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汉族,浙江省永康市人,1946年出生,197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尔后的创作实践中,坚持现代艺术的民族性,坚持时代丹青的本土性,坚定生态自然的表现性,凭借造型宏观和造像微观的双重本领,致力于现代民族俗风情画的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获奖及展出
年画《三恭喜》获浙江二等奖并选送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画《轧糖乐》获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奖,作品被长安民俗博物馆收藏。中国画《重阳节》获“中国年鉴”首届书画大赛一等奖,作品作者载入1991年《中国年鉴》《中国年鉴书画集》和《20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中国画《 新春乐 》获国际中国画展荣誉奖,作品载《20世纪中华艺苑掇英大画册》中国画《升平盛世》获第一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奖, 作品被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收藏, 中国画“重阳”选入第三届体育美术展览,中国画“遍地英雄”获浙江省第三届体育美术展览“金奖”入选全国第四届体育美展。中国画《醒狮图》获日本国村上美术馆征画展铜奖, 并被该馆*收藏。 作品已传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地区展览收藏。中国画“茶室说戏图”获中国美协书协中国盲人协会等单位主办“96助残活动*作品”,作品“春风”获99迎***回归美术作品殿铜奖,辑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迎***回归画集”,作品“歌舞升平”选入中国文联、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征集*中国画,庆祝建国50周年美术作品展,并辑入画集。作品“遍地英雄”选入浙江庆祝建国50周年美术作品展获年画“铜奖”,选入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年画*奖。作品“巧手”选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功在千秋扶贫书画集”,作品捐赠中国扶贫基金会,作品“金腿飘香”选入中国20世纪,中华民族书画长卷,作品“遍地英雄”辑入1978-1988《中国美术全集》, 作品“ 读好书 ”辑入当代世界名人集,中国书画名流500家。作品“ 勤妇·舞龙 ”选入中国书画大成一百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书画协会备案,香港华泰影视制作中心出品。
编辑本段作品简介
出版发表
历年来出版和发表的中国画、年画有《探索》《浩气长存》《陈亮像》《龙飞凤舞》《五福临门》《心血》《勤妇》《遍地英雄》《红土地》《吉日》《三阳开泰》《三恭喜》《三恭福贵》《出嫁》等。
艺术成就
美术评论家郑竹三、俞建华认为,吕德胜的画,风格独特,是越中大地人民群众生存状态和文化心理的生动写照。吕德胜现任永康市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浙江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金华市美协理事, 永康市美术协会主席。传略辑入中国当代名人录、世界名人、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世界美术集,当代中国美术家“光盘”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辞典等20多部辞书。
李炳成 1962年6月生,甘肃省通渭县人。字明轩。大学文化。毕业于定西师专美术系,研修于西安美术学院,师承欧阳中石,郭怡孮,梁树年,姚治华,肖焕等名家教授多年,得其把腕,受其亲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分会会员,书协会员。通渭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书画创作室美术指导。兼任泰山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中原书画研究院院士。红梅画会理事长,陇原第一书画艺术交流馆名誉馆长等。善书法、山水、花鸟、人物、主攻梅花,含书画印于一炉,作品融西画之技法于中国画笔墨趣味之中,画梅时一改传统的清瘦飘逸之气,而为茂枝繁花,构图饱满,强烈夺目,朵朵璀璨,艳红欲滴,沁人心脾,以生机盎然之美感。近年来,应书画界邀请,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办展、研讨等活动。论文《美术作品在经济社会下的思辨》、《美术与理想功能浅论》、《浅析中国画的美术发展》、《略论抒情艺术的特点》等7篇出版在专业报刊杂志。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多次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残联、贫困地区及下岗职工捐赠精品力作300余幅,每年为社会各界人士义写义画500余幅,为贫困家庭、失学儿童、母亲水窑捐赠人民币7仟元。经常参加送书画下乡活动,百余次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各级书画大赛,获一等奖、*奖、金奖等。三幅国画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功在千秋书画扶贫展》、《毛泽东诗词创意画展》、《孔子诞辰2250周年书画大展》。23次入选中国文联举办的书画展。国画在“中外咏梅诗书画大联展”荣获一等奖,在“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获金奖,并命名为“德艺双馨艺术家”。在文化部举办的“世纪之光”中国书画大展中获*奖,“中日书画精英邀请赛”获一等奖等。书法、国画作品曾在日本、韩国、巴西、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收藏;在成都、兰州、天水、香港、中国军事博物馆、西宁、银川等地成功举办了个人书画展或联展多次。出版有《李炳成画梅精品选》、《李炳成中国画作品艺术》。作品发表在《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公安报》、《甘肃日报》等。成果、业绩、简历入编《东方之子》、《大地之子》、《中华娇子》、《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华功勋人物论坛文库》、《中华热土》、《中华名人谱》、《世界*画家人才名典》、《中国当代美术家》、《通渭县志》等数百部辞书。作品收入《功在千秋扶贫书画集》、《毛泽东诗词创意画集》、《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书画博览》、《甘肃文艺》等70部书画集。数10家新闻机构报导艺术成就。多家政府机构艺术团体协会授予:“国学杰出贡献艺术家”、“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中华当代功勋艺术家”、“中国实力派书画艺术名家”、“新世纪中国花鸟画画梅百杰”、“2005年度中国百名行业风云人物”、“2005中国书画年度人物”、“"2005中国书画名家”、“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华夏英才”、“2006年度世界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才”、“人民书画艺术家”、“中国当代书画艺术一百家”、“中华名流·当代百佳艺术家”等荣誉称号。由于成绩突出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3次,并评为美术创作能手。
刘贵平,号嚼墨,1957年生於四川李白故裏,後艺居辽宁, 启蒙《芥子园》,以古今名画为临本,名家为铭黾,受教于*画家王盛烈,孙恩同,栾永让教授。足迹南江北地,多次参加美术展览。现为辽宁墨丰园首创人,辽宁美协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创作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会长,青岛方中园文化博览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书画家《美术杂志社》专业画家。重庆臻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顾问。 代表作品有《群蟹横行天下》、《白云深处》等,在新加坡、美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展出。 《醉月图》 在日本艺术交流展後被姬路市美术馆收藏。 《与日月共存》编入二十世纪掇英大画册。 《情寄江南》和传记编入中国美术家辞书。 《山魂水魄》由中国人事出版社编入二十世纪国际美术精作博览画册。 《绿野悠悠》在北京国际展厅展出。 一九九三年个人传记由中国文化学会编辑入国际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并获世界艺术家铜奖。 《访友团》编入*、名人於延安画集,并被延安史馆收藏。 一九九五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特邀创作员。 《新绿录》一九九七年入选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展,於西安展出。 一九九七年在四川李白故裏办个人画展。 一九九八年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精品展中获得金奖,被评为跨世纪艺术名人称号,其作品作为珍品正式收藏。一九九九年两幅作品《山魂》、《秋》捐献给中国扶贫基金会。 二00一年由香港国际画院,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举办的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大展中再次荣获金奖。 二00五年度被中国书画家协会授予“百名中国名画名家”的荣誉称号。 99、2000、2002、2004年多次参加广州、上海、北京、西安、大连、成都.青岛等城市举办的国际艺术博览会。 作品、人物专访多次在省级、*报纸上刊登,电视.电台播出了新闻、专题报道。 静心悟道得幽趣 清游空间快此生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必取真经,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 依剑傲视立雄峰,往事无语望苍穹。功名利禄身不带,惟有苍颜在,问君孤心何谓“愁”?唯见空天静水一沙鸥
作为一个业余画画爱好者来说,张馨予的国画水准已经算非常高了。
她并非画画专业出身,仅凭业余爱好,就画了一手好画。
因为画作不少,还卖出了其中一副,7万元全部捐赠给了公益项目。
过年期间,张馨予还在晚会上秀起了国画技能,现场被规定三分钟画好一副画。大家都在唱歌热舞,她却在绘画,不得不说确实是很特别的才艺展现。
娱乐圈热爱画画的明星:
1、陈晓
看画展创“十三晓画”。陈晓在网络平台连载自己的原创画作“十三晓画”,受到大量网友的喜爱。镜头背后的陈晓一直把画画当做自己的兴趣,他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训练,算是自学成才,平时在剧组也喜欢随手画几笔为同组的演员绘肖像。
2、倪萍
2009年,倪萍为自己的新书《姥姥语录》画插画,曾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画成1000多幅画作。
近几年,倪萍已经把画画当做主业,2011年3月,倪萍的国画《韵》在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晚会上*拍卖即拍出118万元;随后的4月,在中国十大品牌女性颁奖晚会上,她的画作《仙境》又拍出150万元的高价。
3、周慧敏
有“玉女派”开山鼻祖美称的周慧敏从小就自学画画,1997年从圈中隐退后,便在温哥华拜师学习专业绘画。
她2001年在水溶剂绘画展中,以一幅《新疆老翁》作品获得“视艺新纪元奖”,2001年作品《望过去,看将来》入围首届“中国水彩人物画展”,2002年受邀创作《寻梦》、《后巷》及《荡漾》,并在“油尖旺风情——香港水彩画展”中展出。
孙光陆,籍贯北京,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烙画艺术家,中国文化进万家组委会文化宣传中心主任,全国书画名人艺术家联合会常务委员,北京龙脉神拳体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自1982年开始从事烙画艺术研究,创出了自成一派的烙画新技法。为了使烙画艺术在技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查阅大量的资料,把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融合一体,创造出具有油画风格的烙画艺术作品,使之更富有表现力,细腻逼真,美观大方,深受国内外朋友的喜爱。所创作、临摹出的烙画作品,山水画中,蕴含着国画的磅礴气势;花鸟图中,表现出工艺画的丝柔细腻;人物风光画中,又赋予了油画高雅隽永的风格。尝试在烙画作品上着色,也取得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曾在中华百绝博览会上展出五十多副处女作。其中的一巨幅烙画作品《清明上河图》长24米,高1.5米的,花费了三年多的心血。在潜心研究中国传统烙画艺术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将其创造完成。工程巨大,技法娴熟,画中500多个人物,形态各异,均用烙铁的独特技法表现的淋漓尽致,与原作如出一辙。
1998年3月28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全国政协会议楼举行“中国首届功在千秋书画扶贫大展”发布会。启功、白雪石、徐震时、锦鸿钧等20多位*书画家在会上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了他们*创作的书画作品;青年烙画家孙光陆捐赠了他历时三年制作的烙画长卷《清明上河图》。“中国首届公仔千秋书画扶贫大展”活动是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倡议发起的,旨在动员组织书画界人士参与扶贫事业,为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做新奉献的慈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