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医美行业并购加速,上市公司拓展版图动作频频。2月21日晚间,昊海生科发布公告称,拟以共计2.05亿元总投资款获得美容领域企业欧华美科63.64%股权。无独有偶,老牌药企康哲药业也通过收购皮肤线公司卢凯进入医美赛道、华东医药砸6亿收购外资医美公司、朗姿股份拟1.25亿设立医美股权并购基金,华熙生物则是通过布局玻尿酸食品领域,不断扩张医美版图。
医美赛道大风刮起,进入2月,医美概念指数一路拉升。截止2月22日收盘,医美股继续走强,截至当日收盘,昊海生科、朗姿股份、华东医院、澳洋 健康 等14家企业上涨。不过,与二级市场一片火热不同的是,医美终端和上游企业表现区别极大。
跨界布局医美 融合面临整合难题
随着颜值经济站上风口,医美行业成为了各路资本追捧的“新宠”。既包括华东医药、康哲药业等老牌药企入局医美赛道,也引来女装品牌朗姿股份、新材料企业奥园美谷、地产为主业的苏宁环球等企业跨界入局,或许都是为了弯道超车占领中国医美市场。
具体来看,华东医药2月1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以6500万欧元对价收购西班牙一家医美器械研发公司。老牌药企康哲药业涉足医美领域,春节前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全资收购一家皮肤线专业公司Luqa Ventures Co.Limited,借此切入医学美容行业。
另外,专注女装的朗姿股份也加码医美领域的布局,近期该公司与参股公司北京朗姿韩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合伙协议》,以自有资金1.25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设立医美股权并购基金——芜湖博辰八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朗姿股份表示,此次投资将进一步加快公司医美业务规模的发展。
各路资本盯上医美赛道与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无关系。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预计为1975亿元;从增速上看,2014-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增速CAGR为29.8%,远高于同期全球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增速8.0%。预计2019-2023年增速CAGR为15.19%,2023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有望超3000亿元。
企业在不断扩张版图的同时,公司股价也迎来大涨。进入牛年后,A股转换风向,从节前风光无限的白酒转向了医美行业。尤其医美上游生产商爱美客迎来大涨,成为继贵州茅台、石头 科技 之后的A股第三只千元股,截至2月22日收盘,爱美客报收1051.47元/股,总市值1264亿元。朗姿股份、澳洋 健康 ,奥园美谷、昊海生科等股票均有不同程度涨幅。
田亚华进一步表示,中国的医美市场正在飞速发展,可以说已经进入全民医美时代。但从品牌上来看,仍是日韩占主导,国内形成品牌的企业很少,与国际品牌相比,品牌力较弱,中国需要培养更多的国际品牌企业。从产业链来看,上游企业还处于增量市场,未来还将吸引大批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跨界入局。
不过,医美这块“蛋糕”是越来越大,但同时想分这块“蛋糕”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跨界企业来说,隔行如隔山,后续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整合将会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华东医药的公告中就显示,一旦后期与收购公司的整合存有分歧,将会影响华东医药整个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获客成本高 中下游市场陷入恶性竞争
医美一直是公认的“暴利”行业,尤其上游企业通常毛利率极高,甚至高于公众熟知的贵州茅台。例如,玻尿酸生产商爱美客2019年的综合毛利率为92.63%。
由于药械供应是附加值最高的环节,拥有牌照的上游厂商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壁垒,但身处中下游的医疗美容机构日子却不好过,由于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极度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大部分机构仍处于亏损。
国信证券的研报指出,医美医院严重依赖于营销,平均“获客”成本在6000元/人以上,直接导致医美行业出现高毛利低净利。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朗姿股份董事长申东日的认同。据他介绍,中国医美市场价值分配百分比中,营销渠道占比40%-50%,销售成本占20%,手术耗材及运营成本各占10%,医生分成及诊所利润各5%。以北京市场推广为样本来看,其搜索竞价20元/点击,按每天一万次的搜索点击,一个医美机构一月总营销费用750万元,一个月搜索竞价费就占到600万元。
同时,大量的非正规医美机构的涌入,进一步导致行业恶性竞争。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合法机构数量约为1.3万家,超范围经营的违规医美机构约为2000家,非法经营的医美机构数量约为8万家,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
也有观点认为,对于尚处于成长期的医美行业来说,上游厂商依靠其核心技术与牌照建立核心壁垒,中下游机构依然处于野蛮生长阶段,集中度较低且竞争激烈,随着监管政策趋严,消费者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型医美机构将面临淘汰。
医疗事故频发 监管亟待加强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医美机构鱼龙混杂,导致医疗事故频发,同时暴露出价格混乱、医师从业不规范、医美分期套路贷等诸多问题。
杭州的20岁女孩张梓涵(化名)就遭遇了一起医美事故。她于去年在杭州某民营医疗机构做吸脂、线雕,因为医师不恰当的埋线方式,术后致使其颧骨处鼓包,凸起明显,中面部变宽,整个脸看起来非常奇怪和不协调。
张梓涵并非个例,每年因各种意外导致毁容的人数以万计。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平均每年因黑医美致残、致死人数大约有10万人,非法针剂占比66.7%,非法从业人数超10万人,超过8万家生活美业店铺违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3.5万家医美相关企业中,超3600家曾受到过行政处罚,其中30%的企业行政处罚数量达到3条及以上。具体来看,在医美相关企业超6200条行政处罚中,近2000条涉及“发布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相关内容,另外也有超200条处罚内容涉及“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超140条涉及“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田亚华指出,目前除了医生和护士外,大部分医美从业者均属于三无职业,包括咨询、市场推广、服务等,游离于国家管控范围外,存在“技术质量无标准、服务行为不规范、职业技能无等级”等问题。
在田亚华看来,造成终端医美行业产生诸多问题原因在于专业人才极为匮乏、行业标准滞后、监管措施不能及时跟进。他建议,针对专业人才不专业问题,通过规范培训持证上岗,业界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动职业岗位合法化,制定国家医美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开展医美学科研究,出版相关教材,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逐步实现从业人员合规化、合法化。
史立臣指出,国内医美行业的发展之路依然道阻且长。面对医美行业的乱象,行业的 健康 发展离不开有效地治理和整顿,运营管理体系完善、医疗资质更高、医疗人才更多的医美机构,才可能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随着医保控费和支付方式改革的落实,以及仿制药集中采购政策有了深一层的推广,一些医药行业在利润上由于人为原因而降低,部分朋友也变得“谈医色变”,可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细分行业,不受现在的政策调控影响,行业处于发展初期,长期看又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这实际上就是消费比以前高的医美,而华东医药作为国内医美龙头企业的其中一个,下面我们来好好分析下~
在对华东医药进行分析之前,我专门将医美龙头股名单整理好拿来给大家,点击了就可以获得这份名单:宝藏资料!医美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
公司其实有三块主要的业务,这三块主要的业务分别叫做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和医美产业,经过了长期的进步,以下的两点就是公司的核心看点,第一点是公司的医药工业,它也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贡献占比高达80%以上,这个业务会决定公司的下限;第二个是公司即将迎来的第二增长曲线,医美业务,虽然目前还是占比很低,但是未来还是可期的,这个的话能够决定公司的上限。
大家浏览完了公司的基本情况,我们从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这方面着手,具体聊聊公司的投资价值。
亮点一: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推进制药业务创新转型
公司的医药工业在国内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但是不免受到医药采集政策影响,针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公司不能因为这样就消极怠懈了,一定要积极面对,研发一定要进一步的实施,渐渐地发展制药业务的创新,公司研发支出相比过去翻了三倍有余,这就可以看见公司推进制药转型这方面下的决心。
同时还能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产品授权引进等方式相结合,在做着深耕自身优势领域糖尿病治疗药品领域的同时,在肿瘤、自身免疫这些领域做着充分的布局,跟国际知名药企的合作也达成了,快速丰富创新药管线了。
亮点二:医美产品布局最齐全,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旗下医美产品组合覆盖面部填充剂、身体塑形、埋线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已形成差异化透明质酸钠全产品组合、A型肉毒素、埋植线、能量源设备等的综合化产品集群,顺利实现了无创+微创的医美产业链全布局。
并且,公司聚焦美学领域且不断的创新,致力于提供全面、科学的美学产品。公司的研发部门是独立的,包括全资子公司Sinclair、HighTech以及参股公司美国R2、Kylane四个研发中心,在全球拥有的五个生产基地主要有下面这几个:荷兰、法国、美国、瑞士和保加利亚,核心产品现在都已经在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公司目前是国内医美产品布局最齐全的公司,也是少数具备国际化实力的公司,关于它在医美行业未来的发展的情况,大家都十分看好。
当然,公司还有很多值得投资的地方,篇幅是有一定限制的,更多关于华东医药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学姐放到这篇研报里了,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华东医药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人的天性就是爱美,据数据统计,2014年从中国到韩国做整形手术的人数高达5.6万人,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增加了20倍。依据新氧2018年大数据表明,中国有66%的人群对医美持乐观态度,其中37%的部分可以接受微整,24%有着赞赏的态度,将近5%的人可以接受有关手术类的项目调整,可以看到,医美消费在逐渐被人们认知和接受。随着"颜值经济"的崛起和未来居民能够支配的收入增加,医美行业必定会迎来属于它的时代。
三、总结
总而言之,华东医药除了本身就强大的医药工业外,把工作重心放在发现医美行业上,相信在医美行业的迅速崛起下,公司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若是有朋友想更准确地知道华东医药未来行情,戳一下下方链接,有专业性极强的投顾来帮助你进行诊股,看看对华东医药的估值是高了还是低了:【免费】测一测华东医药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0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最近医药医疗板块的走势不是很好,但此时恰恰是发掘投资标的好机会。而国内医疗行业的龙头公司––国际医学是我们接下来会聊到的对象。
接下来就和大家分析国际医学,不过在此之前,我想与大家分享我整理好的医疗行业龙头股名单,如果你想要的话,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医疗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为主营项目的企业,在坚持科技创新和稳健经营相结合的发展策略下,公司资本实力日益雄厚,现已成为国内大型上市医疗服务集团之一。围绕大健康医疗主业,全力锻造医疗服务、现代生物技术、互联网医疗三大核心业务。
通过上面简单介绍国际医学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国际医学有什么亮点,是否值得我们投资呢?
亮点一:品牌优势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公司隶属的"西安高新医院",“开元百货”两大品牌在陕西省内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西安高新医院仰仗着它水平层次比较高的专家和诊疗队伍,还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最后成为中国第一家具有三甲资质的私立医院。同时,百货企业在陕西省规模最大的带头企业中就有该公司,近年来,发展速度一直很平稳,初步对可以辐射全省的连锁百货网络进行了建立。
亮点二:携手阿里巴巴共建"互联网+智慧医疗"
2018年的时候,公司已经与阿里巴巴直接签订了《"新医疗"创新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丝路卫生健康云平台”,把共建"阿里健康西安高新互联网医院"、"人工智能医疗创新实验室"等都包括在内,共同创新融合,形成"新医疗"生态模式。还有,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之一的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与阿里健康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算一起搭建国家级的医学人才智能培训平台、一同申请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专项。
仅用一篇文章不能把所有内容都写完,有关国际医学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方面的内容,我都给你们整理出来放在这篇文章里了,点击该链接就能浏览:【深度研报】国际医学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就目前而言,国际疫情环境还是不容乐观的,但我们仍需要留意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医疗卫生保障实现的。十九大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了人民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将医疗服务行业推入了一个新时代。政策、资本、支付、人才以及技术的五大趋势给予社会办医的发展的影响是极其长久和深远的,民营医院目前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三、总结
综上可得,我觉得国际医学公司在医疗行业的成长前景非常广阔。作为国内第一家具有民营三甲医院的公司,国际医学有望提高自己的市场上的占有率,并且扩大其影响力。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国际医学未来行情,进入下面的链接,能得到专业投资顾问的建议,看下国际医学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国际医学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