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取消充电接口股票,改充电口致苹果每年损失百亿利润,取消Lightning接口影响有多大?

2023-03-18 2:44:35 基金 yurongpawn

未来 iPhone 将去除充电接口,苹果已经在研究如何刷机

苹果设计产品的思路一直都是精简为主,例如在 MacBook 系列上大幅度减少接口,在 iPhone7 上开始取消耳机接口等。

有不少消息表示,未来 iPhone 将彻底取消闪电接口,采用无线充电的形式进行充电,而最近一份报告表明,苹果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苹果软件团队已经在开始研究如何让 iPhone 在无接口的情况下,进入恢复模式刷机或者恢复系统,目前已经有几个研究方案。

苹果打算设计一个底层应用,可以让用户关机情况下主动进入手动恢复模式,触发互联网功能,然后附近的 Mac 或者 PC 就可以连接到 iPhone ,并且通过网络进行恢复。

如果网络功能无法进入,系统彻底损坏,那么设备还可以再次进入蓝牙广播连接模式,进行稳定的数据传输,这将是最后的手段。

据内部人员表示,苹果已经在测试这两种恢复模式,如果可以达到稳定效果,那么苹果极大可能性会在未来的 iPhone 中彻底抛弃实体接口。

自从苹果开了个不送充电器的好头,结果其它厂商一边吐槽一边学习,先是小米宣布不再默认附送充电头,然后是三星也开始不送充电头。

而在近日,魅族也官方宣布,魅族 18 系列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为环境减负。(wht?)

目前魅族还没有表示会不会和小米那样,虽然默认不送充电头,但是用户可以选择有充电头的版本。

但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未来手机厂商裸机出售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有了苹果小米三星魅族带头,或许未来有不少厂商都会逐渐默认不送充电头。

这事还真的就只能怪苹果开了个“好头”。

改充电口致苹果每年损失百亿利润,取消Lightning接口影响有多大?

改充电口导致苹果每年损失百亿利润,取消苹果充电接口那么影响有多大?可以说取消这个苹果,充电接口的话,那么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苹果公司的话呢,每年从苹果接口收税这一方面那么收取的这个费用可以说是百亿的这个利润,因为现在有非常多的人,那么都是使用这个苹果手机,而这个苹果充电线呢,那么却非常的少,所以就导致了很多的这个手机厂家都卖这个手机充电线,卖这个苹果的手机充电线,而每卖出一个苹果充电口的这个充电线的话,那么都是需要像这个苹果公司缴纳一定的这个费用,就单单这个费用的话,那么基本上都是每年几百亿的这个利润

非常严重的损失

可以说一旦将这个充电接口改了之后,那么对于苹果公司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说苹果公司的话,那么每一年在这方面的话,收取的这个费用都是非常的多的,所以苹果公司是非常不愿意更改这个接口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导致他们造成重大的损失

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不大

当然了改了这个接口对于消费者的影响是不大的,甚至换成了那个别的接口的话,那么也是更加方便了,因为很多人的话那么使用苹果手机出门在外的话,那么如果没有带这个充电线,那么想要找一根苹果充电线来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所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方便了

总的说那么更改这个苹果充电口的话,那么对于苹果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苹果公司在这方面呢,那么,所收取的费用非常的高,一旦更改的这个接口,那么就会导致他们遭受了一个重大的损失

继耳机孔后,充电接口也跟着被取消,苹果真是艺高人胆大

随着智能手机行业逐渐发展饱和,各大厂商又开始研究手机形态下一步进化方向。根据目前发展形势来看,现在大多数厂商都已经默契达成一致,对以后的手机形态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无孔化”。所谓的“无孔化”,就是取消手机上下两端的所有打孔设计,比如耳机插孔、充电接口等。

看到这里,想必不少用户会提出疑问,耳机接口取消可以理解,如果真取消了手机充电接口,难道以后要全靠无线充电来保持手机续航吗?答案是:肯定的。耳机接口的取消,最早是苹果开始实施的,从iPhone 7开始,苹果就取消了3.5mm耳机孔。苹果做出表率后,后续其他一些厂商也开始效仿,从这时开始,各大厂商无形中达成共识,推动手机“无孔化”发展。

现在话题回到我们刚才提出的疑问,耳机孔取消其实并没有多大影响,那么充电接口取消怎样才能保证手机的续航能力呢?要知道,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无线充电技术,都还不是很成熟,一方面是充电效率问题,另一方面就是价格问题。要知道,现在的有线充电技术已经突破百瓦级别,而无线充电还停留在30-50W左右。

再就是价格问题,由于无线充电还没有完全普及,用户的使用强度还远没有达到有线充电设备的效果。现在市面上的无线充电设备,价格普遍都偏高,相对有线充电设备,相信大多数用户还是更倾向于后者。而且,现在大多数厂商还没有取消手机包装盒配送充电配件,反之无线充电配件都需要重新购买。可以白嫖的东西,为什么要去加价买一个效果一般的东西呢?

不过也有消息指出苹果将会在iPhone 13系列上开始实行取消充电接口方案,也就是说,可能从iPhone 13系列开始,苹果手机将不再支持有线充电,全部被无线充电代替。不得不说,库克在经商这个领域的头脑是很清晰的,取消3.5mm耳机孔,其实是为了增加Airpods的销量,现在取消充电接口,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强行提高无线充电设备的销量,真是打的一手好牌。

话说回来,苹果真的是艺高人胆大,属于敢说敢做型,前脚提出决策方案,后脚就开始实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虽然说很多人担心苹果这样一次次伤粉丝们的心,会影响产品销量,但试问哪一代的苹果手机销量差了,每一次苹果新品上市,不都是斩获相当可观的销量战绩。那么,对于这一事件,不知道你们还有什么看法呢?

苹果为什么要“取消”3.5mm接口 iPhone7该怎么办

最近有传闻称苹果将在iPhone7上放弃3.5mm耳机插孔。苹果取消3.5mm耳机插孔设计之后,会将耳机接口的音频输出功能整合到Lightning接口上。也就是说,未来iPhone的Lightning接口既用来充电,又用来连接耳机听音乐,只是用户再也不能使用市场上的3.5mm通用耳机听音乐了,需要购买专用的支持Lightning接口的耳机来听。当然,也可以使用转接口继续使用3.5mm耳机来听音乐,只是多了一道程序。

为什么要取消3.5m耳机插孔

很多人第一反应应该是,3.5mm耳机插孔用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取消?

第一个目的,为了纤薄。别问我iPhone的终极目标是不是要做成菜刀,我不知道,可能苹果就是觉得还不够薄。

3.5mm耳机插孔的存在,一直都是手机厂商将手机做的更纤薄的障碍之一,这个障碍多年来难以突破,因为3.5mm耳机插孔早就已经成为一个全球通用的标准,极少会有人前去挑战,打破这个传统。

然而,为了让iPhone更加纤薄,苹果不得不砍掉这个设计,如果将3.5mm耳机插孔取消,iPhone的厚度还可以减少至少1mm,别小看这1mm,有多少手机厂商为将手机做的更薄,绞尽脑汁。

在3.5mm耳机插孔将取消的传闻泄露之前,就已经有传闻称,iPhone7的机身将更加纤薄。传言称,iPhone7厚度接近iPodTouch,大约在6mm到6.5mm之间。作为对比iPhone6、6Plus的厚度分别是6.9mm和7.1mm。

第二个目的:简洁

简洁也是苹果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现在iPhone机身上有一个实体Home键,一个摄像头,音量键,Lightning接口,此外还有一个3.5mm耳机插孔,当然,还有为了保证信号而设置的两条白色塑料线。

这么多元素,在苹果看来有些toomuch,所以如果能将3.5mm耳机插孔取消,只保留一个Lightning接口,那是不是会更加简洁一些。

追求极简设计的苹果不也是只给MacBook留了一个接口而已吗?当然还有一个耳机插孔。Macbook将USB、Power、DisplayPort、HDMI、VGA等等一大堆接口直接整合成了一个USB-C接口,真是为了极简,无所不用其极。而且,在苹果看来,一种更理想的状态是新的MacBook上应该一个接口都没有。

为了简洁,苹果能将Macbook做到除了3.5mm耳机孔之外,只保留一个接口,同样的,苹果也会把iPhone设计成只有一个接口。

第三个目的:更好的音质

取消3.5mm耳机接口,转用Lightning接口,它能够保证高品质的音频吗?这也是很多人想要问的问题。

是的,使用Lightning接口可以提供更好的音频体验。Lightning耳机能够接收到来自苹果设备的无损立体48KHz数字音频输出,并发送mono48KHz数字音频输出。从信号源来说,更高采样率48kHz理论上比CD质量好,而且数字信号的传输允许回放端内置的解码器与处理器(DSP)对音频进行处理,理论上实现更理想的效果。

另外,如果使用Lightning接口做耳机接口,那么DAC部分以及话筒的ADC部分可以做在外部的耳机内,这样就会有更多空间、更多电力来保证音质。此外,声音品质可在外部设备端(耳机)进行优化,不依赖设备本身的解码放大电路,可以实现的手段增多。

第四个目的:配件盈利

严格说来,这并不是苹果的目的所在,只能说是顺便带来的配件受益。

第一个盈利的配件应该就是新款苹果耳机,支持Lightning接口的耳机,另外还有Beats推出的支持iPhone7的Beats新款耳机。

如果用户购买了只有Lightning接口的iPhone,他们的旧款耳机,无论是EarPods还是Beats,都将没有办法直接使用。许多不差钱的用户会选择购买新款耳机。

另外,如果用户不买新款耳机,那他们就必须购买耳机转接器,也是一笔开支。

这些问题要怎么解决?

取消已经活的够久的3.5mm耳机插孔,将音频传输整合在Lightning接口中,听起来好像很美好,可是,这些问题,苹果打算怎么办?

摄像头凸起的问题。iPhone6和iPhone6s由于机身太纤薄,以至于800万和1200万像素的摄像头凸起得很不美观。

iPhone摄像头凸起成为网友吐槽的重点对象,不少人寄希望于iPhone7,希望下一代不再凸起。可是,取消3.5mm耳机孔的iPhone7还将更薄,而摄像头却没平下来,这似乎意味着,下一代iPhone的摄像头将会更凸起。

虽然,现在德克萨斯有人研发出了非常扁平的摄像头FlatCam,平到可以内置到信用卡里面,然而这款摄像头还在研发阶段,只是指明了未来的方向,恐怕要到iPhone10才用得到。

电池续航的问题。iPhone越来越薄是好事,总不能让电池也跟着越来越少,然后续航越来越短,是吧?

和iPhone6相比,iPhone6s的电池已经减少,从上一代的1810mAh减少到这一代的1715mAh。如果iPhone7进一步做薄,而电池技术没有突破,苹果将如何保证iPhone7的续航?

已经有不少网友表示,和更薄的iPhone相比,他们更加期待更长的续航。

日前,苹果最新申请了一个电池专利,让手机机身在变纤薄的同时,提升续航能力。

苹果近日获批的一项电池专利描述道,这是一个管理移动设备内固态电池的系统,该系统可根据电池的温度调整充电速度。

相较于锂电池,固态电池的优点是在相同容量的情况下可以做的更小更薄,并且还可以折叠弯曲,更适合于可穿戴设备。

容易弯折的问题。iPhone容易被掰弯,这一点全地球人都知道,不少人也见识过iPhone6要弯,谁都挡不住。iPhone6不仅可以用手掰弯,即使只是放在裤子后袋,坐下时忘记取出,iPhone也有被掰弯的风险。

问题是,iPhone7更加纤薄的话,那么它岂不是更加容易掰弯?哪怕它采用了和iPhone6s一样的7000系列铝合金材料,采用了新材料的iPhone6s的外壳至少能够承受60磅的压力,抗压能力是iPhone6的两倍。

希望,即使iPhone7即使机身继续变薄,它也不要再轻易弯折。

耳机配件的问题。相比其他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苹果最不需要考虑的问题,你可曾经过30pin变成Lightning的时候,苹果有考虑过用户配件更换的问题,或者考虑厂商3.5mm耳机滞销的问题?改革的大刀看下来,苹果才不顾这些。

另外,我们上面也已经提到,苹果会提供转接头,只是用户需要另外购买。更重要的是,苹果会推出新的耳机配件,让用户买买买。

还有网友表示,那以后充电岂不是就不能同时听歌了?这......恐怕用户需要购买一副蓝牙耳机。

可还记得索爱Fast-Port接口

将耳机插孔和充电接口合二为一,苹果并不是第一家这么做的厂商,曾经这么干过的就有索爱。索爱曾经有很多手机都是多合一接口,比如索爱K750、W800、T707、T618、K790c、Z520、S600等等一大票索爱手机。当时索爱将这一接口称为Fast-Port,数据线、充电、耳机接口全都是它。另外,Fast-Port还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可以减低耳机音质的丢失。

索爱这样做,简洁到是简洁了,音质也提升了,传输速度快了,但也遭到不少用户的吐槽这样做不方便,而且容易损坏,尤其是经常用来听音乐的耳机。

现在,索尼早已经和爱立信分家,曾经两者合作的Fast-Port经典接口也早就弃之不用,转用3.5mm标准插孔。

现在,苹果扛起了这个大旗,踏上了索爱曾经走过的路。希望苹果在这条路上能走的更远。

有人认为这是迟早的事情

有人认为3.5mm这个标准的存在已经足够长的时间,它甚至已经成为阻碍手机设计的因素,它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候将其淘汰。未来是无线的世界,手机通过无线进行充电,数据通过无线进行传输,音乐也通过无线耳机来聆听,所以,3.5mm耳机插孔的取消是迟早的事情。

苹果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菲尔·席勒在解释为什么Macbook只采用一个接口的时候说过,为什么我们不能围绕着没有物理连接的无线世界设计一款产品呢——没有物理连接你会不会受到影响?这样的世界不是更美好?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