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自证预言”】
你无端的猜测,暴露了你的心穷。你内心是怎么样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么样的。 ——丁俊贵
最近目睹了一场闹剧。
有媒体拍到言承旭与男星田家达在酒店同住5天,指他们小心避嫌,没有一起出门,连叫外卖都一次只买一人份。
这条新闻推上℡☎联系:博热搜后,瞬间引爆网络。
许多网友都跑到言承旭的℡☎联系:博下留言。
有的人直言言承旭是渣男,对不起和林志玲的一段感情。
有的人起哄,嘲笑言承旭原来是同志。
有人直接就谩骂,诅咒言承旭。
几个小时内,就留下了2000条评论,说什么的都有,真的是一地鸡毛。
最后,言承旭也不得不出来发表声明,澄清自己会面的男子为该公司CEO吴硕伦先生,几次见面都是洽谈工作。
而他与田家达为朋友关系,在一起属私人聚会。
其实,早先田家达就澄清过:他和言承旭在北京是室友关系,并强调两人住的是独栋大楼不是酒店。
捕风捉影,似乎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标配,人们以极大的热情窥探明星的私生活,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而当真相不明时,人们又往往倾向于相信那些看似刺激的猛料,然后将自己的主观喜好加在对象身上。
就像言承旭,自从和林志玲分手后,就一直承受着网友们显℡☎联系:镜一样无孔不入的窥探,没和林志玲复合,倒是被逼得连友人都不能接近了。
其实对于言承旭的私生活,我无意做过多的评价,我只是想起了一个冷知识:
如果你今天穿红色裙子上班,你一定会发现,今天街上比以往多了很多穿红色裙子的人。
每次遇到这样的新闻,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斥责、或同情、或安慰,但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我们认知的世界,真的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吗?
之所以给大家分享这个新闻,只是想告诉大家一点:
你的语言和态度,其实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你内心是怎么样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么样的。
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内心投射。
美国科研人员曾经做过一个“伤痕实验”:
他们找来一批志愿者,宣称实验目的是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志愿者被带到一个没有镜子的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
化完妆,志愿者可以用一面小镜子看看效果,然后镜子就会被收走。
关键是最后一步,镜子收走后,化妆师会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志愿者对其一无所知,就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最后,这些志愿者纷纷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人们对我比以往粗鲁无礼了不少,而且总是盯着我的脸看!”
作为旁观者,我们当然知道他们的脸根本和平时一模一样,但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原因很简单:
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他们内心的投射。
一个人的外部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他的内在关系向外的展现。
大家都觉得自己足够理性,自己对一件事情的判断,是按照实际真相来的,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归纳总结出最后的结论。
但事实往往是,大家先有结论,再去寻找支持自己结论的论点,判断一件事,更多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你就会觉得别人也是这样的人;你怎么想,你就会觉得别人也是这么想。
你自己是个好人,就会把事情往好的一面想;你是个阴暗的人,那看谁都是心术不正,觉得对方想害你。
比如,如果你觉得上司针对你,哪怕上司只是给你的工作提了几点改进建议,或者因为太忙忘记回你的℡☎联系:信,你都会觉得他是针对你;
你很讨厌一个人,哪怕他做出了成绩,你想的只会是,这个人一定是靠见不得人的手段才成功的。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也就是说,你目前所处的位置,会影响你解读某件事的角度,至于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反而没什么人关心了。
你的内心投射,会改变最后结果的走向。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事实。
2008年,一则谣言在网上传开——苹果CEO乔布斯心脏病发作去世。
不少股民都觉得,乔布斯作为苹果CEO,对苹果公司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一去世,苹果股票一定会大跌。
于是,他们纷纷抛售手中的苹果股票,苹果股票随后果然大跌。
不少人洋洋得意,在网上留言:苹果股票果然跌了,幸亏我抛得快!
但事实是,乔布斯当时身体根本没问题,苹果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十分正常,股票大跌的原因只有一个——股民们相信苹果股票会下跌,因此进行恐慌性抛售。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自证预言现象。
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内心预言行事,直到那个预言真正实现。
积极的期待,能让人成功;消极的暗示,则会让人一步步走向失败。
假如你觉得自己不是块读书的料,那你有时间也不会拿来看书,反正看了也看不懂,最后成绩出来,果然考得一塌糊涂,你就会说:“我就说我读书不行!”
如果你觉得老板处处针对你,那无论他让你做什么,你都会带着一股怨气在做事,效果自然不好,久而久之,老板终于忍不住当众责骂你,于是你之前的预言证实了。
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无望,整天唉声叹气,周围人自然也不会觉得你能做成什么事,有发展的机会也不会推荐给你,那你也只能一辈子碌碌无为...
仔细想想,自证预言,其实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一旦你相信预言是真的,你就会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预言一步步实现,完全不顾你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即便你的想象只是想象,你也会把它变成现实。
哪怕有另一种可能,你也会视若无睹,任凭机会在自己身边流过。
这么一来,你的人生,就完全局限在自己的想象中,所有的可能性,都被你自以为正确的想法扼杀得干干净净。
这是多可悲的一件事啊!
对待“自证预言”,这3种做法你必须知道。
“自证预言”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只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心理现象,正确对待它并加以利用,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
具体来说,我们有3点可以做的:
1、想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
当你照镜子时,镜子里的你会随着你的喜怒哀乐而变化。
人际交往,也像照镜子一般,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你想别人真心待你,自己先要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人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如果你习惯对人冷言冷语,那就别指望有人会对你露出℡☎联系:笑。
2、想成功,先假装自己是个成功人士。
好莱坞著名喜剧明星金·凯瑞有这样一个故事:
1990年,金凯瑞已经在好莱坞默默打拼了10年。那一年,失意的他做了一个决定,给自己开了一张1000万的支票,兑现时间是5年后。
通过这张支票,金凯瑞给自己植入了一个信念:我一定会出名。
事实上,只用了4年,他就以《变相怪杰》成为了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喜剧明星。
想成功,你就要像成功者一样行事、思考,假装自己已经是一位成功人士。
你的一举一动、所言所感,都会影响你的思维情绪。你最后能成为什么人,往往取决于你觉得自己能成为什么人。
这不是让你把精力投入到自我麻痹中,而是给自己成功的信心。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你最后还可能成功吗?
有的人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但如果连龙袍都不敢穿,那就更不像了,拿什么来争夺天下?
3、不要为自己的人生设限。
面对未知的事物或者挑战时,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尚未开始,就否定自己的能力。
这何尝不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预言?
觉得自己不行,自然不会尝试,即便被赶鸭子上架,也是战战兢兢,最后难免会失败,但又有谁能说清楚,你是能力不够,还是缺乏信心?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真正令人恐惧的,往往只是恐惧本身。”
同样的道理,真正让我们的人生停滞不前的,并不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而是我们深信,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进步的可能。
自我设限的人就像家禽一样,他们画地为牢,不敢突破自我,不肯挑战困难,最后也只能默默接受失败的命运。
然而,连尝试都没尝试过,你就被自己内心的自我预言所击败,你真的甘心吗?
同一个世界,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不一样的意味,这是因为每个人内心的投射都不一样。
一个能随时看到别人优点的人,必定也是个心存善念的人;一个愤世嫉俗、爱抱怨的人,那他内心深处,也一定充满了负能量。
站在80楼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美景;站在2楼往下看,看到的则都是垃圾。
所以,想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首先自己应该心存善念。
当你向这个世界℡☎联系:笑,这个世界才会对你℡☎联系:笑;当你拒绝了这个世界,你也势必会被这个世界所拒绝。
丁俊贵
2019年1月8日
股票做的是预期,当乔老故去之后,恰逢4s发布(当时以为是ip5),对苹果的股价有支撑,但是当4s的风潮一过,乔老故去后,对苹果预期衰退的增加,导致苹果股价开始下跌,这里一定要考虑乔老对苹果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说现有的苹果系列(pc、手机、平板等)都是他个人风格以及顽固坚持的体现,失去他的苹果有可能会失去苹果固有的风格,失去魅力----要知道,在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米国以及欧洲甚至包括亚洲的苹果用户群体,失去乔老等于失去了他们的主心骨,于是失去市场然后失去利润的预期再然后就是失去股价。
特别说明,可能苹果今后还会上来,但是那绝对是另外一个意义的苹果了----毋庸置疑!
股票其实是对未来的预期,大家觉得这家公司会赚钱,就买股票,果断时间公司赚了钱,相应的,价值涨了。但是,一般来说,股票都是高估的。
代入到苹果公司,就是乔帮主在世的时候,大家都看好苹果,买苹果股票,,买的多了,苹果涨。乔帮主过世了,大家觉得苹果比以前差了,没有乔帮主在世的时候那么好了,大家都卖股票,卖的人多了,就跌了。
用一个资深果粉的话说,乔布斯的辞职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投资者对苹果的信心会变化。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完全不顾投资人的感受,我相信是很难做到。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自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苹果的市值能够超越美孚,最终还是因为投资者的信心。一旦乔布斯完全退出了苹果,我相信投资人的信心会受到极大打击。就在宣布辞职的消息出来后,苹果的股价马上就跌了。在更远的未来,或许会更加不利。因为,苹果的灵魂是乔布斯。一家企业的灵魂走了,那价值自然就会大幅缩水。
因为乔布斯去世,让股民对苹果股票的预期下降,致使股价下跌。
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吧:
1、苹果是在jobs的带领下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全球市值排名第2,达到3000亿美元啊,甚至一度超过埃克森美孚排在了第一,这是个什么概念啊。同时这与jobs偏执的领导力是分不开的,正因为他的偏执和追求完美的个性,使苹果走到了今天,简单讲没有他也就没有苹果,那么现在他走了,不就等于苹果要走下坡路了吗,反应在股票上当然也是股价见顶了,也走下坡路。
2、退一步讲,你讲你是买它的产品又不看谁是CEO对吧,那如果苹果产品销量很低,全球竞争力弱,类似像 Palm公司,前几天刚被惠普CEO宣布放弃,那你还会买Palm或苹果的产品吗,结论是你当然不会买,因为没销量就是产品不给力啊,叫你如何会买。而现在的苹果在jobs的带领下它的iPhone 每年销量达8000万部,所以你觉得它是个好产品,你当然会买,但内部是因素确是因为CEO是jobs的关系,所以才有这么好的,热卖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