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价连续两天疯涨后,苹果真的一脚跨过了万亿美元市值门槛,成为全球首个万亿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苹果手中现金
能买下3个百度、5个京东
美国当地时间8月2日,苹果股价收盘上涨2.92%,报207.39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时,市值达到了10017亿美元,这标志着苹果正式成为当前全球首个万亿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一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简单举个例子,目前全球只有16个的GDP超过万亿美元,且即便拿全球GDP*的美国对比,苹果也能完全hold住。去年美国的GDP约为19万亿美元,这意味着苹果市值已是美国GDP的十九分之一,可谓真正的富可敌国!
(图片来源:Choice,截至8月2日)
苹果此次能够一脚跨过万亿美元市值这一门槛,主要是因为公司业绩太给力。苹果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当季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大幅上涨。其中,营业收入达5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成为苹果史上营收*的第二季度。
在业绩持续向好的同时,苹果公司的现金也相当充裕。财报显示,该公司目前持有的现金高达2437亿美元。按照6.87的汇率计算,24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745亿元。
而在目前A股市场上,只有工商银行的总市值超过苹果的现金储备。这意味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苹果几乎可以买下任意一家A股公司。
中概股方面,截至2日收盘,百度市值约为802亿美元;京东市值为518亿美元;网易市值为335亿美元,这意味着苹果大致可以买下3个百度、5 个京东或8个网易。
真正的股王是如何炼成的
自1980年上市以来,苹果股价一路上涨,但分析认为,真正让苹果股价走上暴涨之路的主要还是在苹果推出iPhone之后。
2007年1月,苹果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并于当年6月正式发售,此后几乎每年也都发布新款iPhone。数据显示,在此后的年份中,除了2009年的金融危机年份外,直到2013财年之前,苹果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高速增长。
其中,2012财年公司营收已为2006财年的6倍以上,净利润为2006年的20倍以上。这一阶段,业绩的持续高速增长构成了股价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也推动了苹果市值节节攀升。
在2013财年之后,苹果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出现下滑,但整体上仍实现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公司的股票回购对股价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分析指出,2013年以来,股票回购为苹果贡献了42%的涨幅。
而就*情况来看,截至目前,iPhone仍是苹果业绩的保证。刚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iPhone销量4130万部,比市场预期少30万部。但iPhone的平均售价(ASP)为724美元,较市场预期的699美元高出25美元,成为当季苹果营业收入的一大增长动力。
彭博分析指出,若iPhone的ASP保持在去年同期水平,苹果今年二季度营业收入将仅同比增长6.5%,而不是17%。
除了iPhone外,苹果的成功还离不开它的“死忠粉”。比如,一位名叫Bruce Pfeffer的“苹果粉”在1980年代使用过苹果的一项产品后,就彻底爱上了苹果。在之后的几十年工作和生活中,他几乎只用苹果产品。
在享受使用苹果产品的同时,Pfeffer还购买了苹果股票。他在1998年(即乔布斯重新出任苹果CEO后的次年)*购买了苹果股票,当时他并不知道该公司正处于挣扎求生的困境。“我并不知道这家公司当时情况有多糟,我只是苹果的狂热粉之一”,他说道。
由此可见,对苹果前景始终抱有信心的苹果粉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该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第一个万亿美元的公司不是苹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苹果成为首个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公司之前,有一家公司十年前已经触及过万亿市值的高点,只是后来缩水了,它就是中石油。
2000年4月,中石油在港交所上市,随后2007年1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当天股价就翻了三倍,一度达到48.62元。当时中石油的总市值达到了11000亿美元。但后来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中石油A股和H股股价双双暴跌,直至2008年“四万亿”政策出台后,两市股价跟随大盘有所反弹。
苹果市值大涨的原因是关于搭载汽车的芯片处理器的完工。
在苹果研发出能够搭载汽车的芯片处理器之后,苹果计划在4年之内造出自动驾驶汽车,通过这样的方式表明自己进入汽车领域的决心。与此同时,因为多数投资人都非常看好苹果的业务计划,所以投资人们纷纷购入苹果公司的股票,这才导致苹果公司的市值一夜大涨。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苹果股价和苹果市值的新闻,苹果公司的股价在一夜之间暴涨了2.85%,当日的市值涨幅达到了719亿美元。在此之后,苹果公司的市值重新超过了微软,并且达到了2.6万亿美元的程度,苹果公司的市值已经重新变成了世界第一。对于苹果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讲,股价出现如此大的波动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二、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苹果公司的芯片处理器的问题。
因为苹果公司在早前就已经开始研发搭载汽车的芯片处理器,在这个处理器研发成功之后,苹果公司计划批量生产这个处理器。与此同时,苹果公司也会用这个处理器来搭配接下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在这个利好消息的驱动之下,投资人们才会纷纷购入苹果公司的股票,进而拉动苹果公司的市值暴涨。
三、很多人非常期待苹果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
虽然苹果公司是一家以电子设备为主的科技企业,但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火爆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科技企业都已经进入到了汽车领域,苹果公司也做了相应的布局。如果苹果公司真的能够按计划所说,苹果公司将会在4年内生产出第1台自动驾驶汽车,小伙伴们可以拭目以待。
问题一:苹果公司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公司氛围良好,无官僚主义,人人平等,充分激发员工潜力。
2.人才选择,挑选*的人才。
3.公司运转机制清晰,高效。
4.等等。
不过最重要的是史蒂夫・乔布斯创立及运营苹果的那种精神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并且公司还在不断创新。
问题二:苹果公司是怎么成功的呢 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不止步,一直都在创新,一直都没有停止进步,一直都在努力,希望帮到你。
问题三:苹果公司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核心技术加品牌营销。
苹果公司的营销是这个时代的网络营销经典案例,从LOGO开始炒作,然后每出*新产品,苹果公司在互联网上的广告就没停过,从各个角度宣传他的产品,让全世界的网民都知道他的产品,而他们的客户主要也是这些网民。不过他们的产品确实好,质量有保障!
问题四:未来,苹果公司(Apple)没落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也不知道苹果得罪了谁,尽管已经成为全球*的科技公司,但是业内对其唱衰调的传统仍旧没能改变。近日,苹果股价暴跌,再一次为逗反水果地联盟提供了可乘之机。根据彭博社计算的数据,自苹果成为道指成分股至今,苹果股价下跌造成了道指下跌67点。这也是苹果股价跌至自今年1月以来的*点,并且自2013年9月以来*跌至股价200日均线下方。
而此次很多业内外人士认为苹果走向逗衰落地的依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iPhone在上个季度销量未能达到预期;对手数量太多,且不断发展;寄予厚望的Apple Watch表现不尽如人意等等。
苹果真的逗衰落地了吗看
太过依赖iPhone
想要了解苹果,iPhone显然是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苹果在2014财年的营收为2202亿美元,其中有1215亿美元来自iPhone,约 占55.2%。而随着iPhone 6/6 plus的畅销,苹果又将收获大笔让人眼红的利润。不过这背后,苹果也存在潜在的危机。中国有句俗话: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框里。或许是被逼无奈,但 是苹果现在确实把最重要的鸡蛋都放到了一个篮子了。
如果按价格对智能手机进行等级划分,iPhone*属于超高端机型。据IDC统计,去年一季度,在Android手机的总体交付量中,价格高 于600美元的高端手机占比为9.1%。而到了今年一季度,价格高于600美元的高端手机,在Android出货量中的占比减少到了5.6%。与之相比, 在同一时间段内,苹果公司iOS设备中,价格高于600美元的占比从70%增加到了80%。而这种市场格局就导致了智能手机行业90%以上的利润均被 iPhone占据,同时也是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的逗价格战地敲响了警钟。
iPhone的成功之路开始于iPhone 4,随后销量逐年递增。用户之所以选择苹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好用、耐用、彰显身份有面子(特别对于部分中国消费者而言)。不过在几年的迭代更新之 后,iPhone或许成为最畅销的智能手机,但已经称不上最让人惊艳的智能手机了。iPhone 6/6 plus的成功并不在于它们带来了什么逗新的东西地,而是一次对市场的妥协、让步,使用户对于大屏智能手机的需求胜过了苹果改变世界的欲望。
iPhone与Android的大战不会停止
在今年的WWDC大会上,iOS 9的到来并没有让用户感到满意,反而十分失望。不少用户表示,iOS系统越来越逗臃肿地,不再像以前那样好用了。而且据相关人士透露,今年求己将要发布的 逗iPhone 6s地*的亮点或许在于硬件配置的提升,苹果将告别万年1 GB内存和800万像素摄像头。这是苹果为了保证手机流畅体验而作出的改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已经是一种退步。
iPhone就像是一直造福于用户的逗好人地,正因为形象太过于高大上,一点瑕疵也会成为众矢之的。也就是说iPhone越是成功,苹果的压力 也就越大,面临的风险也就越高。近期苹果股价大跌的直接原因就包括投资者们预计iPhone在第二季度将会热销,但苹果只出货了4750万部,不到预期的 4900万部。
单个对手实力不足,但奈何数量太多
常言道逗墙倒众人推地,苹果作为科技界的领头羊*称得上是铜墙铁壁,想要推倒它的厂商数不胜数。单一厂商的实力或许不足以撼动苹果,但是有这 种想法的厂商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苹果不得不重视。以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为例,仅仅是涉足智能手机领域的厂商就有数百家,其中如小米、联想、华为、魅族、 中兴等多个品牌在华均有不错的业绩。如今中国已经成......
问题五:为什么苹果公司的苹果手机会如此成功? - - 楼主 我佩服你的见识 苹果MP3 MP4 苹果的电脑 你居然说他之前是默默无闻的 ・・・・・・ 千万别让乔布斯知道你问过这个问题 不然他会跨国追杀的
问题六:为什么苹果公司的品牌价值这么高 最近几年,史蒂夫・乔布斯成为中国企业的关注与研究对象。苹果公司以独具匠心的产品创新创造了巨大的产品附加值乃至品牌价值,从iMac、iPod、iPad到iPhone,苹果的电子产品在电脑、音乐播放机和手机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功,并成为价格昂贵的高端时尚电子品牌的象征。
苹果公司的成功说明了什么?是因为它们的产品性价比高吗?当然不是。认为性价比是*追求的企业将无法领略品牌价值的盛宴。
在苹果产品的背后,体现了苹果公司在品牌管理系统中的产品管理能力和品牌价值管理能力,使其掌握了价值链中的战略制高点。而以上这些全新的管理概念的 *** 则是我一直致力于研究的“系统化品牌管理”。在这些新型的管理概念背后,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和范式到底也将孕育着极大的挑战和变革!
仅仅模仿苹果产品的外观并不难,只是,如何学习苹果公司的管理精髓,如何像苹果公司那样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并不断设计出独特的产品、创造高价值的品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却并非易事。
在企业的品牌管理体系中,产品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因为新型的产品管理不仅是追求产品性价比、而是追求产品附加值,这是实现品牌价值提升的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本土的品牌型企业在管理体系中最重视的往往是“传统的产品管理和营销(其实就是销售)管理”,大多数企业都还停留在产品的基本性能、传播与促销层面,而传播又容易停留在单层次的灌输式广告传播层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大多数企业因为难于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选择了模仿与跟进,并寄希望于产品的性价比和促销来解决销售压力。于是,随波逐流和急功近利成为很多企业的管理哲学。此类管理哲学将产生相应的HR战略导向,即把企业资源和HR成本倾向于销售型人才而非品牌管理型人才。
这种误区在于不了解品牌管理的系统化特点。其实,自品牌创建伊始,这种系统化的特征就已经存在,并决定了品牌价值管理(也称为品牌价值链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品牌和产品、价格、服务、供应链、渠道、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管理。如果一开始品牌的系统不匹配或不完善,则必将造成品牌定位和产品价格、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错位。这也正是很多中国品牌一开始就先天不足、步履蹒跚的原因。
苹果公司早在iMac时代就显现出巨大的以产品创新为主导的核心竞争力,苹果公司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苹果公司在史蒂夫・乔布斯的带领下已经具备了“系统化品牌管理”能力。
国内有研究者认为苹果公司的成功在于史蒂夫・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我认为,企业家或CEO的个人魅力非常重要,他们的个人能力往往可以决定企业的成败;只是,一个企业仅仅局限于个人能力来做支撑是脆弱的,只有利用个人能力来影响企业建立*企业文化和管理系统才是基业长青、品牌强势的根本之道。
苹果公司曾经尝试过乔布斯离去而衰落的教训,那是因为当时的苹果公司还没有建立起乔布斯所倡导的创新文化和管理系统。而乔布斯也曾经离开苹果公司另起炉灶,却因为失去最适合他的品牌土壤和根基而告终。乔布斯需要的是怎样的土壤?是专业主义文化蔓延的土壤。我觉得,乔布斯是品牌型企业最稀缺的那一类品牌管理人才,即具备艺术家特质和审美能力的“专家型管理者”,特别在时尚产业,这类“专家型管理者”尤其珍贵。这类品牌管理者还善于大胆吸纳、鉴别、吸引和管理创意型人才,比如设计师等,苹果公司的设计师薪水比同行业的设计师要高50%。所以,当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独立创业时,那种八面玲珑的创业者角色不适合他就不足为奇了。
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经济变化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变化,还有全球产品大流通所引发的消费潮流的交替变化,消费者对产品个性的追求愈演愈......
问题七:有谁来说说苹果公司的发现历史? 1971年,16岁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21岁的史蒂芬・沃兹涅克(Stephen Wozniak)经朋友介绍而结识。
1976年,乔布斯成功说服沃兹装配机器之余跟他去推销,他们另一位朋友,罗・韦恩(Ron Wayne)也加入,三人在1976年4月1[4] 日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puter Inc.)。同年5月,乔布斯与一间本地电脑商店The Byte Shop洽商,店主保罗・泰瑞尔(Paul Terrell)订购50部后来被称为Apple I的设备,并在交货时支付每部500美元。乔布斯取得了这份订单后,出售自己贵重物品进行筹款,并且说服大型电子零件分销商Cramer Electronics店铺信用部经理,先给零件后付款,最终乔布斯成功的完成这笔交易。乔布斯、沃兹和Apple I、Apple IIc1977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注册成为“苹果电脑公司”。同年,沃兹已成功设计出比Apple I更先进的Apple II。乔布斯想将公司扩充并向银行贷款,但韦恩因为冒险投资失败导致的心理阴影而退出了(另一说法为韦恩为了健康选择放弃疯狂的工作)。当时的苹果电脑公司缺乏资金来源。乔布斯最后遇到麦克・马库拉(Mike Markkula),麦克・马库拉注资9.2万美元并和乔布斯联合签署了2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
1977年4月,苹果公司在首届西岸电脑展览会(West Coast puter Fair)上推出Apple II。Apple II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Apple II 型也首度拥有输出单声道声音的架构,使个人计算机不再是哑巴。Apple II 型在80年代已售出数百万部,还拥有多种改良型号,包括苹果 IIe 和 IIgs 等。此两种计算机一直到 90 年代末期,仍然可以在许多学校里发现踪影,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代表作。
公司上市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公开招股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当时他们吸引的资金比1956年福特(Ford)上市以后任何*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IPO)都要多,而且比任何历史上的公司创造了更多的百万富翁。在五年之内该公司就进入了世界500强,是当时的最快记录。
新品研发
Apple III80年代起,苹果在个人电脑业务遇到新兴的竞争对手。他们之中份量最重的是电脑业的“头号人物”――IBM。IBM的IBM-PC型电脑,装有英特尔(Intel)的新型处理器:Intel 8088,并且运行微软的操作系统MS-DOS(IBM方面的叫法是PC-DOS)。该电脑一经问世即成为大热门商品(销售量:1981年2万5千台;1982年19万台;1983年70万台)。正当小型企业还在使用Apple II时,苹果感到它需要一个更新、更先进的型号以参与企业用电脑市场。Apple III的设计师被迫遵循乔布斯的极高和有时不切实际的要求,据说乔布斯觉得散热扇“不雅致”因而被省略了,结果导致电脑容易过热,这迫使最早期的型号被回收。另外,Apple III售价高昂,虽然1983年推出了改善后的升级型,并随之进行了降价促销,但基本上仍是无法挽回Apple III在市场中的劣势,这主要是因为1981年IBM推出的IBM PC及其兼容机席卷了个人电脑市场。Apple III总共只制造了90,000台。
乔布斯1983年苹果公司推出以CEO史蒂夫・乔布斯女儿的名字命名的新型电脑Apple Lisa,这......
问题八:苹果为什么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 苹果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超过美国本土,是苹果*的销售国。
国产手机不断崛起,与苹果形成了一定的竞争。
回答不容易,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帮忙采纳一下,谢谢 !
问题九:手机, 苹果手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5分 比其他手机更高端一些,它一开始就给人一种高端的感觉,而现在这么多人崇尚高端生活,其实苹果手机确实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