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从每股36美元跌到12美元,然后因为乔布斯抛售,股票暴跌至7美元。7美元的苹果啊,现在222美元了解一下,巴菲特最爱的股票之一。2003年3月,乔布斯,那个拯救苹果的人,卖出了5500万股,卖了现在价值几百亿美元的股票。
在2003年, 苹果最重要的产品是iPod,只有买苹果MAC电脑的人才能用这个MP3播放器,因此iPod在这个市场只有大约3%的电脑用户。然而, 苹果那时正在开发另一个版本的iPod, 兼容普通PC电脑,用户占电脑市场的97%。
iPod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索尼随身听出现以来,最具创新变革的音乐设备。PC电脑用户会爱上使用iPod,就像苹果MAC用户一样。苹果公司可以将iPod出售给成千上万的PC用户市场, 而不是只有MAC用户的小市场。
到2004年, 苹果的股票翻了一番。这家公司从此以后逐渐成为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技术巨人,自2003年低点以来, 股票涨到233美元。
两个关键的因素:一是创新的速度,二是使用的速度。
他是在当上iCEO之前抛的。
当时苹果需要一个新的操作系统,但是在市场上买不到合适的产品,而他在NeXT做的操作系统正好满足苹果所有的需求:多进程、Unix后台、图形用户界面、完美的用户体验,在他的铁哥们Oracle CEO 拉里·埃利森等人的忽悠之下,苹果买下了整个NeXT公司,一半给的现金,一半给的苹果股票,所以Steve一下子有了一百多万股苹果股票(他在创立苹果时拥有的股票都在他之前被董事会赶出来的时候卖了,只留了一股在手里,以便参加股东大会)。
当时的苹果CEO Gil Amelio并没有意识到Steve的野心是要重新回来做CEO(Amelio有一句名言:“苹果就像一条船,底下有个裂缝,正在进水,而我作为CEO的主要工作是让船指向正确的方向”),而当时苹果距离破产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Steve希望能够对苹果做出很大的改变,比如收缩产品线,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聚焦在有前途的产品上,让苹果重新焕发活力,但是一直很犹豫,因为苹果当时是个烂摊子,而他的Pixar刚刚上市,前景光明。他给好多朋友打电话求教,结果在Andy Grove 碰了个钉子,Grove没耐心听Steve讲完就说:“我对苹果的破事压根不关心!”,把电话挂了。Steve一下子猛醒:他发现自己对苹果的“破事”非常关心,所以他最终决定要介入。
NeXT被收购使他能够以内部人士的身份在董事会进行游说,要求公司改变经营策略,但是效果不好。于是,他开始不看好苹果的前景,就匿名抛售了NeXT收购带给他的一百多万股苹果股票,导致苹果股价大跌。但是资本市场很快分析认为是他抛售的,因为除了他,没人会在3天之内抛掉这么多股票。事后他也承认了是他抛售的。股价大跌给董事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解除了Amelio的CEO职务,让Steve做CEO。
这只股票是苹果的股票,因为苹果公司被巴菲特低估了。
如果我们用后视镜的思维来看巴菲特的投资行为的话,巴菲特确实在投资的过程中有过很多次失败的案例,甚至有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但即便如此,巴菲特依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知名的几个著名投资人之一。
巴菲特承认自己卖错了股票。
在巴菲特召开的股东大会里,巴菲特和他的好朋友芒格如约而至,巴菲特承认自己卖错了股票,因为他当年看低了苹果的成长空间,并且在很早的时候就把苹果的股票清仓了。后来苹果的股市非常强劲,甚至远远超过了巴菲特当年的想象。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人经常会拿巴菲特和苹果公司开玩笑。
我觉得巴菲特每次在谈苹果股票的时候我都会有一些心疼,毕竟他当年可是持有了很多苹果的股票,不然早已经成为了富豪中的富豪。
巴菲特卖错了苹果的股票。
早年的时候,巴菲特基本上是苹果公司最大的持有者。但巴菲特并不看好苹果公司的发展,他觉得苹果在当时已经严重高估,并且清仓了苹果的股票。后面的情况我们都看到了,苹果在巴菲特清仓之后一路高歌猛进,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500强中的前三名。
股神也有犯错的时候。
我觉得即便像巴菲特这样的股神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因为他只不过是一个正常人,我们没有必要过度神话一个投资者。投资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精准预测市场,这正是市场的魅力之一。也正如我在回答一开始中所提到的那样,巴菲特虽然犯过很多错,但他的整体投资进程是非常成功的,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保持年化20个点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