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球电动化元年,2021年新能源车在"政策+优质供给+需求"的共振下爆发式增长,这大大提高了锂、镍等金属资源的需求;作为性价比极高的导电材料的铜,同样在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站等领域有着巨大的需求量,因此对于处于新能源赛道的金属资源而言的话,具有的增长空间非常高。下面就重点分析一下洛阳钼业。这个拥有多品类金属资源的龙头企业。
在开始分析洛阳钼业前,我整理好的金属资源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金属资源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洛阳钼业主要从事基本金属、稀有金属的采、选、冶等矿山采掘及加工业务和矿产贸易业务。主要产品如下:钼、钨、铜、磷、钴、矿物金属、精炼金属等,是全球最大的白钨生产商之一和第二大的钴、铌生产商,基本上,洛阳钼业的各资源品在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简单了解公司基础概况后,这就开始好好分析一下公司独特的投资价值。
亮点一:资源类目众多,有效抵御周期波动影响
对于资源类企业而言,最大的缺点莫过于极强的周期性,极易受宏观经济扰动,而洛阳钼业深知这一劣势,很有远见,并陆陆续续收购和并购很多不同金属类型的企业,不断扩大金属品类布局。从而取得了包含铜、钴、钼、钨、铌、磷、镍与金等独特稀缺的资源品,且各资源品种均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因为具有多元化产品组合,所以洛阳钼业有着优于同行的抵御资源周期波动的能力,也因此可以尽揽各个资源品种价格周期波动所带来的红利。
亮点二:瞄准新能源未来趋势,大力布局新能源领域稀有资源产业链
在2019年,洛阳钼业协同华友钴业,参与了"华越镍钴"项目,而且最后获得了30%的股权;2021年,与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邦普时代(拥有镍钴锰酸锂产能10万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洛阳钼业就算是完成了新能源领域稀有资源产业链大布局,相信将来可以充分受益新能源的迅猛发展。
同时,洛阳与宁德时代进行深入合作,这让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地位持续得到强化,为今后其他资源项目的全方位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洛阳钼业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洛阳钼业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金属资源行业是最具代表的强周期行业,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高景气的时候,也有衰退的时候,所以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不同的金属资源在不同的时期所表现的价格周期也是有变化的,打个比方,就如对于铜、钴、镍、锂等资源而言,属于新能领域(如锂电池、光伏等)中非常重要的上游原材料,而全球各国把新能源发展作为共同的战略目标,在未来十年该行业的景气度都不会下降,所以未来将出现铜、钴、镍、锂等细分行业需求量暴增的现象,看好其在新能源爆发式增长下带来的良好发展前景。
综上来看,洛阳钼业已经是一家多元化资源品企业,抗住周期波动带来的影响根本不是问题,并且公司对于和新能源相关的金属资源会在上游积极的布局,未来将从新能源高增长中获得极大好处。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洛阳钼业股票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洛阳钼业股票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洛阳钼业股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的需求接连上涨,以及新能源车的发展在全球都得到了响应,锂电池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大,而钴属于电池领域比较重要的材料,对于其他需求方面也出现了增长的态势。给钴行业有关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下面我们一起探究钴行业的龙头--寒锐钴业的投资价值。
在开始分析寒锐钴业前,我整理好的钴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钴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寒锐钴业主要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形成了从原材料钴矿石的开发、收购,到钴矿石的加工、冶炼,直至钴中间产品和钴粉的完整产业流程,在国内钴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样也是中国寥寥无几有着有色金属钴完整产业链的公司。
简单科普了公司基础概况后,接下来会具体地对公司独特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
亮点一:全球钴粉龙头
寒锐钴业一直以来专注于钴粉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放眼整个世界知名的专业钴粉制造商,它也位列其中,优秀程度到可直接通过自主研究发明的技术和设备去改进钴粉的粘合度、纯度、含氧量等核心指标,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在全球钴粉市场竞争力比较突出;同时打破了粗加工产品不论品质的传统思维模式,因此,在提高钴含量和减少杂质含量上,有了明显的突破,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龙头定位。
亮点二:国内外一流企业客户群
寒锐钴业早已经在国内和国外建立了营销网络(韩国、日本、德国、瑞士、美国等国家),拥有包括韩国TaeguTec、德国Betek–Simon、日本东芝、德国E6、IMC国际金属(大连)、厦门钨业等中外一流企业在内的下游客户群。
亮点三:打造全产业链龙头
寒锐钴业有着比较强的自主研发以及创新能力,并且还具有自主国际品牌,属于市场上公认的钴粉龙头,但寒锐钴业不愿止于此,而是进一步对三元前驱体领域和废旧电池回收领域拓展,要争取获得10000吨金属新材料产能和26000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将产业链向下游渗透,逐渐从钴粉龙头转变为钴产业链龙头企业。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寒锐钴业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寒锐钴业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锂电池、高温合金、磁性材料等都是钴下游的主要需求,2019年全球锂电池对钴的需求占比已经大于60%,3C消费电子是钴需求量最大的领域,动力锂电池为对钴的消耗也排在了第二位。伴着未来5G、物联网大范围的推广势必会推动消费电子对锂电池需求的提升,且在全球碳中和推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对于锂电池有着巨大需求,而钴是生产锂电池时所需的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其需求也将迎来进一步的爆发式增长。
综上所述,寒锐钴业作为钴领域卓越企业,未来发展前途无限,寒锐钴业未来发展潜力十足。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寒锐钴业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寒锐钴业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寒锐钴业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0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一则特斯拉传言,锂电产业冰火两重天。
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一位特斯拉与宁德时代谈判参与者透露具体细节,称国产特斯拉将采用宁德时代生产的无钴电池。以现有技术来看,具备实用价值的“不含钴”电池仅有磷酸铁锂。
一石激起千层浪,2月19日,锂电相关股市成两极分化状态。
一方面,钴业股开盘全线大跌,寒锐钴业(300618.SZ)、华友钴业(603799.SH)均跌停。在港股上,钴板块同样集体走低,金川国际跌超12%,洛阳钼业跌超10%。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比亚迪(002594.SZ)、国轩高科(002074.SZ)等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以及德方纳米(300769.SZ)、中国宝安(000009.SZ)、湘潭电化(002125.SZ)、丰元股份((002805.SZ)、光华科技(002741.SZ)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一路高涨,其中湘潭电化、德方纳米、丰元股份等多股涨停。
2月19日,宁德时代向试驾报告表示,“宁德时代有能力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合适的和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给客户带来价值。”而对于和特斯拉的具体合作事宜,并未给予答复。
一位资深的宁德时代研发人员则向试驾报告表示,“双方合作涉及商业机密,目前并不知情。”
同日,截止发稿,特斯拉未就此相关问题给予试驾报告明确回复。
关于国产特斯拉是否采用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依然还是一个未知的谜题,不过业内却已炸翻了天。
一方面,投资市场股价两极分化。另一方面,由于去年年底比亚迪刀片电池横空出世,如今特斯拉紧随其后,磷酸铁锂在乘用车领域能否死灰复燃,又再度成为业内探讨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同一时间,有特斯拉内部人士透露,特斯拉将自主研发新电池,预计会在四月的电池投资人会议上宣布电池成分的具体信息。对于纷乱的新能源格局来讲,无疑又是一记重锤。
尽管以上信息都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但特斯拉的一系列操作已让电池行业迷雾重重。
2月19日,锂电分析师王科向试驾报告表示,“站在电池行业角度,特斯拉将从一个巨大的电池需求方,逐渐转变成一个供给方,对电动汽车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带来A股电池行业的洗牌。”
磷酸铁锂打响复兴战
自2018年1月,国内最大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宣布旗下所有新能源乘用车将采用三元电池后,磷酸铁锂、三元锂的锂电技术路线之争似乎告一段落。
一时间,乘用车以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为主,客车则以磷酸铁锂为主,开始成为业内共识。
然而,一则特斯拉电池技术转向的传言,让双方形式陡然生变。
磷酸铁锂相关企业股市大涨,与三元锂息息相关的钴业股,则一度涨停。无风不起浪,特斯拉巨大影响力的背后,磷酸铁锂电池是否真的迎来市场契机,引人深思。
2月19日,一位锂电研发工程师向试驾报告表示,“2019年新能源行业变化太快了,上半年自燃事件沸沸扬扬,锂电安全拔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下半年,补贴下滑,成本在电池选择中权重大增;而随着配套设施完善,强调单车续航的能量密度权重大幅则降低,企业为了生存,总要及时应变。”
市场环境在变,行业趋势在变,技术选择自然随之而变。该工程师表示,“磷酸铁锂重在安全、长寿、和相对廉价上,而三元锂电池则是能量密度尤为突出。所有人都知道随着技术进步,磷酸铁锂会迎来二次发展机会,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时移势易,用在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的螺旋发展中再合适不过。事实上,磷酸铁锂的复兴苗头早就浮出水面。
2019年,宁德时代发布全新CTP技术的无模组电池包,相较于目前市场上的传统电池包,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15%-20%,生产效率提升50%,电池包能量密度可达200Wh/kg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国君新能源数据,国内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在0.65元/Wh,远低于三元锂电池的0.85元/Wh。
无论从技术突破层面还是成本层面,宁德时代的CTP电池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特斯拉对成本与性能的需求。
无独有偶,2020年1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透露比亚迪最新的秘密武器:刀片电池。
据王传福表示,“刀片电池”是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了50%,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等特点。比亚迪“汉”将是全球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该车型有望于今年6月上市。
在比亚迪、特斯拉的煽动下,更具成本、安全优势的磷酸铁锂极有可能借此契机站稳脚跟,打乱锂电现有格局。而与此同时,特斯拉自研电芯无疑又是扰乱电池行业的“X”因素。
动力电池“狼”又来了?
特斯拉想要自研动力电池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但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质进展。但这一次,似乎有些动真格。
王科向试驾报告表示,“从目前我掌握的信息来看,特斯拉自研动力电池的概率很大。一方面,特斯拉欲掌控动力电池的野心众所周知,另一方面特斯拉也确实已经在电池领域布局良久。”
从特斯拉的发展历程来看,特斯拉一向是求人不如求己。
例如,特斯拉最初用了很多台湾供应商,后来觉得电机电控等技术过于核心,必须自己掌握,于是开始自己研发三电。昔日提供核心技术的供应商们,则降级成了提供定子、转子的二级供应商。
如今,在核心零部件中,有且只有动力电池没能实现自研,而且特斯拉对动力电池合作伙伴亦长期不满。
早在Model 3量产之初,特斯拉交付一推再推时,马斯克就公开指责交付不利是受松下电池生产进度拖累,随后特斯拉频频起火,双方矛盾深化。
直至2020年初,特斯拉选择LG、宁德时代作为新的电池合作伙伴;松下几乎在同一时间落实和丰田的深度合作,双方分道扬镳。
与此同时,特斯拉电池亦布局逐渐浮出水面。
2019年5月,特斯拉收购了超级电容和电池制造公司Maxwell;同年10月,加拿大电池制造公司Hibar Systems出现在特斯拉子公司名单中;12月,特斯拉还申请了一项电池技术的专利;近日,又有外媒报道,特斯拉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工厂建设一条电芯试生产线。
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牌动力电池电芯已提上日程。而完善核心零部件的自研后,特斯拉也成为全球少有的具备核心部件全产业链研发的新能源车企。
自2019年底,特斯拉国产化以来,特斯拉每一个举动都牵扯引起新能源行业上上下下的巨大变动。
特斯拉加速国产化,相关零部件上司公司估计一片上涨;特斯拉将宁德时代列入供应商,宁德时代一度涨停,市值突破3500亿。如今,特斯拉技术风向转为磷酸铁锂,锂电资本市场冰火两重天。
特斯拉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影响,或许比想象的大得多。
新能源产业政策放开后,业内一直有“狼来了”的呼声。日韩动力电池巨头卷土重来,狼来了;2020合资车企发力新能源,狼来了。或许,特斯拉才是那匹最凶狠的饿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爵士在香港是什么地位1、港的那些被英女王封的爵士,都是英...
本文摘要:美团创始人王兴的父亲王兴的父亲是王苗,一位身材并不高大的...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本文摘要:废旧手机回收价格表烂旧手机回收价格如下:上门回收旧手机:...
东方明珠底下的别墅什么来头1、别墅位于东方明珠底部,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