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 财富管理需求已到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对冲基金投资组合经理)

2023-04-01 2:25:31 基金 yurongpawn

由财视中国主办,泷湾协办的2015对冲基金中国年会于2015年9月12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得到了来自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CAIA Association、CFA Institute、海际会、对冲基金人才协会等行业知名协会机构的大力支持。并汇聚了来自对冲基金、资产管理、投资机构、银行、保险等行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约200余人到会。

大会现场,七禾网联合其他到会媒体采访了对冲基金人才协会常务理事——郭涛,以下是部分录音整理:

精彩语录:

人才是相对行业来说的,行业如果发展很快,人才基本上都是紧缺的。

对冲基金是指私募基金(PE)里面,使用风险管理工具,规避了市场风险以后,赚投资组合超过回报的钱,才可以叫自己是对冲基金。

你赚的是超额收益的钱,是选股能力的钱,量化分析的钱,但实际上,在整个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对冲基金该赚多少钱还是转多少钱。

这一次市场的下跌给国内的投资者做了一次非常深刻的风险教育,对冲基金真真正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一个很强的风险管理工具。

作为一个专业投资者,你只能做到规避市场风险,大盘涨的时候不会涨那么多,大盘不疯狂的时候,我还是可以继续挣钱。

国内的私募基金(PE)发展还是停留在散户机构化的时代,真正的专业投资者还没有办法把自己的理念落实到未来发展中。

政府现在很聪明,已经在严格控制杠杆了,像上半年这种七倍八倍地加杠杆已经不用再想了,但是市场会慢慢的往上走,一定要有信心。

中国市场的钱是非常多的,大资管时代这个行业是需求倒逼型的。不是我们要发展这个行业让你们来投资,而是这个市场迫切需要这个行业。

我们协会存在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个行业健康的发展,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健康发展。这个行业为什么要发展。

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财富管理的需求已经到了你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

这个行业不能让他无序地发展,包括海外基金利使用一些灰色的通道逃避监管,它要通过正牌的途径拿基金业协会发的资产牌照接受国内的监管,才可以在国内从事这样业务。

郭涛,对冲基金人才协会常务理事,曾任海外多空对冲基金投资组合经理,全球宏观基金投研总监等职位,在海外对冲基金高级管理岗位超过10年工作经验。

Q1:国内对冲基金人才现状,很多对冲基金人才来自海外,请问是否会适应国内现状?

郭涛:人才是相对行业来说的,行业如果发展很快,人才基本上都是紧缺的。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大资管的时代,民间的资本相当多,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迅速崛起。在这个背景之下,近几年这种私募基金(PE)、对冲基金发展非常快,管理这种基金的人才基本都是精英,这是一个精英行业。一般来讲,不管是公募基金也好私募基金(PE)也好,这些基金经理都需要具备一个比较高的学历,很多都是博士,需要你在这个行业有比较长的从业经历,大概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做基金经理,这样算下来,读完博士再有这样的经验,可能就四十来岁了。这些人对这个市场会有一些非常完备的了解,也有很强的人脉资源,对金融也有很强的理解,这样的人才是非常少的,几乎是站在金字塔的顶尖的。所以我们人才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行业顶尖的基金管理人,另一部分是行业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在对冲基金人才协会里面的普通会员大概有三四千人,包括资管管理行业整个产业链的前台、交易员、风控员、中台、后台。人数需求是非常大的,国内私募基金(PE)大概有一万来家吧,每一家需要的功能性的职位就要七八个人,这样就要七八万。而且这是在私募基金(PE)的行业内,还没算整个金融行业,所以人才需求非常大。所以现在国内包括上海、浙江、北京正在大力吸引海外人才回国,供应很好的落户政策、优待等等,以此吸引海外人才,发展本土行业。

Q2:数据显示,股市大跌的拖累下,8月份,中国私募基金(PE)已经损失了17.9%,如何评价对冲基金在本轮股市中的表现?

郭涛:这个数据是私募基金(PE)的,非常惨,大概在15年初的时候,很多公募基金的明星跳去做私募。随随便便就获得几十个亿,这些私募基金(PE)只能叫私募基金(PE),不能叫对冲基金,他们不做对冲,不用任何衍生品,也不用风险管理工具,就是纯粹的买入持有,然后运行一些比较平衡的交易。这些基金我们统计下来,今年上半年成立了2000多只产品,现在清盘了大概1300只,这是很大的清盘率,亏损非常大。对冲基金是指私募基金(PE)里面,使用风险管理工具,规避了市场风险以后,赚投资组合超过回报的钱,才可以叫自己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就我知道的而言,包括协会里面的会员,市场中线的也好、阿尔法的也好、CTA的也好,基本没有亏钱的,6-8月份基本也还是挣钱的。因为他赚的是投资组合超额收益钱,对股票多投了,就去做空股指期货,回避市场风险。所以在牛市很少有人会去投资对冲基金,增量全都跑去私募多投里面去了。因为对冲基金对冲掉了市场风险,同时收益也会减少,每年赚的钱大概会在十几二十个点。但你赚的是超额收益的钱,是选股能力的钱,量化分析的钱,但实际上,在整个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对冲基金该赚多少钱还是转多少钱。这一次市场的下跌给国内的投资者做了一次非常深刻的风险教育,对冲基金真真正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一个很强的风险管理工具。当然我们说的还是股指期货没有被大幅限制之前,但即使大幅限制了,对冲基金的类别还有很多。包括商品,债券,还是可以做对冲,包括股指期货的套保也还是可以做。所以对冲基金还是有很大的前景的。

Q3:国内的对冲基金已经到什么样的阶段了?

郭涛: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PE)传统两大类,但私募基金(PE),公募基金都有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散户化。因为国内私募基金(PE)是100万起的,在美国是100万美金起的。区别在哪里?美国是一个没有储蓄率的国家,所以在美国有10万美金就都是超级富豪了,100万美金就不得了了。在中国,100万人民币就是老百姓,所以中国的私募基金(PE)其实是没有什么门槛可言的。对冲基金有一个好处就是,他本身就是一个精英行业。他的分成比例不像公募基金给你工资再加上一些简单的奖金提成。一个公募基金经理一年拿一两百万算不错了,在私募基金(PE),研究院就能做到。所以私募基金(PE)吸引了很多明星公募基金的经理。但你的投资者还是这些散户,散户追求的是大盘如果有两个涨停板,那我希望你给我抓三个涨停板;大盘涨的时候你要涨,大盘跌的时候你不能跌。这个是做不到的,作为一个专业投资者,你只能做到规避市场风险,大盘涨的时候不会涨那么多,大盘不疯狂的时候,我还是可以继续挣钱。年初的时候你看对冲基金一年赚十几二十个点,可能其他私募两个涨停板就能赚到,但你今天再看,十几二十个点,多么美好的数字啊,过去三年每年都是这样的数字,你想想今天的财富经理都到什么程度了。所以国内的私募基金(PE)发展还是停留在散户机构化的时代,真正的专业投资者还没有办法把自己的理念落实到未来发展中。很多人说,为什么中国没有巴菲特?因为巴菲特是长期持有,买了不卖,直到股票涨了多少倍,符合预期之后才卖。在中国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即使看好这个股票,市场周期性的牛熊转换是在熊市中,熊市还没有结束,中国股市牛短熊长,在无法判断熊市是否结束的情况下,怎么买这只股票?在牛市的时候,市场比较看好,你看好这个公司基本面的时候,你毫不犹豫马上买了,就不用等。熊市的时候,你觉得公司不错,但市场不行,你就要等,你一等可能就是一年两年,然后你才能进场。但是你如果运用了风险管理工具,规避了市场风险。你看好一只股票,但你觉得市场还会下跌,那你就做空这个市场的信用金风险,卖空股指期货,买多这只股票,慢慢实现财富收益。所以说对冲基金实际上是这个行业的巴菲特。他能让你这只股票的持有期限变长。

Q4:未来市场有没有投资机会?

郭涛:投资机会来自于好几个部分:一是我们现在的政府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中国整个的产业升级,我们所有的产业都在往上走,落后的产业要被淘汰,新兴的产业要被扶植,实现这个过程需要钱,所以上面喊着国家需要一个牛市,国家确实需要一个牛市,只是这一波牛市被杠杠资金打的太快了。现在市场仓位已经很低很低了,基本都没什么仓位了。只要这个市场可以企稳,这个市场就会慢慢地上涨。但实际上再加杠杆,市场涨的要快,要大家很快地把钱往里投,市场得要有一个加杠杆机制,但政府现在很聪明,已经在严格控制杠杆了,像上半年这种七倍八倍地加杠杆已经不用再想了,但是市场会慢慢的往上走,一定要有信心。

Q5:海外市场波动剧烈怎么看?

郭涛:从08年开始,美国就有一个现象,就是QE要结束了,或者说美国这次要加息,都是一个紧缩的标志,这是一个流动性的转折点,每次遇到这种转折点,市场都是要跌一波的。如果美联储觉得现在的经济情况撑不住这种回撤流动性,他会继续做QE。现在九月份还不一定会加息,什么时候加息要看市场什么时候企稳。如果加息,市场会很快企稳,美国从来都是这样的。这个不确定因素释放了之后肯定要跌一波,然后企稳。

Q6:市场被限制之后,资金流向?

郭涛:股指期货不开放,很多资金会流出市场,这些资金也不一定会还给投资者。之前有个数据显示浙江地区,每38个人就有一个千万富翁,中国市场的钱是非常多的,大资管时代这个行业是需求倒逼型的。不是我们要发展这个行业让你们来投资,而是这个市场迫切需要这个行业。所以资金就两个出路,一个是出海,现在A50被炒得非常火,很多海外留存的美元也不想回来了。但海外收益率是非常低的,一般来讲每年做个十来个点很好了。因为海外是零利率的,风险资产回报非常低。但即使这样也要出海,因为国内没有机会了。第二个出路是投国内的其他品种,像商品的CTA,包括债券基金,都可以投。但是这个容量是小的,股市每年的成交量可能是两万亿,商品期货出了螺纹钢之类比较大的品种,容量都不大的。对于中国这么大财富市场来讲,完全容纳不了。传统的私募的资金会慢慢回来,这么多产品清盘,投资者对他们的怀疑已经比较深了,包括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根本没有风控能力的,市场跌多少他就跌多少。所以如果这个市场被限制,行业的发展会变得缓慢一些,资金流出去的比例会多一些,但这肯定不是一个常态。市场稳定之后股指期货会不会回来,这个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Q7:人才协会对行业做了什么积极举措?

郭涛:为什么要发展这个行业?我们协会就是行业的平台,很多行业的大佬都是我们协会的会员。我们协会存在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个行业健康的发展,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健康发展。这个行业为什么要发展,我之前说了,是因为有这个需求,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财富管理的需求已经到了你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当本土没有这样一个精英的阶层,精英的行业去管理这些钱的话,这些钱会出海,钱一旦出海,政府就更监管不了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海外那些精英管理人回到国内,培养本土的基金管理人,把钱留在国内,投资国内市场,帮助国内的企业转型,反倒是一个利好。这是中国一个大的战略,这就是浙江政府这边为什么允许我们成立这样一个协会。就是为了监管这个行业,帮助这个行业发展,这个行业不能让他无序地发展,包括海外基金利使用一些灰色的通道逃避监管,它要通过正牌的途径拿基金业协会发的资产牌照接受国内的监管,才可以在国内从事这样业务。这就是我们协会要帮他们做的,帮他们走一个阳光化,正牌化的通道来进入国内市场。所以我们协会的存在意义就是帮助行业自律,监管。

基金交易员是做什么的

一、操作公司提供的资金交易账户,撰写报告并对行情走势进行分析研判;

二、按照公司要求,严格执行交易相关规则;

三、在基金经理的指导下,并结合自身的观点,完成每月盈利任务;

四、本岗位是属于技术岗位,沉着冷静,知识面较广的更佳。

任职要求:

一、年龄20-30岁,性别不限,大专及以上学历;

二、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反应迅速;

三、熟悉K线与市场分析,了解行业宏观市场;

四、抗压能力强.对公司资金高度负责。

【拓展资料】

绝大多数的时间,交易员们在交易台前监控算法。10%的时间用于管理“正向选择投资组合”,这些一般都是多空仓位投资组合。

那些投资组合是他们希望做多和多空的股票、外汇等其他资产。他们自己建立起这些组合,然后自己管理交易。在极端环境下,这些投资组合的时间跨度是1-3个月。

举个例子:

如果你走进投行问交易员:你为XXX投行都做了什么交易?

“我做的是标普500指数里面排名靠前的100支股票。”

这位交易员所做的业务看起来就像上图一样。

在一个财年里,获得的佣金会是5000万美元,佣金留存率是70%。

自营交易账户风险敞口大小粗略来说,和佣金获得数是一致的。尝试在自营交易上赚到20%的回报。

如此,在佣金5000万美元的基础上,净损失率就是10%。最终年营收是4500万美元。这是非常好的业绩,算是很不错的一年。

这家投行会酌情付给该交易员奖金。这个奖金数是不固定的,甚至可以说是投行凭空给出的一个数据。

因此,当你初入投行签工作合同的时候,合同里面写的是:你的奖金由投行酌情自由决定。

年终时,你会参加一个奖金大会,那一天你将被告知获得的数目。这一天是所有人每年最期待的一天,当然对有些交易员来说,也是最恐惧的一天。

在投行,交易员的基本工资通常会低于你的奖金。如果你的奖金比基本工资还少,你就不该在投行业继续做下去了。

然后是一些间接成本,因为让你工作一年银行一共要花去100万美元。那么一个交易员一年内创造的总利润,可能看起来就像这张表一样。

从模仿投行的专业交易员的角度来说,你不是要去模仿专业交易员在市场中扮演的做市商的角色。

作为散户(个人交易者),目标是用自己的钱来赚钱。这和投行交易员的“正向选择投资组合”更为接近。

他们90%的工作都与你不相干。除非是你想进入一家投行工作,成为一名监控电子交易的人。

但最重要之一的事情是,你会看到投行的交易员是有基本工资的。我要做一个论断,请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专业交易员都有基本工资”。如果拿不到基本薪资,那就是这家投行或公司在恶意压榨。

如果专业交易员在自营交易上没有盈利,就没有奖金,实现盈利方能拿到奖金。

那么对冲基金的专业交易员在做什么?

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好投资人的钱。透过在同时上涨或下跌的市场中实现盈利。对冲基金专业交易员通常被叫做“PMs”,投资组合经理。

为什么叫PM?显然是因为他们管理投资组合。他们不会在下班的时候空仓,然后第二天进来大量做多;之后下午平仓几个头寸,出去喝上几杯。

他们运作的是投资组合,需要承担隔夜风险。通常他们交易的时间跨度可以是1-18个月中的任意数。不过常见的交易时间跨度是3个月。

对冲基金没有做市业务,但他们的交易职能与投行交易员自营交易极为相似,即“正向选择投资组合”。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所开展业务的商业架构不同。交易方式、运作方式以及选择买卖的流程等完全一致。

为什么那么多世界顶级对冲基金经理是前高盛、前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员?这并不是巧合。他们过去都曾在投行做过自营交易。然后他们以同样的职能继续去运作外部投资人的资金,而不是银行的。

投行交易员运作的是投行的资本,本质上说这是公众股东的钱,因为投行是上市公司。那么让我们来看下对冲基金的基本信息。

为什么叫做对冲基金?因为他们用的是可以对冲风险的交易策略。因此他们可以在市场无论涨跌的情况下赚钱。

对冲基金的结构是怎样的?应该说对冲基金只是一个投资媒介,为那些高净值个人或机构提供投资渠道。一般由一个境内管理公司和一个境外控股公司组成。

对冲基金管理公司对所管理的资金收取年率1%-2%的管理费,以及对“正向选择投资组合”所赚得年利润收取年绩效费用。

但关于对冲基金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当他们去向高净值机构推销自己的时,其中一个卖点,并且也是投资人答应投资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在任一年的绩效费用中,至少有一半需要再投资回到基金中。

没有一家对冲基金是收了绩效费之后就全拿走的,他们不得不至少再投入其中的一半。

对冲基金的行业上班稳定吗

不稳定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对冲基金经理,你可能会想成为一名投资组合经理或是分析师。不过,这可不是对冲基金仅有的两个岗位。近年来除了投资组合经理和分析师,对冲基金公司也会安排一些岗位,使这些员工直接和投资者打交道,例如合规、操作、会计还要风险管理。人们认为对冲基金只是分析和投资,而事实并非如此。

对冲基金追求不同的策略——他们喜欢雇佣那些不同类型的人。高顿财经职业发展中心Aaron老师指出,对冲基金会根据他们的类别来选择雇员。研究表明量化对冲基金喜欢金融硕士或管理硕士;而那些更关注与企业参与的对冲基金——例如事件驱动型基金,多空股权投资基金,更偏向于从MBA或MIM招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