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更名很正常的
600603现名广汇物流,旧名st兴业
如果借壳也会造成更名,比如顺丰控股
还有往后360借壳601313江南嘉捷也是会更名的
广汇物流7月15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中披露,截至7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7565户,较上期(6月30日)减少2236户,环比降幅为7.50%。这已是该公司股东户数连续第3期下降,累计降幅达38.53%,也就是说筹码呈持续集中趋势。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发稿,广汇物流收盘价为6.56元,下跌3.95%,筹码持续集中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94%。具体到各交易日,13次上涨,13次下跌。
公司发布的一季报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下降71.13%,实现净利润5187.01万元,同比下降66.21%,基本每股收益为0.040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6%。
7月16日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9944.31万元,同比同比下降70.39%。业绩变动原因:公司2020年参股将淖铁路以来,正在逐步向能源物流公司转型,自2020年起至今没有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地产项目结转收入具有周期性特点,2022年计划结转的房地产项目将于4季度结转收入,2022年上半年尚未满足收入结转条件,因此2022年上半年收入、净利同比下降。(数据宝)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股东风向、主力资金
股东风向、主力资金 股东户数、筹码集中、筹码变动
原因正是经与控股股东核实,相关事项涉及未按规定履行要约收购义务被立案。
今年3月份,胡润富豪榜上,“广汇系”*孙广信以355亿身家问鼎新疆首富。不过时间进入11月,广汇集团突遭“黑天鹅”,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广汇集团被立案,新疆首富孙广信一天没了3.8亿。11月1日,广汇能源、广汇汽车、广汇物流均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广汇集团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涉及一宗2015年的股权纠纷:
广汇集团之所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并不复杂,时间回到2008年,现任现任厦门大洲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陈铁铭,在二级市场上通过大洲房产及其个人账户连续买进ST兴业股票,继后期继续增持之后,陈铁铭成功入主ST兴业。
陈铁铭之所以买进ST兴业,看重的是“壳”资源,计划把大洲集团旗下的房地产资产整体注入,以实现借壳上市。
然而几乎不如变化快,就在陈铁铭收购ST兴业没多久,房地产市场也迎来了调控,借壳上市计划不得不暂停,大洲系也开始向新能源、矿产资源等领域转型,但转型并不成功,留在手里的“壳”也就没什么用了,终于在2015年选择了弃壳。
来源:汽车金融帮(ID:carfclub)
在成为广汇集团第二大股东三年后,恒大集团决定将所持股权全部卖出。
11月1日,广汇能源(600256.SH)公告,2020年11月1日,恒大集团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实际控制人孙广信签署关于目标公司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的股权转让协议书。
恒大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广汇集团40.964%的股权以总价148.5亿元出售给申能集团,交易完成后,申能集团成为广汇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恒大集团不再持有广汇集团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恒大此前的预想,入股广汇集团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广汇集团展开全面战略合作,推动恒大在汽车销售、能源、地产及物流等领域的发展。
三年后,恒大选择出售所持的全部股权。
2018年9月23日,中国恒大(03333.HK)公告,恒大集团与广汇集团在9月21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同意在汽车销售、能源、地产、物流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共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当时的公告内容显示,广汇控股股东承诺自投资协议书签署起7个工作日内,促成除广汇控股股东以外的现有广汇集团股东向恒大集团转让广汇集团23.865%的股权,总代价为66.8亿元。
此外,恒大集团斥资78.1亿元向广汇集团增资,增资完成后,恒大集团将总计斥资144.9亿元,持有广汇集团40.964%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根据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的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创建于1989年,主要从事能源、汽车销售、物流、房地产和机械工业业务。
现在旗下拥有广汇能源(600256.SH)、广汇汽车(600297.SH)、广汇物流(600603.SH)和广汇宝信(01293.HK)四家上市公司。
目前旗下的核心业务中,仅剩广汇置业和机械工业还未上市。广汇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名为孙广信,被称为“新疆首富”,目前持有公司63.6%的股权。
而此次接手股权的买方为申能(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987年,1996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是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申能集团作为上海市重大能源基础设施的国资投资建设主体,依据市政府能源发展规划进行市场化运作,主要从事电力、城市燃气等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是保障上海市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主体。
此外,申能集团还从事金融企业股权的投资与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9年末,申能集团拥有申能股份、上海燃气等14家一级控股子公司。
同时,作为发起人股东,申能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持有中国太保、东方证券、海通证券、上 海电气、光大银行等上市公司股权,为东方证券第一大股东。
基本形成“电气并举、产融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发展成为一家涉足电力、燃气、金融、 线缆、能源服务与贸易等领域的综合性能源企业集团。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