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恒生指数占权重很大的板块是地产板块,由于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地产板块整体表现疲软,拖累指数下行。
2、恒生指数另一个占权重大的就是互联网巨大,比如腾讯、阿里、快手等,由于受到反垄断等政策的影响,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也不理想,进一步拖累恒生指数的下行。
3、受疫情的影响,内地和香港封关时间一直在持续,导致香港的旅游、酒店、消费等行业也受到重大影响,这进一步拖累了恒生指数的下行。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一个是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没有设置任何增速具体目标!这是非常罕见的,特别是2020年全面小康这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节点,工作报告中词语也全都变成稳中求进,如“努力完成”、“守住”、“基本”等等。大致意思就是把之前放在经济增速的重心暂且收回,对于下半年的经济部署重点改为稳就业、稳发展。这可不是机构和游资爱看到的,因为没有题材,没有新的政策支持,加上外部环境氛围并不好,很多个股今年是无法取得同比营收增速,那么拉升和炒作都显得苍白无力,对于资本市场交易来说这真的是再糟糕不过了!
而A股今天一开盘就无力之后连破20天线,60天线,30天线直线下挫,不过由于MACD已在前两天发出调整信号,部分资金率先离场,所以今日并没有太大的恐慌情绪蔓延,更多是一些权重股回调带动指数的下跌。午后指数惯例要反弹一下,不过最后还是被砸回去了。
第二个会议通过了对港的安全法,引起了外资恐慌!香港的资本市场外资还是特别多的,所以港股今天外资出逃痕迹明显,有意思的是,外资逃跑,内资拼命入场,似乎这是内资的狂欢,而接下来可以肯定的是,南向资金将会日均流入100亿!110亿!120亿!150亿!180亿!200亿!内资抢占港股市场即将开始,所以如果对基金有兴趣的话,不妨开始定投港股基金试试~未来的收益会意想不到。
最近几个月跌跌不休的股市,让风云君的很多朋友都开始产生怀疑:股票、基金真的值得投资吗?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可能都会选择不参与了。
股市有回调很正常,但亲历其中,信心不动摇是很难的,“我是不是不适合投资?”“是不是方法不对?”“为什么我当初要买这个产品?”这种想法都是家常便饭。
最近风云君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刚好看到@DAVID自由之路 的一篇演讲后有了一些启发,写出来分享给大家。如果能想清楚投资股票类资产最底层的逻辑,搞清楚自己在赚什么钱,就知道自己该不该进入这个市场了。
那么,投资股票,到底赚取的是什么收益?
1、底层收益:经济增长
国内经济每年还有5-6%的增速,美国经济也有3%左右的增速,A股和美股集结了大量优质的上市公司,如果只买沪深300、中证500、纳斯达克、SP500等宽基指数,就能获得一个最基础的经济增长的收益。
2、增强收益:贝塔与阿尔法
在宽基指数的基础上要获得更高的回报并没有那么难,选择高景气度的行业布局即可,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中,行业的大方向还是比较容易看清楚的,在过去五年,如果长期投资于医药、消费、科技类基金,就可以获得远超指数的回报,这赚取的就是行业的贝塔。
在贝塔之上想要获得选股的回报就有五花八门的方法了,比如主观多头基金经理通过研究、调研,选出优质的公司,量化基金经理通过各种策略筛选和机器交易赚取超额收益,但也正因为阿尔法的挖掘越来越“卷”,一有机会市场很快就反应,导致阿尔法的赚取越来越难。
3、衍生收益:聚沙成塔
除了直接布局股票,股票衍生出来的很多品种也有投资价值。比如网下打新、可转债、股指期货、定增基金等,每个品种的收益可能都不一定很稳定,但经常也有赚钱的机会,这些收益一点一点累计,聚沙成塔,长期看也会贡献超额收益。
股市赚取的这三种收益,看似都挺靠谱,但为什么股民、基民还是经常亏钱?
踩坑一:误把贝塔当阿尔法
很多股民都是牛市中后期入场,买入之后美滋滋,觉得自己的选股能力棒棒哒,不断加仓、甚至满仓满融,殊不知这赚得都是贝塔的钱,等牛市退去后,亏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很多基金在某个时期表现也特别出彩,感觉选股特牛,但市场风向一变,业绩就不行了,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之前赚的贝塔的钱更多。这类案例大家最近应该也见得不少,比如某些公募基金持股过度集中于一两个细分行业,某些主观私募持股过于集中,还有一些量化私募某个风格曝露过大,翻车翻得都很夸张。
踩坑二:最高点买、最低点卖
牛市末期入场,熊市末期退场,是大部分股民基民亏钱的重要原因。
以沪深300为例,如果是2015年牛市末期入场,且选股还不错的话,要解套也要等到3、5年以后,如果选股不慎的话,可能钱已经打水漂了。
但避开这个是时间点,其他时间闭眼买入宽基指数,持有3-5年,都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收益率。
把股市投资的大逻辑搞清楚之后,发现要在这里赚取最基础的收益并没有那么难,配置宽基指数、行业ETF、量化指增或者一些组合策略都可以实现,如果想要获得更多收益,还可以配置具有选股能力的基金或者私募;但股市投资也很难,难的是如何克服低买高卖的心态,如何摆脱错误归因的心理,误把运气当做实力,而这些,都需要很长的市场历练才能掌握
在经 历史 上单日最大跌幅后,恒生 科技 指数继续下挫,3月15日报收3643点,跌幅8.1%。从2021年2月最高点11001点至今,该指数已经下跌67%。
由于包含腾讯(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等知名互联网公司,恒生 科技 指数一直被不少 财经 大V列入抄底港股的投资组合中,跟踪恒生 科技 的指数基金高达8支。近期跌跌不休的股价考验着投资者心态,那么恒生 科技 指数当前估值是什么水平?
根据编制规则,恒生 科技 指数由30家公司组成,单个公司占指数权重上限为8%,公司必须来自恒生行业分类中的工业、非必需性消费、医疗保健业、金融业和资讯 科技 类,且对创新属性有一定要求。创新属性需满足以下其中至少一项:1、利用 科技 平台营运(如网络或移动通讯平台)。2、研究发展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大于等于5%。3、年度收入同比增长大于等于10%。
从创新属性的第一条就能看出,恒生 科技 指数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偏好。截至3月15日,恒生 科技 指数行业构成中,可被视为互联网平台的公司有14家。由于恒生 科技 指数并不是实时披露指数权重,界面新闻根据指数编制规则进行模拟(不代表实际指数构成),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03690.HK)、百度集团(09888.HK)、京东集团(09618.HK)和网易(09999.HK)的指数权重都触及了8%的上限,互联网平台公司占整体指数权重的63%。在指数权重超过5%的公司中,仅有小米集团(01810.HK)是非互联网平台公司。
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公司的股价走势将对恒生 科技 指数起到主导作用。
恒生 科技 指数由恒生指数公司有限公司在2020年7月27日推出,一定程度上迎合了2020年市场对互联网公司的偏好。指数只花了不到半年时间,就从推出首日的6677点一路涨至11001点。
回顾2020年7月这个时点,当时互联网公司估值已经普遍经历一轮抬升。由于恒生 科技 指数 历史 较短,参考指数构成有一定相似性的中国互联网50指数,按照市销率计算,当时互联网公司估值基本达到了5年 历史 中枢区间,随后半年的上涨将互联网公司估值带到了 历史 最高位,这为后续的暴跌埋下了伏笔。
恒生 科技 指数的另一个隐患来源于设计上的缺陷。恒生指数在将某公司纳入指数时,要求至指数检讨会议当日,该公司上市至少三个月,而在恒生 科技 指数中并没有这一条款。
以快手为例,公司于2021年2月5日上市,随后于2021年2月23日被纳入恒生 科技 指数,相隔仅有18天。
目前在港股,一些稀缺概念公司上市初期股价易受到炒作,使其背离基本面。快手和商汤(00020.HK)作为“港股短视频第一股”和“AI第一股”,上市初期股价都经历了爆炒。过快将这类高位股票纳入,一方面满足了投资者尝新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投资风险。
此外,2021年大批中概股在股价高位时,来港股二次上市,使得港股投资者没有享受到上涨的主升浪,却承受了暴跌之苦,典型的有哔哩哔哩(09626.HK)这类公司。
俗话说,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随着恒生 科技 指数大幅下跌,投资风险正在减小而非增大。
从过去十年的 历史 看(回港股二次上市的公司参照其美股 历史 ),有16家公司当前市销率处于最低点, 有14家公司当前市净率处于 历史 最低点。特别是占指数权重较大的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百度和小米的市净率均处于 历史 最低位。
但这代表指数没有下跌空间了吗?
我们应该注意到两点。首先,部分成分股上市时间较短,还未经历一轮完整牛熊的检验,如商汤、理想 汽车 、小鹏 汽车 ,这三家公司占指数权重超过10%。第二,部分成分股存在周期性,如中芯国际(00981.HK)、华虹半导体(01347.HK)、联想集团(00992.HK)等,他们正处于周期的高点。
综合来看,如果将恒生 科技 指数分为互联网板块和非互联网板块,互联网板块,也就是63%的那部分,毫无疑问处于低估值区间;而非互联网板块,也就是37%的那部分,还难言低估。因此是否到抄底的时候,就看投资者的理解了。
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主力盯单,导致心理不稳定
事实上,许多投资者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你做多,市场就会下跌。如果你缺钱,它就会涨。如果你砍得更多,它就会上升;切空并落下。那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你生气了吗?沮丧的你只是想再做一手,然后把它赢回来吗?我不相信它不会上升或下降,但事实往往超出你的想象。现在,有时投资期货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主力的兴衰并不缺少你的技巧。你所要做的就是立即关掉电脑,休息一下,放松一下,等你的头脑冷静下来后再做一次,以确保事半功倍。
2.频繁的交易和“全天候”订单操作。
现在,美国黄金和白银、美国原油和恒生指数期货的许多投资者都希望成为全面参与者。在市场确实(上涨)之后,它将看到(下跌),而在市场看到(下跌)之后,它将看到(上涨)。虽然据说一些投资者对自己的经营和交易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这与投资市场的重要趋势背道而驰。当投资市场中没有力量打破另一种力量时,不要采取反向多顺序的想法。多元投资市场是做得多,平得多,平得多。。。空投市场要坚持开放、平放、再开放、再平放
拓展资料:一.恒生指数是什么
金融术语:1.恒生指数期货是香港、中国蓝筹股变化的指标,也是衡量基金业绩的标准。 恒生指数期货采用加权资本市场价值法计算。该指数共有50只成份股,分别属于工商、金融、房地产和公用事业四个子指数。
2.其总市值约占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市值的65%。 中文名称 恒生指数期货外号恒生指数,像衡量基金业绩的标准 成份股五十,总市值 65%,索引定义 一般定义 鉴于香港股市的日益关注以及相关对冲工具需求的增加,香港期货交易所于1986年5月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合约,1993年3月推出恒生指数期权合约。1997年,恒生指数期货交易量达到世界第六位。股指期货合约以恒生指数及其四个分项指数为基础:房地产、公用事业、金融和工商业。
3.合同分为四个月,即本月、下月和下两个季度。当月为4月,因此合同分为4月恒生指数、5月恒生指数、6月恒生指数和9月恒生指数。4月合同现金交付后,合同变更为5月合同、6月合同、9月合同和12月合同,然后循环重复。合同价值等于合同的当前结算价格乘以50港元。当月合同交付日期为每月倒数第二个交易日。结算日期为每个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按实际数字及学者的分析,香港第五波疫情已在高位徘徊。这也符合我上一篇文章,比照新加坡和日本疫情走势的轨迹,几方面的数据都显示,香港和新加坡、日本的情况相似。所不同的是,新加坡已经开放了入境,日本也正实施逐步取消入境限制。香港是否也应该调整跟上,为内地开放取一个经验。
根据香港大学医学院最新推算,3月4日已是第五波疫情的顶峰了。还精确的计算出截至3月14日,香港估计已经有超过358万人受到感染,依香港的700多万人口计算,是50%了,即每两个人中有一人正或者已经中招。按照港府限聚令,只能同台2人餐饮,二十人中一人就是。也就是说,平均来说,你相遇的人都可能是感染的。

两人中有一个已经感染
推算预估,香港市民2人的社交距离继续维持现状,到本月底,感染人数及确诊人数会有更明显下降,维持到4月末及5月中旬,会分别下降至1,000及100以下, 但届时估计感染人数达到448万,死亡人数5,102。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表示,分析基于数学模型作出推算,认为属于合理数字。
这个估算和早前香港中大医学院根据数学模型的推算接近,也就是说,按目前的防疫措施,香港疫情自然减弱,加上政府催谷疫苗接种,到5月中旬谷底应该达到基本整体免疫状态。这样的状态下,再做全民强检,意义和深圳立刻全民检测,完全不一样了。
上一篇文章,比较了新加坡、日本的防疫及疫情轨迹,香港没有更特别。这一波疫情的防控中,新加坡采以开放的方式,染疫患者从1000多到上万,约在两个星期即14天中。到高峰值是1个月6天,然后回落;日本单日新增个案超过1千到破万,仅8天时间,也是一个月4天达到高峰后回落。日本接种疫苗率低,问题相对严重些。
2月16日新加坡宣布,2月25日起启动疫苗接种者旅游通道,已完成接种疫苗的旅客可申请通行证,免检疫入境新加坡。2月18日,日本宣布,3月1日,允许非观光目的外国人入境,包括商务客、留学生等,然后逐步放开。
3月4日,香港在连续3日逾5万宗达到高峰后回落,也是一个多月。但香港至今,既没有考虑会对中国的内地开放,也不考虑对世界开放。一个月前,香港就称要全民核酸检测,但一直实行不了。一河之隔的深圳,在发现一日新增86宗时,当机立断封城,全民检测。
深圳能,香港不能?特首林郑月娥道出真相。因为体制、动员能力及资源,香港检测能力有限,做不到。所以一直等待,本来强调3月内完成,现在4月不知行不行。
能否参照新加坡
既然不行,那是不是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参照新加坡或者日本,对内地和国际市场有条件放开?新加坡能,香港不能?
有资料显示,在各地整体病例都处于高水平下,香港每100万人口有约35人染疫死亡,而英国、美国、韩国及新加坡,每100万人口只有不到10人染疫死亡。也就是说,死亡率和放开无关,和防疫细节有关。
香港目前的最大问题是老年人的重症和高死亡率,拉高了香港疫情死亡率。原因其实也找到了,是老人院舍高度老人聚集,及大部分没打疫苗。专项的问题可以专项解决。
但由于强行的限制、限聚,香港的经济,尤其是金融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全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香港表现最惨。在前段时期各主要市场处于恢期,香港股市仍跌跌不休。俄乌冲突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崩盘,香港又是跌幅最大的。
面对疫情,香港正面对着2大死亡威胁,老人染疫的高死亡率,以及香港经济、金融的死亡。两个都得救,不能偏废。
眼看着商铺一个接着一个关闭,眼看着股市一千点一点的下挫,过去1年已跌了35%。3月15日上午10点06分的恒生指数18838.22点,差不多跌至接近1997年刚回归祖国时的价位了, 25年打回原形?
香港,必须全盘考虑得失,再不能拔出萝卜带出泥,擦一段吃一段。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打开腾讯新闻,阅读体验更好
血糖7.0以上,饭后一个习惯,血糖高连夜改善!
广告
宇泰
全部评论
打开腾讯新闻参与讨论

辉
2
这问题得香港人自己解决,国家的付出财力,人力,有的人不当回事,为了各自的利益,损害大部分人的生命。
...
展开
广西网友
3月17日
回复

Raymond 汉
香港可以与世界各国通关了。
广东网友
3月17日
回复
打开
腾讯新闻
参与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