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估值低并非A股独有
事实上,银行板块估值低却不涨的现在并非A股独有,放眼全球,海外同样如此。从国信证券(13.450, -0.20, -1.47%)研报的统计数据来看,海外银行低的市净率(PB)并不比A股上市银行高,只是市盈率略高于A股中的上市银行。
还有一个现象同样值得关注,当我们为2018年底至今A股银行股显著跑输大盘而唏嘘之际,却发现原来美股银行股的超额收益走势在方向上也存在一定趋同性。同样参考国信证券的报告数据,从 2018 年开始,美国标普 500 银行指数相对于标普500指数便开始走弱,银行板块显著跑输标普 500 指数整体市场表现。
二、近期机构减仓银行股
与此同时,极低的估值却并没有换来机构的青睐。参考天风证券(6.470, -0.14, -2.12%)报告的统计结果,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对银行板块的重仓比例还在下降。至少2019年四季度的7.07%降至2020年的4.67%,而近期的高点则需要追溯到2018年一季度(7.78%)。
三、原因
都说股价表现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确实,资产增速放慢、杠杆率降低、更重要的是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业将承受净息差长期收窄的压力,而息差又是银行最主要的收益来源……这些负面因素让银行业的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备受市场质疑。
还有一方面,受全球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特别是短期下行幅度较大,银行贷款回款压力增加,势必加大银行资产质量的波动,而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便一味复工复产,使得投资者进一步对疫情的走势判断产生较大不确定性,加重了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悲观预期。虽然多地监管部门放宽了疫情期间部分企业不良认定标准,并且允许展期和续期(支付宝中的花呗最近也开始允许展期一个月,不收取额外费用),对银行不良生成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仍然未能消除投资者对未来较高不确定性的担忧。
另一方面,受银行让利(央行通过定向降准、降低OMO、MLF、LPR利率以及专项再贷款和再贴现的方式,降低企业融资利率,据央行数据,截止3月底,一般贷款利率已下降0.26%,银行让利于实体企业明显)、央行目前货币政策以及银行负债端结构固化(银行负债端主要包括存款、同业存放、应付债券、央行借款等,又尤以存款占比最大,造成银行经营模式的难以转变)等因素的影响,银行整体净息差的下行幅度预计较大,从而使得投资者对以量补价带来利润增长的持续性存疑。究其原因:虽然一季度整体信贷增长7.1万亿元,同比增速12.7%,较2019年一季度同比多增1.3万亿元,银行利润得以支撑;但是,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不仅会给银行资本充足率带来挑战,更重要的是短期内可能引发宏观杠杆率的上升,进一步加重投资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
美国股票纳斯达克指数第1次突破了11,000,背后的推动因素有很多,因为来参与这一个市场,瓜分的人数越来越少,所以他们就吸纳了大多数的资源,还有因为美国现在的低利率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美国股票,还有美储联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美国市场的预期比较乐观等等原因,都使得美国的股市逆风翻盘。
第一就是由于目前这一个市场瓜分的人数开始逐渐的减少,我们知道在这一次股票上涨中,几乎只有那些科技巨头股票呈现了上涨的趋势,而其他的企业几乎都在这一次疫情中遭受到了重要的打击,那么就使得那些来购买股票的人,主要将目标放在了这些科技巨头的公司上面,所以瓜分蛋糕的人少了,那么其他零碎的资源就会慢慢的流入到这些科技巨头的公司里面,所以纳斯达克指数才会突破这么高的数据。
还有就是由于现在没处连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前,由于货币政策没有遇到疫情,所以向来比较紧凑,而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吸引了很多人去购买美国股票,那么既然有人购买美国股票,那么就有大量的资金注入市场,就具有了流动性,而这些资金最后就流向到了股市里面。
还有就是现在的美国市场处于比较乐观的地步,意思就是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虽然现在的美国经济出现了不好的现状,但是等到疫情过后,很多行业都能够重新扭转乾坤,再一次的发展起来预期较好,就使得有人仍旧愿意火中取栗,往里面投入钱财。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由于现在股票的低利率,就相当于我们做投资的时候肯定会选择那个风险比较小的股票,当然有一部分热爱***的人咱们就不说了,在本来现在的投资理财产品就比较少的情况下,肯定选择购买利率比较低,然后比较有保障的东西。
0%--0•1%之间,放床底下还好。
美国银行储蓄利率下跌费用增加令储户沮丧
2010年08月26日14:55 来源:新浪 手机免费访问 已有0条评论 我顶
北京时间8月26日下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市场利率洞察机构研究员日前公布,今年7月,联邦储蓄、支票、货币市场和有息存款帐户的平均利率近10年来首次跌破1%,降至0.99%。同时,作为对于7月21日正式成为法律的金融改革提案的回应,近来各大银行纷纷提高收费并新增了一些费用项目。
结果,越来越多的储户发现他们的存款收益基本被银行的各项收费抵消了。深感沮丧的储户肯-沃德(Ken Ward)表示,在他家附近的一家大通银行分行,他近来接受审核通过了一个利率仅为0.01%的储蓄帐户。
推荐阅读
美去年四季度GDP年增3.2% “无就业复苏”成常态
埃及添乱 高息货币遭殃
日本1月制造业PMI指数上升
澳洲1月通胀指数上升0.4%
澳元:兑主要货币继续承压
新西兰数据不佳 纽元走软
美元对商品影响视宏观环境而变
[人民币牌价] [行情中心]
“我们选择这家银行只是因为比较便利。”今年57岁的沃德如是说。沃德正在寻找一家银行帮助女儿储蓄1万美元。然而如今沃德表示:“在这种利率水平之下,我们或许更愿意把钱放在家里床垫下面,至少这样我们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
如果沃德在大通银行建立储蓄帐户并完成存款,那么他可以获得大约1美元的年利。而他面临的潜在费用则包括:1)帐户余额低于300美元时需支付4美元管理费用;2)在其它银行ATM机上取款每笔需支付2美元费用;3)如果在月结单周期内已进行了4次取款交易,那么之后每增加一次取款交易,则需支付3美元费用。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大通银行的利率水平反映了美联储创造的越低利率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具备吸引力的利率加上各项新增费用可能会使大量客户流向小型银行及信用社,据估计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等大型银行机构平均可能会流失掉100万个经常帐户。(李婧)
文 |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 陈九霖
在大众的眼中,巴菲特只是被视为美国数一数二的价值投资者。但是,与普通大众印象相反的是,巴菲特其实也是一名出色的宏观经济大师。
1999年,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当时的互联网泡沫给予提醒,紧接着就发生了2000年的“互联网冬天”;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在市场对股市(尤其是金融业)丧失信心乃至极度恐慌之时,巴菲特选择了大幅增持当时的银行股。后来,美国股市开启了长达11年的长牛时代:从2009年3月6日起,截至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爆发的2月底,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涨了408%,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上涨357%,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涨幅669%。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巴菲特的投资选择,就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风向标和晴雨表。在动荡不安的2020年即将结束之际,我们或许可从“股神”的投资选择中,看出美国未来经济的走势。
“股神”卖了什么,又买了什么
在今年一季度美国股市大跌的时候,巴菲选择奉行他自己的原则:“别人恐慌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慌。”他逆向增持当时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航空公司以及石油公司的股票。
但是,之后不久,随着美国整体疫情防控的不利,巴菲特马上改变投资逻辑,将航空股全部“割肉”(美国四大航空公司,即美国航空、达美航空、西南航空和美国联合航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今年5月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航空业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困难行业,尤其是在目前的情况之下。现在,大家都被告知不要再飞行、不要再旅行。今天所有的业务,到底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的趋势,我们不得而知。”
后来的事实证明,随着疫情在美国失控,美国航空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客运收入可能减少3140亿美元,同比下降55%。美国航空业的衰减程度更是前所未见,美国航空运输协会CEO尼古拉斯·卡利奥(Nicholas Calio)表示,美国航空公司的旅客净预订机票数量同比下降了近***。
今年7月,巴菲特花了97亿美元购买了Dominion能源公司,包括7700英里的天然气运输管道,以及9000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存空间。其实,早在2016年,巴菲特就表示想要构建自己的能源产业。201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曾发起对Oncor电力公司的收购计划。但是,当时市场对于能源股的追逐导致其价格过高,巴菲特没有追风。今年,美国在经历了疫情以及全球石油增产的双重打击下,能源类企业也面临着跟航空类企业一样的命运。但是,不像对于航空业那种悲观的预期,巴菲特对于能源和铁路这两大传统行业,却愿意去不断地进行投资。他还多次表示,能源和铁路是两个需要很多资金的行业,也是对抗通胀的最好选择。如今,巴菲特左手握着石油勘探开采权的上游产业资产(西方石油公司),右手握有运输管道和储存空间以及铁路的中游产业资产。巴菲特的能源帝国框架,已逐渐浮出水面。
不单单如此,就在今年8月,巴菲特又作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美国证监会(SEC)公布的最新文件显示,今年二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买入了黄金矿业公司——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近2100万股股票,并且,抛弃了自金融危机以来所持有的金融类股票,如高盛、摩根等银行股票。
令人玩味的是,2018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比较了1942年以来,投资股票与黄金的回报率相差130倍,股票的回报率远远高于黄金。巴菲特因此奉劝投资者:“炒金不如炒股。”那么,此时此刻,巴菲特为什么突然杀入黄金领域而购买黄金企业呢?
其实,巴菲特的做法,一方面预示着其对于美国未来经济的转型看法,另一方面则表明他已经开始为未来做着准备。
美国的未来:低利率+高通胀?
1999年,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影响投资的结果,有两个重要变量,分别为“利率”和“获利”。利率与投资,就好比地心引力之于物体一样,利率越高投资的回报就越低。而企业的获利,则是另外一个重要变量。
今年,由于疫情所带来的封城等一系列举措,美国企业在不断地“死亡”。据*** 财经 报道,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统计显示,截至止今年10月4日,美国申请破产的较大规模企业达504家,超过2010年以来任何可比时期的破产申请数量。在申请破产的企业当中,消费、工业和能源企业占了大头。今年9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降幅为33.2%。其中,服务支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而重挫41.8%。在消费行业之中,美国餐饮行业整体上将损失2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万亿元。而美联储为了将经济拉回正轨,可能不断地抛出更加激进的政策,比如,负利率以及比现在更大的量化宽松政策。
当地时间2020年5月7日, 有113年 历史 的美国高端连锁百货商店内曼·马库斯 (Neiman Marcus) 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那么,这种做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首先,美国的长期低利率尤其是负利率政策,会直接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当美元因量化宽松政策而直接导致其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时,原先持有美国国债的投资者,也会用这种廉价的美元去投资海外那些利率仍然较高的国家。
其次,负利率会摧毁美国的金融世界。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在正常的模式下,当央行利息还是“正”的时候,银行可以通过借贷利息与存款利息之间的利息差,并在不断放贷加杠杆的情况下,取得盈利。但是,当利率由正变成“负”时,就会遏制银行在原先正常情况下上杠杆的意愿。银行为了增加收入会转向发行衍生品以及投资高风险资产。
对于这样的一个未来,巴菲特正在用购买传统能源以及黄金等资产的手段,去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在遭遇过1970年末到1980年期间每年10%通货膨胀的经历后,巴菲特在其1981年致股东的信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巴菲特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类公司能够存活下来:一类是因为刚需,企业可以轻易抬高价格;另一类是可不断产生现金流。
不论是能源,还是铁路,甚至是黄金,都是巴菲特所说的这两类资产或符合其中之一性质的资产;而且,在可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它们无疑也是可以实现保值增值的优质资产。这就是巴菲特抛弃航空股、金融股,而转投能源、铁路和黄金企业的背后逻辑。它所暗示的美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将会是低利率、高通胀下的低速运行。
我的两点看法
基于对巴菲特今年的投资运作的分析后,我有如下两点看法:
1.长期看好美国。尽管美国经济短期内遭遇挫折,今年更是大幅萎缩,但是,从长远来看,美国经济有两个方面不能忽视,一是它的修复能力极强;二是它的创新活力极强。在克服当下困难后,今后二三十年内,美国经济依然强劲。
2.传统能源和基础商业仍然具有生命力。10月20日,世界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Darren Woods在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因经营困难,该公司计划裁员。但是,在他的欧洲同行称可再生能源将很快取代石化能源之际,他却对石化燃料依然充满信心,并称这一领域有帮助全球经济繁荣的“更高使命”。Woods明确地表示,在2040年之前,石化燃料仍将占全球能源领域的一半左右,而且,通常会为贫穷国家提供成本效益最佳的发展途径,尤其是非洲和亚洲的较贫穷国家。
我赞同Woods的观点,因为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尚需时日。巴菲特选择投资传统能源的做法则是另一个重要证明——巴菲特拥有天然气、煤气、电力等抗通膨且可以带来庞大现金流的传统能源公司组合。即使未来偏爱新能源的民主党人执政,也难以改变包括页岩油气在内的传统石化能源将长期占有半壁以上江山的局面!
我赞成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巴尔金都(Mohammad Barkindo)的判断:“到2045年,石油将继续在能源构成中占据最大份额!”
责编 | 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