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翻译成白话,就是钱出问题了。
个人和家庭怎么预防和处理防范呢?
启示这个很简单,只需要做好家庭财富比例分配即可!
多数人的家庭尤其是中国家庭,大部分的资产都是房产。并且有高昂的房贷和车贷。现金储备不足,一旦断了收入就玩完。经济危机的头号问题就是现金流出了问题。
所以公司和家庭要有基本的现金流安全储备配置。这个配置最低额度是10%-25%。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的持有的资产和现金减掉债务后比如是100万。那么现金最少也要存在活期账户里面10-25万用于生活开支和储备。一般合格是20%优秀是30-40%。好的公司现金流都很高。一般都是40%左右。所以经济危机一来他们都能挺过去。就是靠储备的现金流。
一个简单的家庭资产配置 应该是现金20% 房产30-40% 金融投资30%-40% 其它等等10%
一个家庭和个人如果负债大于资产。那就是灭顶之灾。尤其再借高利贷和信用卡就是万劫不复。
大家能够明显感觉到,因为疫情的影响,整个市场环境大幅度下降,很多实体业都逐渐面临倒闭的现象,因为负债太高,大家都开始紧衣缩食,不再那么冲动消费。那么当这种情况逐渐的累积之后,整个经济范围内的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积累爆发。由专家判定,未来的两三年内全球金融危机将全面爆发,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种大的金融危机波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仔细讲解。
其实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大的金融危机,虽然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是一旦等到全面爆发,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经济大萧条,很多年轻人找工作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工资长期不增长,而物价反倒持续增高,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降低。
再者,对于外贸经济和外贸行业来说,也是极大的打击,因为全球的金融危机都在持续的萎靡不振,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任何一个节点,这种大的波动就是从整个世界经济体所积累的负债而来,也是由此累积逐渐爆发的。
而这种金融危机大面积的爆发,如此快速的来临,还要归功于疫情的存在,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国家都开始削减开支,民众们也无法正常的出行,一旦整个城市停摆,对城市的经济压力,则会造成巨大的挑战。
接下来的生活,我们经常都可以在网上看到消息,警告大家一定要握好自己手里的现金,不要轻易的投资和更换工作,因为我们不知道后续将会发生何种经济危机的事件,以及市场经济何时才能够完全的复苏,所以这个时候,维稳保本是最重要的。
; 2022年,据说是大萧条会来临的一年,而大萧条会带来的局面便是通货紧缩,那么2022年中国会有通货紧缩的场面吗?在2022年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和见闻坊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通货紧缩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少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状况。
许多人都预测2022年世界将爆发历史性金融危机,而综合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现状,似乎也具备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目前值得关注的是:
1、世界经济的走势和可能的危机;2、气候危机;3、欧洲爆发并蔓延至全球的能源危机。
以上3种危机相互叠加、彼此影响,很有可能会导致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
此前,影响全球的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共发生过6次,分别为,1、1929-1939年:大萧条;2、1973-1975年: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3、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4、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
5、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6、2007-2011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
2022中国会通货紧缩吗
中国应该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尤其是2022年,很多商品的价格是在不断上升的,所以说应该不会。
那么2022年是否会出现金融危机
目前还不能确定,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需要进一步观察。以笔者个人观点来看,虽然2022年有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理由如下:
2022年将会是新一轮经济复苏的开始
事实上,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不会改变,全球经济周期基本上为10年一个周期。自2008年以来,这一周期已经持续了13年,现在已经到了应该结束的时间。
美国10月份的CPI指数上涨到了5.4%,PPI指数则飙升到8.6%,通货膨胀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导致经济崩溃,在此情况下,美联储大概率会在今年年底被迫加息,收回之前超发的货币,收紧货币的流动性,因此会造成世界各国的股市、楼市、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
但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住,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大型经济体将会开启一轮经济复苏的周期,一般来说,在经济复苏初期,实体经济都比较强劲,即使美联储缓慢收紧货币政策也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剧烈冲击。
在实体经济能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货币紧缩可能造成美股盘整或短期下跌,但目前世界各国的宏观调控能力均已得到较大提高,因此不会导致重大经济危机的出现。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全球疫情会逐渐减缓,未来1-2年将会是全球经济快速恢复增长的时期。
美元回流并不会导致美国经济崩溃
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会造成美元回流,这可能会对某些经济体,尤其是没有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经济体造成较大的冲击,但是,这对于美国经济是有利的。
只要美国、中国和欧盟不率先爆发经济危机,其他国家的经济危机对于全球的影响是有限的。
实际上,金融危机的核心就是债务危机,正是由于债务刚性兑现的存在,才能确保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最终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信用和信心提供了交易及翻本的机会。
只要债务能够正常维系,就证明实体经济能够持续发展,能够抗击住金融危机。
历史经验证明,先信用风险再通胀失速就会有更大的风险,先通胀失速再有信用风险就是机会。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过去许多固有的商业模式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物联网、新能源和元宇宙等这些新技术,或许将会开启一轮新的经济周期。
发达国家不会再次出现房地产泡沫所引发的危机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已经被大幅度出清,经济发展重心也已从传统行业转移至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如美国,在以FAANG为首的科技巨头的引领下,美国股市产生了一波长达10年、波澜壮阔的牛市。
我国房地产泡沫情况则比较严重,高达450亿的房地产总市值中含有多少水分,不用说,大家心里都清楚。
对此,国家也开始逐步采取措施化解这一泡沫,随着房地产税及一系列房产新政的陆续出台,中国房地产这个老大难问题将会在软着陆中去慢慢化解。
很多都说2022年即将爆发金融危机,讲一下我的看法。
相反,我认为2022年不会出现全球金融危机。首先,大型经济体可能会在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继续复苏。在复苏初期,实体经济相对强劲。即使美联储缓慢收紧货币,也不会对实体经济的复苏产生严重影响。
在实体经济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货币紧缩可能会导致美股盘整或短期下跌,但目前各国的宏观调控能力并不弱,美股多回路等20年的破坏者都活下来了(我认为从持续时间来看,这次的疫情不算是金融危机),届时可能不会出现重大危机。
其次,美联储货币紧缩会导致美元回归,这可能对某些经济体,尤其是那些尚未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经济体产生重大影响,但这对美国经济是有利的。只要美国、中国和欧盟不带头爆发金融危机,其他国家的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将是有限的。未来的世界将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并且有很多新兴经济体将在未来几年面临“大萧条“之后的最低谷。如果你不能预计到这些风险的到来,就会错失机会,在这种低迷中很难有进一步的投资。
但我认为,其他经济体危机的爆发,恰好是下一轮经济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一些经济体经历了一段濒临死亡的危机,努力抵消疫情后大型经济体复苏的积极影响(我猜22-23年底,全球经济将再次下滑)。届时可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届时一场比2008年还要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将爆发。
我猜测爆发的时间可能是23年下半年到24月初。半年。由于部分经济体在本轮疫情中可能被打倒在地,中途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冲击,最终遭遇全球危机。这将对一些经济体的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国际安全与稳定。
这个情况其实很难说,但我建议你最好不要抱着这种想法来看待经济走势,我们需要尽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同时也需要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经济发展本身有着一定的周期规律,这就意味着经济不可能永远向上发展,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经济的发展速度会变得越来越慢,同时也会进入下行周期。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可能会感受到自己的收入水平在逐渐降低,有些人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金融危机会进一步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甚至会导致大萧条的出现。
我认为未来的经济走势会逐渐向通缩方向发展。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经历了至少10~20年的全球大水漫灌的发展周期。在这一段周期里,很多资产的价格在进一步上涨。当各行各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瓶颈的时候,相关行业的机会会变得越来越少,债务规模会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以后的经济走势可能会向通缩方向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现金储蓄的问题。
我认为全球范围内的大萧条很难出现。
当经济走势向通缩方向发展的时候,如果物价进一步升高,收入进一步减少,这就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大萧条的出现。因为大萧条会导致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带来各类社会危机。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我们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来阻止大萧条的出现,同时也会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我觉得个体需要尽可能关注自己的工作与收入问题。
虽然我们可以去研究宏观经济,同时也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来决定自己的个人选择,但对于个体来说,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去关注自己本身的工作与收入问题。即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有些人依然没有办法把握住机会。即便到了大萧条的时候,有些人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