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概股的市场信心被动摇了,市场信心不强。以投资者的视角来看,中概股的企业一般都是优质企业,而这些企业里面又以科技企业居多,像这样的优质企业的股票应该是非常抢手的,但是由于美国证券交易所修正法案的提出,在最近的行情里面这些股票面临着退市的风险,所以在这样的风险之下,很多投资者已经丧失了对这些股票的信心,即便这些股票都是优质股票。中概股的涨跌也会受到美股市场的影响。
拓展资料:
1、 中概股一般指中国概念股,是指外国投资者对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统称。中国概念股就是外资因为看好中国经济成长而对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称呼。由于同一家企业既可以在国内上市,也可以在国外上市,所以这些中国概念股中也有一些是在国内同时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我国大陆注册、国外上市的企业;另一类是虽然在国外注册,可是主体业务和关系仍然在我国大陆的企业。
2、 中国概念股是相对于海外市场来说的,同一个公司可以在不同的股票市场分别上市,所以,某些中国概念股公司是可能在国内同时上市的。美国接受中国概念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庞大市场的影响,是相当于投资中国公司,但这个原因主要是资本的利益取向,为了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和政治无关。
3、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而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概念股是股市术语,作为一种选股的方式。相较于绩优股必须有良好的营运业绩所支撑,概念股只是以依靠相同话题,将同类型的股票列入选股标的的一种组合。由于概念股的广告效应,因此不具有任何获利的保证。
主要源于对市场的不信任,最近密集的政策都在预示着外国投资者中概股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的问题。
【拓展资料】
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一直在讨论《外国公司问责法》,国会也通过了这项法令,3月24日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公布的53页的公告,内容就是涉及如果外国公司没有满足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的规定要求的话,后续该如何操作等。
《外国公司问责法》,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提高信息透明度,要求所有的公司都必须要符合美国审计要求,遵守美国审计的规则。那这个规则核心一点就是需要查看上市公司的会计凭证原件,而中国公司所面临的是,中国的法律规定在外上市的企业,不可以把会计凭证等相关的法律文件带到境外。所以卡在中间的企业,两难。满足不了,3年后中资企业面临陆续在美国退市。前段新浪已经私有化并退市了。
据报道,上周五的大宗交易来自于高盛以及摩根斯坦利,涉及股份包括1000万股百度,5000万股的腾讯娱乐,3200万股的唯品会,还挂出了3270万股的爱奇艺。这些股份属于谁的呢?属于对冲基金ArchegosCapital,这家对冲基金从高盛,瑞信,摩根斯坦利,野村等机构借了大量的资金,重仓了Viacom,Discovery,百度,腾讯音乐等相关股票,然后再拿着这些股票从借钱的那些机构作抵押。
其中Viacom集团是美国第三大传媒公司,包括拥有39家地方电视台的电视集团,制作节目超过5500小时的派拉蒙电视集团。由于ArchegosCapital惯于使用高杠杆,据说加到了三到四倍的杠杆,在3月23日Viacom宣布增发30亿美元之后,股价就开始暴跌,股价从101.97美元跌至48.23美元,跌幅达至52.7%。而重仓Viacom的ArchegosCapital抵押在各华尔街大佬们的抵押品,因爆跌而被要求补充保证金,ArchegosCapital无法再提交保证金,抵押品的各股票开始陆续被高盛,摩根斯坦利抛售,上同五的大宗交易就由此而来。当股票大批抛售时,股价继续向下,抛完后,两家公司表示,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损失。最大的损失当然是喜好3-4倍杠杆投资的ArchegosCapital.但是,悲催的是,借钱的德银,高盛,摩根斯坦利都卖了抵押的股票,但野村,瑞信并没有抛售抵押品,瑞信不得不发布公告称,3月26日,在与客户交易中,遭受重大损失,损失大约在30-40亿美元之间。
北京时间3月25日,一则消息引发了中概股企业的集体大跌。具体来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了最新公告,并已经通过临时修正,《外国公司问责法》正式落地,这将会对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带来深刻性的冲击影响。
实际上,针对这一法案,早在去年5月份获得了美国国会参议院的批准通过,且在去年12月2日获得了国会众议院的表决通过。时隔三个多月的时间,《外国公司问责法》正式落地。从这一份法案内容来看,意在对外国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额外的信息披露要求,而且适用于所有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
过去二十年,有大量的中概股企业积极赴美上市,很大程度上看中了美股市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且在上市要求与准入门槛上,具有不一样的宽松开放机制,刺激了一批中概股企业的赴美上市。但是,时至目前,美股市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此次《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对信息披露要求以及会计审计等方面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影响到外国公司赴美上市的积极性。
例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其证券禁止在美交易。此外,针对外国公司来说,如果雇佣了不受美国监管的会计公司,那么将会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与约束等。
针对这一系列的举措,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大幅提升了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准入门槛,且加大中概股企业赴美上市的难度,以往美股市场引以为豪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优势,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可以预期,在未来的日子中,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数量会明显减少,外部市场环境也开始发生了显著变化。
实际上,在去年美国国会参议院批准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之后,已有一批中概股企业加快了二次上市的步伐,更有甚者采取了私有化退市摘牌的举动,意在应对《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相关规定。
既然美股市场曾经引以为豪的制度开放性与包容性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变,那么对一批颇具发展潜力的企业来说,也会改变上市的途径,更可能选择赴港上市或回归A股科创板上市等方式。
与美股市场逐渐收紧上市规则,且提升上市难度的做法相比,近年来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得到迅速提升,并进行了实质性的市场交易制度改革,包括允许同股不同权上市、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等,这系列改革措施,也大幅提升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吸引力,更有利于更好吸引外资资金的进入。
过去多年,美股市场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上市,并促进了大量企业的做大做强。美股
我个人非常看好中概股的后市走向,同时也认为中概股的很多股票会逐渐实现价值回归。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很多中概股的股票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很多股票的业务经营情况越来越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概股的暴跌行情主要是跟中概股的退市风险有关。如果能够进一步解除中概股的退市风险,我相信很多中概股会走出非常好的行情,部分股票可能会进一步反弹到高位。
一、中概股出现了大涨的行情。
在我们进一步认可企业到境外上市之后,很多人把这个现象理解为中概股可能会获得进一步的支持,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中概股出现一系列的大涨行情。中概股的很多股票在一天之内出现了20%以上的涨幅,滴滴更是在一天上涨了60%。
二、我非常看好中概股的后市走向。
正如我在上面所讲的那样,当中概股能够进一步解除退市风险的时候,这意味着中概股的投资人基本上不需要担心中概股的后路问题。在此之前,正是因为投资人出现了恐慌性的踩踏行为,这才直接导致中概股出现了市值大幅缩水的现象。在此之后,我相信多数中概股会逐渐反弹上来,虽然各个中概股的反弹力度各不相同,但中概股的行情基本上已经到了支撑位。
三、我也非常看好中概股在国外进一步发展。
因为中概股本身就是很多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当这些公司的利润越来越好的时候,企业的利润会进一步推高中概股的市值。很多中概股的市值已经缩水了50%以上,这本身并不符合股票本身的价值趋势。如果公司的经营情况没有任何问题的话,很多中概股的市值会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