒。
只怪阿甘在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中怒刷存在感,然后陪刷的都死得老惨。可怜的肯尼迪总统。可怜的约翰·列侬。可怜的珍妮。
至于为什么她儿子以及阿甘没事,两种可能性:1、她生孩子以后才感染的;2、不一定(将来)就没事,但电影这样写还有完没完啊,还有没有重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