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私募对冲基金经理(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收入)

2023-04-05 4:36:25 基金 阿莫

哪些海外对冲基金热衷于投资中概股

中概股热潮的背后,离不开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那些活跃的对冲基金们。今天,财虎网就来独家盘点一下其中的活跃分子。大致而言,这些投资中国的海外对冲基金们大概分为两类:“老虎系”的基金和非“老虎系”的基金。“老虎系”是其中表现最活跃的。

在美国证券投资界,“老虎系”名声非凡。老虎基金(TigerManagement)的创始人JulianRobertson是美国对冲基金界的传奇人物。老虎基金有点像对冲基金界的黄埔军校,现在美国很多知名的对冲基金经理或直接出自于门下,或由其派生出来,统称“老虎系”(Tiger

Cub)。

1、老虎全球基金(Tiger

Global)

老虎全球基金(TigerGlobal)一直是投资中概股的活跃分子,也是最近数年美国最炙手可热的对冲基金之一。基金经理是ChaseColeman。他出身名门,其祖上是纽约的最后一任荷兰总督PeterStuyvesant。他在任内下令修建了一道沿纽约下城的防卫墙,后来那个街区就叫wallstreet,即墙街,这也是今天华尔街(WallStreet)的由来。PeterStuyvesant可能没想到,他的后裔后来成为华尔街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Coleman大学毕业后,就加入老虎基金,担任科技分析师。从某种程度上,他相当JulianRobertson的关门弟子。25岁时,他拿了JulianRoberson的250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开始单飞,目前旗下掌管资金超过100亿美元。在很多中概股TMT板块的股票中,经常能看到老虎全球的身影。老虎曾重仓过像优酷等股票。下表显示了老虎全球目前在中概股中的主要仓位,包括唯品会、58同城、搜房、奇虎、汽车之家、去哪儿等。

2、JOHO

Capital

在投资中概股的海外对冲基金中,从规模上,JOHOCapital并不算大的,基金规模只有大约20亿多美元。但从持仓比例上,JOHOCapital绝对名列前茅,目前中概股大约占基金总规模的40%左右。基金经理是RobertKarr,属于“老虎系”二期中的佼佼者。(所谓“老虎系”一期是指直接出自JulianRobertson门下,二期则是从“老虎系”一期的基金从独立出来的)。JOHOCapital两年前大约只管理6亿美元左右,最近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估计得益于其在中概股中的投资表现,目前持有百度、唯品会、优酷、蓝汛、58同城、去哪儿等。

3、Viking

GlobalInvestors

这也是一支大型基金,资金规模220亿美元。基金经理AndreasHalvorsen也是出身于“老虎系”一期,与孤松的StephenMandel和小牛基金的LeeAinslie齐名。这老兄的背景有点传奇,在进入斯坦福商学院之前,曾毕业于海军学院,并入选海豹特种部队,担任过挪威海豹小分队的负责人。VikingGlobal曾持有过新东方,不过目前只持有百度、新浪、和优酷。

4、小牛基金(Maverick

Capital)

小牛基金曾经非常看好中概股,一度重仓过不少股票。基金经理LeeAinslie算是“老虎系”一期中最杰出的基金经理之一。基金总部设在达拉斯,这兄弟又酷爱达拉斯小牛队,因而基金命名为小牛基金。目前基金规模将近100亿美元。LeeAinslie并不是没有能力将基金做得更大,不过他觉得钱管得太多,未必有好的投资机会。从最新的持仓看,小牛基金明显减小了对中概股的投资,目前似乎仅持有百度和如家两支中概股,这也许与基金前几年在中概股上投资表现不佳有关。

5、Alkeon

Capital

这个基金一直比较低调,规模大概在60亿美元上下,以投资科技股为主。基金经理Takis

Sparaggis以前在瑞士信贷担任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也是比较典型的做多做空型基金(long/shortequity)。目前持有百度、携程、优酷等。

6、孤松基金(Lone

Pine Capital)

这是支超大型基金,目前管理资产超过230亿美元。掌门人StephenMandal

也是“老虎系”最负盛名的基金经理之一。他本科毕业于常青藤院校达特茅斯学院,后又进入哈佛商学院,算是华尔街做金融的典型出身。后来离开老虎单干时,把基金命名为孤松,以纪念达特茅斯学院一棵一晨多年前经闪电击中而至今幸存的松树。孤松基金的风格是一旦看中某支股票,喜欢重仓持有。比如,在百度上,它持有的股票市场接近9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一支中型基金了。它也是搜房的第一大机构股东。

7、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

橡树资本投资范围很广,涵盖股票、债券、到房地产等,管理资金超过800亿美元。基金掌门HowardMarks在美国投资界地位尊崇,价值投资的实践者,也是巴菲特非常推崇的投资人。他写过一本挺有影响的投资类的书,《最重要的事》(TheMost

Important

Thing),前面花了四五章不厌其烦地谈风险控制,而不是纯粹地谈投资方法,非高人所不能为也。不过,孤松对中概股投资相对比较分散,一般仓位都不大。从投资风格上,与“老虎系”的基金区别甚大。

8、D.E.Shaw

基金(D.E.Shaw

Company)

如果单纯以持有中概股的数量而言,D.E.Shaw基金估计排名第一。这和它的策略有关,和上面大多数以多空型基金(long/shortequity)不同,D.E.Shaw是一家以量化模型为主的基金,其选股策略主要是基于算法而非基本面角度出发。这支基金目前规模在430亿美元左右,是美国最大的量化基金之一,创始人是原哥大的计算机教授DavidShaw。贝索斯在创立亚马逊之前,就曾在D.E.Shaw做投资。

其他比较活跃的基金还包括OwlCreek

Asset Management, Millennium Management, Steadfast Capital, Kingdon Capital,

Discovery Capital, Coatue Capital,Visium Asset Management, Emerging Sovereign

Group等。总体而言,这些基金规模大都在数十亿美元之间,属于相对比较传统的多空型股票基金。

美国私募对冲基金经理(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收入)

SAC创始人Cohen:交易界的“迈克尔·乔丹”

美国对冲基金大亨、被誉为“交易界的迈克尔·乔丹”的Steven A. Cohen的人生轨迹因为一宗内幕交易指控而大变。他的对冲基金在被律师追踪、被FBI设局调查、被公诉人指控长达七年之后轰然倒下。

史蒂文·科恩(Steven A. Cohen),美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人送外号“交易界的迈克尔·乔丹”。他创立了SAC资本顾问公司(SAC Capital dvisors),这是世界上最挣钱的对冲基金之一,净资本额预计高达110亿美元。SAC的管理费用在华尔街也是首屈一指的。多数基金收取的管理费比例通常在1%—2%左右,而盈利提成为15%—20%左右;但SAC所收取的管理费比例高达3%,而盈利提成更是达到惊人的50%。

科恩从不注重他人的感受,他对人粗暴无礼是业内皆知的。他的原则就是:唯有金钱说了算,其他的都滚开。想必你也猜得到,科恩也从来不是一个多愁善感、情感丰富的人。相反,如果某个交易员不小心搞错了科恩下发的交易指令当中的某个数字……无需废话,他可以默默收拾东西回家了。

不过,别以为科恩是个工作狂。实际上,这是个家庭第一的男人。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简单到只有两件事——做交易、呆在家。他甚至想不出更多的可能。他的卧室也是他的办公室,里面安装着六部显示器,常年开机便于他盯盘。

科恩为人异常低调,从不在公众场合公开政治倾向,连SAC的职员们都不明白自己的老板究竟支持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老婆也是个宅女。两人生活异常规律,基本是围绕晚餐运行的:每晚六点准时开饭。夫妻二人的照片很难出现在公众媒体上,因为科恩将会把所有关于他的照片版权买下来。

但是2010年,当他53岁的时候,科恩完全变了一个人,你勉强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年危机。他开始思考:自己还有哪些其他方面的才能?还能变成什么样的人?自我更新之后的科恩开始结交华尔街的新兴知识分子。这些人的其中一个人生信条是:净资产和智慧是密切相关的。他还接受邀请在对冲基金行业会议上发言。2012年,他开始涉足政治,并在豪宅内为当时奥巴马的总统竞选劲敌罗姆尼举办政治募捐活动。

他的人生开始多姿多彩起来,以致于他缩减了SAC的规模,并在拉斯维加斯设了办公室,以便于他能兼职做交易。他盯盘的时间从原来的每天9个小时大幅减少到0——他不再盯着交易了。曾经,他办公室里的谈话内容只有交易和损益表。现在,他开始聆听人们表达情感。他办公室的门再也不关了,经常把投资经理和分析师请进去谈谈他们的忧虑。

如果说,科恩的人生发生如此明显的转变,主要是源自于一宗官司可能并不为过。而谁都没想到,这宗官司一打就是七年,至今仍未彻底了结。

美国律师Preet Bharara指控科恩及他的公司涉嫌内幕交易。Preet Bharara从此契而不舍地追踪科恩和他公司的交易行为。联邦探员也没闲着,他们窃听了科恩家里的电话,甚至连科恩公司的前雇员也没放过。那些自立门户的前雇员的公司遭突击检查。一个接一个的前雇员调查下来,仅他们被要求上交的关于SAC的文件累计就达到数以百万页之多。FBI甚至还动员了一位科恩公司的前投资组合经理反水,妄图将其打入科恩公司内部做卧底,可是科恩并没有上钩。

科恩被这一切烦透了,他向别人抱怨说,这分明是树大招风:“我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这并不是因为我是谁,而是因为我是什么。我感觉像是看了一部糟糕透顶的电影。最悲催的是,我就是那个主演。”某一年在度假的时候,郁闷之极的科恩直接跑去另一位对冲基金经理家,对着人家狂吼:“这不公平!为什么是我?”

这宗内幕交易调查持续了七年之久,尽管当局决定对SAC征收高达12亿美元的罚金,但对科恩本人如何处置至今尚无定论。不过,科恩头顶仍有利剑高悬:他可能被终身禁止从业。这把尚未落定的利剑也令投资者和SAC雇员心惊胆战。因为有八名前雇员已经认罪或者被判有罪,面临着牢狱之灾。截至当前,这宗马拉松式的诉讼仍在持续。

科恩的投资者们忧心忡忡,其中一些抛弃了SAC。科恩居然就放下了身段,祈求转身离去的投资者留下来。他列举的理由的确是事实:20多年来,SAC为投资者带来的回报非常丰厚,平均收益率高达30%。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科恩开始憎恨那些不忠诚的投资者。当一位投资者当着他的面抱怨时,科恩直视着他的眼睛说:“如果你不想留下来,那就带着你的钱走开。”很多人就这么走了,撤离的资金规模高达数百万美元。

就这样到了2013年7月25日,公诉人宣布正式起诉他的公司。三个月之后,现实再度向科恩的心口刺了一刀。尽管Preet Bharara并未找到任何有力的证据,但SAC可能不得不关掉。科恩别无选择,只能将SAC转向家庭小作坊式的办公室,关掉了伦敦、芝加哥等地的办公室,返还了投资者的钱,只用自己的钱投资交易。上千名员工当中有150多人被辞退。SAC辉煌的时代落幕了。不过,即使如此,科恩能够操作的资金仍然比多数对冲基金的管理规模要高。

最终,科恩同意支付巨额罚金,并首次承认SAC将认罪。这简直是一次死亡般的体验。有一天,一位崇拜者在大街上走近他,对他说:“你是个传奇。”科恩回答:“传奇通常都是死人。”

不过,科恩管理的基金规模2013年增长了20%,他的个人身家也涨到了230亿美元。科恩的妻子Alex对朋友说:“我老公正在打造最棒的家庭办公室。他所做的就像他期望的那般出色。”

对冲基金是什么

谁能简单的说一下对冲基金意思..用自己的话概述

相当于天平,左边赔了,右边就赚.对冲基金的英文名称为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起源于50年代初的美国.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 对冲基金是私募基金的一种,是专门为追求高投资收益的投资人设计的基金.其最大的特点是广泛运用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风险极高. 对冲基金起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国,一位叫钟斯的基金经理通过一方面买空一些股票同时抛空另外一些股票的做法,实现不论市况好坏,都有能力为投资者保本增值的理念!。

对冲基金到底是什么

对冲基金的英文名称为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在一个最基本的对冲操作中,基金管理人在购入一种股票后,同时购入这种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看跌期权的效用在于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卖方期权的持有者可将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从而使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

又譬如,在另一类对冲操作中,基金管理人首先选定某类行情看涨的行业,买进该行业中看好的几只优质股,同时以一定比率卖出该行业中较差的几只劣质股。如此组合的结果是,如该行业预期表现良好,优质股涨幅必超过其他同行业的劣质股,买入优质股的收益将大于卖空劣质股而产生的损失;如果预期错误,此行业股票不涨反跌,那么劣质股跌幅必大于优质股,则卖空盘口所获利润必高于买入优质股下跌造成的损失。正因为如此的操作手段,早期的对冲基金可以说是一种基于避险保值的保守投资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

经过近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是什么已失去其初始的风险对冲的内涵,对冲基金的称谓亦徒有虚名。对冲基金已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什么是对冲基金?

什么是对冲基金(定义和特点)

能说出对冲基金的许多别名,如套头基金、套利基金和避险基金,但要说清对冲基金是什么并非易事。9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多种大型金融工具书,如《新国际金融辞海》(刘鸿儒主编,1994年)、《国际金融全书》(王传纶等主编,1993年),选入了“对冲(hedging)”、“基金(fund)”、“套利(arbitrage)”、“共同基金(mutual fund)”等条目,却没有“对冲基金”的条目,说明直到90年代中期,虽然对冲基金的一些相关术语早已进入,对冲基金却还闻所未闻。

国外对对冲基金的理解也颇为混乱不一,试列举一些最新的研究文献对对冲基金的定义如下。IMF的定义是“对冲基金是私人投资组合,常离岸设立,以充分利用税收和管制的好处”。美国第一家提供对冲基金商业数据的机构Mar/Hedge的定义是 “采取奖励性的佣金(通常占15—25%),并至少满足以下各标准中的一个:基金投资于多种资产;只做多头的基金一定利用杠杆效应;或者基金在其投资组合内运用各种套利技术。”美国另一家对冲基金研究机构HFR将对冲基金概括为:“采取私人投资合伙公司或离岸基金的形式,按业绩提取佣金、运用不同的投资策略。”著名的美国先锋对冲基金国际顾问公司VHFA的定义是 “采取私人合伙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主要投资于公开发行的证券或金融衍生品。”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向美国国会就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问题作证时给出了一个对冲基金的间接定义。他说,LTCM是一家对冲基金,或者说是一家通过将客户限定于少数十分老练而富裕个体的组织安排以避开管制,并追求大量金融工具投资和交易运用下的高回报率的共同基金 。

根据以上定义,尤其是格林斯潘的间接定义,我们认为,对冲基金并非 “天外来客”,实质仍不外乎是一种共同基金,只不过组织安排较为特殊,投资者(包括私人和机构)较少,打个形象的比方,它就像是“富人投资俱乐部”,相比之下普通共同基金便是“大众投资俱乐部”。由于对冲基金特殊的组织安排,它得以钻现行法律的空子,不受监管并可不受约束地利用一切金融工具以获取高回报,从而衍化出与普通的共同基金的诸多区别开来。

有人认为,对冲基金的关键是应用杠杆,并投资于衍生工具。但实际上正如IMF所指出的,另外一些投资者也参与对冲基金完全相同的操作,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自营业务部门持仓、买卖衍生品并以与对冲基金相同的方式变动它们的资产组合。许多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大学捐款参与一些相同的操作并且名列对冲基金的最重要投资者。此外,从一个细分的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和债务是它们的资本的好几倍这个意义上看,商业银行也在运用杠杆。

通过对文献的解读,试将对冲基金与一般共同基金作如下对比(表1),从中可清楚地看出对冲基金的特点,进而确切把握究竟什么是对冲基金。

什么叫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原本是指一些基金,这些基金在运作上除了对投资市场的优质证券长期持有(Long Position)外,更结合沽空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买卖来进行对冲和减低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以及经济风险等,一般投资者将这种基金称为对冲基金,以此来区别于多种传统性的投资基金。传统的基金,主要是指投资于证券的基金,而对冲基金则多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以及抛空等手段来进行买卖,力求在剧升的市场,或骤跌的市场中皆可把握住获利机会。总的来说,对冲基金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性:1、投资目标比较空泛,对象除传统的证券外,还包括期货、期权以及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2、较多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以及抛空等手段来进行买卖;3、重视基金经理的能力。

什么是 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

对冲基金的种类有:股指期货对冲、商品期货对冲、统计对冲、期权对冲。

主要特点:投资效应的高杠杆性,投资活动的复杂性,筹资方式的私募性,操作的隐蔽性和灵活性

1949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有限合作制的琼斯对冲基金。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对冲基金才有了更广阔的投资机会,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产品。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本质区别。

更多基金理财知识请关注薛掌柜基金组合专家!

对冲基金是什么

我理解对冲的意思是:比如一个农场主,今年种了很多玉米(当然希望今年玉米价格大涨。),但是为了规避风险,他会在期货市场里买空。这样不管到时候收获时的价格怎么样,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仅供参考!

对冲基金大至可分成五种类型: 1、传统型2、炒买炒卖型3、套期保值型4、多元化风险分散型5综合型

对冲基金的投资目标一般都比较空泛,这样一来就使基金经理在运作上的灵活性增大,因此对冲基金经理几乎可以用市场上一切合法的手段进行交易买卖,以赚取利润和高回报。除了传统地对证券商品长期持有外,常见的买卖策略还有以下几种:1、对证券或商品进行沽空。2、买卖股指和股票期权、期货或其它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3、用借贷的资金进行投资和增加投资,以达到获取加倍回报的目的。4、运用套期保值等方法手段,赚取低风险的回报。

请问对冲是什么意思?对冲基金是做什么的?

对冲交易,是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交易方式,它遵循“市场中性”原则,它是把一个具体的头寸视为金融向量,向量的方向为敞口,对冲交易就是通过不同方向的金融工具来做敞口的管理,通常是通过配对头寸来拟合敞口(套利)来实现风险敞口管理下的绝对收益。以寻找市场或商品间效率落差而形成的套利空间为主,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易,利用对冲机制规避风险,使市场风险最小化。比如以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交易为例,在风险普遍偏高的情况下,交易者买入现货,做空股指期货,使其在高风险时不赔不赚,有效地化解了风险。当市场风险逐渐减弱、股票走势明确时,迅速加大股指期货持仓,抛出现货,获得收益(至少不会承担损失)。所以对冲交易是一种低风险、中高收益的交易方式。作为一种理念,对冲交易中的“对冲”本身就包含化解风险的思想,基于这种思想而进行的化解风险的操作都可以称为对冲交易。

对冲基金采用各种交易手段(如卖空、杠杆操作、程序交易、互换交易、套利交易、衍生品种等)进行对冲、换位、套头、套期来赚取巨额利润。

对冲基金是什么?要通俗易懂的 不要百度百科里面那种又长又复杂的答

以下转自保罗时报

共同基金知多少(三)认识基金家族

如果你还想了解其它型基金 可以自己搜来看

我觉得详细

对冲基金(Hedge Fund)

对冲基金常被人贯以“多头/空头股票对冲”,点出了对冲基金强调买空与卖空股票的投资策略,而每只对冲基金又会采用适合其自身情况的独特策略。其投资标的包括股票、债券与大宗商品类,尤其偏好投资高收益率的衍生性金融产品与问题债券(Distressed Debt)。

由于一般共同基金规定不能卖空,对冲基金的创始目的为藉由作空对冲市场下跌风险。但演变至今,对冲基金的操作模式已与其立意大相雷霆,反而是以追求最大报酬为目的,多采用卖空的手段与衍生性金融产品进行交易以增加而非减少风险。

对冲基金多为开放式基金,并常会以私募的方式进行募集。相对于其他类型基金,对冲基金的流动性较低,且常会要求投资者在一定期间内不得任意赎回。对冲基金的基金规模可达数十亿美元,在杠杆作用下的基金总资产则更高。

对一般投资人来说,对冲基金的投资门槛较高,虽然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但相较于其他类型基金仍然偏高。此外,法令对冲基金的规范一般较为松散,也允许基金经理人采用其它共同基金不能使用的交易手法,因此对冲基金一向被视为是一种只向专业投资人或富裕阶层等开放的投资工具,而对冲基金投资人也多具有较大的风险承受度与作空的偏好。在美国,法令规定必须要达到一定投资金额与累积一定投资经历才能申购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与其他类型基金一样需要支付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除此之外,对冲基金还会加收一项表现费(奖励费),典型的情况是管理费占基金年净资产的2%,而表现费则占基金净收益的20%。

对冲基金之父:48岁才筹集10万美元发行第一只对冲基金

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

1952年,就在琼斯创立自己的基金3年后,一篇名为《投资组合选择》的短文发表了。作者哈里·马克威茨提出了两个观点:其一,投资的艺术不仅仅是将收益最大化,而是将风险调整收益最大化;其二,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仅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股票,还取决于股票之间的相关性。至此,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诞生了,而琼斯早已在实践中贯彻了这样的理念。

在华尔街,有成千上万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冲基金经理是其中最神秘的一群人。他们行事作风低调,却往往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他们当中有广为人知的投资精英,包括大鳄索罗斯,靠“量化黑盒子”成名的詹姆斯·西蒙斯,还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保尔森。外界对他们的评价莫衷一是。有人指责他们是金融市场嗜血的秃鹫,但索罗斯却表示自己只是“保守的成功者”。

作为对冲基金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Alfred Winslow Jones),没有上过商学院,也没有计量金融学博士头衔,更没有在大摩、高盛这样的“天才孵化器”里接受启蒙。相反,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学家,喜爱谈论国际形势。

琼斯直到48岁的“高龄”时才筹集了10万美元,并于1949年在布罗德街(Broad Street)一所破旧的办公室里发行了第一只“对冲基金”(Hedge Fund),意外地开创了一个持续至今的新投资架构。

社会学家跨界金融

1900年,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出生在澳大利亚。他的父亲是通用电气在澳大利亚的业务主管,鉴于这种背景,他们是澳大利亚第一个有车的家庭。

富裕的家庭背景令琼斯衣食无忧。长大之后,琼斯随父母回到美国定居,并遵循家族的传统进入了哈佛大学就读。1923年,琼斯从哈佛大学毕业。与当时变动不安的时局相似,琼斯并不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曾花了一年时间周游世界,又在一个投资咨询公司做过统计分析师。最后,他参加外交部考试,进入美国国务院。

1930年,琼斯作为美国副领事被派往柏林。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萧条的经济年景。大量的失业工人成为德国社会最大的难题。在德国工作期间,琼斯写了两篇关于德国工人状况的文章:一篇谈论食物,另一篇谈论居住。

在德国的这段经历令琼斯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直到多年之后,琼斯早已成为华尔街知名的富翁,他的谈话内容更多是关于国际政治形势而不是金融。

1934年,琼斯回到纽约,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而在当时,琼斯根本没有思考过进入金融业的事情。当时的华尔街还未从1929年10月的暴跌中恢复元气。到1932年,道琼斯指数较1929年的最高点下降了89%。

股灾之后,美国进入了长达四年的经济衰退。投资者从市场撤离,忙乱的经纪业务变得冷清。据说从证券交易所旁边著名的街道经过时,透过开着的窗户只能听到玩西洋双陆棋时掷骰子的声音。

1941年,琼斯的研究成果以《生命、自由和财产》为名出版,并成为标准的社会学教科书。《财富》杂志发表了这篇论文的浓缩版,并供应给琼斯一份记者的工作。当时,琼斯负责《财富》杂志生活板块的编辑,他写了各式各样题材的报道,涵盖商业到教育领域。

1949年3月,琼斯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预测的时尚》的文章。这是他转向金融业的契机。在这篇文章中,琼斯利用自己的社会学知识对“传统的老套的预测股票市场走势的方法”运行了批判。

“举个例子来说吧,1946年夏天道琼斯工业指数在5周内从205点下降到163点,这造成小小的恐慌。然而在股票市场下跌之前,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好,甚至在股票下跌的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业绩,是从未有过的良好业绩。”琼斯在文章中一针见血地写道。

在这篇文章中,琼斯认为根据货运汽车装载、商品价格以及其他经济数据计算股价的方法已经过时。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大繁荣,但是华尔街却置身事外。1949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也仅仅达到200点,只是1940年点位的两倍,而在同一时期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增长到了原先的3倍,公司利润的增长更是远远不止这个比例。

批判了基本分析方法后,琼斯把重点转移到一个他认为更有效的前提——价格的变动由投资者可预测的心理模式造成。钱可能很抽象,只是一串数字符号,但它也是一个媒介,通过它,贪婪、恐惧和嫉妒都呈现出来,它是大众心理的反映。

当琼斯发表这篇文章时,他已经从《财富》杂志辞职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只对冲基金。这并不是说他突然对金融有了热情,只是——他需要钱。关于这一点,多年之后琼斯在接受美国《机构投资者》杂志记者Peter Landau采访时,曾坦率地表示自己从华尔街挣钱的目的是为了从商业活动中抽出身来,“重拾我对社会事务的兴趣”。

这也是琼斯成立基金的初衷。他曾表示,自己的合伙人大多在科学和艺术领域有所专长,他希望他们能不为金钱所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有所成就。

保守的投机者

琼斯的投资事业始于百老汇街上一个只有半个房间大小的办公室。他向自己的一个合伙人温斯洛·卡尔顿旗下的保险公司租了一些地方。在创业初期的一天里,早上卡尔顿开车到琼斯的公寓接他,然后他们一起到东区的办公室。

在这里,他们根据市场的趋势运行交易。专业投资者通常的做法是在股市即将上涨之前大量买入股票,而在股市即将下跌之前则将股票变现,持有大量现金。琼斯对这种做法运行了改进。

当市场趋势暗示牛市来临时,琼斯借款购买股票。而当熊市来临时,琼斯并不仅仅将股票变现,他通过做空股票减少风险。也就是说,基于股价下跌的预期,他向其他投资者借入股票并卖出,到时候再以低价买入,这样便可获利。

杠杆效应和卖空策略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都被用到过,不过绝大部分都是一些拿自己的钱投资的人。但是1929年的灾难让这两种方法臭名远扬,对受托打理他人存款的专业人士来说,它们过于激烈。琼斯的创新就是看这些方法怎样可以不过激。琼斯一直在强调自己是通过“投机的手段达到保守的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琼斯作为一个社会学家的“道德本能”。他在采访中表示,如果自己不能遵循这一原则,那么“我在晚上都睡不好觉”。

事实上,虽然琼斯创立了第一家对冲基金,但类似的投资方法并不新鲜。上世纪20年代时,就有经纪人采用了对冲基金的管理模式。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就于1919年创办了一家实质上相当于对冲基金的公司。

在一战后的投机大潮中,凯恩斯通过对美元做空英镑和对马克、法郎、里拉做多英镑积累了巨额财富。在这些辉煌战果的鼓励下,他于1919年创办了一家公司,实质上相当于一家对冲基金。

凯恩斯的基金于1920年1月1日开始运营,到2月底就增值了近20%。然而当年3月和4月,英格兰银行意外提高利率,使得对美元做空英镑的凯恩斯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与单纯的投机者不同,琼斯希望利用这种投资策略更好地对抗市场风险。因此,即便没有趋势表明市场要下跌,琼斯也通过做空一部分股票作为一种惯常的预防措施。这使得他能大量买入有希望升值的股票而不必担心道琼斯指数下跌。

在1961年私下散发给外部合伙人的招股说明书中,琼斯用一个例子解释了套期保值的魔力。他假设有两个投资者,给他们每人10万美元,再假设他们同样擅长选股,而且对市场持乐观态度。

第一个投资者用传统的基金管理原则投资,用8万美元买他认为最好的股票,剩下的2万美元买无风险债券。第二个投资者按琼斯的方法投资,借入10万元使资金总额达到20万美元,然后用13万美元买好股票,卖空价值7万美元的不好的股票。

这使第二个投资者在做多时有了多样化的优势:有13万美元,他可以买更大范围的股票;这同时也使他有较低的市场持有:用价值7万元美元的空头平衡7万美元的多头,所以他的“净持有”为6万美元,而第一个投资者是8万美元。这样,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就同时拥有了较低的择股风险和较低的市场风险。

理论先行者

琼斯发明了对冲策略,这种策略听起来很精彩,但其本身并不是利润来源。只有选择正确的股票才能放大这种优势,而如果选股错误,那么对冲策略也会放大劣势。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股票之间的波幅不同,因此买入价值1000美元的波幅小的股票并卖空价值1000美元的波幅大的股票,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套期保值。如果市场平均上涨20%,波幅小的股票可能只涨10%,而波幅大的股票也许涨了30%。

如何将不同股票的波幅以及相对应的持股比重结合起来,使得整个投资组合的利益最大化?这是琼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比同时代人的高明之处。通过研究每只股票和大盘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琼斯发明了一种“速率计算”的方法来确定不同股票的波幅大小。

琼斯考察了自1948年以来西尔斯-罗巴克的大幅价格波动,并确定它的波幅相当于市场平均值的80%。于是他将西尔斯-罗巴克的“相对速率”定为80。另一方面,有些股票的波幅大于整个大盘,比如通用动力公司的相对速率为196。

显然,买卖同等价值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套期保值。在向投资者出具的报告中,琼斯指出投资的好坏并不取决于股票的速率,但要理解一只股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就得根据它的速率调整持股的多少。

1952年,就在琼斯创立自己的基金3年后,一篇名为《投资组合选择》的短文发表了。作者哈里·马克威茨提出了两个观点:其一,投资的艺术不仅仅是将收益最大化,而是将风险调整收益最大化;其二,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仅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股票,还取决于股票之间的相关性。至此,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诞生了,而琼斯早已在实践中贯彻了这样的理念。

在琼斯的投资中,他要决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哪些公司的股票,第二就是用杠杆效应决定冒多大的风险。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琼斯请经纪人运行“模拟投资”。每个人分别选出他最看好和最不看好的股票,并关注它们的变化,就好像在做真正的投资一样。

琼斯用这种虚拟投资组合作为选股理念的来源,他用统计方法将选股的效果和市场变化的效果区分开来,使得他可以确定每个经纪人的投资业绩,再根据他们选股的好坏对他们运行补偿。

在琼斯之前,华尔街投资机构的受托人是根据资产管理规模获得报酬,而不是绩效。他们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客户运行证券买卖时所缴纳的佣金,所以他们有极强的动机去鼓动客户频繁交易,不论这些交易是不是符合客户的最大利益。而琼斯的方法打破了这个模式,使得每个人都是选股人,从而彻底击败了华尔街。

牛市结束

据美国作家塞巴斯蒂安·马拉比在《富可敌国:对冲基金与新精英的崛起》一书中透露,到1968年,琼斯的累计回报率几乎高达5000%,这意味着l949年投资的1万美元现在相当于整48万美元,他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们。在1965年之前的5年,琼斯的收益率是325%,远远超过当时最热门的共同基金225%的收益率。

尽管到了20世纪60年代,琼斯已经成为家财万贯的人物,但直到1964年,琼斯的公司还是美国惟一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琼斯从来不在报纸上为自己的基金做广告,以保持其“私人”性质。甚至在基金公司合伙人即将突破100人时,琼斯选择另开一家新的合伙公司,以规避法律登记和监管。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没人理解琼斯的投资方法。琼斯这么做当然无可厚非,当投资者的技巧被对手了解并模仿时,他的优势也随之消失了。

然而,到了1966年,一篇新闻报道让琼斯成为媒体的焦点。卡罗·J·卢米斯首次对琼斯基金的组织结构和投资策略运行了报道。这篇报道指出,琼斯的基金比大部分共同基金的业绩都要好。

随后几年,琼斯的基金辉煌的业绩激发了一些投资者的竞相效仿。他公司的内部资金经理人纷纷离开公司创立资金的对冲基金。1964年底,在琼斯公司工作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辞职,创立一只竞争性基金,还带走琼斯的一些客户。

到196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记录在案的对冲基金达到140家,而全世界大约有200只对冲基金。

然而此时危机的种子已悄悄埋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是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4.0%,60年代为5.0%。197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

繁荣的经济催生了华尔街长达10年的大牛市。195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3654亿美元下降到3631亿美元,而道琼斯指数却增长了125点,在2月13日创下了大萧条之后的新高——报收于294.03点,这是自1930年4月以来的最高点。而到当年12月份的时候,道琼斯指数终于冲破了1929年的最高纪录——381.17点,此时离1929年已经过去了25年。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牛市,此前与华尔街毫不相关的人开始关注股市,电台和电视评论员开始供应选股建议。而身处其中的经理人们更是早已将“套期保值”原则抛到脑后。他们认为卖空是只有失败者才做的事情,相反,他们加大了杠杆效应的利用度。

然而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通货膨胀、越战、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形势开始恶化。1967年10月,联邦贴现率还在4%的水平,但到了1969年初,它就上涨到了5.5%。到了4月份,这一利率进一步提高到6%,这是1929年以后从未达到过的高水平。

同时期的道琼斯指数也反映了市场对经济状况的担忧。1968年底,道琼斯指数报收于943.75点,但到了1969年7月末,该指数就下降到了801.96点,跌幅为15%,这是近10年来的最大跌幅。当琼斯公布到1970年5月为止的年报时,他不得不告诉客户他的情况比大盘更糟——他亏损了35%。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只下跌了23.4%。

1984年后,琼斯逐渐离开了自己奋斗半生的基金行业,在另一个领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平队。和平队由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成立,它的使命包括:向国外供应技术援助,帮助美国以外的人员了解美国文化以及帮助美国民众了解别国文化。

有趣的是,即便在公益组织中,琼斯也念念不忘“对冲”的概念。他以和平队为蓝本创建了一支“反和平队”(Reserve Peace Corps),资助其他国家的志愿者来到美国,与美国人一起工作,了解美国的文化。

年均收益25%!老虎基金创始人罗伯逊去世,他曾准确预测过什么?

美国著名投资者朱利安·罗伯逊于8月23日因心脏并发症在曼哈顿的家中去世。他已经90岁了。朱利安·罗伯逊是与沃伦·巴菲特齐名的华尔街传奇人物,也是价值投资大师。索罗斯说,朱利安·罗伯逊是他钦佩的为数不多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

他最伟大的成就是在1980年创立老虎基金,并在接下来的10年里将其打造成全球最成功的对冲基金之一,老虎基金从成立到倒闭,20多年来实现了85倍的奇迹回报。著名的老虎全球基金,就是老虎基金的“老虎孩子”。上世纪90年代后,老虎基金管理的资产迅速扩张,从1980年开始时的800万美元,到1991年的10亿美元和1996年的70亿美元。1998年夏天,其总资产达到230亿美元的峰值,一度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

罗伯逊也有过一些糟糕的投资,1998年,罗伯逊因做空日元而损失了大量资金。1999年,罗伯逊在美国航空集团和废钢管理中持有大量头寸,但两家商业巨头的股价持续下跌,老虎再次遭受重创。由于在互联网泡沫期间坚持投资航空公司等价值型股票,该基金在20年里的年回报率为26%。2000年,罗伯逊在巨额亏损中清算了该基金。从那时起,罗伯逊就催生了小虎队,包括老虎Legatus和老虎全球等一批对冲基金,以及一大批知名基金经理,他被称为“对冲基金教父”。2021年,罗伯逊以45亿美元的财富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638位。

目前,老虎基金主要管理家族资产,截至2022年6月30日,老虎基金管理着2.26亿美元的资产。其持股集中在科技和金融类股,包括℡☎联系:软(Microsoft)、谷歌、高通(Qualcomm)和黑石(Blackstone)。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