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要造车股票利好什么,苹果市值一夜大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3-03-17 14:33:02 基金 yurongpawn

观察|苹果造车、华为入局,决定未来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img_height="375" img_width="50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16/a0f68f2c7faedf6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img_height="470" img_width="114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16/293ae1b1df948b3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虽然科幻电影中的 汽车 有想象的成分,但毫无疑问,改变正从现在开始。 汽车 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变革,影响范围已经超出本身。随着软件等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科技 公司加入 汽车 行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让传统车企感到不安的是,现代电动车只有三分之一的零部件与传统 汽车 一样,这意味着制造领域更为简单。降低了 汽车 的准入门槛,同时也让传统车企的“护城河”可以轻易被跨越。

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16/058c63db3d8d10e9.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汽车 行业的话语权,目前看来,仍在这些大型 汽车 制造企业的手中。只不过,随着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发展,苹果造车、华为入局、谷歌等互联网巨头都紧盯着 汽车 领域,未来这一行业的话语权究竟属于谁,现在需要划一个大大的问号。

秘密运行多年的苹果造车,短暂浮出水面之后再次掩藏在一片迷雾之中。

2月8日,韩联社报道,现代 汽车 集团和起亚 汽车 公司发布公告称,当前没有与美国苹果公司就合作研发自动驾驶 汽车 事宜进行谈判。

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img_height="743"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16/cecbc38d325b9f16.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这与现代第一次传出与苹果合作造车的新闻不过刚过去一个月,事情引发多方讨论,甚至将起亚股价推到 历史 新高。苹果,富可敌国的一家公司,市值高达2.27万亿美元,仅流动资金就有1541亿美元(数据选取自2020年12月26日报告)。

与苹果公司合作,对于任何公司来说都应该是重大利好。一位熟悉现代起亚战略的消息人士透露,郑义宣已经明确表示,移动出行是公司的未来。现代集团的领导层认为,通过与苹果合作,可以加速公司自动驾驶和电动 汽车 的开发。但实际上,双方各怀心思。

欧美媒体认为,苹果之所以叫停与现代起亚之间的谈判,是因为现代和起亚三番五次公布合作细节令其不满,违反了苹果公司的保密协定;但韩国媒体则表示,现代起亚集团担忧成为苹果“代工厂”会影响自身的声誉。

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img_height="777"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16/6baacfc95655640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车企本质上并不是供应商,“它们也有自己的产品,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一位不愿具名的 汽车 业内高管曾向路透社透露,“ 汽车 厂商和苹果合作不一定就会带来好的结果,苹果是‘老板’,现代 汽车 也是‘老板’,这样的合作恐怕行不通。”

2016年,苹果与戴姆勒、宝马关于 汽车 项目的合作谈判也以失败告终。据德国《商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没谈拢”的关键在于领导权和所有权的问题,苹果一贯强势的作风可能是症结所在。“由于要在 汽车 内整合苹果的服务,并放弃车企自有的服务,可能令戴姆勒与宝马不满。”

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img_height="798"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16/34da056bc32112fc.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但凡此种种不足以成为苹果造车的阻碍。 汽车 ——是苹果之父乔布斯未能完成的夙愿之一,早在2008年乔布斯就已经有造车的想法。苹果公司前高级副总裁、iPod之父托尼·法戴尔(Tony Fadell)的记忆中,当时他们的讨论甚至具体到这辆车应该拥有什么功能,以及 汽车 仪表盘该如何设计。

只不过,因为其它项目,以及金融危机下的全球资金紧缩,苹果不得不搁置iCar的开发计划。2004年“泰坦计划”揭开了其神秘面纱,之后有关苹果为 汽车 板块招兵买马的新闻不断出现,甚至在湾区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如果你认识的哪位 汽车 相关的高管突然离职,还不更新领英状态,那他多半是去了苹果。

虽然一直以来,苹果对造车一事闭口不言,但没有人怀疑苹果的造车实力。即使短期之内,造车无法自我造血,与被资金扼住咽喉的新造车企业不同,手握1541亿现金的苹果公司,比任何玩家都可能登上赛场。

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img_height="2333" img_width="350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16/2aafa4556f1b324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就在苹果与现代 汽车 合作的传闻盛行的当下,和苹果有着革命友谊的富士康,正在加速冲击 汽车 圈,力争在万亿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今年1月,富士康先是“雪中送炭”,和拜腾 汽车 达成了合作协议;短短几天后,为了促成和吉利的合作,许久不出山的郭台铭更是亲自站台。

苹果似乎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2月5日,日本经济新闻也援引一家供应商的高管消息称,苹果正与至少6家 汽车 制造商推进谈判,其中也包括日本企业。

只不过,车企不想丢失自主权,沦为代工厂,而苹果的强势也不会轻易改变。这也是合作最终能否达成的关键所在。

汽车 这个江湖越来越热闹。一年多之前,这个赛道最活跃的企业有12家:其中三家具有央企背景,分别是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家地方国企分别为上汽、广汽和北汽;三家民营企业分别为吉利、长城、比亚迪;若说新势力,能够排上号的大概也就蔚来、小鹏、理想三家。

根据王兴的说法,目前中国车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下两轮。但一年时间,完全变了样子。

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img_height="900"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16/33cbc4709b8e5a0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特斯拉仅用一年时间成为新能源市场中的领头羊,市值更是一骑绝尘。华为虽然坚称自己不造车,但进军 汽车 智能化领域已是板上钉钉的实施;百度决定与吉利合作造车;富士康也进军 汽车 制造领域;苹果、索尼的计划也浮出水面……玩家没有变少,反而更多了。其中最难以忽视的势力,就是以苹果为首的 科技 公司的造车计划。

但这些 科技 企业距离成功造车,差的不过是生产线及上游零部件体系,代工是此时最方便的解决方案。我有技术,你有产能,双方合作,两全其美。

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img_height="1046"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16/03db09a4bb50822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凯翼 汽车 在国内首提代工模式,蔚来将这种模式真正实践并广为人知,而后,吉利和富士康的合作似乎准备再度强化这种制造模式。

根据吉利和富士康的说法,合资公司将导入ICT分工模式,帮助客户企业超越现有的 汽车 产业模式,向创新高效的制造供应链体系和商业模式加速转型。简单来理解就是,它们要用给苹果手机代工的方法来给 汽车 主机厂代工。

曾经的 汽车 行业,谁掌握了 汽车 制造,谁就拥有话语权,但现在却完全不同。尤其是出现了像吉利和富士康一样有“保障”的代工企业,同时有各种 科技 巨头手中握着智能化的各项技术,正在寻找合作方,想解决最为重要的生产问题,那么 汽车 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将被重塑。

汽车的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 img_height="838" img_width="132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16/23fae4edb729fbb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对于市场来说, 汽车 的迭代更新速度会更快,产品的设计及智能化将成为重点,发展历程或许可以参考手机。但这种情况下,受伤最大的,莫过于手里握着生产线和工厂的传统车企们。

就像吉利和富士康一样的代工 汽车 生产企业出现,似乎在向整个行业宣告:你有造车的梦想?我来帮你实现,只要带上你的创意和图纸。来的是新人还好,要是来的是像苹果一样的 科技 巨头,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如果有一天, 汽车 变得像手机一样,没人关心它产自哪里,由哪家企业代工,而是关心上面的LOGO,它的性能、品质以及能否充电几分钟续航几百公里。这是 科技 公司的理想,却也是车企的噩梦。

苹果市值一夜大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苹果市值大涨的原因是关于搭载汽车的芯片处理器的完工。

在苹果研发出能够搭载汽车的芯片处理器之后,苹果计划在4年之内造出自动驾驶汽车,通过这样的方式表明自己进入汽车领域的决心。与此同时,因为多数投资人都非常看好苹果的业务计划,所以投资人们纷纷购入苹果公司的股票,这才导致苹果公司的市值一夜大涨。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苹果股价和苹果市值的新闻,苹果公司的股价在一夜之间暴涨了2.85%,当日的市值涨幅达到了719亿美元。在此之后,苹果公司的市值重新超过了微软,并且达到了2.6万亿美元的程度,苹果公司的市值已经重新变成了世界第一。对于苹果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讲,股价出现如此大的波动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二、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苹果公司的芯片处理器的问题。

因为苹果公司在早前就已经开始研发搭载汽车的芯片处理器,在这个处理器研发成功之后,苹果公司计划批量生产这个处理器。与此同时,苹果公司也会用这个处理器来搭配接下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在这个利好消息的驱动之下,投资人们才会纷纷购入苹果公司的股票,进而拉动苹果公司的市值暴涨。

三、很多人非常期待苹果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

虽然苹果公司是一家以电子设备为主的科技企业,但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火爆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科技企业都已经进入到了汽车领域,苹果公司也做了相应的布局。如果苹果公司真的能够按计划所说,苹果公司将会在4年内生产出第1台自动驾驶汽车,小伙伴们可以拭目以待。

苹果概念股是什么?受益苹果概念股的有哪些?

苹果公司股价上升对于苹果概念股中的安洁科技(002635)、比亚迪(002594)、莱宝高科(002106)来说是利好消息,但是带动效果不会很明显。如果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苹果电视和新一代的苹果手机顺利投产且创新效果明显,对于国内的苹果概念股来说将是巨大的利好。

苹果公布的供应商名单涵盖了其材料、生产、代工等领域97%的采购额,共156家公司,供应商数量最多的子行业依次为IC/分立器件(占21%),连接器、功能件、结构件(占19%),PCB(占9%),被动器件(6%)。

苹果的IC/分立器件供应商主要集中在美国,部分分布在欧洲,少数在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存储器、硬盘/光驱供应商较集中,以日本厂商为主;被动器件的高端领域被日本厂商垄断,台湾厂商主要提供片式器件等相对标准化、成熟化的产品;PCB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台湾、日本;连接器、结构件、功能件厂商主要是欧美、日本、台湾公司;显示器件主要由日本、韩国、台湾厂商提供;ODM/OEM主要由台湾厂商承担。

其中,中国大陆厂商已经加入到苹果的结构件、功能件供应体系。

安洁科技主要提供绝缘材料模切、PMMA面板印刷等产品;

昆山长运从事镁铝合金压铸等业务;

立讯精密(002475)子公司联滔为苹果供应iPad连接器等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将放弃传统LVDS方案,使用FPC方案,对立讯精密这类LVDS供应商是不利因素。FPC连接器供应商将有较大机会。

另一个参与度较高的细分器件是显示器件,盖板玻璃(cover lens)供应商蓝思科技(300433),根据公司网站显示,蓝思科技是一家拥有20多年加工经验、30多间工厂、40000多名员工的大型企业,注册地位于长沙。

电池供应商主要分为电芯和电池模组。电芯厂商主要有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香港,在东莞、宁德等地有子公司);电池模组厂商主要有台湾的顺达、新普,以及中国大陆的天津力神等。

在股市中除白酒股票是热门还有什么是热门股票?

首先我不推荐股,入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今年新能源股票、概念股都还不错。由于行业成长空间较大,所以未来持续上涨空间很大。

这两个板块在今年来说整体的涨幅情况确实是让人非常意外的,尤其是新能源板块。它的涨幅空间确实非常的夸张,在近三个月以来。更是差不多突破了60%,这个甚至还创造了新高。可以看出来现在新能源板块是未来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现在只是刚起步的阶段,所面临到的问题又非常多,并且新能源汽车它还需要锂电池之类的来协同制作,其实就是等同于一种中高端制造业。而这种中高端制造业它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还有着政策的支持以及各种利好消息。

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扩展资料

根据哈富资讯2021年11月20日在东方财富网发布的资讯表示:

一、聚焦自动驾驶:苹果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还“带火”了一众相关概念股

1、在周四重新超过微软登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后,苹果股价周五(11月19日)再接再厉,继续刷新历史高位。此前,据美国当地媒体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报道称,苹果公司正在加快电动汽车的开发工作,目标是在2025年推出一辆能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 苹果股价周五收盘上涨1.7%,报160.55美元,这使得该公司的市值首度超过了2.6万亿美元。

2、苹果进入电动汽车领域,可能会与特斯拉、Rivian和LucidMotors等新兴公司以及正在远离化石燃料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展开激烈竞争。多只新晋电动汽车股近几个月来大幅上涨,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正押注于它们有望成为下一个特斯拉。

3、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苹果造车的相关利好发酵,不少美股市场上的自动驾驶概念股也成为了散户交易员追逐的对象,诸如AuroraInnovation等相关题材股在周五一路放量飙升。

4、Aurora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致力于严谨的工程和应用机器学习,以解决目前这一代人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自动驾驶方式。该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刚刚通过SPAC上市。

5、随着Aurora在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和StockTwits上开始被广泛讨论和推荐,该公司股价在周五一度飙涨了57%。尽管Aurora随后缩减了部分涨幅,但在收盘时仍涨超51%,本周该股累计上涨了71%。超过3600万股Aurora股票在周五成交,远高于特斯拉的成交量。异常庞大的交易量通常表明散户投资者的兴趣高昂。

6、其他一些相关题材股周五的涨幅也不小。为重型卡车和半挂车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TuSimpleHoldings在收盘时涨幅高达7.9%。这种乐观情绪也蔓延到了用于驾驶辅助系统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制造商身上。InnovizTechnologiesLtd。、AevaTechnologiesInc。和VelodyneLidarInc。的股价均普遍上扬。

二、福特和Rivian放弃共同开发电动汽车的计划

1、福特汽车和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周五证实,两家公司放弃共同开发电动汽车的计划。两家公司最初宣布联合开发一款电动汽车,当时福特在2019年向Rivian投资5亿美元。两家公司后来表示将联合开发福特旗下豪华品牌林肯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后在去年取消该计划。福特当时表示,这两家汽车制造商仍将寻求其他合作机会。福特发言人IanThibodeau称,这些计划现在也被取消。他说,该公司保留了与Rivian的联系,包括该公司12%的股份。Rivian上周的IPO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2、恒大汽车一个月两次配股,融资32亿港元用于新能源车研发

11月19日晚间,恒大汽车(00708.HK)公告,公司11月19日和配售代理签订了配售与认购协议,通过先旧后新的方式,以3港元/股配售9亿股,预计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7亿港元。

3、恒大汽车称,公司拟将收取的所得款专项用于公司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生产制造,为恒驰新能源汽车顺利投产奠定基础。此次配售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05%,占认购事项完成后经扩大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8.3%。

4、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恒大汽车一个月内的第二次配股。11月9日,恒大汽车以每股2.86港元进行先旧后新配售1.7483亿股集资约5亿港元。此次为首轮配售所得,有关款项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科技研发及生产、偿还债务及拨作一般企业用途,其中已有50%—约逾2.44亿港元已经使用。为解决公司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恒大汽车近日已将旗下两家公司出售以换取流动性现金。

三、追求纯电动汽车的大趋势下,丰田逐梦氢燃料车

1、北京时间11月16日早间消息,当联合国气候大会代表周末在英国格拉斯哥展开讨论时,丰田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正在日本驾驶一辆处于实验阶段的氢燃料汽车赛车。他说,这种汽车可以保住几百万汽车业工作岗位。

2、丰田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丰田章男(AkioToyoda)在日本西部的冈山国际赛车场上驾驶的彩色丰田花冠跑车是一款改装的由GR雅力士驱动、依靠氢能源的汽车。如果这种动力装置在商业上可行,就可以让内燃机在一个无碳的世界里继续运转。

3、丰田推进氢能源技术正值全球为兑现减排承诺而收紧碳排放法规之际,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加入了争抢不断增长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行列。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尽管电动汽车仍只占上路车辆的一小部分,但是在整体汽车市场萎缩了近六分之一的情况下,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注册量增长了41%。丰田计划到2025年推出15款电动汽车,并在未来10年投资135亿美元扩大电池生产。

四、高通推进芯片业务多元化:将为宝马自动驾驶汽车提供芯片

1、据报道,高通公司今日宣布,宝马汽车将在其下一代驾驶员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中使用高通的芯片。而宝马汽车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来自高通的这些新芯片将用于其「NeueKlasse」系列汽车,该系列汽车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

2、根据合作协议,高通和宝马将使用高通专用的计算机视觉处理芯片,分析来自前视、后视和环视摄像头的数据。此外,宝马还将使用高通的CPU和另一套高通芯片,帮助汽车与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通信。

3、宝马同时指出,与高通合作后,当前(宝马)与英特尔Mobileye自动驾驶技术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将继续下去,尽管双方在2021年推出一款自动驾驶汽车的计划尚未实现。

五、FF三季度预亏2.8亿美元

1、法拉第未来宣布,正在对公司最近受到的财务欺诈指控展开调查,其中包括美国做空机构JCapitalResearch一份卖空者报告中的指控。目前,FF已经成立“独立董事特别委员会”,聘请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进行调查。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网站,FF称由于此项调查的开展,它将无法按时提交今年第三季度的全部财务业绩。但根据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FF预计,截至今年9月30日,FF三个月的净亏损将增加至约2.8亿美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额则为3300万美元。

六、通用汽车计划整合车载芯片,将与七家半导体公司共同开发

1、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MarkReuss周四(11月18日)表示,将与七家半导体公司在北美共同开发半导体芯片,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Reuss在巴克莱汽车会议上透露,这七家合作伙伴公司为高通、意法半导体、台积电、瑞萨、恩智浦、英飞凌和安森美。

2、因缺少芯片,通用汽车在10月公布的三季度的销售额下降了33%,利润几乎是一年前的一半。当时首席执行官MaryBarra表示,她预计芯片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下半年。

3、 通用汽车在其汽车中使用了不同的芯片,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将其使用的芯片类型减少到只有三个系列。Reuss称,这将使通用汽车订购的芯片种类减少95%,让生产商更容易满足公司的需求,从而提高利润率。

4、 Reuss表示,公司需要减少芯片的种类,因为新车型中的高科技功能迅速增加,加上该公司迅速推进电动汽车,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芯片,“新的汽车微控器将整合现在由单个芯片处理的许多功能,这不仅降低成本和复杂性,还能推升质量。”Reuss说,“未来几年我们对半导体的需求将增加一倍以上。所以,新的微控器将被大批量制造,每年多达1000万个。”

七、全球第二大锂企SQM预计锂价Q4将环比上涨50%

1、由于汽车电动化势头凶猛,导致锂供应持续紧张,世界第二大锂矿商SQM预计,今年最后三个月,锂的平均价格将比上一季度上涨近50%。

2、SQM正是当前锂供需紧张局面的受益者。该公司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约为1.0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70万美元;总收入为6.616亿美元,较2020年三季度同比增长46%。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