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者自己负责,因为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不保本的,而且不享受存款保险的保障,亏钱之后投资者只能自己认栽,银行是不会负责也不会赔偿的。
但是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若是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承诺保本或者是签订了保本协议,并且可以提供相关证据购买者是可以起诉的,而且大概率是可以获胜的。
基金经理“老鼠仓”,虽然人人喊打,却屡屡上演。
华夏基金又一起“老鼠仓”案件曝光。两名员工田冬宇、刘光谱,一人提供基金账户的投资决策,另一人控制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华夏基金公司进行股票交易,累计趋同交易金额人民2.05亿元,趋同交易盈利金额人民币362.13万元。
策划“老鼠仓”的起因,源于2007年大牛市。2007年的一天,田冬宇抱怨自己为公司赚了钱,但自己没赚到钱,随后与刘光谱共同犯案。两人最终均被判刑,合计被罚款3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近年华夏基金曝出的第四起“老鼠仓”案件。虽然监管层屡屡下重手严惩“老鼠仓”案,但与国外相比,处罚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趋同交易2亿元,获利362万
老鼠仓主要频发于公募基金,近年来私募基金老鼠仓案件也开始涌现。用基金产品的钱来为基金经理个人谋利,损害的是所有投资者以及市场,一直被投资者深恶痛绝。
近日,华夏基金又一起“老鼠仓”案件曝光。中国裁判文书显示,2007年10月至2014年6月,田冬宇担任华夏基金投资经理、机构投资部总经理助理。2004年6月至2013年3月,刘光谱担任华夏基金公司投资顾问、理财中心经理。
2007年底,田冬宇、刘光谱共谋,由田冬宇将其掌握的华夏基金公司机构账户的投资决策等未公开信息提供给刘光谱,二人共同出资从事证券交易。
从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田冬宇将利用其职务便利知悉的所任职基金产品的未公开信息以电话、面谈等方式告诉刘光谱,刘光谱操作由其本人控制的两个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华夏基金公司进行股票交易,累计趋同交易金额人民币20486.44万元,趋同交易盈利金额人民币362.13万元。
期间,田冬宇向刘光谱说过格力电器、天兴仪表、小商品城、苏宁电器、启明信息、桂林旅游、国电南瑞、杭氧股份、海通证券、贝某、中恒集团等41只股票。
刘光谱给田冬宇说过西王食品、内蒙华电、超声电子三只股票。庭审中田冬宇供述,他听刘光谱说过,韩洪波为感谢他提供了股票信息,分给了他好处费,这些钱也作为他的炒股资金,他对证券交易所核查结果无异议。
牛市没赚钱,策划“老鼠仓”
人人心中都有贪念,而贪婪这个魔鬼一旦被释放出来,就再也关不回去了。
2007年A股经历了一轮轰轰烈烈大牛市,财富可谓滚滚而来,如同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哪怕你用一个大箩筐也能装得满满当当。也正是在这一年,田冬宇和刘光谱释放出了他们心中那个贪婪的魔鬼。
田冬宇供述称,他原是华夏基金公司投研人员,2007年担任投资经理,负责企业年金账户管理,先后管理了铜陵有色、某某国际、某钢年金等60余只企业年金,还管理过6个专户理财产品,还担任了华夏1、2号信托产品的投资顾问。他根据公司研究员及券商提供的研究报告及自己的研究,挖掘有价值的股票,纳入其管理企业年金账户的股票池进行投资。
2007年一天,田冬宇抱怨自己为公司赚了钱,但自己没赚到钱。此时,刘光谱称其在用亲戚账户炒股,让他出资由刘光谱操作,共担风险,共享盈利,他提供股票信息,二人共同出资从事证券交易。
其中,刘光谱投资了80万,田冬宇投资了200万。因时间久远,田冬宇记不清200万具体是怎么组成的。2008年底时,刘光谱说田冬宇出资的200万已涨到400万。2010年初,田冬宇追加了135万投资,年底要回了500万,由刘光谱打入其母亲的基金账户,田冬宇用于购买现住房。
2011年上半年、下半年田冬宇又分别要回了110万、156万,由刘光谱直接打入房产公司替他付款。2012年田冬宇又要回了240万购房,由刘光谱打入他母亲账户,再付到开发商。田冬宇说他还有366万元在刘光谱处炒股。田冬宇估计2009年之后自己非法获利了700多万。他不知刘光谱具体操作的账户及密码,很信任刘光谱,不定期问刘光谱资金情况。
田冬宇的供述显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入刑前,其认为自己的行为只违反公司规定,直到2013年陆续见相关案例后,才意识到严重性。故2013年开始,田冬宇向刘光谱推荐股票明显减少,2013年底就再也没推荐了。
2014年5月,田冬宇因担心调查,将自己与刘光谱联系股票信息的手机卡扔掉。开始先接受证监会调查,当时未如实供述,后知道严重性,说服刘光谱一起主动投案自首。
另外,刘光谱还将从田冬宇处获得的股票信息告知韩洪波等人,并收受给予的好处费。
双双被判刑,罚款合计380万
就如当小偷一样,只要伸手迟早被抓,惩罚注定会来。
法院认为,被告人田冬宇身为华夏基金公司的从业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未公开信息,违反规定,伙同被告人刘光谱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股票交易活动,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被告人刘光谱明知田冬宇系华夏基金公司投资经理,不能个人从事股票交易,且应当明知田冬宇提供的股票信息可能系其利用职务便利掌握的未公开信息,提供股票账户,按照田冬宇的指示从事与该未公开信息相关的股票交易活动,系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共犯,情节特别严重。
依照《刑法》等相关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田冬宇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二、被告人刘光谱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80万元。
三、对被告人田冬宇、刘光谱退出的违法所得362.13万元予以没收,由扣押单位重庆市公安局上缴国库。
华夏基金第四起“老鼠仓”案件
据不完全统计,这已是近年华夏基金曝出的第四起“老鼠仓”案件。
前三次分别为:
2014年,华夏基金女性基金经理罗泽萍利用“老鼠仓”,非法获利1300万元被北京警方侦破。与此同时,华夏基金交易部总监刘振华也被牵入调查,还包括另外几名员工。
2017年,华夏基金债券交易员王某动用不到200万本金,利用“老鼠仓”路径,获利1773万余元。
2018年1月,华夏基金基金经理童汀伙同其父亲童学毅“老鼠仓”交易,累计趋同交易逾7亿元,获利1256万元,最终双双获刑。
老鼠仓处罚力度仍不够
虽然监管层屡屡下重手严惩“老鼠仓”案,但与国外相比,处罚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此前,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刑期上看,我国“内幕交易罪”有期徒刑的上限为10年,而在美国这一罪名的刑罚甚至可突破20年。而在罚款数额方面我国也相对较小,基本上与非法所得相近。而美国的罚金,基本上可以令涉案人员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2013年7月,美国联邦检察官对对冲基金巨头SAC发起了刑事和民事诉讼,没收财产或达100亿美元;2012年,对冲基金帆船集团创始人拉杰·拉贾拉特因内幕交易犯罪被判刑11年。而上述老鼠仓案,两人罚款合计仅380万。
不仅是公募基金,如今私募基金的规模也跨过12万亿元大关,私募从业人员“老鼠仓”案件与过去几年相比也呈现多发态势。“老鼠仓”案件频发,危害极大,监管也需加大处罚力度。
想了解私募大佬排名推荐上私募排排网,私募排排网有海量的私募数据库和*的私募排名榜单,为客户提供*的私募信息,值得信赖。【选私募-查排名-点击一键与私募直聊】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高净值用户2021年关注的20位基金经理分别是林园、但斌、廖茂林、冯柳、梁宏、张亮、邓晓峰、张坤、李杰、许琼娜、蔡英明、邱国鹭、陈光明、钱伟、王一平、刘晓龙、谢治宇、董承非、朱纪刚、陈忠。其中包括16位私募基金经理,以及4位公募基金经理。
在人气私募榜单中,林园、但斌、廖茂林热度居于前三,正圆投资廖茂林为*登上年度热搜榜单,林园与但斌则为榜单蝉联,在2021年的人气分别居于第一和第二,较2020年度均各上升一个排名。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私募大佬的相关信息,推荐下载私募排排网APP。私募排排网旗下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独立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严苛的准入标准,专业的服务团队。还有业内知名一站式线上直播路演,私募大佬/知名机构/财经大V等与投资者深度交流投资策略及后市观点。
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石投资”)成立于2007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首批特别会员,国内第一批阳光私募公司之一。
江晖领衔的投研团队:
江晖是*代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和第一批“公奔私”的私募基金经理。有着22年投资研究经验,参与筹备华夏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等大型老牌公募基金,管理过基金兴和、基金兴华、华夏回报和工银瑞信核心价值等多只知名基金产品。
2007年发起设立星石投资,是星石投资投研团队的核心人物。
平安银行有代销多种基金产品,不同的基金,风险、收益和投资方向都是不一样的,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首页-理财-基金频道,进行了解和购买。
温馨提示:
1、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相关产品由对应平台或公司发行与管理,我行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等责任;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12-13,*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第一届宁波私募基金峰会演讲实录
前天,第一届宁波私募基金峰会在泛太平洋大酒店召开。本次峰会由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主办,邀请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国内*的阳光私募机构、基金经理与会。各方人士解读新修订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交流私募基金的发展经验,分析下阶段投资策略和市场投资机会,并在私募基金发展的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
私募基金“野蛮”生长
私募基金是私募资产管理机构进行投资的主要来源,一般是以协议等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对象财产委托从事投资活动的资金。
倘若将时光回溯到十年前,“私募基金”一词在当时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可谓是带着诸多的神秘色彩。十年后,“阳光私募”已经是中国证券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其运作模式也已为大多数投资者所知。至今年7月末,参与年度排名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已有上千个,而这显然只是私募基金整体实力的“冰山一角”。
宁波地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民间资本充足,私募基金业的发展也由来已久,坊间传说的“宁波涨停板敢死队”的盈利模式为业内众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所效仿。在甬城不少券商机构的营业部的大户室内,一些私募基金的职业操盘手藏龙卧虎,在股市中呼风唤雨,频频占据交易龙虎榜单的重要位置。近几年来更是涌现了像泽熙投资的徐翔,东河投资的叶庆均等国内知名的投资管理人。
据宁波市工商局不完全统计,本地已经注册的私募股权类基金有270多家,未注册而达到相当规模的私募团队数量更加庞大,大批基金管理人入驻高新区、鄞州区和梅山保税港区等。
“梅山保税港区目前已经设立了各类投资企业和基金公司200余家,出资大约200亿元人民币,到2013年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100亿元到150亿元,梅山岛已经成为吸引各类股权基金和股权基金投资人的投资热土。”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新兴产业促进局副局长金李东在会上说。
尽管从规模上得到了跃进,在证券市场上的地位也逐渐提升,但多名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的“大时代”才刚刚开启。
阳光化路径成发展趋势
从今年6月份开始,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开始实施,奠定了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起草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产品备案规则》也正在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汤进喜认为,新的《基金法》为私募基金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发展空间。《基金法》规定,基金管理人只要到基金业协会进行登记、产品备案,就可以做私募,不一定再需要走信托的通道。这意味着私募基金跟证券、公募基金和信托是同列比肩的产品,而且目前倾向于对私募基金的监管是以行业自律为主,监管环境似乎更宽松。
“到8月底,我们会员有559家,私募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已有218家,接近会员的一半。”汤进喜说。
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于卫国认为,私募基金的阳光化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法人治理结构的阳光化;募集资金的阳光化;面对投资者经营“黑匣子”的阳光化,以及伴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阳光化。
“私募基金阳光化,最核心的内涵是合规和回避风险的问题。私募资产管理机构的阳光化有赖于私募基金的阳光化,而私募基金的阳光化在于募集资金的合法化和契约化。”于卫国表示。
与会的多名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阳光化,从表现形式看来,可以进行公司化运作,或者选择与券商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共享研究信息,利用券商的人才和硬件优势,在自身规范透明操作的前提下获得快速发展机遇。
转型升级带来投资机遇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洪榕认为,今年年初以来,整个理财市场上公募基金下降了6%以上,而阳光私募基金则逆势增长了3.8%。阳光普照下的私募基金将会超越公募基金、信托产品,成为新的“丛林*”。
“丛林*”如何炼成呢?传统的私募基金通常都是依靠在股票市场做差价而盈利。而如今,面对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跨越国内外的期权、期货和其他金融新产品层出不穷。不少基金公司正逐步开始打通一、二级市场,从期现套利到引入量化交易、对冲基金等新的盈利模式,对投资者增添了不少吸引力。
光大证券宁波分公司副总经理李炯认为,在美国,证券公司的机构客户的比例达到了80%,在香港机构客户与个人客户各占一半。但在国内机构客户的比例相对少,个人客户占到了80%,从成熟市场发展经验看到,个人客户会越来越依赖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私募基金利用阳光化的机会做大做强,这或许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投资机遇。
延伸阅读
私募深度介入创业板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即将完毕,阳光私募的持股情况也基本浮出水面。据壹私募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大约45家私募基金公司旗下的92个阳光私募产品出现在2013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其中,捷顺科技作为一家制造停车场闸门的公司,上半年获得4只私募基金的青睐,此外,大亚科技、通富微电、中航精机、凯利泰都有私募产品扎堆。
上半年私募新进个股大多是独门重仓股,而士兰微和泰格医药有2家私募同时入驻。从持股市值看,*的是东方财富,士兰微紧随其后,博瑞传播、孚日股份、华平股份都是市值在0.5亿元以上。从私募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来看,兰州黄河、士兰微、丰华股份、孚日股份持股比例在2%以上。
此外,截至8月28日,在已经披露2013年半年报的创业板公司中,有51只创业板个股已有阳光私募现身。这也与上半年阳光私募对新兴产业公司进行大规模调研相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