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卫东、王亚伟、傅海棠、蒋菲、赵丹阳、林广袤、张磊、裘国根、曹仁超、徐翔。
一、葛卫东。葛卫东,江湖人称“葛老大”,2000年开始进入股市投资,数次爆仓,一度轻生。2004年阅读大量巴菲特书籍,使其领悟投资真谛,操盘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华尔街称之“东条英机”。如今坐拥150亿资产,荣登胡润财富榜第216名。
二、王亚伟。王亚伟,曾经的“公募一哥”,率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出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神话。他为人低调,操作极其犀利,被誉为“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操作风格过于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表现令人唏嘘,王亚伟掉下神坛,但如今他涅盘重生,携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超70%,重回*。
三、傅海棠。傅海棠,农民,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货投资,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从5万炒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第一散户”。独创“天道”思想分析市场、把握节奏,不做任何技术分析,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四、蒋菲。蒋菲,史上“最牛散户”,25岁就通过炒股赚到4亿,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为人低调,所以其财富来源颇具争议,然而,从她对白云山的操作手法中,我们能看出她是一个典型的“浙江派”短线游资,出手及其果断,资产管理非常严格,交易体系自成一派。
五、赵丹阳。赵丹阳,1994年出国,从事投资和贸易,1996年回归国内市场。2007年、2014年两度狙击A股,震惊股票圈。他擅长研究基本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能做出*的判断,李大霄曾将他的交易逻辑与巴菲特、索罗斯相提并论。
六、林广袤。2010年600万元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赚7亿,被称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场,亏损7亿,此后,暂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七、张磊。张磊,一级市场“投资狂魔”,是高瓴资本的创建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300亿美元。他投资过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业绩*秀股权管理基金。
八、裘国根。裘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办重阳投资,成为掌舵人。无论股票、期货、债券市场,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旗下基金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25%。
九、曹仁超。曹仁超,内地股民将他奉为”香港股神”。1969年开始投资生涯,用5000港元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元的资产,创造了“40年增值4万倍”的神话。他主张“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于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徐翔,曾经的“私募一哥”,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17岁带3万入市炒到40亿,曾经管理数百亿元资产“傲视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资神话就此落幕。
每个人都知道炒股赚钱,所以股市上出现了各种行业的人。 不仅有散户和机构,还有民间募捐等。 与散户相比,私有才是股票投资的名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私募牛人的十大排名。
一、葛卫东
葛卫东、江湖被称为“葛老板”,从2000年开始投资股票市场,多次爆仓,曾经轻生。 2004年读了大量巴菲特的书,理解了投资的真正信息,操作能力迅速提高,近6年的年均收益率为120%,华尔街被称为“东条英机”。 现在拥有150亿资产,荣登胡润财富排行榜216名。
二、王亚伟
王亚伟在曾经的“公募一哥”中,华夏基金在5年内获得了74.8 %的总收益,成为业界神话。 他为人低调,操作极其敏锐,被称为“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 但由于他的操作风格太果敢,2016年基金表现严重,王亚伟从神坛上掉了下来,但现在涅槃复活,带着240亿规模的基金复活,年化收益超过70%,回到了高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农民,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 2000年进行期货投资,从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从5万炒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第一散户”。 独特的“天道”思想分析市场,把握节奏,不进行任何技术分析,有“农民哲学家”之称。
四、蒋菲
蒋菲,史上最强的散户,25岁就靠炒股赚了4亿美元,一夜成名。 她背景神秘,人品低调,所以其财源非常有争议,但从她对白云山的操作手法来看,我们看到她是典型的“浙江派”短线游资,做出了那个决定,资产管理非常严格,交易体系一派。
五、赵丹阳
赵丹阳,1994年出国,从事投资和贸易,1996年回归国内市场。 2007年、2014年两次狙击a股,使股价大吃一惊。 他擅长研究基本面,能正确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李大空把他的交易逻辑与巴菲特、索罗斯相比。
六、树林广阔
2010年600万元的多棉持仓以3万元赚220倍到13亿元,2011年1亿元的空棉以1万元赚7亿元,被称为棉花奇人。 2012年再次进入市场,损失7亿美元后,暂时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七、张磊
张磊,一级市场的“投资狂魔”是高甫资本的创始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300亿美元。 他投资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葫芦”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业绩*股权管理基金。
八、裴国根
裴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立重阳投资,成为*。 无论股票、期货还是债市,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内地股民称他为“香港股神”。 1969年开始投资生活,以5000港元购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元资产,创造了“40年附加值4万倍”的神话。 他主张“不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遗憾的是2014年得了淋巴结癌,于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是曾经的“私人计划”,被称为“宁波涨水停板敢死队”的队长,17岁时将3万市炒至40亿元,管理数百亿元资产的“骄傲群雄”。 遗憾的是,2015年操纵证券市场,涉嫌内幕交易被捕,第一代投资神话落下帷幕。
以上是私募牛人的排名。 大家不是都羡慕他们丰富的打扮吗? 股东如果想有他们那样独特的观点,就必须对股票市场有明确的认识,对经济和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
张磊,男,中国国籍,美国耶鲁大学2002届毕业生。是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ilhouseCapitalManagement)的创建人。2010年元月初,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款888.8888万美元。这是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的一笔个人捐款。
中文名:张磊 籍贯:河南省驻马店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72年 职业:商业 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耶鲁大学
张磊(音译),1972年出生在中国河南省驻马店,于1989年考进大学,当时中国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高考那年张磊所在的省有10万考生参加考试,而张磊一举夺得第一名。后来,张磊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张磊选择的专业是国际金融。
1998年,张磊申请到美国的大学读研究生,而那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到海外学习。他可以到很多相当*的学校就读,但是张磊选择了耶鲁大学。在美国耶鲁大学读国际经济专业,同时攻读国际关系和工商管理硕士。回到中国后,他以耶鲁大学的捐赠基金作为初期投资,以3000万美元开创了高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而如今(2010年1月初),他的运营资产已达到25亿美元。
另据相关媒体在网站上搜索到《湖南日报》2007年1月15日的一篇报道说: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周强前一天会见了耶鲁基金中国投资机构总经理张磊和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一行。[1]
张磊[耶鲁大学毕业生] - 捐款事件
2010年1月4日,据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消息,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万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一笔个人捐款。
张磊称:之所以选择捐赠888.8888万美元,是因为数字8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别含义,其发音类似“发”,代表了财富和运气。据悉,这笔捐款将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国际关系计划项目,以及资助耶鲁各种和中国有关的活动。
张磊[耶鲁大学毕业生] - 相关评论
批评
网友就张磊为何捐款给耶鲁大学而非中国大学展开激烈争论。不少网友对此事表示不满甚至气愤。网友“独钓寒江”发表博文说,看到自己的同胞、自己的校友,给人家捐那么多,特悲哀。“这些钱能盖多少希望小学?能救助多少有需要的人?洋人挣咱们的钱还挣得少吗?”他称张磊此举是“数典忘祖”。
《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作者张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普通职工家庭,高考那年以河南省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取人大国际金融专业,33岁开始创业成立“高瓴资本”,用了15年的时间,从2000万美元发展到600亿美元资金管理规模成为亚洲*的私募机构,江湖人称“中国巴菲特”。本书共分为两大板块,前面约五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后面基本都在讲投资理念了。作为非金融专业又非投资圈的读者,感觉前面的内容更有吸引力一些,而后面的内容就显得有点“高大上”了,引发的共鸣或兴奋点不是很多。
关于成长经历
一个初中差点没考上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活成一个传奇的呢?个人总结为以下3点:
1.专注读书:从小就被“锁”在图书馆看书,一看就是一整天,读完“文艺”读“学术”,博览群书的积累让张磊在高二那年突然就顿悟了,奋发图强励志去更大的城市看世界,于是从驻马店去了北京后来又去了纽约,人生轨迹就此改变。张磊的成长经历也证实了我目前对于选择学校优先级的观点:地点>专业>学校。
2.敢于挑战:大学毕业后去了央企,干了4年不甘于现状,扔下“铁饭碗”去了美国读MBA;MBA毕业后进入华尔街投行干得风生水起时再一次辞去“高薪”工作,回国创业;创业初期把2000万美元的“巨款”all in当时刚上市的腾讯(腾讯的估值15年翻了250倍),从此开启了开挂的人生。张磊身上的这种敢“舍”敢“du”的精神本身也是少数人拥有的。
3.保持真诚:不得不承认,张磊很幸运,被大卫史文森选中,给了他耶鲁投资办公室的实习机会,把他推荐去了华尔街投行做基金经理,又在张磊刚创业初期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人生的第一笔2000美元的投资。史文森,一个可以跟巴菲特媲美的人肯定不傻,那他当初选择的标准是什么?答案:真诚的品质!第一次面试,史文森问了很多投资方面的问题,而张磊大多数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史文森因为他的坦诚给了实习的机会,毕竟能力可以学习,品德却很难改变。事实证明,史文森的选择是正确的,2005年的2000万美元投资,截至2020年已累计获得了24亿美元的投资收益。
关于投资理念
虽然我没做过投资人,但做过拉投资的创业者,所以更多的是从创业的角度引发的3点思考:
1.如何选择创业伙伴:张磊创办高瓴组建创业团队时,选择的都是长期信任的熟悉的人,有人大的同学也有曾经的同事,而这些人,除了张磊是半路出家干了几年投资的,其他人都不是科班出身。是的,一个没有信任基础的团队是脆弱的、经不起风浪的,更何况创业很苦,一开始可以靠激情,但长期坚持就要靠和一群喜欢的人苦中作乐了。
2.如何选择创业方向:一个专业的投资机构,会从方方面面去考量。行业角度: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赚钱的逻辑、进入的门槛以及寡头垄断还是充分竞争?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公司角度:业务模式、运营模式、流程机制、管理半径、规模效应、核心竞争力。管理层角度:创始人的格局和执行力、有没有创建高效组织的思维和能力、有没有企业家精神等等。但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看业务本身能否为社会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甚至收入利润的财务数字都不重要,因为只要是为社会疯狂创造价值的企业,它的收入利润早晚会兑现,社会最终会给予它长远的奖励。
3.如何成为好的企业:巴菲特认为好的企业关键是寻找护城河,什么是护城河?张磊认为,所有的品牌、渠道、科技、技术规模、知识产权等,都不足以成为真正的护城河。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企业家们的不断创新。所谓创新,是对市场变迁的主动响应。拿零售行业为例,一开始的夫妻店,有了铁路后出现连锁店,有了电视机后品牌化,有了冰箱后品类突破,有了私家小汽车后购买半径变大出现了性价比高的沃尔玛,现在零售业又出现了新的创新,会员仓储式的山姆和Costco。这让我想到2019年末的疫情至今,整个世界都在悄无声息的变迁着,那些积极调整主动响应的企业,就是有护城河的好企业。
最后,感到欣慰的是,高瓴资本认为,在无数产业中,对人类社会影响最深远、*基础性变革力量的,还是生命科学领域。他们也确实投资了CRO/CDMO的企业,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方达控股、凯莱英,还投了创新药企业,如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不管是我当年创业做NMN保健品,还是现在在CDMO企业打工,能在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道路上贡献过微薄之力,不枉此生。