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科技指数行情走势(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基金)

2023-02-27 4:54:41 股票 yurongpawn

恒生指数最近怎么了

恒生指数大幅下跌,并创一年多新低,从下跌原因看,除了权重排名靠前的科技龙头业绩不及预期外,同时南向资金买入力度较2020年大幅减弱。截至2021年11月30日收盘,恒生指数收跌1.58%,报23475.26点,创去年9月以来新低;恒生科技指数跌1.16%,恒生国企指数跌1.53%,创2016年5月以来最低;大市成交放量升至2238.5亿港元。消费、公用事业、科技股跌幅居前,中国燃气绩后大跌超20%,比亚迪电子跌超9%,阿里巴巴创新低。

拓展资料:

1、恒生指数,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标,指数由若干只成分股(即蓝筹股)市值计算出来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个月平均市值涵盖率的63%,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下属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负责计算及按季检讨,公布成分股调整。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33家有代表性的上市股票为成分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格幅动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于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

2、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Hang Seng。名。用单数。缩写为:HSI。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公司编制的指数。入选样板股为香港股票市场33家上市公司,是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为香港股票市场最有影响的指数。 国企指数,又称H股指数,全称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也是由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的。该指数以所有在联交所上市的中国H股公司股票为成分股计算得出加权平均股价指数。国企指数下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H股公司数目达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为基数日.当日收市指数定为1000点。

港股解读 | 再创两周来最大跌幅 恒生科技指数初步展现筑底迹象

被称为“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的恒生 科技 指数,春节至今经历了大幅回调。今日(8月16日),恒生 科技 指数再次重挫,跌幅扩大至3%,为两周来最大跌幅,多只成分股跌超4%。

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此前备受关注的恒生 科技 指数究竟还“香不香”?

大成恒生 科技 ETF基金经理冉凌浩表示:恒生 科技 指数在港股市场日益举足轻重,已成为继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后的另一旗舰指数。经过历时数月的区间震荡走势, 恒生 科技 指数已经初步展现筑底迹象 。

冉凌浩认为,恒生 科技 指数已近见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恒生 科技 指数的估值已经很低 ,但其成长性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其PEG比创业板指数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都低。对应目前情况计算,恒生 科技 指数2021年市盈率为33倍,2022年的市盈率为25倍,2023年市盈率为20倍,对应的复合年化盈利增速达到30%以上,PEG估值较低。

第二, 恒生 科技 指数主要权重股 ,如腾讯、阿里巴巴等的估值水平已经位于 历史 最低水平区间,意味着坏消息已经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了,未来下跌空间很小。

第三,从最近几天的市场走势来看,哪怕有更多的坏消息公布,恒生 科技 指数也没有进一步下跌,暗示已经基本跌到位。

恒生 科技 指数被称为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 恒生 科技 指数成分股主要涵盖与 科技 主题高度相关的30家最大的港股 科技 企业,基本上是中资 科技 企业,涉及领域包括网络、金融 科技 、电子商务、数码等。其中大众耳熟能详的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快手、京东、网易等公司都名列其中。

科技 指数普遍具有 高走势、高研发投入、高估值 特点。参考纳斯达克100 科技 指数、上证科创板50指数以及其他市场综合指数,可以发现 科技 指数普遍具有相对市场更优的走势、较高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以及较高的估值,配置价值很高。

恒生 科技 指数也不例外。过去2年,恒生 科技 指数不仅大幅跑赢全球主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也全面超越港股两只旗舰型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

这样一只“优中选优”的指数却在2021年春节后经历了大幅度回调。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复苏使得 周期性行业崛起 , 分流了 科技 板块资金 ;同时,恒生 科技 的一些成分股也正在经历 取消巨额税收优惠等在内的负面利空 。

恒生 科技 ETF基金经理冉凌浩认为:2020年港股表现明显不如美股及A股,但港股前期的滞胀正是为将来的补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未来也将会有多重动能驱动港股上涨。长期来看,港股市场走势完全由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决定; 未来两年,港股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快速上行,有力支撑港股走势 。

他重申恒生 科技 指数已经基本到底的观点,但认为反弹可能不会来得那么快,因为市场需要时间来彻底消化政策影响和负面消息,其间可能会出现窄幅震荡的走势。但是 到了4季度,投资者会逐步开始以2022年的业绩来重估恒生 科技 指数的估值状况 ,届时会发现恒生 科技 指数依然有着很好的成长性,同时估值更便宜了,这可能会推动指数出现较好的涨幅。

香港恒生科技指数行情走势(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基金) 第1张

恒生指数开盘涨0.67%,恒生科技指数涨1.37%,其他的情况如何?

恒生指数开盘涨0.67%,恒生科技指数涨1.37%,其他的情况:

财联社11月4日电,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涨0.67%。恒生科技指数涨1.37%。理想汽车icon涨5%,蔚来、小鹏汽车涨超4%。

恒生指数大涨5.64%,在过去的一周,香港恒生指数累涨8.73%是2011年10月底以来最大单周涨幅;15.63%,恒生科技更是创有记录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值得欣慰,太离高兴还太早了。毕竟,过去的几个月,整个恒生指数的表现可谓是灾难级别的。

香港方面,如果疫情持续受控,继续恢复对外往来,经济就会稳定下来;至于楼市,整体来说,市民无须过分担心加息对楼市及金融的影响。

商品市场看,国内商品期货早盘开盘,跌多涨少,沪锡跌超2%,焦煤、焦炭等跌超1%,玻璃、热卷等小幅下跌;液化气、LU等涨超1%,棉纱、淀粉等小幅上涨。货币看,隔夜离岸汇率来到670区间;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由于中美利差的存在,加上我们自身的房地产问题,以及明年初个人预判的美股危机(纳斯达克指数应会跌破10000点),后市沪指将在一定的点位维持区间震荡。即3000点至3300。不大可能突破,形成牛市。这也符合滞胀的特征。股市在区间长期震荡。

房地产的上涨,可能与美国加息等政策的影响,这个上涨,我认为只是暂时的,还是要观察一下后期的趋势吧!值得期待一下。

恒生科技指数还有希望吗

还是有希望的,没到抄底的时候。

首批恒生科技ETF大成恒生科技ETF(代码:159740;场内简称:恒生科技)基金经理冉凌浩表示:恒生科技指数在港股市场日益举足轻重,已成为继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后的另一旗舰指数。经过历时数月的区间震荡走势,恒生科技指数已经初步展现底部区间迹象。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已经很低,但其成长性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其PEG比创业板指数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都低。对应目前情况计算,恒生科技指数2021年市盈率为33倍,2022年的市盈率为25倍,2023年市盈率为20倍,对应的复合年化盈利增速达到30%以上,PEG估值较低。 第二,恒生科技指数主要权重股,如某些互联网巨头企业的估值水平已经位于历史低水平区间,意味着坏消息已经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了,未来下跌空间很小。 第三,从最近几天的市场走势来看,哪怕有更多的坏消息公布,恒生科技指数也没有进一步下跌,暗示已经基本平缓。

恒生科技指数被称为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主要涵盖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30家最大的港股科技企业,基本上是中资科技企业,涉及领域包括网络、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数码等。其中大众耳熟能详的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快手、京东、网易等公司都名列其中。

科技指数普遍具有高走势、高研发投入、高估值特点。参考纳斯达克100科技指数、上证科创板50指数以及其他市场综合指数,可以发现科技指数普遍具有相对市场更优的走势、较高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以及较高的估值,配置价值很高。

恒生科技指数也不例外。过去2年,恒生科技指数不仅大幅跑赢全球主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也全面超越港股两只旗舰型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